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反家暴話題持續升溫。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很多受害人因為「家醜不可外揚」的社會傳統讓暴力的種子一直蔓延。如果家庭暴力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制止和處理,很容易導致婚姻的破裂和家庭的離散,同時使加害人有恃無恐。為了有效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升受害人法治意識和維權意識,近日,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湖北退休民警、「萬家無暴」發起人萬飛,北京海澱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碩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馮遠徵受邀一起探討,關於家庭暴力,我們應如何識別和預防?
電視劇播出後
讓更多人了解家庭暴力
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馮遠徵飾演的男主角安嘉和對妻子梅湘南的暴行,給不少人留下了童年陰影,也讓更多的人意識到,自己或身邊人正經歷著家庭暴力。
電視劇播出後,一些家暴受害者勇敢地站了出來。曾有觀眾致電馮遠徵,表示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結婚4年的姐姐才向家人坦白,自己就是一個「梅湘南」。在此之前,姐姐和姐夫每周都回家和父母團聚,家人從未發現姐夫有這樣的暴行。
點擊播放 GIF 0.0M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電視劇片段
全世界家暴受害者中80%是女性
三類表現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家暴不止出現在夫妻之間。彭凱平教授介紹,家庭暴力還可能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以及生活在一起的各種家庭成員之間。施暴者無論是丈夫、妻子、子女還是兄弟姐妹,都屬於家庭暴力。全世界家暴受害者中,80%是女性,20%是男性。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彭教授提出3點:
控制欲特別強。經常說「你必須這樣,我要求你這樣,你不得不這樣」等類似的話。
猜忌心理特別強。例如總監督你的電話,總猜忌你有外遇等。
情緒容易失控。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摔門而走等。
多數施暴者受過高等教育
人們印象中,家庭暴力多發生在低學歷的人身上,而劇中身為「城市十佳青年」「胸外科主治醫師」的安嘉和打破了這一印象。馮遠徵表示,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曾打電話給婦女熱線諮詢相關問題,對方告訴他,在施暴者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佔了多數。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馮遠徵:學歷越高的人施暴起來越殘酷,不只是毆打,還可能使用一些「科技」,或他自認為很「過癮」的手段。
語言暴力、精神控制也是家暴
警惕「以愛之名」的情緒控制
家暴不僅是毆打,還有語言暴力。劇中的安嘉和指責妻子,是她的「不檢點」導致了自己的暴力行為。對此,彭凱平教授表示,情緒操縱是施暴的第一部分。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所有的施暴,甚至是攻擊行為,一定會有情緒操縱。最常見的是兩種:使對方憤怒或恐懼。此外,還有反覆無端的指責、批判、公開羞辱、死亡威脅等。
此外,家暴中還常有「以愛之名」的精神控制。彭凱平教授介紹,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煤氣燈效應」。施暴者常常利用示弱、示愛來操縱受害者的心理和行為,讓對方產生自我懷疑和情感依賴,最終讓受害者自暴自棄,喪失希望,完全被施暴者控制。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被家暴的人選擇一再忍受。
遭遇家暴 如何有效報警
遭遇家暴該如何制止?有些人選擇了報警,這也是正確做法之一。從警30多年的湖北監利退休民警、「萬家無暴」項目發起人萬飛提醒,報警其實是個「技術活」,一定要掌握三點。
以下視頻來源於
新聞聯播
準確說出所在地點;
說明關鍵詞,比如被誰打了,被誰挾持了等;
報警後要拿到法律文書,比如行政處罰決定書、家庭暴力告誡書等。
萬飛表示,家暴有五大類表現形式: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經常性謾罵和恐嚇。不管有沒有造成實質後果,只要出現這些行為就是違法行為,受害者就可以報警。
聲明
本文來源於央視新聞。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