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從觀察窗外一棵樹開始

2020-12-23 新京報書評周刊

又到一年植樹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無法像往年一樣參與植樹節,但其實迎春花已經零星地開了,如果你透過窗戶仔細留意樹枝上、磚縫裡的生機,更是會早早發現春天的腳步是怎樣一點點近了。

春暖花開,樹木漸綠——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春天是這樣的。可你真的觀察過它們是怎樣開始和完成這神奇而美妙的生命歷程的嗎?「我知道」有時候反而遮蔽了真正的豐富。我們今天重發一篇2017年的舊文,這個春天,不妨從觀察窗外一棵樹開始。

撰文 | 王釗

中學時代我讀過席慕容的詩《一棵開花的樹》,詩中的花樹為了贏得行人的駐足欣賞,在佛前苦求數百年才結得這段因緣,只可惜那行人無視而過,而花樹也只能零落收場。蘇軾曾說,清風明月是造物主之無盡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人人可以耳目共享的資源。世界上種類繁多的樹木哪個不是這樣的寶藏?但現實中,生活在人們周圍的樹木常常會被忽略,它們在四季中不斷變換著身姿,卻只能無奈面對匆匆而過的行人身影。

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當我打開商務印書館新近引入翻譯的《怎樣觀察一棵樹》時,發現該書的作者和圖像攝影師可謂是樹木的知音,他們欣賞樹木、觀察樹木,以自己十幾年如一日的毅力觀察記錄著身邊最平凡的樹木。他們所做的,正是發現人們身邊司空見慣的尋常自然之物上隱藏的非凡秘密。在他們看來,並不是只有滿樹繁花或是黃葉遍布的樹才值得人們駐足欣賞,樹木在一生的各個階段中的微妙生理變化都是值得人們去觀察了解。對樹木進行精細入微的觀察,總會使作者感到無比的吃驚和興奮,這並不是她的誇張說辭,而是因為她打破了無視這些常見生命的習慣,用一種新的視角去看待周圍的樹木。

《怎樣觀察一棵樹》作者:(美)南茜·羅斯·胡格 羅伯特·盧埃林譯者:阿黛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6年9月

博物學觀察

一種無用卻美好的方式

作者採用的這種新視角就是博物學式的觀察——一種無用而美好的觀察自然的方式。她可以數次奔波於戶外尋找大葉水青岡帶有子葉的幼苗,只為觀察它那肥厚子葉形成的有趣樣貌;她也可以為了一睹「傳說」中的銀杏傳粉滴,驅車數英裡採集合適的雌銀杏枝條,進行室內觀察實驗。說它無用,那是因為當事人花費時間精力觀察自然,可能什麼物質利益也不會獲得。就像我小時候跟在一隻尋得食物的螞蟻身後數小時,在大部分人看來這簡直是浪費時間,而我只是想看看它會如何把食物運回巢穴;說它美好,那是因為當我們忘我地觀察著自然的秘密和神奇,不僅會使我們敬佩自然的偉大與美麗,也使我們的心靈獲得極大的放鬆和享受。

北美喬松的新枝。新芽和新葉形成了直立的新枝。

就像英國自然主義者彼特·斯考特所說,「要拯救面臨威脅和毀滅的自然界,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人們重新愛上自然的真和美」。由此這部《怎樣觀察一棵樹》的宏旨也就顯現了出來:作者通過關注普通樹木的非凡特徵,使人們可以認識到這些自然的奇蹟。大家可以走出家門尋找書中描述的自然現象,在重新發現的樂趣中審視人與樹、與周圍自然世界的關係。

觀察一棵身邊常見到的樹,不僅僅需要觀察者對自然的熱愛之情,也需要具備一些觀察的策略,所以在本書的第一章,作者就開門見山地向讀者傳授了自己觀樹的方法。首先作者強調了記住樹木名字的重要性,這是認識樹木的必要條件,如果能再知曉樹木的幾個俗名,就更可以拉近人與樹的親近感。

其次,樹木通常都是高大挺拔的巨物,一般人都是遠遠觀望,將樹木看作一個宏觀的整體,呈現在大家眼前的只是一團樹葉長在樹幹上的模糊樣貌。在這部書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另一種行之有效的觀樹方法,那就是像運用特寫鏡頭般,近距離觀察樹木身上的小結構,比如苞芽、花朵、果實等。如果可以對這些精細的樹木構件進行長時間的跟蹤觀察,觀測者就能獲得更多收穫。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完全可以藉助現代便利的觀測設備和攝影器材——整本書中精美清晰的植物細部結構插圖,正是本書的合作攝影師精心觀察和拍攝所得,完全可以指導人們認識這些普通樹木身上的秘密。

美國白櫟的新葉顏色從淺粉色到暗紅色,再到粉綠色不等

作者又講到了另一種常常被人們忽視的觀樹策略——觀察樹木的遺棄物。樹木不僅僅需要我們仰視,也需要我們俯察,在樹陰下有著層層堆積的落葉和果實,這是近距離觀察樹木的絕佳品,我們可以像尋找沙灘中的貝殼一樣,尋找曾經高懸在大樹頂層的珍寶,在手摩目測中親身感觸散落在大地上的樹木信息。

上圖:

山核桃的果肉藏在堅硬的外殼和四瓣的外皮裡(其中的兩瓣外皮已經除去了)。

下圖:

板慄的堅果很光滑,外表卻長滿了尖刺。

觀樹之旅

極富美感的樹木生理變化

任何事情如果要做到深入都需要專業的知識,觀察樹木也不例外,它雖然屬於大眾消遣的博物學娛樂活動,但是人們想要觀察到更多令人驚奇的樹之秘密,還是需要多少了解一些植物學的知識。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要用文字來描述自己觀察的樹木並不容易,首先樹木的學名和植物學專用術語就會使人感到陌生和頭痛。

本書的作者在樹木觀察之旅中也面臨了這些難題,但憑藉著自己的熱情和好學態度將其一一化解。所以在這部寫給普通樹木愛好者的書中,有需要用專業術語來描述的植物結構,作者就用通俗活潑的語言向讀者解釋,並穿插著作者在樹木觀察中的實際經歷,語言上又多用比喻和抒情,再配上高明攝像師拍攝的絕佳圖像,即便對專業名詞再陌生的讀者也會記憶深刻。我想,現代植物學教科書如果也能把這種解釋方式貫入其中,就沒有幾個學生需要為了應付考試而加班誦記了。

北美紅櫟的雄花序和新葉同放。

作者在書中採用了許多普通大眾約定俗成的非專業叫法,比如許多人把北美圓柏藍色「肉質鱗片的球果」稱為「漿果」,把裸子植物的生殖結構稱之為「花」,雖然這些稱呼在植物學上很不嚴謹,但作者在行文中還是採用,但她又總會馬上加以解釋說明。這樣一方面照顧了普通大眾的稱呼習慣,另一方面也使得描述起來更加形象生動。

在做好了以上「功課」之後,作者開啟了她的觀樹之旅。十種在北美洲尋常可見的樹木形成了十篇優美的散文,每一種樹都被她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在她的筆下,許多被我們忽視的樹木生理變化都是那麼極富美感:大葉水青岡芽鱗緩緩打開,就如同芭蕾舞一般;懸鈴木果球上的種子散去,留下凹凸不平的果託,就像微型的月球表面;紅花槭雌花伸出舞動的紅色柱頭,就如同熱情奔放的拉斯維加斯歌舞女郎;荷花玉蘭成熟的種子從蓇葖果裂開的心皮中噴薄而出,就像女人娩出的嬰兒,被太妃糖般的絲帶吊著的種臍,這不正像是嬰兒未斷臍帶嗎……許多許多美麗的瞬間在作者的筆下精彩呈現,配合著高清的插圖真是令人動容!

北美鵝掌楸萌發的葉片和葉狀的託葉像花一樣美。

早春時節,密集的小花簇擁在紅花槭的枝頭。

心靈之旅

生命的堅韌與偉大

觀樹的過程也是心靈得到修行的歷程。在觀看樹葉的過程中,新生的嫩葉在勃勃生命力的推動下不斷舒展,給作者帶來了無盡的欣喜;而在繽紛的落葉中,作者學會了欣賞瑕疵樹葉之美,因為每一片殘缺的樹葉都蘊含著一個故事。在觀察美國白櫟的時候,作者換了另一種觀看的姿態,她試著以平躺的方式來仰視自家的樹,這樣靜靜地、如同樹般巋然不動地躺著觀看一棵大樹,就像潛入到了最底層來感受一棵大樹的偉岸和深沉。這種感覺使人震撼,在悄無聲息之中,樹的一切是那樣的欣欣向榮。作者學著以謙卑的姿態來仰視身邊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生命體,這樣的瞬間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堅韌和偉大。

美國白櫟的嫩葉長著柔軟的絨毛,有助於保留水分。

隨著興趣盎然的翻閱,對樹木的觀察記錄最終畫上了休止符,但這並不是結束,還有更多的觀察正在繼續著,新的開始需要每一位讀過此書的人參與其中,這也是本書最終的寫作目的。觀察一棵樹其實很簡單,我們並不需要一片廣闊的森林或物種豐富的植物園,只需要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周圍選擇一棵熟悉的樹,努力觀察它,發現它隱藏在生命歷程中的不尋常之處。樹木雖然是無言的生命,但又是一部充滿了秘密和知識的大書,即便是你再熟悉不過的樹木,只要你用博物學的眼光仔細觀察,總可以遇到一些之前不曾知道的新鮮發現,這也是《怎樣觀察一棵樹》的作者一直在告訴讀者的。正如書中引用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話:「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追求新的景象,而在於換一種新的眼光。」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原載於2017年2月18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圖片出處為《怎樣觀察一棵樹》,由出版方授權提供。作者:王釗;編輯:李妍、張暢、西西。未經新京報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這個春天,我們欠沙漠一棵花棒樹!
    你在線上領樹苗,線下專人為你種真樹!自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在沙漠種一棵花棒樹」線上植樹節活動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播綠者」紛紛行動起來。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萬多人參與了活動,其中,濰坊就有近2000人參與,在這個疫情下的春天,掀起了「雲」上種樹的新熱潮。
  • 這個春天,從認識身邊的一棵樹開始
    編輯最開始策劃這套書時,找了贊謙來畫科學畫。贊謙的畫非常靠譜,沒有問題,但是文字一開始並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作者。馬平老師是這套書的編審,實際上也算聯合策劃,有一次開會我和馬老師認識了,我關於植物的科普創作方面的一些意見,馬老師覺得比較有意思,他也看了我一些文章,覺得還可以,就跟編輯楊文婷推薦了我。我因為跟馬老師也比較談得來,就加入了這個項目。但是我時間有限,所以就撰寫了四本中森林那一冊。
  • 春天手工 | 春來了,種下一棵開花的樹
    將經過加熱後融掉的巧克力放進一次性糕點袋中畫出樹幹,用綠色的食用色素或融掉的綠色糖果給爆米花上色做出樹幹,再放上紅色的糖果,一棵香噴噴的蘋果樹就完成了!如果覺得太單調,不要緊,放上橙色的糖果,它就變成了桔子樹,放上綠色的糖果,就變成了椰子樹,實在不行,就五顏六色的糖果都放上去,做一棵彩虹樹好了,誰讓咱百變呢!
  • 相思樹傳說源遠流長,從古詩詞走出的5棵相思樹,其中一棵你熟悉
    今天,只想在古詩詞欣賞中,粗略且不做更多考究的找出5棵相思樹。也只是一個人的認知,不做太專業的解讀。來認識一下:5首古詩詞,5棵相思樹,其中有一棵你一定熟悉呵。相思樹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既然是文學創作,即是語言藝術也是文字表達藝術,就會存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認識不同的結果。
  • 春天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春天最惹眼的就是那一樹樹的花開,讓人目不暇接。所有的花都擠在了春天的路上,爭先恐後,熙熙攘攘的,只怕晚了趕不上春天的步伐,春天到了,各種花兒也到了它們的花樣年華。迎春是最勤快的花。春天的好時光裡,是一樹一樹的花開,各種花兒燦爛著,爭奇鬥豔。春天裡總是很忙碌,忙碌著去看各種花。每一朵花兒都在對你微笑著,不管陽光明媚,還是細雨霏霏,看花的天氣不同,賞花的心情卻都是一樣,亂花漸欲迷人眼,人與花心各自香。任你怎麼在花間鬧騰,花兒也不嫌棄你,花兒也是喜歡熱鬧的吧,不然,它們為什麼會一起擠在春天的路上,你拉我扯地在這個好時節裡一起綻放。
  • 一棵木蘭樹
    一棵木蘭樹三月黃昏,春寒料峭,冬季的棉服仍然穿在身上。突然想起昨天那淅淅瀝瀝春雨,雖在三月,雨卻下得逐漸大了起來,讓人感覺不到春的溫柔。望著屋前雨中慘敗的木蘭花,「春雨貴如油」突然在心中變了個味兒。我一人佇立房簷下,看著那株木蘭樹上快要凋零的花朵在風雨裡哆嗦。
  • 楊天松:窗外慄葉
    但是,我怎麼就一直沒有看見窗外那兩棵樹幹比碗口還粗的樹呢?並且還是慄樹。直到你用力推開窗門,轉過頭,告訴我板慄樹哇,我才意識到那時刻對於我們已是永恆。外面是霜一樣明燦的月光,慄葉兒在月光下蕭蕭朗朗地閃動,簌簌的慄葉間有簌簌的月光。秋風輕悄悄地動著,一如你閃閃的眼仁。你後來說,你是看見那兩棵慄樹才來到這裡的,你說這話時眼睛很悽迷,仿佛有一種光暈。
  • 一棵開花的樹
    朋友圈裡,有朋友發了一段小視頻,是一棵開花的流蘇樹,滿枝滿枝的細細碎碎的白花,在風中搖曳生姿。 不由得讚嘆說,這棵開花的樹真美啊,朋友說,是啊,終於見到了席慕蓉寫的《一棵開花的樹》。
  • 一棵樹的四季:A Tree for All Seasons
    一棵樹在四季都有哪些變化呢?其實茶前飯後可以和孩子們來好好聊一聊,培養他們的觀察與表達能力。
  • 520 | 我們種下一棵愛心樹
    520 | 我們種下一棵愛心樹 2020-05-20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棵開花的樹--致青春
    最近陽臺上請來了一株彩葉絡石,阿姨歡喜,自言自語,這紅的樹葉在綠葉的襯託下就像花兒一樣,遠遠望去,就像一棵開花的樹。我正席地而坐,焚香品茗,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句話就像一臺時光機,讓我回到了從前。那是初中某天下午的自習課,窗外蟬鳴吱吱,室內人聲竊竊。我正為賦新詞強說愁,後排傳來了一張小紙條。小紙條總會帶來期待和好奇,一個秘密?一次約定?一句問候?「你最喜歡席慕容哪首詩」。字體如此雋秀,不用問來處,我便知道是她傳來的紙條。她,相貌平平,高挑細瘦,一頭平劉海短髮。外表平凡,卻散發著一種脫俗的氣質,亭亭玉立,不可褻玩。
  • 那棵大葉女貞樹(小說)
    最近天氣潮熱得很,窗外有顆樹成了徐姨揪心窩子的煩心事兒,她不是膽小,是怕出事兒,可能是有了一輩子「勞動模範」的慣性,退休後的她還是保持著「丁是丁卯是卯」的做事風格,有時她愛和自己較勁兒,鄰居百家既然推選自己當五號樓的樓長,那就是「一個職務,一份責任」,樓長就該多操一份兒心。
  • 席慕容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 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
    初春時節,我偶然在教室窗外的窗臺上驚奇地發現了窗臺角上長出了一棵纖細、稚嫩的小草。我心裡一陣欣喜,那一絲絲綠色令我怦然心動。也許是教室黑與白的色彩太單調,也許是許久了我已疏遠了草的緣故,它給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每當我走進教室,總會不由自主地走到窗前,情不自禁地被它所吸引。
  • 春春欲動丨從冬天到春天,我們全家與一棵樹的對視
    土牆有一人多高,是當年一大戶人家的院牆,裡面肯定藏著許多的故事。多年的風吹雨打,土牆上頭的蓋磚都斷落了,落出了填牆洞的泥土。我看到,在斷牆上,有一棵雞蛋粗細的枯木,不著一葉,一人多高,與站在二樓的我差不多平齊。一棵樹,怎麼會選擇這樣一個地方生存?其實,這也像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那時還是冬天。
  •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一顆開花的樹音樂美文建議您在WIFI下瀏覽如何讓你遇見我
  • 有一棵名叫陰香的樹
    (圖/畢卡索 文/吳再) [原創詩歌] 作者:吳再更多時候我崇拜一棵樹一棵樹,一站,就是一生這是何其的定力或許,也是無奈更多時候,我們缺乏對一棵樹的 尊敬——譬如這棵名叫陰香的樹一開始,我誤以為那是香樟在高大的藍楹與人面子旁邊陰香不顯挺拔葉子雖亮,但不嫵媚 村裡叫做小芳的女孩很多農軒路上,陰香也有兩排開花的時候就像小姑娘
  • 旅順太陽溝景區又發現一棵寄生樹
    前些日子,我發了一篇短文——旅順太陽溝有一棵寄生樹。旅順攝協梁國軍看過之後,告訴我太陽溝還有一棵寄生樹,在八一街北段,是一棵松樹寄生在老槐樹上。沒過幾天,他就把照片發了過來。那棵幼松吸取大樹的養分生長得很旺盛。
  • 中國最美的五棵樹,一棵為唐太宗親手栽種,一棵位於寶島臺灣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來一下中國最美的五棵樹吧。(排名不分先後)NO.1,安徽臨泉千年古銀杏樹安徽臨泉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這裡有一棵古銀杏樹,就生長在沈丘古城的旁邊。據說這棵銀杏樹是唐朝時期為了紀念沈氏後人栽種的,迄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
  • 3種帶香味的樹,家裡養一棵,四季清香,人人見了都喜歡
    春天正是花卉生長的好季節,大家都喜歡在家裡養一些花花草草呢,其實除了養花,我們還可以種幾棵樹,不過很多樹雖然漂亮,養護起來卻比較麻煩。但有些樹,不僅不生蟲病,而且整株還有香味,在家裡養一顆,四季飄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