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滑板鞋,時尚時尚最時尚「,」摩擦摩擦,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這首創作於2012年,火於2014年的《我的滑板鞋》大家應該都聽過,它是由著名「歌手」約瑟翰·龐麥郎所創作。
第一遍聽到這歌,相信在座的各位跟我一樣,滿腦子都是問號,這也能叫歌?
畢竟這歌可是集電子、說唱、R&B、英倫搖滾、新金屬、鄉村重金屬、民謠、朋克和舞曲為一體的年度金曲!
聽了這麼多年音樂,從來沒有這樣一首集合了9種音樂風格的歌,導致我嚴重懷疑百度百科我的滑板鞋詞條是龐麥郎自己編輯的……《我的滑板鞋》橫空出世,我相信有耳朵的人都不會把它真正列為一首好歌,大多都是茶餘飯後的調侃。
不知道是不是龐麥郎要求的,MV裡一眾妹子,甚至還看到了外國妹子的身影,難不成還想走向國際?本來這首歌是當年B站小眾圈子做鬼畜的常用曲,但一不小心因為明星效應出圈了,一些藝人都開始拿它開玩笑。
在2015年初,導演賈樟柯還把它上升到本不屬於它的高度。
一時間,大家突然注意到副歌外的歌詞,仿佛滑板鞋這個詞又有了另一層含義。也有一部分人對龐麥郎身世有了好奇心,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寫出這樣看似毫無水平的大白話,實則能夠引發人思考的文字呢?
1984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市寧強縣的龐明濤,只有高專學歷的他知道留在老家沒有出路,於是和大多數人一樣,選擇到大城市打工。由於身體瘦弱,龐明濤幹不了太重的活,於是就在KTV打工,給顧客切果盤,有時候還要去修一下話筒線,一天工作12個小時左右。上高中時的龐明濤就喜歡上了音樂,買了一把吉他,但由於不會彈一直閒置。在KTV裡,他偶然聽到了一首麥可·傑克遜的歌直接被震撼,覺得怎麼會有這麼潮的音樂,好國際化。
當他聽到同事說麥可傑克遜的歌一首能賣幾十萬的時候,就暗自下定決心走音樂這條路,立志要做中國最國際化的歌手。晚上回到宿舍時,龐明濤就一個人坐在角落,翻著小學生寫字本,開始寫歌,《我的滑板鞋》就是那時候寫的。其中「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歌詞靈感就是來於麥可傑克遜的太空步。
2013年的2月,已經攢了不少歌的龐明濤覺得是時候離開這裡去大城市闖了,於是他帶上所有的行李,坐了18個小時火車只身前往北京。
最終,華數音樂看重了他認真對待音樂的品質,籤下了他,並為他取了約瑟翰·龐麥郎這樣一個看起來很國際化的藝名。
公司敲定了《我的滑板鞋》為重點宣發曲目,於是在2013年底華數音樂對這首歌進行了60%以上的改編。
改好之後,龐麥郎回家練了3個月都唱不好,編曲老師直接崩潰,一句句拼湊出來才有了現在的最終版本。製作完成後,華數音樂於2014年開始對《我的滑板鞋》進行大量宣發,瞬間激起浪潮,這也能叫歌?
但不可否認的是,龐麥郎火了,那時的他身上擁有巨大的商業價值。
於是華數和他籤了5年的合同,甚至幫助他接了三十多場商演,每場價格在三四萬,本來能大賺一筆的龐麥郎卻在這個時候跑了……
突如其來的大火讓龐麥郎野心四起,他不滿足於華數跟他籤的二八開合同,偷溜到了上海。
他不僅幫龐麥郎拍了第三版《我的滑板鞋》MV,而這個人卻成為了日後龐麥郎變為眾矢之的後唯一的朋友。
火了之後的龐麥郎開始不承認自己的農村出來的,非說出生在臺灣,但他那口非常不標準的普通話早就暴露了。
加上北京衛視之前找他錄節目,卻被他以我要在國際上推廣漢語歌曲文化,不能上你們這種地方臺為由拒絕了……然後央視找他當《開講啦》嘉賓,主講人是1991年出生的鄧紫棋,他還Diss人家年齡小憑什麼當主講而自己只能當嘉賓。
扎堆的黑料,迷惑的操作讓這個「草根歌手」一下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信息更新換代飛速的網際網路裡,龐麥郎一下子就被推向了最角落,迅速沉寂,5年多的時間,再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翻翻他現在的微博,只有16萬粉絲,但留言評論大多都在20條以內。
今年3月18日,龐麥郎在微博宣布要賣自己找人製作的滑板鞋了。
據其宣傳說是採用頭層牛皮革做的,就這一雙,售價699……三月份開始宣傳,7月份才發貨,發了三天貨,還剩280雙,結果被評論區的老哥瘋狂調侃:
總共限量280雙。對此,龐麥郎回應說做了370雙,那這麼看起來,三天賣了90雙,還可以啦。
只是……到現在,他還在賣他的這些滑板鞋,可能,大約,還剩280雙吧。
懷著好奇的心理,我去了他的淘寶店,雖然只有712個粉絲,但我卻並不想成為那第713個。
店裡只有4款鞋,價格卻從300到89899不等,還能過毒。
不是自己穿,等孩子年少的時候傳給他,好傢夥傳家寶啊這是……
原來真的有人會買,但是湊熱鬧過來嘲諷的人比買的人多得多。
但如果你買了,看演出能被安排108個保安,還能一邊搬磚一邊摩擦。
可能是感覺銷量慘澹,龐麥郎的微博幾乎每一條都帶上了他的滑板鞋。
實在賣不出去,就蹭波自己以前的熱度,送手寫的《我的滑板鞋》歌詞。
再說了,你送手稿倒是認真點寫啊,這啥玩意啊還是斜的。掀不起波瀾的他,在11月19日晚上發了篇小作文,還是上篇……
這篇長文裡,寫了他一路以來的坎坷,但不少與其他採訪裡有些出入,比如那「200場每場5萬的商演」,華數說的是30場每場3、4萬。
回顧龐麥郎成名這一路,他只是想做音樂,不過沒有天賦,走到現在支撐他的只有他那不斷被打擊的夢想。
我不評價他的音樂,大家都知道他不是這塊料,他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清醒呢?
現在的網絡環境包容了很多,有很多「龐麥郎」出現,他們甚至都沒有龐麥郎那股堅定的信念,靠著一兩句話就火了,買了房和車,甚至結婚生子。
而在網絡上瞧不起那些人的我們,卻依舊是城市裡的打工人。
一群非主流的人出現,瘋狂挑釁著我們的審美,或許龐麥郎火錯了時候,但那些人終歸會變成下一個龐麥郎。
重要提示:
《日本大學選美冠軍頂爆》!《王思聰都頂不住半藏森林》!《優衣庫被日本人瘋搶》!
這些有趣好玩的內容你們居然沒看到!趕緊星標「尖貨隊長」公眾號!
不然你們將錯過我們苦心挖掘的大妞、潮品、八卦!
進入公眾號主頁後點擊右上角「三個小點」,點擊「設為星標」,我們公眾號名稱旁邊就會出現一個黃色的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