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財富網
外資向來被視作A股市場的「聰明錢」,2019年外資開啟爆買模式,市場估計國際三大指數納入A股帶來了5400億增量,其中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淨流入近3500億,創出歷史新高。更重要的是,外資的舉動已經成為市場風向標,他們正在並將繼續深刻地改變A股的生態。
外資持股總市值1.77萬億
央行此前發布的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的境內人民幣股票、債券、貸款、存款均環比增加,四項總額5.86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外資持有的股票總市值為1.77萬億元,同比去年的1.28萬億元大增38%。
自2013 年 12 月中國人民銀行開始披露境外資金持股市值,據國金證券測算,截至今年三季度,按流通市值口徑計算,外資持有股票資產為1.76萬億元,其中,QFII&RQFII 持股 0.60 萬億,陸股通持股 1.16 萬億。
(圖片來源:國金證券)
數據顯示,在各主要投資者中,2019年前三季度,外資持股總市值增速最快,高於公募及險資;公募和保險持股總市值保持正增長;信託持股總市值同比仍下滑。
國金證券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外資、公募、保險、信託持股總市值同比增速分別為 38.33%、31.71%、8.60%、-25.27%。
(圖片來源:國金證券)
機構:三大國際指數納A帶來5400億增量
外資湧入,和三大指數納入A股(或擴容)有密切關係。根據國盛證券測算,今年MSCI對A股的三次擴容累計為A股帶來了超4600億元增量資金。若算上A股納入富士羅素和道瓊指數所帶來的資金增量,今年以來三大國際重要指數為A股帶來的資金增量約有5400億元。
(圖片來源:國盛證券)
北向資金淨買3500億
而在今年增配A股的外資中,滬深港通無疑是重要的主渠道之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2019年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淨流入額度已經創出歷史新高,高達3474億元。
3隻個股差點被外資「買爆」
外資在A股的「掃貨」能力有多強?2019年就有大族雷射、美的集團、華測檢測三隻個股被外資差點買爆。
根據滬深交易所規定,外資持股的臨界點分別是26%(警戒點)、28%(暫停買入點)和30%(強制減持點)。
根據證監會相關要求,一旦上交所/深交所通知聯交所個別滬股通/深股通股票的境外持股比例合計達到28%,任何有關該滬股通/深股通股票的進一步買盤即不獲接納,直至該滬股通/深股通股票的境外持股比例跌至低於26%。
根據深交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QFII/RQFII /深股通投資者持有美的集團的股份數量佔總股本的比例已經高達27.64%,距離28%的禁買線僅一步之遙;持有華測檢測的的比例也已高達26.09%。
(圖片來源:深交所官網)
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大族雷射就因為外資持股佔比過高而被「限購」。港交所3月5日發布公告稱,由於大族雷射海外投資者合計持股比例超過28%,從2019年3月5日起深港通暫停接受該股票的買盤。
業內觀點普遍認為,隨著外資加速湧入A股市場,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符合外資審美偏好的個股超過26%「預警線」甚至觸及外資持股佔比30%的天花板的情況出現。
上投摩根基金總經理王大智表示,外資喜歡確定性,並願意為之付出溢價,他們在各個國家/地區買入的都是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相對優勢的行業以及行業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公司。最近五年外資持有的前100大個股的超額收益率高達384%。
2020年外資或流入多少?
在北向資金持續加倉之後,市場對於北向資金流入的持續性產生了一定擔心,但機構人士認為,2020年外資大概率將繼續保持單邊流入。
國盛證券表示,從節奏上看,MSCI年內「三步走」擴容完成後,應該至少會有半年左右的窗口期以決定 A股下一步的擴容進程。從國際經驗來看,MSCI 擴容間隔期,外資仍會保持單邊持續流入趨勢。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2020年MSCI等國際指數針對A股的擴容將有所放緩,由此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會相應減弱。但是,考慮到目前境外資金在A股持股比例水平不高,仍處於加倉階段,參考韓國和中國臺灣納入MSCI的進程,預計」
華泰證券則在最新研報中預計,年海外增量資金規模有望達。
而從長期來看,外資買買買僅僅是開始。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之前全球資本對於A股市場的配置過低,僅佔2.5%,遠低於中國GDP在全球GDP中的佔比16%,差距非常大。這從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未來10年外資還會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和QFII最愛哪些股?
個股層面上,2019年以來,北向資金和QFII都偏好哪些個股呢?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9以來截至12月27日,按持股數量佔流通股比變動排序,華測檢測、祁連山、歐派家居、大參林、索菲亞、一心堂、工業富聯、陽光照明等17隻個股獲北向資金增持比例超7%,其中華測檢測更是超過了13%。
中炬高新、迪安診斷、格力電器、康緣藥業、泰格醫藥、中順潔柔、啟明星辰等19隻個股增持比例低於7%,但高於5%。
從行業來看,科技和醫藥無疑是北向資金重點增持的兩條主線。比如醫藥領域的大參林、一心堂、泰格醫藥等;又比如科技股領域的華測檢測、工業富聯、光新環網等個股。
而QFII又增持了哪些股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報,QFII增持比例最高的個股也多集中在醫藥、消費和科技板塊,但也有非銀金融板塊的江蘇租賃、和鋼鐵板塊的武進不鏽。
外資:看好明年A股 未來沿4主線擴大選股
摩根史坦利在年底發布的2020年展望報告中也預計,2020年大盤股指將走高。以分別代表離岸中國股市的明晟中國指數和A股市場的滬深300指數為例,預期2020年兩者的目標價分別為85與4180點,這意味著未來一年內有8%至9%的上漲空間。
瑞銀集團對中國股票的「增持」立場並沒有改變。瑞銀亞太區首席投資主管譚民蘭表示,中國企業三季度的整體業績好於預期。中國市場有趣的地方在於,儘管增長速度正在放緩,但可以看到,各界努力追求的經濟結構調整正在「開花結果」。過去幾年的經濟結構調整使得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更大。
瑞銀在2020年展望報告中表示,它看好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和5G智慧型手機供應鏈企業的股票。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A股熱門賽道開始擁擠,外資更傾向於未來擴大選股範圍。美國資管巨頭聯博集團中國股票投資組合經理林樺堂表示,全球投資者通過股票互聯互通機制投資A股,比以前的QFII、RQFII渠道更為方便,目前外資在A股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消費、健康和科技三大板塊,這種趨勢既蘊含機遇也存在風險。
林樺堂認為,「由於集中度過高,外資的流入流出會導致相關板塊出現較大波動。而機會在於,A股目前有3400多家上市公司,從流動性角度考慮,大約有1000隻股票可以納入外資的投資範圍。目前外資可能只集中在最大的40隻股票上,如果做足功課,可以從另外900多隻股票中尋找好的投資標的。」
中信建投最新發布的一份研報表示,如果將最近1個月外資持股佔總市值比重排序,梳理出其增持前30名的股票名單,可以發現外資正清晰地沿著4條主線買入A股,即房地產竣工鏈、低估周期鏈、以計算機和傳媒為代表的科技股,以及回調的消費白馬股。
有QFII基金經理表示,很多好公司的估值現在已比較貴了,我們在進行組合配置時會尋找其他更好的機會。有些公司質地不錯,但由於所處行業環境導致其業績受到抑制。一旦市場環境出現變化,這類公司的業績便會體現出來,從中可以獲得阿爾法收益。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的中國投資策略師陸文杰認為,市場對製造業周期普遍較為悲觀,而製造業庫存已觸底,投資疲弱主要源於市場缺乏信心。目前已經觀測到製造業的前瞻情緒出現好轉,結合減稅政策的實施,周期行業明年將有較大反彈空間。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