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密碼——腰俞穴、肩中俞穴(連載七十一)

2021-03-04 黃帝養生

腰俞穴


按摩腰俞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腰脊痛、便血、腹瀉、痔瘡、月經不調、癲癇、下肢痿痺等,腰俞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腰俞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腰俞穴位位置圖

圖解腰俞穴位的位置

腰俞穴屬於督脈穴位圖,腰俞穴位於人體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

按摩腰俞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腰脊痛、便血、腹瀉、痔瘡、月經不調、癲癇、下肢痿痺等

按摩腰俞穴的功效:補益腎氣

【溫馨提示】

腰俞穴位配伍:腰俞穴配太衝穴緩解治療脊強反折、抽搐;腰俞穴配膀胱俞穴(灸)、長強穴、氣衝穴、上髎穴、下髎穴、居髎穴緩解治療腰脊冷痛。

針刺腰俞穴的方法:腰俞穴向上穴斜刺0.5-1寸。

艾灸腰俞穴的方法:腰俞穴艾條灸5-15分鐘,腰俞穴艾炷灸3-7壯。

按摩腰俞穴的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腰俞穴並做環狀運動,每次3分鐘。

肩中俞穴


按摩肩中俞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視力減退、咳嗽、氣喘、唾血、項強、肩背疼痛等,肩中俞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肩中俞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肩中俞穴位位置圖

圖解肩中俞穴位的位置

肩中俞穴屬於手太陽小腸經,肩中俞穴位於人體背部,在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

按摩肩中俞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視力減退、咳嗽、氣喘、唾血、項強、肩背疼痛等

按摩肩中俞穴的功效:解表宣肺

【溫馨提示】

肩中俞穴位配伍:肩中俞穴配肩外俞穴、大椎穴緩解治療肩背疼痛。

針刺肩中俞穴的方法:肩中俞穴向外斜刺0.3-0.8寸,局部酸脹。不可深刺,以防氣胸。

艾灸肩中俞穴的方法:肩中俞穴艾條灸10-20分鐘,肩中俞穴艾炷灸3-5壯。

按摩肩中俞穴的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肩中俞穴穴位並做環狀運動,注意按壓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摩5分鐘,每天按摩2次。

請繼續關注黃帝養生公眾微信,穴位密碼下期講解肩外俞穴、京門穴

•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進行關注
•黃帝養生國際控股集團
•公司網址:http://www.huangdiys.com
•查找公眾號
黃帝養生(huangdiys_2013)
•查找私人微信 huangdiys_kf hdshenyun
•QQ 195401503; 365300103
•電話:010-68216899
•手機:13681055560

相關焦點

  • 腰部穴位——大腸俞穴
    【導讀】大腸俞穴人體穴位,歸足太陽膀胱經。取穴方法:該穴位於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 5寸。
  • 落枕不用擔心,找肩外俞 肩中俞穴!
    分布在經絡上的穴位是臟腑經絡之氣由內轉輸於體表的部位,由於「俞」具有運送、轉輸的意義,所以俞又充當了穴位的名稱,如膀胱足太陽之脈在背部第一側線分布的臟腑背俞穴。肩外俞、肩中俞為手太陽小腸經上的穴位,為何穴位的名稱上要帶「俞」,與穴位的主治作用有什麼關係?
  • 腰俞穴:補益腎氣
    腰俞穴(yāo shù xue)別名:髓空穴,背解穴,腰戶穴,腰柱穴,髓俞穴【取穴位置】腰俞穴屬於督脈穴位圖,腰俞穴位於人體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取穴時一般採用俯臥姿勢,腰俞穴位於腰部,臀溝分開處即是。
  • 穴位功效作用視頻講解-腰俞穴:補益腎氣
    【取穴位置】腰俞穴屬於督脈穴位圖,腰俞穴位於人體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取穴時一般採用俯臥姿勢,腰俞穴位於腰部,臀溝分開處即是。【穴位配伍】1、腰俞穴配太衝穴緩解治療脊強反折、抽搐;2、腰俞穴配膀胱俞穴(灸)、長強穴、氣衝穴、上髎穴、下髎穴、居髎穴緩解治療腰脊冷痛。3、配長強、膀胱俞、氣衝、上髎、下髎、居髎,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髖胯痛。
  • 每日一穴之 腰俞
    腰俞穴位位置圖腰俞穴屬於督脈穴位圖,腰俞穴位於人體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
  • 【每日一穴】中膂俞:腰肌勞損受風寒,中膂俞穴除疾患!
    中膂俞:屬足太陽膀胱經。中,與外、與旁相對,指體內。膂,脊骨也。俞,輸也。
  • 大腸俞穴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膚由第三、四、五腰神經後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間,有腰動、靜脈經過。腰大 肌位於脊柱腰部兩側,呈紡錘形。起於第十二胸椎、上四個腰椎體和椎間盤的側面以及全部腰椎橫突,止於股骨小轉子。腰叢的神經根位於肌質內,其分友穿行於它 的內、外側和肌腹。腰大肌的前面還有輸尿管由腎門行經到盆腔。
  • 絡卻穴 玉枕穴 天柱穴 大杼穴 風門穴 肺俞穴 厥陰俞穴 心俞穴 督俞穴 膈俞穴
    、緩解眼睛疲勞等【穴位配伍】配大椎穴,治頭痛項強配少商,治久病咳嗽配養老,治肩痛欲折配崑崙,治項背痛【穴位配伍】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3)背俞。背,氣血物質來自背部各穴也。俞,輸也。背俞名意指本穴氣血來自背部各穴。理同風門名解。(4)手足太陽之會。本穴物質為背俞各穴傳來,性溼熱,與小腸經氣血同性,故為手足太陽之會。【取穴位置】風門穴位於背部,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 每日一穴解析——大腸俞穴!!!
    >】    【大腸俞穴的位置】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膚由第三、四、五腰神經後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間,有腰動、靜脈經過。腰大 肌位於脊柱腰部兩側,呈紡錘形。起於第十二胸椎、上四個腰椎體和椎間盤的側面以及全部腰椎橫突,止於股骨小轉子。腰叢的神經根位於肌質內,其分友穿行於它 的內、外側和肌腹。腰大肌的前面還有輸尿管由腎門行經到盆腔。
  • 膀胱俞穴 中膂俞穴 白環俞穴 上髎穴 次髎穴 中髎穴 下髎穴 會陽穴 承扶穴 殷門穴
    【附註】膀胱背俞穴中膂俞穴(zhōnɡ lǚ yú xue)別名:中膂,中膂內俞,脊內俞白環俞穴(bái huán yú xue)別名:腰俞穴【穴位配伍】配三陰交、中極、腎俞治遺尿;配血海治痛經。【穴位治法】直刺1~1.5寸。
  • 章芝堂每日一穴:中膂俞
    中膂俞穴的作用中膂俞穴意義:脊骨內的氣化之氣由此外輸於膀胱經。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水溼之氣。運行規律:外散之熱循膀胱經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經下行。功效作用:外散脊骨之熱,益腎溫陽,調理下焦,中膂俞有調下焦,健腰膝的作用。
  • 神技坊:每日一針——腰俞穴(補益腎氣)
    【取穴位置】腰俞穴屬於督脈穴位圖,腰俞穴位於人體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取穴時一般採用俯臥姿勢,腰俞穴位於腰部,臀溝分開處即是。(公眾號:太乙玄門)【穴位配伍】1、腰俞穴配太衝穴緩解治療脊強反折、抽搐;2、腰俞穴配膀胱俞穴(灸)、長強穴、氣衝穴、上髎穴、下髎穴、居髎穴緩解治療腰脊冷痛。3、配長強、膀胱俞、氣衝、上髎、下髎、居髎,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髖胯痛。
  • 每日一穴【肓俞穴】,消脂減肥、消除便秘第一穴
    【肓俞穴位配伍】肓俞穴配中脘穴、天樞穴、足三裡穴、內庭穴緩解治療胃痛、腹痛、疝痛、排尿、尿道澀痛等症;肓俞穴配天樞穴、大腸俞穴、足三裡穴緩解治療便秘、洩瀉、痢疾。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深刺而瀉。    【按摩療法】用大拇指按揉肓俞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夠治便秘、腹痛。
  • 每日一穴:大腸俞
    大腸俞主治胃腸、腰骶、下肢等疾患:如反胃噎膈,飲食不化,腸鳴腹脹,繞臍切痛,腸澼洩痢,便秘脫肛,髒毒便血,遺尿癃淋,痛經,腰腿痛,脊強不得俯仰,腰脊疼痛,腹痛,腹脹,洩瀉,便秘,痢疾,腸鳴,痔疾,腰痛,洩痢,腰脊痛,細菌性痢疾,腸梗阻,坐骨神經痛,現代又多用大腸俞治療急慢性腸炎,闌尾炎,腰部軟組織損傷,骶髂關節炎,骶棘肌痙攣,腸炎,小兒消化不良,腸出血,遺尿,腎炎,淋病等。
  • 「俞募配穴」的浮針醫學原理初探
    「俞募配穴」的浮針醫學原理「俞募配穴」是針灸臨床常用的有效配穴方法之一,是以背俞穴與腹募穴相配治療本髒本腑的有關疾病。中醫理論認為,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腰部的穴位,募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胸腹部的穴位。生理上,俞募穴是五臟六腑經氣匯聚的部位;病理上,俞募穴又是五臟六腑與體表之間病氣出入的場所。俞募穴在人體的分布不以各自經脈循行排列,而是根據臟腑所在的解剖位置相排列。
  • 大腸俞穴(Dà cháng shù xué)
    大腸俞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俯臥位,兩髂嵴高點相平處正中,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取穴[6]。快速取穴:兩側髂嵴連線與脊柱交點,旁開量2橫指處即是大腸俞穴[7]。8 大腸俞穴位解剖大腸俞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有第四腰動、靜脈後支。分布著第三腰神經的後支。皮膚由第三、四、五腰神經後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間,有腰動、靜脈經過。
  • 每日一穴 | 腰俞
    主腰髖腰脊痛,不得俯仰,溫瘧汗不出,足痺不仁,傷寒四肢熱不已,婦人月水閉,溺赤。
  • 督脈之 腰俞:治腰痛要穴,求嗣要穴 | 每日一穴
    yāo shū督脈 之  二腰即腰部,俞即輸注,此穴在腰部,是經氣輸注之處,故名腰俞。別名髓空,背解,腰戶,腰柱,髓俞,髓孔,腰注,背鮮。歌    訣骶骨裂孔取腰俞,下肢痿軟及麻木。腰脊強痛痔瘡遺,月經不調癲癇疾。
  • 中膂俞穴
    《千金要方》作中(月呂)俞。別名脊內俞。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後孔。布有第三、四骶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和骶外側動、靜脈後支,臀下動、靜脈分支。主治腹瀉,痢疾,疝氣,腰骶痛,坐骨神經痛等。 別名:中膂,中膂內俞,脊內俞。
  • 「每日一穴」腰俞:便秘腹瀉用腰俞,月經可調腰痛除!
    腰俞Yāoshū穴名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