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應當對自己的言談舉止負責任,就算他們是之前的過錯。從227事件到邱晨事件,群眾有理由堅信,公平和正義從沒遲到。
3月15日17時40分,邱晨對網絡上的「謠言」發布了一則回應申明:衷心祝願我們的祖國強大,我一直、也將永遠為此努力。3月16日18時07分,人民日報評論就「某知名辯手」的觀點公布表態發言:是不是如她常說「希望祖國強大」,看看她一貫的言論便知。什麼叫熱愛祖國,什麼叫大義,豈可顛倒是非黑與白?作為公眾人物,又該給年輕人傳送哪些價值?不必認為巧舌如簧,就能更改客觀事實。要是沒有實錘,人民日報那樣的大媒體豈會妄加評論。
果然,3個多鐘頭後,3月16日21時24分,邱晨再度鄭重聲明,公開承認錯誤並道歉:我對我往日的不當觀點,表達真切的悔恨和歉疚。將關掉本人社交媒體帳號,退出群眾視線,不再參加一切綜藝節目錄製。
不論是迫不得已社會輿論,還是本人的同意個人行為,邱晨挑選致歉、退出群眾視線的個人行為,宣稱了那位之前的「奇葩之王」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將已不參加事後的《奇葩說》的視頻錄製,也不容易再用「公眾人物」的標誌出現,這相當於全方位撤出演藝圈,重歸「素人」。從詹青雲到邱晨,再到馬薇薇,他們在《奇葩說》中的主要表現被忠誠的觀眾們讚嘆不已。但日常生活中,他們頂著「公眾人物」的光環,在網際網路上也肆無忌憚妄言,在所難免欺詐或「帶壞」一些崇尚「自由」的網民。
綜藝節目中他們能夠各抒己見,是由於一些比較敏感或毫無道理的語彙會被「和睦」。但在網絡時代裡,每個人都能發音,倘若管控不到位,「超隨意」的言談舉止就會肆無忌憚擴散,作為明星私生活的他們,更應當學好自警和反省,只有那樣才可以無愧於「明星私生活」的標誌。
如若不然,只有像邱晨如此撤出群眾視線、撤出演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