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品牌的成功都絕非偶然,更不要說著名的蘭博基尼這家超級跑車製造商了,1964年該品牌推出了首款量產版車型350GT,時隔兩年之後又推出Miura和400GT,那幾年裡可以說使蘭博基尼車型盛產的年代,再加上一款驚豔Marzal概念跑車,也正式從那時起蘭博基尼奠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輝煌的歷史也由此拉開篇章。
1966年,蘭博基尼旗下共有兩款車型,分別是Miura和400GT,其中Miura這款車大家應該已經非常熟悉了,作為蘭博基尼歷史上最經典的車型之一,這臺被定義為世界上第一輛超級跑車的車型,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是一個傳奇般的存在。
1965年11月的都靈車展上,蘭博基尼的新車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於跑車的認知,不是說當時展臺上的新車有多麼炫酷,反而大家能看到的只是一架底盤。
更讓人驚訝的是底盤上的發動機竟然是被橫置在中間部位的,這樣的布局在當時僅僅能在一些非常純粹的賽車上才能見到,當然人們都在期待著蘭博基尼能把這項技術帶到量產車型上。
實際上蘭博基尼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不到一年的時間也就是1966年3月,日內瓦車展上蘭博基尼帶來了由馬賽羅·甘迪尼設計的蘭博基尼Miura。
相比在都靈車展時的展出,這一次它有了一個新穎並極具動感的外觀設計,就連"Miura"這個名字都是來自於西班牙著名的公牛馴養家,"公牛之父"Don Antonio Miura,可見蘭博基尼希望打造一臺多麼瘋狂的車子。
設計師馬賽羅·甘迪尼當時表示:Miura的設計是受到了福特GT40跑車的啟發,所以在Miura上我們也能看到經典的對開式車身設計(車身的前後蓋分別向前後兩個方向打開),這樣性感的設計幾乎俘獲了所有人的目光。
為了出色的操控性能,Miura被設計的非常低矮,車頂到地面的距離僅有1055mm,離地間隙僅為130mm。最初幾臺Miura車型的底盤採用了厚度僅為0.8mm的鋼板製成,做到了非常出色的輕量化效果,但在後期底盤的鋼板厚度增加到了1釐米,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車輛在高速過彎時的韌性,所以操控性進一步提升,同時駕乘感受上也提升了舒適性。
性感的外觀加上低矮的車身讓所有人都認為該車近乎完美,不過也正是車頭設計的原因,該車的空氣動力學其實存在一個弊端,當該車達到極速280km/h的情況下,氣流會是車頭非常的不穩定,所以後來工程師們在Miura的前包圍加上了一個擾流板,但效果甚微。
另外,由於車身設計以及發動機布局的原因,該車只能乘坐兩個人,並且沒有任何的儲物空間,性能強悍的V12發動機能夠帶來足夠激情的同時,也散發著巨大的熱量,這讓駕駛艙內人員需要忍受熱浪的烘烤,以及巨大的噪音。
這樣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在當時蘭博基尼旗下的另外一臺車型上,也就是蘭博基尼400GT。可能400GT車型並不像Miura那樣被大家熟知,甚至有些陌生,但其實該車對於蘭博基尼來說意義非凡。
1964年5月,蘭博基尼的第一臺量產車正式投產,而僅僅過去兩年的時間於1966年,蘭博基尼就推出了旗下的第二款車型,也就是這臺蘭博基尼400GT,對於蘭博基尼來講,這不僅僅是一臺全新的車型,同時憑藉該車也真正的讓費魯西歐·蘭博基尼有了與恩佐·法拉利競爭的資本。
蘭博基尼與法拉利的恩恩怨怨我們不再贅述,只需要知道正是400GT車型的出現,才真正寓意著兩家廠商激烈競爭的開始。
相比起350GT車型,工程師們將3.5升V12發動機的排量提升到了4.0升,放到了400GT車型上,發動機的最大功率也從280馬力提升到了320馬力,車輛的性能自然也有了提升。但也許是其它方面特點並不明顯,400GT車型的銷量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
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蘭博基尼再次改進了400GT車型,由於當時蘭博基尼已經有了偏重性能和駕駛樂趣的Miura車型,所以想要有所區別他將該車的軸距加長之後增加了第二排座椅,就這樣擁有2+2座椅布局的400GT車型亮相了,在延續了出色性能的前提下,它更加注重日常駕駛的舒適性,同時還兼顧了一些實用性。
400GT 2+2的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640/1725/1270mm,雖然車身的長度相比400GT有所增加,但並沒有影響該車擁有極佳的車身比例。
另外相比起Miura動感的外觀設計風格,400GT 2+2更偏向於優雅與運動相結合,該車由義大利米蘭的Carrozzeria Touring公司完成設計,相比350GT更加精緻,相比Miura更加典雅。
也正是這樣的變化讓400GT與Miura有了鮮明的對比,事實證明客戶們也更加需要一輛這樣舒適實用的車型,銷量方面明顯有了提升,直到1968年該車停產,一共生產了224臺,也正是400GT 2+2車型的成功讓蘭博基尼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明確了主攻高速巡航跑車的思路。
但實際上,不得不承認費魯吉歐·蘭博基尼絕對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商人,Miura追求極致的運動性能,而400GT 2+2追求更加舒適和實用。那麼在這兩者之間在推出一款兼顧的車型是不是能吸引更多的目光?
於是魯吉歐·蘭博基尼決定在1967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填補上這個"空缺",於是蘭博基尼Marzal概念車亮相了。這臺擁有大尺寸玻璃鷗翼式車門以及四個"舒適"座位的車型更像是用來給Miura和400GT 2+2做廣告的。
根據魯吉歐·蘭博基尼的計算,這輛一輛炫酷並且兼顧兩種風格的概念車可能登上報紙的頭條,這無疑能為公司省下一大筆巨額的廣告費。最終事實也證明了魯吉歐·蘭博基尼的睿智,1967年的日內瓦車展上,蘭博基尼Marzal概念車無可爭議的成為了整個展會的主角。
蘭博基尼Marzal概念車同樣出自著名設計師馬賽羅·甘迪尼之手,能夠看出該車還保留著一些Miura車型上的韻味。車頭方面6個獨立的燈組配合上貫穿整個前臉的進氣格柵都讓該車開上有個性十足,別忘了這可是出現在53年前的設計,即便是放在現在也並不過時吧。
該車最大的亮點的就是由巨大玻璃組成的車門和車頂,可能在大家的印象裡蘭博基尼的剪刀門已經是該品牌的特點之一,但該車卻採用了鷗翼式車門的設計,可能奔馳鷗翼門的設計太過於優雅,以至於馬賽羅·甘迪尼都想用它來增加該車的氣質吧。
馬賽羅·甘迪尼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此,他不僅借鑑了鷗翼門的特點,還為它們換上了整塊的玻璃材質,當Marzal的兩個車門打開時,仿佛一雙透明的翅膀,優雅中暗藏著不羈的風格,完美的演繹的蘭博基尼品牌的調性。
來到車輛內部就到了400GT 2+2車型的廣告時間,不過與400GT 2+2不同的是,Marzal可是一臺真正的四座版跑車,這比起400GT 2+2來說要更加實用,也完美的傳遞了蘭博基尼跑車可以運動同時還兼顧舒適的亮點。
Marzal的底盤出自於Miura車型,但相比Miura加長了120mm的軸距。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450/1700/1100mm。這樣的尺寸設計不僅兼顧了Miura的優秀操控性,同時還能剛好裝下第二排的兩個座椅。
不僅如此,在內飾方面馬賽羅·甘迪尼也展示了他過人的天賦,大面積的六邊形蜂窩狀設計在當時看是上去絕對是非常前衛的設計,不僅是空調出風口位置採用了這樣的設計,就連中控臺控制區域也同樣如此,與其說大面積透明的車門及車頂是種炫酷的外觀設計,不如說更是為了展現該車獨特的內飾風格。
不過自古以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正是因為Marzal採用了與Miura基本相同的底盤設計,同時又加入了第二排座椅,所以該車已經沒有多餘空間能夠放下體型碩大的V12發動機了,所以該車的動力部分變為了一臺6缸發動機,排量僅為2.0升,最大功率也僅為175馬力。即便Marzal的重量僅為1220公斤,但它的性能依舊不夠強勁,0-100km/h的加速時間需要9.4秒,極速為225km/h。
最終這臺Marzal並沒有被正是量產,原因也正是因為該車的各方面設計都太過新潮,這讓已經逐漸年邁的費魯西歐·蘭博基尼心有餘悸,不願再為個性冒險。雖然遺憾,但Marzal車型上許多經典的元素依舊為後來的車型產生了影響,其中就包括1968年推出的蘭博基尼Espada車型。
雖然蘭博基尼Espada並有了炫酷的透明玻璃鷗翼式車門,但前臉的設計,依舊優雅的車尾造型都借鑑了Marzal的出色設計。更讓人欣慰的是,Espada車型又重新搭載了那臺性能強悍的4.0升V12發動機,並且除了傳統的五速手動變速箱之外,還首次搭載了一臺三速的克勞斯了自動變速箱,這些設計不僅讓該車銷量表現出色,同時該車型的壽命也長達10年以上,這期間共出售了1217臺蘭博基尼Espada。
Miura、400GT以及Marzal三款車型對於蘭博基尼無疑是開拓者的身份,它們奠定了這個品牌的輝煌。
不過近年來隨著科技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各大超級跑車廠商也不得不紛紛順應時代,推出打破傳統的混合動力甚至純電動超級跑車,對於那些大排量內燃機的忠實粉絲們來講這無疑是場災難,但對於汽車的整體發展,也是一個創新的起點。
我們在懷念經典老車的同時,也更期待著能有屬於這個時代的Miura、400GT以及Marzal這種開拓性的車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