文/萌比兔子君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事件,這些孩子家長都購買過一款假奶粉產品,實際上是一款固體飲料產品。事件一出,引起廣大關注。可是經過調查,卻發現涉事產品「倍氨敏」是合格產品,也就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
如此一來,孩子患病原因就還需要繼續調查。不過原因需要調查,可是事件確實存在問題,那麼誰該為孩子負責呢?
商家、導購
這些孩子都有牛奶過敏的症狀,所以醫生是推薦孩子家長去使用胺基酸奶粉。家長們去了一家愛嬰坊母嬰店,購買了導購員推薦的奶粉倍氨敏,可實際上這是一款固體飲料。
導購員對家長們稱:這是一款特殊的奶粉,即使有客戶質疑包裝上的固體飲料字樣,他們也說是牛奶的另一個簡稱。
不過當知道有孩子因為這款產品出現問題時,店長改口了,說可能是把特殊粉說成了奶粉。另外問及為何要把這款飲料當 作奶粉賣時,她卻說:靠奶粉吃飯的,肯定跟著銷售走。
簡單來說就是為了錢,只要把產品賣出去了,他們就賺到錢了,至於這些孩子食用了這些飲料會不會出問題,他們不管。這樣的商家、銷售人員,難道不該為此事負責嗎?
生產廠商
產品經檢測之後被證實是合格產品,可是不代表產品跟此事沒有半點關係,另外,產品宣傳本身就有誤導嫌疑。產品包裝上並不突出固體飲料字樣,反而是在產品名稱下寫著配方粉,不是專門了解的人非常容易當成配方奶粉。而該產品在網絡售賣的圖片上,竟然寫上了:本品適宜蛋白質、乳糖不耐受的特殊體質的寶寶!兩者相結合,更容易讓人以為是奶粉。
一款產品從包裝到宣傳,都透出一股誤導的意味。如今孩子出現了問題,難道生產公司沒有半點責任嗎?
家長
很多人說家長也是被騙的,畢竟從導購,還有產品包裝宣傳,都讓人難以防範,因此家長被騙也是比較正常的。另外,從家長們的情況來看,他們可能見識面沒那麼廣,對於這種騙局很容易上當,實在是防不勝防啊。
事實也是如此,可以說真的很難防範,可這並不代表家長就沒有責任。對於孩子,每個家長都非常關心,可是這款產品他們有沒有過想從其他方面去了解呢?只要想了解,那麼就沒人發現這款飲料的問題嗎,畢竟不是奶粉啊。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家長也是有一定責任的。
當然,責任最大的自然是那些為了獲利不惜手段的人,是他們為了獲利才導致這次事件的發生。畢竟孩子正常食用合格有效的奶粉,基本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故。而現在這些孩子都出現了問題,對此,這些人逃脫不了干係。人民日報對於此事也是表示:必須徹查嚴懲。
不知道最後處理結果會怎麼樣,但是這樣的事件確實不應該出現。對於這樣的無良廠商以及商家,都應該受到懲處。希望以後這樣的無良商家會收斂一點,也希望家長們能多注意一點,提高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