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3位弦論物理學家獲獎

2020-12-26 科技與生活視野

·物理學·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

近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公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得主。3位弦論物理學家——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André Neveu),義大利佛羅裡達大學的皮埃爾·拉蒙(Pierre Ramond)以及義大利羅馬第一大學的米格爾·維拉宿(Miguel Virasoro)——因在創建、系統闡述弦論中的開創性貢獻,以及將新的玻色和費米對稱性引入物理學而榮獲本年度的獎項。狄拉克獎被譽為理論和數學物理界的最高榮譽,該獎項不授予諾貝爾獎、菲爾茨獎與沃爾夫獎得主,但狄拉克獎章獲得者中,有多人在隨後摘得了上述獎項。

·新冠病毒·

普京宣布俄羅斯首款新冠疫苗完成註冊

8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政府會議上宣布,俄羅斯的首款新冠疫苗已獲衛生部許可,完成註冊,俄羅斯也成為全球首個註冊新冠疫苗的國家。普京表示,自己的女兒已經率先接種了疫苗。據了解,這款疫苗由Gamaleya Research研究所開發,是以腺病毒為載體的疫苗,改良自早期的MERS疫苗。不過,這條新聞一經公布,也遭到了不少科學界人士的質疑。由於該疫苗未經過大規模的III期臨床試驗,因此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驗證。關於這款疫苗的具體試驗數據,也未在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

·人工智慧·

診斷能力強於醫生的AI技術

現有的AI疾病症狀檢查器都是僅根據相關性來提供醫療信息,而醫生進行診斷時則需要考察因果關係。最新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論文中,研究者首次將因果推斷機器學習用於AI疾病診斷,使得AI能夠梳理出致病的潛在原因。在實際測試中,研究讓AI和醫生同時根據症狀分析病例,結果AI疾病診斷結果優於70%以上的醫生。此外,在診斷複雜的罕見病時,該AI的準確率比醫生更高,可以與醫生互補,最終加快醫生的診斷速度,提高診斷準確性。

·材料科學·

可以發電的紅磚

圖片來源:D』Arcy Laboratory in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數千年來,紅磚一直被用於建築材料,在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的研究中,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賦予紅磚新用途:成為類似電池的儲能裝置。研究者利用磚的多孔結構,使用氣相沉積技術為整塊磚添加了一層名為PEDOT的導電聚合物,讓磚變成一個儲能電極。磚本身的紅色色素——氧化鐵(鐵鏽),對於誘發聚合反應十分關鍵。作者用一個概念驗證裝置證明可以用一塊磚直接給一個發光二極體充電。這項工作或能為具有儲電功能的多用途增值建築材料的開發帶來啟示。

·醫學·

多聚焦隱形眼鏡可治療兒童近視

近視患者的眼睛會隨時間不對稱地變長,這樣會更難聚焦,常規的玻璃鏡片並不能解決這一問題。不過,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指出,多用於成人的多焦點隱形眼鏡可在視網膜前提供更多的聚焦,可控制減緩眼睛視力惡化,並且這種鏡片能對低齡近視兒童也具有很好的治療狀況。科學家將近300名7-11歲的兒童隨機分為三組,使其分別佩戴單視、多焦點隱形眼鏡(屈光度有高低兩組),進行為期三年的臨床試驗。結果發現,佩戴有高屈光度的雙焦隱形眼鏡的矯正效果最好,可使近視的惡化速度減緩43%。但研究人員表示,關於多焦隱形眼鏡治療效果的持久性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演化·

靈長類動物喉部更大,演化更快

據一項PLoS子刊上的研究,科學家對55種動物的標本進行了CT掃描,發現體長一定的情況下,靈長類的喉部比食肉動物大38%,演化速度也更快。此外,相比於食肉動物比較固定的喉部與體長的比例,靈長類動物喉部與體長的大小比例差異也更大,說明其演化更具靈活性,並且不同動物的聲部器官進化具有差異。喉部越大,可發出的叫聲聲調越多樣,這可能有助於理解靈長類發出多種聲調進行交流,從而促進社會行為的原因。

·環境·

首次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左圖為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致發光成像圖。右圖為光致發光成像技術的藝術化原理示意圖。(藝術圖由周榮庭教授團隊的黃雯、陳磊、徐凌設計製作)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學家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為在原子尺度上展顯物質結構、揭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本質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分子螢光在金屬結構非常靠近分子時會由於非輻射過程被放大並佔主導而導致螢光信號被淬滅,會極大限制近場螢光顯微鏡的解析度發展。新研究通過通過精緻的針尖修飾方法和調控納腔等離激元共振模式,成功實現了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致發光成像。當探針逼近分子時,即便間距在一納米以下,光致發光的強度還是一直在隨間距的變小而單調增強,通常存在的螢光淬滅現象完全消失。(科技日報)

·新冠疫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1日7時35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達20430581例,累計死亡病例739987例。 新增確診病例254592例,新增死亡6595例。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news)11日消息,福奇在節目中警告,如果美國民眾不遵守佩戴口罩和社會隔離準則,美國可能將會在秋季和冬季應對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暴發。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當地時間11日宣布,在連續102天無社區傳播病例後,該國再次出現四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8月1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6例(廣東6例,上海4例,內蒙古1例,浙江1例,福建1例,山東1例,四川1例,陝西1例),本土病例9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學術頭條:俄羅斯批准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弦論三先驅獲2020年狄拉克...
    上海自然科學基金首設「原創探索」類項目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擬資助清單日前公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世界第一但密度偏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日前發布了《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2020)》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已達10154.5萬人,位居世界第一。
  • 物理學家狄拉克:真空不是想像中那樣平靜
    賦予真空全新物理內容的是狄拉克。1928年,狄拉克把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相結合,建立了一個描述電子運動的方程,這個方程可以十分正確地描述電子的運動,與實驗結果非常符合。這一方程的解很特別,既包括正能態,也包括負能態。狄拉克由此做出了存在正電子的預言,認為正電子是電子的一個鏡像,它們具有嚴格相同的質量,但是電荷符號相反。
  • 關於公布2020年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通知
    關於公布2020年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通知 2020-12-11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年沃爾夫獎揭曉!7位華人科學家曾獲獎
    來自以色列、義大利和美國的6位科學家獲得醫學、物理、化學領域3項大獎。始創於1976年的沃爾夫獎是國際最高學術大獎之一,每個獎項獎金為10萬美元。據統計,約1/3的沃爾夫獎得主最後都獲得了諾貝爾獎,因此沃爾夫獎又被稱為「諾獎風向標」。迄今為止,全球共有345名科學家和藝術家獲得這一榮譽,其中包括吳健雄、陳省身、袁隆平、錢永健、丘成桐等7位華人科學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因黑洞研究獲獎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揭曉 三位量子精密測量研究者獲獎
    12月10日,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正式揭曉,獎項授予量子精密測量領域三位研究人員,分別為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卡爾頓·凱夫斯、日本東京大學的香取秀俊以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葉軍。卡爾頓·凱夫斯獲獎是憑藉其在量子精密測量及量子信息理論方面的基礎性工作,尤其是闡明幹涉儀中的基本噪聲及其在壓縮狀態下的抑制作用方面的工作;香取秀俊和葉軍則是由於其在量子精密測量方面的突破性成就,特別是在開發極其穩定和精確的光學原子鐘方面的成就。
  • IPPA2020攝影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20位中國攝影師獲獎
    7月22日晚,2020年IPPA攝影獎的獲獎者名單正式公布,今年共有20位攝影師獲獎,中國獲獎總人數也是歷屆最高。據了解,今年的獲獎者是從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甄選出來的,通過獲獎作品,我們能感受到一種情緒,看到不同人的生活狀態。由趙戈礪拍攝今年,來自成都的趙戈礪獲得年度攝影大獎第二名。
  • 2020年104屆普利茲新聞獎獲獎作品公布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度第104屆普立茲獎發布會也由原定的4月20日召開推遲至5月4日,原定於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發布會也轉移至線上舉行。普立茲獎評委會主席達娜·卡內迪(Dana Canedy)通過視頻的形式在官網正式公布了第104屆普立茲獎獲獎名單。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霍金好友獲獎,感謝黑洞!
    作者 | 陳大鑫 物理學諾貝爾獎一直都是大家最期待的諾獎之一,下面這張號稱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合照,大家有認識多少呢? 文末有答案。剛剛!北京時間10月6日18點左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揭曉!
  • 2020年CA插畫獎獲獎作品出爐!
    CA 獎由《Communication Arts》雜誌在 1959 年創辦,涵蓋了設計、廣告、攝影、插畫、互動以及版式設計六大版塊,每個版塊都分別設置了卓越獎和入圍獎兩大獎項等級,其中卓越獎是每個視覺創意人夢寐以求的業界最高榮譽。
  • 2020年斯隆研究獎公布,4位北京大學數學院友上榜!他們都是誰?
    當地時間2020年2月12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20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
  • 2020年德國IF獎公布,中國企業斬獲豐富,獲獎產品有拐杖、手機等
    對企業而言,iF設計獎可成為企業進入新市場的鑰匙,獲得珍貴的媒體的關注與尊崇。由全球78位來自設計、產業與建築的知名專家所共組的評委會所評鑑,iF設計獎是一場設計盛宴、一個獨特的市場營銷工具,並有更多的價值留待參與者發掘。
  • 神秘的弦論能否被驗證
    現在,有科學家提出了新的猜想,他們認為暴脹可以在弦論中存在一段很短的時間,並且能限制暴脹。這意味著它就有被實際數據檢驗的希望。許多物理學家都認為弦論是將量子物理和引力結合為大統一理論的最優候選理論。然而,也有觀點認為弦論是偽科學,因為它無法用實驗驗證。
  • 2020天工獎獲獎名單公布,對莊翡翠上線高清大圖
    (原標題:2020天工獎獲獎名單公布,對莊翡翠上線高清大圖) 2020
  • 盤點 | 2020年IALD國際照明設計獎獲獎名單重磅公布
    近日,2020年第IALD國際照明設計獎公布了獲獎結果。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只排第二,第一是他
    公元1901~公元1976,德國物理學家維爾納·卡爾·海森堡由於在取得整個科學史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量子力學的創立中所起的作用,於193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33年,因為「發現了在原子理論裡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丁格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爾溫·薛丁格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代表著作有《量子力學原理》等。7、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
  • 2020年「卡地亞女性創業家獎」獲獎名單公布
    日前,法國珠寶品牌卡地亞(Cartier)宣布了2020年 Cartier Women’s Initiative(卡地亞女性創業家獎
  • 2020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賽室內設計紅點獎公布揭曉
    2020年6月22日,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賽在德國埃森市紅點設計博物館公布了「紅點設計大獎賽室內設計紅點獎」獲獎設計師和獲獎項目作品。本次,2020年度紅點設計大獎賽,一共收到了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6,500件參賽作品,其中1,644件作品獲得了紅點獎,有76件作品獲得紅點最佳設計獎。紅點設計大獎賽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最重要的設計獎項之一,表彰在汽車、建築、室內、家用、電子、時尚及生活科學等眾多領域取得的成就。
  • 諾貝爾物理學獎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盤點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北京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獎。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發現,相對論的一般理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