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結婚的時候,有很多關於「錢」方面的東西,應該事先商量好。因為,在「錢」這方面,很多時候容易產生矛盾。
比如,結婚彩禮該怎麼給?是不是該還回來一些?又比如,結婚的禮金該如何處理等等。
有時候,這些問題若沒有考慮仔細,或許會滋生出一些矛盾來。若真是這樣,那就不好了。
其實,說到「結婚禮金」這個事。這是一個傳統的習俗。一般來說,去吃人家的結婚酒席,被邀請的人多多少少會給「禮金」。這一筆錢,算起來也不少。
一般來說,親朋好友,自己的親戚會給得多一些。要好的朋友也會給得多一些。一般的朋友會給得少點。
平日裡,我們習慣稱禮金為「隨份子」。其實,這個錢在日後還是會「還」的。這也算是一種禮尚往來。比如,你的朋友送了禮,人家以後結婚的時候,你也要隨禮。
所以,很多時候,結婚的時候,這方面的記錄也要清楚。而如何處理這筆錢,也必須要規劃好。
那麼,結婚的禮金到底該誰收比較好呢?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故事。
這個故事是一個讀者分享的。下面我就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描述她的經歷。
01
我和老公結婚快1個月了。總體來說,小日子過得還不錯。
只是,在結婚禮金這件事上,我和公婆發生了一些爭執。不過後來,還是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我和老公結婚的時候,都比較的忙。結婚之前,也考慮到了很多因素。有很多事,都是商量著來的。比如,結婚彩禮他們家給了12萬。而我父母把這筆錢還給了我們。
按照事先的商議,這筆錢暫時存放在我這裡。老公和公婆他們都是同意的。所以,在這件事上,我們大家並沒有產生什麼矛盾。
而結婚酒席,我們也遵循一切從簡的原則,並沒有辦得太濃重。不過,場面還算過得去。
在這一點上,是我們雙方所有的人共同商議的結果。
總體來說,各個方面都還做得不錯。只是在結婚禮金這方面,我當時並沒有想過這個事。畢竟,一般來說我們那裡的規矩是婆家人收婆家的親朋好友的錢,我們家收我們家親朋好友的錢。
我以為他們也是這樣,就沒有商議這個事。
結果,在這件事上,就鬧了矛盾。
02
婚禮結束之後,那天我有些累,就睡了。第二天,婆婆找到我說:「兒媳,結婚的禮金我們替你收了。」
我說:「你的意思,錢歸你了?」
婆婆說:「不都是這樣嗎?你嫁給我們家,這錢難道不該我收嗎?」
我心裡有點不舒服。但我也沒有發火,而是告訴婆婆:「婆婆,屬於我的,你得給我。」
婆婆問我為什麼。我說:「你自己想一想,我的親朋好友,他們以後要是辦酒席。這個人情債該誰還?還不是我去還?你要是不把這個錢給我,我不是虧了嗎?你不還也行,反正到時候是我和你兒子一起去承擔。」
婆婆聽了我的話,覺得有些道理。
於是她笑著說:「你看,是我糊塗了。好吧,屬於你的,我還給你。」
就這樣,這件事得到了妥善的處理。雖然一開始是鬧了誤會,但還好婆婆也是通情達理的人。
我算是幸運吧。要是遇到不講理的婆婆,那就不好辦了。
03
「結婚的時候,禮金該誰收?」這位女士的做法,值得借鑑。那就是:屬於自己親朋好友給的,就應該歸自己。而且最好事先商量好。
上文中的女人,她遇到的婆婆算是通情達理的。所以,才沒有鬧出什麼矛盾。
但若遇到不好相處的婆婆呢?事情就難辦了。
所以,通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女人要明白:結婚之前,對於禮金如何處理的問題,一定要商議好。不然,到時候會給自己增添無畏的煩惱的。
其實,一般來說,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這樣。
畢竟「禮金」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個人情往來。在這方面,我們是應該分得清楚一些。
不要害怕自己說出來後會讓公婆反對。即使他們反對,你也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再說,若這個男人是真心疼愛你的,也會站在你這邊的。
其實,說白了。這個問題並不是很大的事。只是有時候,遇到不好相處的公婆,就容易滋生出一些矛盾來。
因此,對於女人來說,事先做好準備,才能防止這樣的事發生。
我也見過因為結婚禮金而鬧得「婆媳不和」的案例。其實,這個事只能靠自己事先去做好準備。因為,若這筆錢真到了公婆手裡,想要拿回來,的確不容易。
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對於「結婚禮金」的處理,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數。
今日話題:結婚禮金,該由誰收?歡迎討論!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