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養老,這個話題一直存在於每個家庭當中,但實際上如何能夠做好,卻一直是人們還在探討的問題。
「媽,你才70歲,去打份工吧」
前段時間,幸孕姐在網上看到一個自主創業的成功人士,在分享自己的養老和育兒觀念的時候,說道:「媽,你才70歲,去找份工作吧」。
此話一出,臺下一片驚嘆,有人說道:「你都家產萬貫了,為什麼還讓年邁的老母親出去打工,這也太不孝順了吧。」
他卻解釋道:「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老年人也需要忙起來,這樣他們才能夠有自己的存在感和目標感,因此需要一份工作,來實現自我價值,這樣她才能夠意識到人生的意義。」
對於上面這位成功人士的新型養老觀念,你支持嗎?
聽完他的分享後,相信不少人都深有感觸,大眾普遍觀念認為,老人在退休後就應該安享晚年,過膝下承歡的日子,什麼事都不用幹,每天吃吃玩玩就是最大的孝順。
實際上,不少老人在晚年後,閒在家裡無事可幹,而子女們都忙於工作,無暇顧及他們,容易讓他們覺得特別無聊。
由於曾經的大多數獨生子女,現在都已經長大成人,需要結婚生子了,而使得現在的中國社會進入了421模式,即一對小夫妻,需要養育4個老人和一個小孩,那麼該如何做到呢?
新型養老,你支持嗎?
在人們的觀念中,總覺得上班只有精力旺盛及悟性極高的人才可以,但是據調查全國離退休人才網發現,求職者年齡層主要為50~70歲,其中60~70歲的老人佔60%,而在職業選擇上管理策劃類佔20%,IT電子通訊類與機械電能源類佔23%,從地區上看以北上廣的人數最多。
據美國調查發現,有31%的1946~1965年出生的老人專職打一些零工,且發現老年人退休後再就業是近年來的一種新趨勢。
老年人退休後再就業為何會成為一種趨勢,那是有以下幾種好處:
1、維持老年人的經濟地位。目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多,而退休再就業 ,不僅可以讓他們發揮餘熱,還能夠減輕社會對老年人的負擔,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延長社會生命。
2、有利於身心健康。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有目標感的老人,生存的意識會更強,對於自身的健康管理更有序。且日本也通過研究發現,有目標,且積極付諸實踐的人,比其他人早死的風險要低50%。
如何做到正確養老?
1、購買保險
由於人到了一定年齡後,身體的各項機能會逐漸下降,抵抗力會比較差,且患病的概率在逐漸上升,而若是老人生病了,患有大病,一治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僅靠自己小倆口的能力,很可能由於某個老人的一場大病就壓得直不起腰。
而若是購買了重大疾病商業保險,一旦生病,醫保可以報銷一部分,購買的商業保險報一些,這樣就能有效減小壓力,不至於到「一人生病,整個家庭都被拖垮」的局面。
2、不讓父母成為專職育兒保姆
不少家庭由於自己生活壓力太大,再加上對保姆不放心,就會想要讓自己的父母幫忙照顧孩子,覺得這樣能夠更加放心,對於經濟能力有限的家庭,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對於家庭富裕的來說,不要將娃交由父母帶,讓他們稱為專職帶育兒保姆。
因為帶孩子本身就是一項需要消耗眾多的時間、精力的事情,而若是讓已經年老的父母來帶,他們的身體是否能夠扛得住呢?這是一項需要特別注重的事情。
因此,建議家庭富裕者,寧可花高價錢請好的保姆,也不要讓年老的父母做專職的育兒保姆。畢竟孩子是你的孩子,養育他們是你的責任,而不是父母的,別把這份責任全部轉嫁到年老的爸媽身上。
3、支持父母工作
通過對於高淨值(資產淨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人群調查後發現,他們支持自己的父母退休後去做一些公益或社區類的工作,或許很多人難以理解。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有目標感的老人,生存的意識會更強,對於自身的健康管理更有序。因此,不要認為老年人退休後,啥事不幹,每天溜達、打太極、散步是最好的享受,但這樣容易致使他們更容易患病,且死亡的概率會明顯增大。
而若是退休後,進行可以承受範圍內的工作的老人,心理會更有目標、成就感和存在感,覺得自己對家庭、社會還具有重大意義,這樣他們晚年生活的管理會更加健康。
延伸閱讀:各國老人養老現狀
1、美國:開房車旅遊
美國的老年人大多數都喜愛戶外活動,因此在退休後,他們會決定到處去看看,選擇的方式多樣,而開著房車去週遊美國,已經成為近年來最時尚的旅遊方式。
而這種房車,可謂是一應俱全,什麼都有,既可以當車,還可以當作房子,不僅可以開車上路,還可以在裡面進行做飯、洗澡,還可以在裡面裝上舒服的大床休息,這種自由旅行、時間充裕的方式深受老年人的喜愛。
2、德國:同居式養老
德國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養老模式,一群志趣相投的老人自願在一起,過著「同居式」的老年生活。雖然大家生活在一個大房間裡,但平時做飯什麼的都有自己的空間,唯有周末的時候,會使用公共廚房聚餐一次,或是有集體活動的時候一起參加。若是平日裡哪位老人生病,就會相互之間會做出幫忙,例如購物、照顧等。
3、加拿大:回歸田園生活
在加拿大有不少老人,會選擇在退休後搬離城市,來到郊區或鄉村,回歸田園生活。除裡可以享受鄉村的悠閒和寧靜外,還可以自己種一些蔬果,或是飼養一些家禽。(w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