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名言
不是每個人都信任繪畫,
但是人們都相信攝影。
安塞爾·亞當斯
本期正文
「我從70年代在天安門前留影,80年代開始拍攝故宮,到現在已經拍攝了30多年,我從30多年拍攝的幾萬張照片中選出了30張照片。從不同角度、抽象的表現故宮也是向紫禁城600周年致敬,向故宮致敬!」
——成貴民
《故宮遊人》1989年第一次拍攝的故宮
1989年,是我剛剛從事攝影第5年。也是我第一次來故宮拍照,沒想到拍到了難得的《故宮遊人》作品。那時候還用雙鏡頭的海鷗4B相機。記得是秋天的一天上午,我看到有一家幾人來故宮觀光旅遊,其中三位老人興致勃勃,一位還坐上了漢白玉欄杆(那時候可能工作人員沒有看到)。而一位小夥子分別給小腳老人拍照留念。我想,要是我的鏡頭對準老人拍照,人家肯定不同意。我靈機一動,讓我的同伴站在老人旁邊,我佯裝給同伴拍照,其實我的鏡頭稍微右移一點,是對準三位老人拍攝。因為我的朋友做「掩護」,我沒有遇到麻煩就拍攝到了這幅滿意的作品。
《故宮風雲》1989年攝
《喜訊》1990年攝
故宮建築的結構特點,一是整體及細節強調對稱性。比如,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二是布置和功能上體現等級制度。故宮建築的風格特點是:前半部建築形象嚴肅莊嚴、壯麗雄偉,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等等。根據這些特點,我主要精力放在拍攝第一部分上。大都運用特寫鏡頭,突出建築的紋理和圖案。比如第二幅《喜訊》作品,喜鵲飛翔在天安門城樓,在色彩繽紛的城樓細部特寫襯託下,非常生動感人。
《故宮天地間》1995年攝
《永恆》1996年攝
我打破常規構圖模式,將太和殿前銅香鼎的一隻腳置與畫面中間,而遠處城樓分置兩側,形成「T」形構圖,使之產生了既耐人尋味又有視覺衝擊力的「求異性」效果。通過這樣立體觀察,多角度,多側面地,不同景別、不同焦距地拍攝故宮,使影像的功能得到提升,為傳承和弘揚世界文化遺產創作了可貴的作品。
《致敬故宮》1997年攝
《致敬故宮》1999年攝
《看天安門新世紀升旗》1999年攝
1999年12月31日,在世紀之交之際,我參加由香港中國旅遊畫報社「世紀之交中國大地48小時全國紀實攝影大賽」,要求在任何地方拍攝世紀之交中國大地48小時發生的「你身邊的、感人的、連著上個一千年也連著下個一千年的事」。12月31日我趕到北京,在世紀壇拍攝首都軍民迎接新世紀慶典升騰的焰火下歡樂的人群等等。凌晨五時許,我乘第一班地鐵趕往天安門,想拍攝武警戰士升旗揮動國旗的動人一瞬。可是廣場上人山人海,擠不動走不開,拍攝計劃要落空。當我轉回身走到國家博物館時回頭一看突然豁然開朗:清晨的天安門金碧輝煌,人們在翹首張望升旗。我激動地架好三腳架連拍數張。這幅《看天安門新世紀升旗》作品獲得大賽金獎。
《日晷儀和中國尊》2020年攝
多年多次的拍攝,我感受到了北京的變化。比如,在故宮的側面望去,不再是空曠的藍天,而是高樓林立,最為突出的是,高500多米的中信大廈。因其外形仿照古代禮器「尊」設計,被譽為「中國尊」。站在故宮太和殿門前高臺,就能看到與故宮相呼應的「中國尊」。我想把它和故宮相聯繫,就以殿柱、日晷儀和金黃色屋頂做前景,拍攝了《日晷儀和中國尊》。
《致敬故宮》2000年攝
《致敬故宮》2003年攝
《致敬故宮》2001年攝
《致敬故宮》2002年攝
《致敬故宮》2004年攝
《致敬故宮》2005年攝
《致敬故宮》2008年攝
我用特寫鏡頭拍攝的大紅宮門,金色的門釘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長長的影子很有張力和表現力。
《致敬故宮》2011年攝
《致敬故宮》2013年攝
《致敬故宮》2014年攝
《致敬故宮》2015年攝
《致敬故宮》2016年攝
《致敬故宮》 2018年攝
在博大精深的故宮,我大膽構圖,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多方位地拍攝故宮場景,尋找場景中原本的、自然的狀態,以求抽象感人。
《致敬故宮》2019年攝
《致敬故宮》2019年攝
《致敬故宮》2020年攝
《故宮時光》2020年攝
我還運用虛實藝術手法,表現遊人魚貫而入的動感瞬間。巧妙利用門框、欄杆、窗戶、銅獅等作為前景,表現故宮的縱深感和裝飾美。
《致敬故宮》2020年攝
《金色故宮》2020年攝
我多次在景山高角度拍攝的《光影故宮》,以大面積的暗色,襯託了故宮建築美麗的線條。雖然只有較少的金色光影線條,卻非常抽象地展現出故宮的藝術韻味。有著窺一斑見全豹的效果,成為畫面中最動人的光影瞬間。
《致敬故宮》2020年攝
《故宮衛士》2020年攝
今年8月故宮重新開放不久,我就來到北京急切地想拍攝疫情後的故宮。儘管比往年多了許多檢查程序,但是還是拍攝到了對於攝影者來說十分難得的鏡頭。那天時至中午,我剛剛辦好進門手續,就看到在午門廣場一隊故宮警衛戰士邁著整齊的步伐,高喊著口號列隊走來。與往年不一樣的是,戰士們都在烈日下戴著口罩,成為非常別致的,目前情況下必須佩戴的飾物。看到這一幕,我非常激動,舉起相機一陣「狂攝」,停下相機快門,心裡想,不遠幾百裡,流汗排隊等等一切程序,為了剛才這暢快地一瞬間釋放,都值了!可以說,這幅《故宮衛士》作品是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人物,抓拍到了疫情期間戰士們合適的有趣味的瞬間。
故宮給了我文化滋養,給了我藝術感染力。
在我的攝影生涯中,
我要為弘揚故宮的文化
和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作出自己的貢獻。
致敬!故宮
攝影師介紹
成貴民 ,1995年畢業於河北師大美術系。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世界華人攝影學會會員,中國紀實攝影學會會員,中國新聞、藝術、民俗攝影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唐山市攝影家協會主席。
文並攝|成貴民
編輯|胡克青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