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段往事;一闋詞,半盞流年。
他就是這樣的納蘭,天生超逸脫俗,也落拓無羈。生於溫柔富貴,卻滿篇哀感頑豔;身處花柳繁華,心卻游離於喧鬧之外。他終究不過是在這世上走了一遭,享盡這人世的繁華與頹敗,淡淡地冷觀紅塵,來了又去。他走了,所有的愛恨情愁一併成空,只留下那些書頁案頭、市井街巷裡流淌的詞句,供無數後人流連其間,尋覓著他的蹤影,品味著自己的人生。
當時只道是尋常
讀納蘭的詞,最適宜的季節就是秋天。因為他的詞以悽美和悲戚為主旋。那麼,秋風起時,是誰又在煢煢孑立,踽踽獨行,夕陽紅得像血,背影濃得像墨。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秋風吹得滿世界都蕭索了,被思念和痛惜捶打的納蘭,又怎能不悲從中來?明知無人念及,卻偏要生出「誰念」的痴問:秋天到來,有誰還思念著我呢?只一句,便已傷人心肺,涼的不是天氣,更是心境。能對著如血的殘陽佇立許久的人,他心中的傷懷,會是多麼深不可測?他心中跌宕起伏的往事,究竟是樂還是哀?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就是這個人痴痴不肯放手的往事。「賭書潑茶」一典出自李易安《〈金石錄〉後序》:「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及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可時代的巨變打破了她原本閒適恬靜的生活。丈夫趙明誠的去世成了李易安內心深處的一把尖刀,斬滅了這無可比擬的幸福,又不時地刺入她的心房。孤苦悽涼,隻影單行。這時,再回憶起與丈夫曾經煮茶賭書,有說有笑,又怎不是從天堂跌落地獄?納蘭以趙明誠、李清照夫婦比自己與妻子盧氏,表明二人的情投意合,也隱含了他「甘心老是鄉矣」的不可成真的美夢。
「情必近於痴而始真」,納蘭是痴的,本已「生死兩茫茫」,陰陽兩隔,他卻固執地不肯割捨,使性情中人讀來不禁潸然。比起納蘭,義山則幸運得多,當他問出「何當共剪西窗燭」時,是自知有「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而納蘭明知無法挽回一切,只好把所有的哀思和無奈化為最後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七個字,普通人讀來都尚且為之心痛,何況經歷了生離死別的納蘭自己。當時只是尋常的情景,在盧氏去世後卻成了納蘭心裡永遠美好的回憶。但凡美好的事物,失去後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縱即逝,恍若曇花一現。亡妻不可復生,納蘭心靈的創痛也永無平復之日。
「當時只道是尋常」,經歷過離別的人,都懂。
然諾重,君須記
納蘭的人生,除了盧氏,還有顧貞觀,兩人都是納蘭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顧貞觀與納蘭相識時只一介布衣,納蘭的父親明珠將他聘入明珠府教納蘭的弟弟讀書。當時的納蘭剛中進士不久,在家得以結識顧貞觀這個聞名天下的江南才子,欣喜異常,更有一種相見恨晚之嘆。而不惑之年的顧貞觀見年輕的納蘭溫文爾雅,談吐不凡,在他身上沒有一般貴族子弟的架子,而且他非常好學、謙遜,所以兩人一見如故,結為忘年之交。
金縷曲·贈梁汾
德也狂生爾!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納蘭的愛情,是納蘭心底最深的痛,而他和顧貞觀、張見陽的友情,則是他心頭唯一的一縷溫暖和安慰。其實,對於那些真心給予我們的人,他們的痛苦,又何嘗不是我們的痛苦?戀人也好,朋友也罷,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當我們能把他們的痛苦看成是我們的痛苦之後,我們就會一心一意地愛他們,就不會為自己著想,而是不停地為他們著想,覺得他們能幸福,就是我們的幸福。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這句是對顧貞觀的安慰。「青眼」一典出自三國名士阮籍,據說阮籍對待俗人不用正眼相看,常翻白眼,而見到那些奇人高士,談到興處,常以青眼視之。你我成了知己,當青眼相對,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拭去臉上的淚水,振作起來。你看,我對你的心,就像那月光一樣明淨、無瑕。
納蘭是明珠的長子,自幼接受漢文化的薰陶。他非常喜歡詞,這種抑揚頓挫的樂感、錯綜複雜的韻律、長短參差的句法以及所抒發的濃烈真摯的情感,令他如痴如醉。所以,納蘭一有時間就去向顧貞觀請教,認真地聽這個老師講述他對詞的看法、感悟和體驗,兩人有時竟能談到通宵達旦,這種才子與才子間的吸引力確實讓人嘆為觀止。
今天我們兩個約定永遠成為知己。我忘卻了時間,即使在時間面前,一切生命都是短暫的停留,但我們的友情仍會在這些發黃的詞句中繼續鮮豔奪目。《貞觀瑣談》一書記載:「一夕,夢侍中至,曰:『文章知己,念不去懷。泡影石米,願尋息壤。』是夜,其嗣君舉一子。梁汾就視之,面目一如侍中。彌月後,復夢侍中別去,醒起,急詢之,已卒矣……」人鬼情未了,只是因為他和他不知有多久未曾見面,也不知有多少剪不斷的留連。
納蘭骨髓深處的不阿,貞觀靈魂源起的正直,便是一種默契,鬱積自難消,但,幸得友人相通透。只不過,多少人,多少事,相見恨晚,轉眼之間,已然化作懷念。你存於世,便是我今生最大的收穫。
聒碎鄉心夢不成
當初,康熙為了平定三藩作亂,東巡祭告奉天祖陵,容若身為大內侍衛,護駕隨行。論說護駕隨行,就是皇上身邊的保鏢,實在無聊,無聊的納蘭只能填幾闋詞,看兩眼皇上,全程如此。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對於這樣的保衛工作,納蘭不是非常上心,為何?雖然納蘭渴望在朝廷建立功勳,但對這種不到危急時刻不動用的官職納蘭是不屑的。如此,輝煌的、興旺的,是整個家族;落寞的,緘默的,卻是自己。因為閒來無事,又有特定的塞外的荒涼景象做鋪襯,納蘭漸漸開始思鄉、思親人、思情人,無數鄉愁、離愁緩緩湧上心頭。
黃昏是寧靜的開始,也是寂寞之門,當一切慢慢沉寂下來,許許多多往事和嘆息便紛至沓來,滿懷心事向何人說?在這個寂寞之門洞開已久的深夜裡,北風呼嘯,獨自枕在席上,被聒噪的邊聲攪得連鄉夢都做不完整,納蘭的心裡,又該是怎樣的煩躁。
王國維《人間詞話》講到詩句的壯觀之境,說「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明月」「澄江靜如練」「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些境界可謂千古奇觀。如果在詞裡去找,容若的「夜深千帳燈」「萬丈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其實也是達到了這個境界的。不過,納蘭的這首《長相思》,並不是那種大開大闔的內容,而是一首思鄉倦旅的小令,寫的溫柔繾綣,還有幾分憂愁、幾分無奈。如果真的冠以「千古壯觀」的形容詞,反倒有些不倫不類了。
又是秋意濃時,李易安曾在三杯兩盞淡酒中吟唱她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這是多麼纏纏綿綿幽幽轉轉層層疊疊惆惆悵悵悽悽慽慽的情感啊。總是覺得易安與容若有太多執念相通,就如晚來風急中的易安憔悴無語,好似隔世之後容若用一句「悽悽慽慽」來懂得與紀念。
這是容若的思念——北風呼嘯,朔氣傳金柝,但內心仍留有一方天地:花前月下,清風沉醉,綠楊煙裡,紅杏枝頭。他和她,是那麼的鶯語儂情,是那樣的心意繾綣,真是似水流年羨煞了如花美眷。是你嗎,是你嗎,行盡關山,越過雲阻霧隔千難萬險,帶著思念,到此與我相見?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盧氏去世後,納蘭的知己顧貞觀不忍看他放縱沉淪,跑遍江南,為他找來了一位江南才女。而這位江南才女後來也確實緩和了他的亡妻之痛,博得了他的歡心。這位女子就是沈宛。納蘭愛著沈宛,沈宛也傾慕於納蘭,可命運終究是寫了完美的題目,卻潦草收尾。因為滿漢不能通婚的傳統以及家族的反對,沈宛只得做了妾,最後悲傷離去。納蘭想要挽留,卻無法挽留。只得望著她的背影,獨自憔悴。
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他繼續放縱沉淪。沉淪在思念和懷念中,沉淪在淚水和絕望中。這一切殘酷的現實,都讓他覺得,那些美好的往事,那些曾經有過的溫暖,那些幸福的點點滴滴,是那麼短暫,那麼容易散去。仿佛一瞬間,所有的一切都完美地破碎,容易撿起,卻很難放下。今生已無緣到你面前,與你分杯水,而我們各在天邊,還能兩兩牽念嗎?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是控訴,也是絕望和無奈:我們原是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一對,為什麼這個時候,要在兩地痛苦?納蘭似乎是已經知道,在餘下的光陰裡,她,再也與自己無關,只能用自己的詞,緊緊地抱著回憶,流著淚說,我不願放手。不是他不夠堅持,不是他不夠執著,不是他不夠勇敢,是對方軟弱了,是對方放棄了。
說來說去,納蘭失去的 ,只是自己。他失去了唯一愛他的妻子,又失去了唯一懂他的紅顏知己。桃花固然很美,可桃花易落,使人產生濃鬱的哀思。納蘭的桃花落了兩季,也促成了他的《飲水詞》,可縱使他有豆蔻詞工,也是難賦深情。納蘭的痛,只有他自己懂。
也許只有電影《大話西遊》的結局才能替他宣洩吧,至尊寶斬斷了情緣,紫霞也忘記了一切。兩個人終究沒有在一起,最後他也只得成全紫霞的幸福,黯自離去,只留下,一個背影。那一段美好的回憶,已被他永遠遺忘於內心深處,再也無法想起。「那個人好奇怪哦」「他好像一條狗誒」,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編劇有意亦或無意寫下的一句臺詞,到頭來卻最是催人淚下。說實話,我們一直認為喜劇是從開頭直至劇終乃至花絮都是搞笑好玩的。其實不然,喜劇也有悲傷因素在裡面。「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去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我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或許我們不能接受至尊寶和紫霞一別兩歡的結局,但這是電影,是藝術,它的結局只是固定在膠片上的情節而已,我們無法改變。雖則我們儘可能迴避悲傷的結局,但它來了,我們也無法避開。
其實,就算是和至尊寶相比,納蘭也還是比較悲慘的那一個。至少至尊寶可以將自己的感情忘懷,而他忘不掉,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被淹沒在痛苦和回憶裡。納蘭的故事被歷史雕刻在明珠府裡,令人失望地,也是一個悲慘的結局,但我們無法改變。
急急奔走的歲月裡,有我為你馬不停蹄的憂傷,有我無能為力的絕望。那些光陰的河流裡,我的思念,不過是一條沒有尾巴的魚,無力擺渡屬於你的親密。在光陰的河流裡,親愛的,請原諒我為你是那麼憂傷。橋在心裡,你在心裡,你的溫存卻在遠方,我再也無法搬來。那飛不過滄海的蝴蝶,終究是我們彼此獨自的天荒地老,只是我一個人在暗夜裡的祭奠。
納蘭公子的心事,唯有細細品讀才能知曉。找個晴朗的天氣,泡一壺香茗,伴著悠悠的茶香,悠然地走進他的心裡,感悟三百年前的悲歡離合,領略他的傷情悽美。而他的詞極為經典,隨意點選三兩首,便可領悟到滿清第一詞人內心的愁與悲。後世有王國維贊納蘭曰:「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或許是天妒英才,又或許是才子天生命短,納蘭行走於仕途,卻一生為情所累;風華正茂之時,卻匆匆離世。在他看來,塵世情緣,最好莫過于于細細的溫暖文字中開啟一季的繾綣,一屋一筆,一方藍天。縱觀人世浮華,等到生命帷簾悄然落幕,留給我們的,卻是一行清淚。
一個人,一段往事;一闋詞,半盞流年。
作者自我介紹:
我是廊坊一中2018級22班的鄭培鈺,相貌平平,性格這方面比較活潑開朗。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彈彈鋼琴,跑跑定向,寫寫文章。喜歡聽歌,歌單裡就全是陳奕迅王力宏樸樹Beyond;喜歡詩詞,書櫃裡就全是詩評詞評蘇軾李白。
高山流水,長河落日,小橋人家,蒼茫天地不乏可愛之處;琴棋書畫,筆墨紙硯,詩酒花茶,大千世界原有應憐之物。願你我能為夢想努力拼搏,在自己的心靈園地裡自在徜徉,俯仰無愧,唯心所傾。
編輯:劉燕、梁稼燁
審核:劉燕
美工:劉燕、梁稼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