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在臺灣老照片:開荒種菜,飼養雞鴨,拿根雞毛逗小貓

2020-12-18 歷史的味道

西安事變後,少帥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1946年,張學良被秘密送往臺灣,蔣介石派特務劉乙光專門「陪伴」他,圖為臺灣國防部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張學良、劉乙光合影,毛人鳳身後是劉乙光。

被軟禁後,少帥張學良失去自由,菸癮越來越大,一個月要抽五百多支煙。

張學良在開荒墾地,種植一些蔬菜、糧食,既可以消磨時光又可以補貼家用。

張學良和趙一荻在菜地交流經驗。在張學良被軟禁的54年間,趙一荻一直陪著他,是他的精神支柱。

張學良親手栽種了君子蘭,圖為他正在給君子蘭澆水。

張學良精心地飼養雞鴨,並把它們當作禮物送給送給宋美齡等好友。

趙一荻穿著棉衣,坐在陽光下認真地織毛衣。

孩子們都不在身邊,漫長的歲月裡,張學良飼養貓狗解悶,圖為他拿著雞毛逗著小貓玩。

相關焦點

  • 張學良在中國臺灣照片:遊孔廟時寫了一首詩,確保臺灣入版圖
    張學良在中國臺灣被蔣介石軟禁期間,曾換過多個住所,比如:新竹縣五峰鄉井上溫泉,高雄西子灣,臺北北投等。張學良被幽禁(軟禁)期間,他種田,養雞,餵貓,釣魚,有時還寫寫舊體詩。表面上很悠閒,內心卻很苦悶。來看一組少帥在臺省被幽禁時期的老照片。這張為照片為一九五五年少帥在院子外散步。
  • 老照片,平頭的川島芳子,穿浴袍的張學良,圖五亭亭玉立的趙一荻
    被兒子張學良評為「有雄才無大略」的他讓日本人都忌憚,後來被炸死在皇姑屯。歷史罕見照片,張學良的帥氣在民國是出了名的,可這張穿浴袍的照片卻讓人大跌眼鏡。笑的形骸放浪,難得一見。不過戒了鴉片的他後來又神採奕奕。抗戰勝利,身在陪都重慶的蔣介石也難掩喜悅。走出他的官邸,接受重慶人民的致意。在整個抗戰中,他領導的國軍的浴血抗戰,世人不會忘記。
  • 有人在蒲河沿線「開荒種菜」?拆!退耕復綠
    然而美麗的蒲河卻有這樣的不和諧雜音與亂象:有人在蒲河沿線「開荒種菜」!記者6月24日獲悉,瀋陽市瀋北新區執法分局聯合蒲河廊道管理部門共同開展「蒲河守護行動」,對蒲河沿線「開荒種菜」亂象加大整治。種菜居民一致表示:聽你們的,不種了。此次行動,執法人員拆除為「開荒種菜」設置的圍欄、棚架,對不能自行清理或無人認領的「開荒菜地」進行集中清理。據統計,此次整治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0名,清理隔離圍欄近萬延長米,拆除簡易棚5個,拆除地窖2處,拆除圍欄等私搭亂建材料30餘車。「拆得好!
  • 樓頂上「開荒」種菜 陸川退休老人「收穫」弟妹的起訴狀
    樓頂上「開荒」種菜 陸川退休老人「收穫」弟妹的起訴狀 2020-09-2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學良拍攝的趙四小姐照片:在山中小溪垂釣,坐在藤椅上塗指甲油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少帥張學良遭到了蔣介石的軟禁。從此,他失去了長達五十四年的自由。一九四六年,少帥和秘書趙一荻(趙四小姐)被強制轉送到中國臺省。之後,他們在新竹、高雄、臺北等地輾轉遷徙。來看一組在臺省期間張學良拍攝的趙四小姐照片。
  • baby曬種菜過程,從播種到收穫全都親力親為,鞋子乾淨被質疑作秀
    4月19日,angelababy楊穎她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經歷了一個多月來種雞毛菜的過程。從她發的圖片配字來看,從除草到播種再到收穫整個過程中,她都是親力親為。她也得出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經歷了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她種的雞毛菜在4月19日的這天晚上也終於送上了她的餐桌上。對於自己摘菜的過程她也大方地曬了出來。只見她身穿迷彩色衛衣,下身穿黑色長褲。搭配了一雙小白鞋十分的時髦又休閒。雖然她穿著白色鞋子但是也絲毫不害怕泥把鞋弄髒,直接腳踩泥地,下手摘菜的樣子十分接地氣了。
  • 買菜不如種菜!在陽臺盆栽上幾盆雞毛菜,想吃多少有多少!
    利用起陽臺空間種菜,不僅能夠享受到種菜的樂趣,還能夠收穫綠色無公害的蔬菜,非常不錯的選擇!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種蔬菜,是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最豐富的蔬菜之一,它就是雞毛菜。那麼,雞毛菜該如何盆栽?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雞毛菜的盆栽方法,一起來看看吧!盆栽雞毛菜【雞毛菜的盆栽方法一】在雞毛菜的盆栽過程中,把種子撒到土面上,最後再撒一層1cm的土,然後澆透水,等待發芽。
  • 如何正確使用逗貓棒?逗貓棒的使用技巧
    逗貓棒可以拉近我們和貓咪的關係,同時讓懶散的貓咪動起來,適當的運動可是對貓咪的健康有好處的,所以,逗貓棒可謂是主人必備用品,但在逗貓棒的使用上,可不是主人順便把棒子一揮就能搞定的。一、入門技巧   對象:一歲以下小貓、好動貓。
  • 「趙四小姐」的老照片:塗指甲油、光腳丫、蕩鞦韆、餵雞
    本是名媛小姐卻因為張學良的一個邀請而放棄安穩無憂的日子,卻連個名分都沒有,甚至還被冠上了 「紅顏禍水」的名頭。可這樣的結果卻並沒有改變趙四小姐的愛,在她晚年的一組老照片中,似乎能夠看出這位為愛不顧一切的女子過著怎樣的晚年生活,張學良真是趙四小姐的良人嗎?
  • 有百萬現金55歲人員,是否可以回農村家中種菜餵養雞鴨養老呢?
    如果手中有百萬現金,年齡已經55歲,是否可以回農村家中種菜餵養雞鴨養老呢?首先明確告訴你一個結論,回家養老不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現實的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是農村進城第一代,即從農村進城的人員,在老家還有房子,那麼就已經解決了很多難題。因為一般的人如果要去農村養老,還存在一個在農村租房、買房、建房以及包地的問題,而你都節省了這些成本。
  • 它叫雞毛菜,陽臺種菜好選擇!陽臺盆栽上幾盆,想吃多少有多少!
    利用起陽臺空間種菜,不僅能夠享受到種菜的樂趣,還能夠收穫綠色無公害的蔬菜,非常不錯的選擇!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種蔬菜,是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最豐富的蔬菜之一,它就是雞毛菜。那麼,雞毛菜該如何盆栽?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雞毛菜的盆栽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民國罕見舊照:黃金榮在上海掃大街,圖8是張學良在美國過聖誕節
    我國第一批老照片所拍攝印製的時間為1850年~1911年,這時候照相機面世的時間還不是很久,由於技術方面的限制,大多數拍攝的作品是肖像。 1912年~1949年的老照片稱「民國作品」,這時候照相機的技術已經大大提高,所以拍攝題材也豐富了許多。
  • 蔣介石欽點看守張學良26年的人是誰?張學良視他為仇人,亦是恩人
    臺灣《中國時報》的記者問道:「張先生,您結束了50年的幽居生活,現在真正獲得了自由,您一定不會忘記當年管束您、限制您人生自由的劉乙光吧?」 1946年,劉乙光接到命令將張學良送往臺灣,但對張學良要說前往南京。當張學良來到了這片位於臺北的群山環繞的住所,看到四周嚴密把守的武裝警察,他便知道,自己已經被判處了無期徒刑。 這個時候,45歲的少帥已經和劉乙光一家生活了整整9年了,他看不到囚禁生活的盡頭。同樣看不到盡頭的,還有劉乙光。
  • 老照片,婉容冒雨出行,溥儀迎接李宗仁,圖七蔣氏父子泛舟日月潭
    老照片,川島芳子和養父川島浪速,一個曾是大清的格格,另一個是日本浪人出身。川島浪速在59歲時強暴了17歲的川島芳子,從此讓她萬劫不復。她在日記中寫到,「大正十三年10月6日,我永遠清算了女性」 。3/7 民國時期的美男,汪精衛,張學良,宋子文。汪精衛早年也是憤世嫉俗之人,曾刺殺大清攝政王載灃,入獄後居然以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折服主持審訊的肅親王善耆,最終脫罪而去,且聲名鵲起。張學良年輕時最為崇拜的就是汪精衛,可汪精衛後來成了漢奸,張也是對他嗤之以鼻。宋子文早年也是失魂落魄,可憑藉自己的連襟從此平步青雲,成為財政部長。
  • 民國夫妻老照片:美麗驚豔的少帥夫人,詩意秀氣的林徽因!
    圖為一組拍攝於民國時期的夫妻生活狀態老照片,當時的拍攝技術雖然比較落後,甚至大部分影像都是比較粗糙的影像畫面。然而時隔百年後,這組珍貴的老照片卻成了最真實的歷史。
  • 日式溫泉小鎮,還有張學良被關押的少帥禪園,就在臺灣北投!
    這個鎮是臺灣的四大溫泉鎮之一。除溫泉外,北投還設有文化博物館,如溫泉博物館和北投公共圖書館,北投公共圖書館也被稱為日式溫泉小鎮,還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就在臺灣北投!。北投和陽明山可以遊覽2天1夜。溫泉可以有情懷?臺灣北投溫泉告訴你!
  • 臺灣口述史中的女性:老照片背後的故事
    就老照片為例,「中研院」近史所的「口述歷史叢書」,早在第二本口述紀錄《林繼庸先生訪問紀錄》出版時,就附有受訪人提供的照片,因此,向受訪人徵集照片,成為近史所同仁訪問時的一項附帶工作。事實上在訪問紀錄與照片交融下,訪問內容更具歷史價值,特別是口述史料原本就可能因為受訪人記憶的片斷、不足或誇張,出現虛構、不確定,但老照片可以填補這項缺憾。
  • 開荒保潔所需要的工具及注意事項
    開荒保潔,顧名思義就是裝修後的第一次全面打掃一場裝修下來,屋裡肯定會髒髒的遺留一些垃圾雜物像建築垃圾、建材廢料、牆地面灰塵等等。這時候就需要進行開荒,然而,開荒保潔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保潔員親身實踐總結這些要點一個不能少。
  • 張學良親手拍攝的趙四:面容清秀、風姿綽約,像極了一個現代女星
    被稱為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少帥張學良,年輕時確實是風流倜儻,十分瀟灑。所以也有不少的名媛們願意一心追隨於少帥張學良,趙四小姐就是其中一位。在張學良被軟禁的幾十年間,張學良的妻子于鳳至小姐因病不得不前往美國治療,所以一直都是趙四小姐陪伴在張學良身邊,代為照料少帥的起居飲食。
  • 「老照片」130年前,臺灣原住民的老照片!原來和大陸差不多!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歷史君要分享清末臺灣的一組舊照片,讓我們了解一下130年前的臺灣人物風貌。1894年,高雄,英國海關檢察官泰特和李素玲合影。在1860年代,英國駐臺灣領事館(位於臺南)。1861年7月,臺灣第一任英國副領事史文厚在臺南設立了第一家辦事處。 1864年11月,英國人將臺灣的副領事館遷至現在位於臺灣高雄市鼓山區的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