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懶能懶到什麼程度?
或許每天宅在家吃飯點外賣是懶,或許從來不做家務是懶,或許家到公司只有一公裡的距離你卻要打車是懶,每個人對懶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對於我而言,懶就是打字連手都懶得抬起來,能一個字解決就從來不會輸入兩個字,能用語音解決就從來不會打字。或許這就是懶癌晚期的表現,但是在各種AI面前我又能怎麼辦呢?都被慣壞了。
當然了,作為一個喜歡掙扎的「鹹魚」,我又怎麼能被冠以懶的帽子呢?據理力爭是我的強項,在我看來,懶某種意義上其實是與效率的平衡。以前的時候,家裡沒有自行車,每次出行只能靠走,5公裡的路程每次都要走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雖然說能領略沿路的風景,不過時間也偷偷流逝掉了。在有了自行車之後,同樣的路程時間縮短了一半,我有了充足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可能現在的我不喜歡徒步更喜歡騎自行車了,但是不得不說,這是效率的體現。
再有就是不少白領的生活現狀,工作日經常加班,回家基本沒有什麼吃的東西了,大家也都習慣了在路上的時候就點一個外賣,最後能同時到家。如果沒有外賣,大家也只能硬著頭皮自己做飯或者去店裡打包,整個時間就浪費在了這些環節上。有了外賣之後,大家的生活會顯得更加從容,雖然說也有人經常吐槽外賣各種問題,但是回頭想想,這一年不都是外賣在照顧自己的飲食嗎?這不就是打工人的現狀嗎?
最近,百度輸入法更新了最新版本,帶來了滑行輸入的功能,這不僅讓我眼前一亮,難道這是治療我這個懶癌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就帶大家來體驗一下百度輸入法更新的滑行輸入功能,如果你也覺得自己比較懶, 不妨看看,或許它能夠從此改變你的輸入方式。
什麼是滑行輸入?
2019年初,百度輸入法宣布全面啟動「AI·新輸入 全感官輸入2.0」時代,輸入法變得更加聰明。除了鍵盤輸入,百度輸入法還帶來了語音輸入、手寫輸入、表情輸入、動作輸入等多種輸入方式,最終構成了全感官輸入的AI輸入體驗。現如今,滑行輸入的加入,讓百度輸入法全感官輸入矩陣進一步豐富。
那麼什麼是滑行輸入呢?顧名思義,其實就是通過在鍵盤上滑動來進行輸入,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個一個按鍵點擊式的輸入。此前也有廠商推出過類似於滑行輸入的輸入方式,我也使用過,不過整體體驗並不好,美其名曰能提升效率,實際卻是效率的退步,最終放棄使用。據了解,百度輸入法本次推出的AI滑行輸入是國內首次將Attention技術引入到滑行輸入領域,一舉打破過往滑行輸入要求精準軌跡的限制,做到根據用戶滑行趨勢即可進行精準識別,大幅提升了滑行輸入準確率,超越行業最高水平15%。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我在2020年末又拾起了滑動輸入這個看似很新其實又具有歷史感的輸入方式,因為我想看看,幾年時間過去了,滑動輸入會不會還是那麼雞肋!
AI滑行輸入初體驗
想要體驗AI滑行輸入,我們需要下載安裝最新版本的百度輸入法APP,之後點擊左上角的選項按鈕,在列表中選擇「滑行輸入」。開啟該功能時,它會提醒我們「開啟後,將不再支持其他滑動操作」,比如很多人已經使用習慣的上滑輸入數字的滑動輸入就不能使用了,這一點大家需要提前知曉。既然是體驗,那麼我們不妨從單字、疊詞、詞語再到句子幾個方面來試試,從最簡單的輸入來一步一步體驗。
首先來看單字,比如說大家經常會打的「我」,我習慣使用九鍵輸入,所以先給大家展示九鍵輸入的滑動方式,只需要從「WXYZ」按鍵起步,向上滑動到「MNO」之上即可,如果輸入速度很慢的話,會更準確。如果速度很快的話,由於九鍵之間距離並不大,就要控制滑動的距離,不要滑到「DEF」按鍵之上,否則會出現「我的」;切換至26鍵,輸入「我」的時候W起步,滑動至O即可,實測發現,如果滑動速度快的話,其實不用完全從W起步,附近的幾個按鍵同樣可以,甚至不用滑動到O鍵,就可以輸入「我」這個字,體驗非常流暢。至於說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中間有很多AI預判的情況,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的進行輸入,不必一板一眼的滑動。
看完單字我們再來看疊詞,比如說大家經常會輸入的「哈哈」。先從九鍵開始,其實就好像擦玻璃似的,從「GHI」起步在「ABC」之間滑動兩次就可以打出「哈哈」,非常快捷;切換至二十六鍵之後,大家會發現「H」和「A」之間的距離還是蠻大的,掌握好「H」的起步按鍵,然後滑動即可,其實落鍵不一定停留在「A」之上,滑動起來,基本都能彈出我們想要輸入的詞彙。我也試著輸入了一下「好」這個字,在二十六鍵情況下每個按鍵間隔非常遠,但是大家看下輸入結果,非常準確,頗有大筆一揮的感覺,非常痛快。
再來看詞語,比如說最近非常火的「打工人」。先從九鍵開始,從「DEF」起步,然後滑到「ABC」上,再滑到「GHI」上,再滑到「MNO」上,繼續滑到「GHI」上,最後滑到「PQRS」、「DEF」、「MNO」上,打工人也就輸入完成了,看起來比較麻煩,其實自己滑動起來的時候就會發現非常順手;切換至二十六鍵之後,輸入打工人個人感覺還是比較費勁的,有點字母連線的感覺,我需要找到每個字母的大概位置,然後進行滑動,速度會比較慢,如果你是一個二十六鍵重度用戶,應該會快很多,個人更傾向於九鍵輸入。
最後再來看句子輸入,這個是難度最大的,我們以「百度輸入法」為例。先從九鍵開始,我只需要在幾個按鍵之間快速滑動即可輸入,滑動幅度也不會太大,而且對於我來說,滑動速度相對會更快;切換至二十六鍵輸入的時候,其實我有多次輸入錯誤的情況,因為我對手機鍵盤上的二十六鍵布局沒有那麼熟悉,速度一快就很容易亂滑一通,如果慢一點找準鍵位的話,其實結果也是比較理想的。
此外,滑行輸入是支持單手模式的,這對於習慣使用單手模式卻又想體驗滑動輸入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在單手模式下,滑動範圍會縮小,單手滑動會更加從容,尤其是手機屏幕比較大的用戶,完全不用擔心手機會不小心會掉在地上。綜合以上幾項測試來看,百度輸入法的滑動輸入的確能讓人變得更懶,手都不用從鍵盤上抬起來,就能打字輸入,格外便捷。
寫在最後
文章中我列舉的字詞句只是我測試中輸入的幾個,從整體體驗來看,百度輸入法的滑動輸入相較於我之前使用過的滑動輸入準確率的確有明顯提升,整體體驗會更好。不過作為一個比較新的輸入方式,其實很多用戶並沒有接觸過,這就使得初次上手的用戶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適應才能更順手的輸入。在滑動的時候,建議大家由慢而快,慢慢適應,如果一上手就想快速滑動輸入的話,很容易一團糟,自己都不知道輸入了什麼。
此外,對於九鍵和二十六鍵的滑動輸入方式,其實體驗上也有較大的差別,目前使用九鍵的用戶還是建議使用九鍵滑動輸入,二十六鍵的用戶繼續使用二十六鍵滑動輸入,這樣可以更快的進行過渡,上手也會更快。這兩個問題之外,其實還是繼續提升輸入準確率,這需要用戶輸入數據的不斷積累以及百度輸入法的不懈努力,當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滑動輸入的時候,它的易用性也會變得越高。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下載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