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熬製奶茶。 李愛平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21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雲挨厚21日在此間舉行的「國際茶日內蒙古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內蒙古現有奶茶粉生產企業87家,年產能約1.6萬噸,年產值1.33億元,直接帶動數十萬奶農在全產業鏈受益。
2019年11月27日,聯合國大會第74屆會議審議通過了設立「國際性茶日」的中國方案,並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該節日的確定,有利於中國同各國茶文化的交融互鑑,推動茶產業的協同發展。
雲挨厚表示:「內蒙古雖然不是茶葉主產區,但與茶葉有著深深的緣分。」他說,內蒙古是萬裡茶道重要的節點,已經確認的「萬裡茶道」內蒙古段的召廟、客棧、驛站等重點文物遺址多達34處。」
雲挨厚透露,目前,傳統蒙古族奶茶所用的磚茶就是通過「茶葉之路」走進草原人民的生活,與當地草原文化相融合,產生了特有的蒙古族奶茶。
「內蒙古奶茶產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雲挨厚在當天的啟動儀式現場上致辭說,目前內蒙古牛奶產量577.2萬噸,產值1655億元,乳業成為超千億級產業,牛奶產量、奶業競爭力和奶製品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首位,是名副其實的「奶罐」。
「茶葉一頭連著千萬茶農、奶農,一頭連著億萬消費者,是為農牧民謀利、為飲者造福的產業。」雲挨厚稱,下一步,內蒙古將依託「萬裡茶道」文化品牌,紮實推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當天的啟動儀式現場,除展示蒙古奶茶傳統熬製工藝外,還有茶藝表演等文化交流活動。同時,內蒙古農牧廳與茶葉相關協會還推出了「中國茶、世界茶」微文、微視頻內蒙古大賽等相關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