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大重量訓練,肌肉咋就不長呢?

2021-01-15 全球健身指南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最近有人問MAX

為啥我推得特別重但是我肌肉不見長呢?



這個問題MAX覺得是很值得深究的,這裡面有幾層問題,先簡單剖析一哈子:


1.我推得很重,很重是個什麼標準?

2.我肌肉不長是什麼原因?

3.我推得很重肌肉是不是一定會長?


其實還有別的可剖析之處,但本次我們就這三點好好探討一哈子。



一個「很重」,真的不能代表什麼,又或者說「很重」,也不是一個絕對的評判標準,不過一般來說我們會有個自我力量評估,比如:



類似這樣的說法,但是對於增肌訓練來說,更多的是體現在「增強式訓練」(後文會簡單給出具體方案)中,講究不斷去突破自己能承受的重量,以此讓肌肉進步。


但是


這也是有前提的,不是一味增加重量,而是在你自我動作能控制的前提下再逐步增加重量,就算可能會有代償動作出現,目標肌群依舊是重點發力位。


但是


上文所說的全部前提,絕大部分老鐵在衝刺大重量的時候都是無暇估計的,剩下的只是自己「完成」了這個重量的事實,但這個「完成」,水分可能有些大了。


對於此,

各位老鐵可以下次訓練的時候做個試驗


你用你平時會用的重量,完成某個動作,在這組的全部時間內,比如10次內,全程目標肌群都不要有一刻是放鬆的10次全程保持對於身體動作的控制和速度的控制,你完成一組後跟自己之前相比是什麼感覺。


具體感受可以在文章下面評論相互交流



說到肌肉不長,這個真的是老生常談了,拋開自身激素水平問題,一般來說問題集中在下面幾點:


1.訓練方式方案不到位;

(往往是盲目選擇別人的訓練,又或者訓練的質和量都不到位等情況。)


2.營養補充不到位;

(往往是整體熱量不夠、攝入時間過於集中、營養來源不合理,比如蛋白質不夠等)


3.身體恢復不合到位。

(不能很好的恢復需要修復的身體,比如訓練無拉伸和放鬆,經常熬夜等)


本文就不一一深入展開討論了,下面簡單給出一些建議:



1.不要盲目崇拜大重量,量力而行,避免受傷;


2.剛開始建議採用「漸進式訓練」思路:

  -選用合適的動作,並找到這些動作10RM的重量;

  (10RM指這個動作你剛好能完成10次的重量。)

  -然後再測試你目前這些動作8RM的重量;

  -以3周為周期,如果每個動作你完成4組的話:


     

  -然後重複測試自己的10RM/8RM,不斷更新進步。


註:此思路可以適用於剛開始訓練時的全部肌群以及它相關的訓練動作,但是如果想要更精細訓練時要按肌群和你的目標不同而具體選擇的。


(比如三角肌本身是羽狀肌,比較適合承受更大重量,而肱三頭肌可能就不是很適合,相對而言,前者更像是能從0-12慢慢增加,而後者比較擅長在0-10相對快速變換大小。)




由於篇幅問題,有興趣了解更多知識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你最想要知道的肌群適合的組數和訓練重量,MAX會根據大家的需求優先寫的~


對了,再額外嘮叨一句,雖然我建議了8RM和10RM,但是也不代表比如6RM或者20RM就沒有意義了,就比如MAX,會在專注增強力量的一次訓練裡增加4RM/6RM的量,又或者會在一次狀態很好恢復很好,想要完全壓榨某塊肌肉的適合額外增加20RM這樣。


 3.訓練的時候務必專心致志,多感受想像肌肉發力感。

  (實際小技巧:胸肌訓練,就可以去訓練更好的胸肌收縮軌跡,比如不要聳肩/歪肘推等,以及去想像胸肌形狀,想兩個平底鍋蓋在胸前,握把連著手臂。)




1.給你們一個剛開始比較建議的三大營養元素比例:



 (舉個例子:一個男生80kg,增肌大約需要攝入熱量1700-2000kcal,那直接用這個熱量乘以上面的係數,然後在分別碳水化合物除以4/蛋白質除以4/脂肪除以9得到你需要的具體數值「以2000kcal為例」:175g碳水化合物/250g蛋白質/33g油脂)


2.儘量一天多吃幾頓,把熱量分開,在訓練後注重補充蛋白質以及一部分碳水,如果想要更快更穩定進步,就務必需要實打實得去稱量


3.全天都需要注意補充水。



1.千萬要重視訓練前後的拉伸和放鬆,前後都適合滾壓式放鬆,但是訓練前不適合靜態拉伸,比較適合動態拉伸;

(靜態拉伸:;動態拉伸:)


2.千萬要記得根據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安排訓練,不要昨天熬夜了很晚,今天還是原計劃衝大重量等。


所以都記錄好了嗎?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仔細閱讀上面兩個問題分析的老鐵應該已經又答案了:


當然不一定


一方面重量存在水分,另一方面肌肉生長還需多方面的因素綜合影響,遠沒有問題裡的邏輯如此簡單。


老規矩,做個總結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點喜歡三連一波

如果喜歡過1000的話

MAX將會馬上更新新一期的內容

如果有想知道的內容

或者想讓MAX做的奇怪研究,

也可以評論留言告訴我哦

那麼下一期再見啦~


「MAX實驗室」往期回顧:

1.X型/O型腿與男女性別的關係以及簡單處理方案

2.腿型區分思路以及XO型腿簡單處理方法

3.肩頸不適

4.誰才是蛋白質性價比之王?

5.訓練腰痛是為啥?

6.斷食減肥法到底如何


相關焦點

  • 健身訓練,重量越大越好嗎?大重量,肌肉才會生長?
    健身訓練,重量越大越好嗎?大重量,肌肉才會生長? 關於肌肉增長,先拋出【營養,休息】兩個因素,現在我們討論一下【重量】。
  • 練肌肉一定要用大重量?大重量就會練出大肌肉?
    大重量臥推對發達胸肌能起多大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現實中的情況也很能說明問題。埃迪.羅賓遜是健美界臥推重量最大的人(臥推610磅,深蹲1039磅),但他的胸肌並不出眾。施瓦辛格是名副其實的「胸肌之王」,但他只在使用臥推背心的情況下推起過一次500磅,練習重量從未超過400磅。其他一些以胸肌發達著稱的運動員,他們的臥推重量可能會讓那些「大重量臥推」論者感到驚訝。
  • 天天健身,訓練半年,為何肌肉不見明顯增長?
    天天健身,訓練半年,為何肌肉不見明顯增長?增肌的原理就是通過力量訓練,讓肌肉撕裂受傷,然後通過營養補充,修復受傷的肌肉,最後通過睡眠讓肌肉得到超量恢復,肌肉纖維增粗,從而從視覺上看,肌肉變大了。所以說,肌肉生長不在健身房,而在廚房和臥房。 下面,我就從吃,練,睡這三點分析一下,為什麼天天健身還不長肌肉的原因。
  • 「健身增肌」有些肌肉喜歡「大重量」,有些肌肉需要「高次數」
    「小編你好,我練某某肌肉,要用什麼動作、多大的重量、每組多少次、一共練多少組、一周練幾天呢?」很多小編為了避免失誤,就會給你科普一大堆道理,然後說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你看著辦(懵)。但是我不一樣,我直接給你一個確定的答案。「多大重量?」
  • 想要練出好看肌肉,為什麼我不推薦「小重量多組數」的訓練?
    ;當進行小重量完全力竭訓練時,由於部分閾值較低的肌纖維在長時間的肌肉收縮過程,已經疲勞至無法繼續產生足夠的力,此時,高閾值運動單元和其相應的肌纖維才會「接管弱小肌纖維的發力」。 但小重量爆發式訓練有所不同,它雖然能募集到目標肌群絕大部分的運動單元,但事實上,被募集到的肌肉纖維多處於一個「短時不完全發力的狀態」。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這類訓練,如深蹲跳,爆發伏地挺身,跳箱子等,不容易造成明顯的「肌肥大」。
  • 增肌訓練應該以大重量訓練為主?不上重量真的沒有辦法增肌嗎?
    健身的小夥伴,或多或少應該都聽過,「只有大重量才能增肌,增肌一定要上重量,不然沒用」這一類言論,也確實我們看到的那些塊頭很大,肌肉量很多的人,他們訓練中使用的重量都很大,那麼真的是只有大重量才能增肌嗎?今天我們來仔細分析下這個問題。
  • 同樣是為了練出大肌肉,大重量訓練和打激素,哪個更划算?
    再來說說大重量大重量利用的原理是「用進廢退」。解釋起來非常簡單,就是你用了多少力量,交感神經會記憶下來。自然那部分肌肉的神經就會更加活躍,同時肌肉纖維也會逐漸變粗。而很多人練到自己滿意的程度之後,一個星期練三天 ,每次半小時,只要重量夠,肌肉就不會掉。哪個見效會更快?那麼哪個效果更好呢?就不賣關子了,誰都知道,打藥屬於作弊,要是作弊都不能考好,那就沒救了。
  • 力量訓練時,如何承受大負荷?選擇大重量還是小重量?
    我們有很多的男士在進行健身訓練的過程中,應該都會有著這樣的一個健身目標,那就是想要增長肌肉,想要通過健身訓練,去把自己練得更加壯實,而對於增長肌肉,小編我想要告訴的大家的是,如果我們想要增長肌肉的話,那麼自己首先需要去做到並且做好的,那就是去進行合理的力量訓練了。
  • 增長肌肉一定要用大重量嗎?真的不一定,但力量是增肌的基礎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想要長出大肌肉塊,必須得用大重量進行刺激,這是人體進化的原理,但是請注意,這裡的大重量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值,而是相對而言的,我們說的大重量不是說你深蹲必須得蹲100公斤,而是說在你的能力範圍內用對於你來說很大的重量,有可能別人用100公斤感覺不重,但是你用80公斤就感覺非常的吃力了。
  • 初入健身房訓練,如何合理安排重量訓練,練出肌肉線條?
    健身房訓練的第一步,我們需要知道具體步驟:正式訓練之前,我們應該是先熱身拉伸,活動身體各個肌群,提高關節的靈活性,然後進行一組開合跳訓練提高身體血液循環,讓體溫逐漸升高,心率提升,逐漸找到運動的狀態,這個時候再正式重量訓練,才不會出現肌肉拉傷風險。
  • 減脂期間也要大重量訓練
    然而,很多人在這個節骨眼兒不知道聽了誰的話,放棄大重量,只做一大堆輕重量高次數練習,這是非常非常傻逼的。 減脂,最應該優先考慮的一點是儘量維持甚至增加肌肉量,你不能覺著掉肌肉是可以接受的。肌肉組織是脂肪代謝的主力軍,它損失越多,減脂就越困難。
  • 徒手健身VS機械訓練VS自由重量訓練,你選擇哪個呢?
    自由重量訓練可以更集中在小肌肉群自由重量練習是相對於,固定重量練習來說的。簡單地說,在訓練時,需要分出一部分力來控制平衡的,就是自由重量訓練,而只要發力,無需控制平衡的就是器械訓練了,舉例說,你在臥推架上臥推(你在上推是需要靠三頭和小臂控制平衡以防槓鈴晃動)和在史密斯機上推(你只需發力而不需考慮其他東東),就是兩者的區別。
  • 健身訓練的重量如何選擇呢?不知道的話,就來看看這個
    想要獲得最好的健身效果,重量就必須要選擇合適的範圍,而這個範圍又取決於自己想練哪一種力量。前提是必須要了解一個重量單位rm。意思就是說額定重量下的極限次數,比如說9kg10rm,意思就是說9kg的重量最多做10次。其次在去尋找自己想要練的是什麼。
  • 小重量不長肌肉?蛋白質攝入一定要運動後?這些問題你要懂!
    ◆  ◆  ◆  ◆  ◆  ◆分享的理論如下:小重量是不是不長肌肉?蛋白質攝入是不是一定要運動後?蛋白質攝入量=肌肉增長速度?空腹有氧對減脂無益?每一個人都存在的疑問,一次性搞定! 理論1:大重量=大回報?
  • 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訓練重量及次數?
    初學者最重要是在訓練中,找到肌肉的控制及發力感覺、正確及規範的動作。 由於剛接觸健身,經常就被問到:我適合多大重量呢,所以今天健君就分享一下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訓練重量。
  • 苗條、性感、結實───談女性的重量訓練
    「重量別用太重了,要不然你會變的像那些肌肉女一樣又大又壯。如果你要你的肌肉線條變好看的話,你要做的是小重量高次數的訓練。「OK,我們現在來做這個夾腿機,這個對於大腿內側的贅肉超有用的。」 這些錯誤資訊老是在一般人之間流傳也就算了,但是這些話事實上是從那些「合格的」私人教練口中講出來的。男人的運動?這算啥?難道女人這麼柔弱和無能,而無法用槓鈴和啞玲訓練嗎?
  • 一直在健身卻沒有大肌肉,學會方法,小重量也能練成大塊頭!
    事實上,增大肌肉圍度的最根本方法是提升強度,而大重量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體現,但對於缺乏專業知識和設備的普通健身愛好者來說,增大重量也意味著風險提升,會更容易損傷關節和肌肉,那麼怎樣才能在不使用過大重量的前提下提升健身強度呢?
  • 科學選擇訓練重量的方法
    究竟訓練時我們應該由輕至重、由重至輕,還是用固定重量好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健友都不知道怎麼選擇。下面我們就介紹這三種重量變化的方法。
  • 健身就必須要大重量訓練?其中真相你知道嗎?
    在健身房中經常看見這樣的人,他們用這遠超自己力量水平的重量來訓練,他們覺的重量越大對自己越有幫助,那麼問題是小重量訓練有作用嗎?有很多的研究諮料都對這對這個問題做出研究,有資料顯示,用大於百分之六十五1RM 的重量訓練的高強度人群,和小於百分之六十1RM重量訓練的低強度人群。
  • 小談 器械健身訓練重量
    毫無疑問,訓練的重量對於肌肉的生長是必須的,肌肉正是因為不斷接觸更重的重量,才會去不斷適應,不斷長大。但是千萬不要忘了一點,那就是不管用什麼方式,大重量也好,小重量也好,金字塔組也好,超級組也好,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真正的、完全的、高效的刺激到肌肉,這才是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