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你今天不做飯,我吃什麼」「不好意思,以後都不會做了」

2020-12-14 北方有情人

家是應該由所有家庭成員共同維護的,只靠一個兩個人支撐,那麼也維持不了多久。

所有人都不可能隨心所欲的生活,我們總會受到很多的限制,這也讓我們學會了忍讓,收起自己的性子。但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當觸碰到我們的底線時,我們就會不顧一切的想要撕破這層束縛,我們想做回原來的自己。

家庭是由一群人聚在一起生活,而生活就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摩擦,需要彼此互相忍讓,彼此遷就。但是如果有一方做得太過,那麼這時候就會打破平靜,讓忍讓的那一方不再遷就。

謝藝出身貧寒,自小懂事,一放學回家就幫媽媽做家務事,洗碗、做飯、掃地……樣樣都會,而且做得很好,媽媽也時常誇她做的比自己都好。

鄧波家住城鎮,從小過得不算富有,至少算不上貧困。在鄧波開始工作後,母親就催著他給自己找個兒媳婦,好讓自己享享福,讓兒媳婦伺候自己。

鄧波和謝藝經朋友介紹認識,開始處起對象,鄧波的母親看到謝藝勤勞能幹的,對她比較滿意,加上謝藝術的性格溫順,母親覺得容易制服。

兩人在不久之後就結婚了,婚後母親就拿出婆婆的身份,對謝藝的進行教導,叫她做這做那兒的母親沒有再做過家務,連飯都不曾做過一頓。好在謝藝做家務能力強,母親叫她做的事,她都完成得好好的。

兩個月後,謝藝覺得身體不舒服,鄧波就陪著她去醫院檢查,謝藝被查出懷孕了,回到家就把這個喜訊告訴父母。

母親高興得合不攏嘴,沒有再讓謝藝幹很多活,只是飯照常是謝藝做。鄧波給母親說過,別讓謝藝做家務活了,母親回復到:「這都不算什麼,當初我懷你的時候,啥都幹,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務的,還要照顧你生病的奶奶,現在謝藝做這點活不礙事的。」謝藝也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就讓老公別和母親爭論了。

謝藝對母親是處處忍讓著,她覺得如果自己累一點,能換來家庭的和諧的話,她完全可以接受。現在她就每天做一日三餐,簡單打掃衛生,對於她來說也不是難事。

但是這只是剛開始,到後來她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連走路都費勁她還是忍著伺候婆婆,絲毫沒有抱怨。

終於盼來了孩子的降臨,一家人在手術室外等著謝藝生產,醫生抱著孩子出來,生了個大胖小子,母親一門心思都撲在孩子身上。

過了幾天謝藝術出院回家,鄧波和母親商量,要不要請個月嫂,母親一口回絕,說自己會照顧好孩子的,不用請,外人沒有家裡人照顧得放心。

鄧波也就放棄這個念頭,原來他想著自己的工作忙,沒有辦法照顧老婆孩子,怕母親忙不過來,不過現在好像用不著。

鄧波白天出去工作,謝藝身體虛弱一直在床上躺著,母親一直抱著孩子哄。快到中午時,母親抱著孩子問謝藝:「兒媳,起來做飯了。」

謝藝睜眼問道:「為什麼是我做啊?我不做。」母親就說:「你不做飯,我吃什麼,不是一直都是你做的嗎,以前也沒見你說什麼啊。」

謝藝做起來看著母親的眼睛說:「不好意思,從今天開始,我以後都不會做了。」說完接過母親手中的孩子,繼續躺下。

以前她以為忍一忍就好了。沒有想到母親越來越過分,她挺著大肚子叫她做飯就算了,如今還在坐月子就讓她起來做飯,既然母親不體諒她,不會換位思考,那她也沒有必要一直忍讓,反正到頭來也沒人記得自己的好。她決定了,等孩子大一點,就出去工作,不要在家裡幹這些事,唯唯諾諾的聽母親的命令。

時代在進步,母親總愛說自己做兒媳婦時期有多苦,把自己當兒媳那套用到現在兒媳身上,這是行不通的,總想著要兒媳伺候自己。

她沒有想過,兒媳為什麼就一定要伺候她呢?僅僅靠她是老公的母親嗎?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把兒媳當作親生女兒看待,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相互關心,彼此體會到真心。

連親生的兒女有時都會和自己吵架,都不願意伺候自己,為什麼一定讓兒媳心甘情願地伺候自己呢?沒有付出過,就想要得到回報,這往往是不合情理的。

相關焦點

  • 「我媽吃不了辣,以後你做飯清淡一點」「什麼都不做還挑毛病」
    香梅是北方人,當初和老公是自由戀愛,為了追求愛情,愛吃辣的香梅嫁給了江南水鄉出生的老公,剛結婚那陣香梅天天都對著電視的吃播流口水,可是她都忍了下來,就是為了想和老公能在飲食上達成一致;雖然香梅的想法很好,但她的的食慾也是每況愈下,吃的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瘦,無奈之下,香梅的老公就要求她以後家裡的飯桌上必須有辣椒,香梅被這樣的老公感動著,日子過得非常幸福。
  • 「兒媳,親戚來拜年,由你掌勺做飯」「對不起阿姨,我離婚了」
    其實年夜飯吃什麼並不重要,珍貴的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光。有家人的陪伴和祝福,即便工作愛情生活上有諸多不順,也能夠令人暫時忘卻煩惱,像個孩子一樣依偎在父母身旁開懷大笑。小時候的年,除了有好吃的,好玩的,還有父母長輩給的紅包。如今父母老去,換做我們給老人發紅包。
  • 「兒媳,我生病你就給我吃泡麵?」「我坐月子,也是這樣過來的」
    做婆婆的,若是能多理解兒媳一點,能為兒媳多付出一點,相信兒媳肯定也會願意與婆婆友好相處。做兒媳的,如果能多去想想婆婆的難處,做到尊重老人,體諒老人,就算婆婆再怎麼心狠,她也會有軟化的那一天。只不過,這樣的道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
  • 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兒子:不吃滾出去
    因為,在很多婆婆眼中,兒媳永遠是外人。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兒媳與婆婆在月子裡結下的恩怨,有的兒媳能忍,有的兒子卻忍不了。就連婚姻大事也是父母為她做主選定的,女婿陳剛雖然沒有什麼大能耐,可他的性格有些大男子主義,凡事都想自己做主拿主意,與李想的軟弱剛好互補。結婚後,李想與婆婆一起生活。婆婆的性格有一些強勢,她吩咐李想做什麼,李想都會照辦。哪怕李想並不情願,她也從不反抗。兩人結婚的最初,陳剛對李想說不上喜歡,更談不上什麼愛。
  • 「兒媳,怎麼還沒做飯,我都餓死了」「我不是你家的保姆」
    Chapter01在結婚之前,張曉紅也認為自己能夠很好的處理和婆婆的關係,畢竟她的口才很好,而且性格也很好,在和婆婆相處的時候,應該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但是讓她沒有想像的是,結了婚以後,她還真的遇到了婆媳矛盾。
  • 「不會做飯的女人是廢物,我寧願單身也不娶」「分手吧,你有病」
    我沒有按他母親的要求去做,而是放棄了婚姻。如果上來就問我要錢也算考驗的話,那真的對不起,我不認同更不接受這種考驗,因為這對我來說不是考驗,而是算計,是索取,是讓我扶貧,我是結婚,不是扶貧!』除了上面那種索取和算計的情況之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婆家胡亂制定所謂的「家規」「婦道」,要求兒媳必須服從命令才行。
  • 「兒媳,是媽對不起你,回來復婚吧」「不好意思,我已經結婚了」
    也是因為在平時婆婆都是壓人一頭了,這次麗麗不願意再妥協,就和婆婆吵了起來。 因為著急上火,而且也是頭三個月,胎兒本身就不穩定,最後麗麗的孩子沒有保住。住院做小月子的時候,婆婆總是對麗麗冷眼相對,有時候不過來照顧麗麗。 這一切麗麗都看在眼裡,記在了心裡。
  • 「兒媳,我女兒要來坐月子,你回娘家住」「這是我買的房子」
    周蓮又想著老人家一個人在老家也確實可憐,最後還是答應了,可周蓮不會想到,這一心軟,算是把一尊佛請到家裡來了。婆婆來家裡以後,一開始還看不出來什麼,只是有一點嘮叨,在周蓮做事兒的時候喜歡碎碎念,這也不對那也不對的指手畫腳。
  • 兒媳看到我頓頓吃剩菜,三天兩頭往我家跑,我把我的積蓄全給她
    我兒子在大學的時候交了一個女朋友,是他的初戀,他們談了四年的戀愛,感情一直都很好,我們雙方家長也很看好他們的感情,就讓他們在畢業之後把婚事給辦了,兒子兒媳是在市區買的房子,我家住在郊區,離我兒子家要半個小時的車程,兒子和兒媳一直說要把我們二老接過去一起住,可是我們不想搬來搬去的,麻煩,而且在家裡住習慣了,不想換環境。
  • 婆婆像防賊一樣防著兒媳,把食材都藏在臥室:米藏起來都生蟲了
    丈夫表示處境尷尬,左右為難,不方便為妻子出頭與妻子的感受不同南生覺得這日子還是過得相當不錯,兒女雙全妻子又溫柔體貼,這還有什麼不滿意的,看到丈夫對自己的委屈毫無知覺瀟瀟開口說話了,瀟瀟說:你爸你媽天天防著我,啥東西都防著我,菜本該放在廚房裡,為什麼放在你父母房間裡,居心何在,這不是防著我,分明把我當成外人了,南生被媳婦問的是啞口無言,難道說在他們的家裡真的有這樣的情況嗎?
  • 「生個女兒就想對我吆五喝六,你算什麼東西!」惡婆婆怒斥兒媳
    很多婆婆也是在自己兒媳生孩子時重男輕女,生出男孩來就百般照顧,各種對兒媳好,生出女兒來就黑個臉,嫌棄兒媳沒有給自己家生個男孩,其實現如今來看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反而壓力小一點,生男孩的話還得為他的以後考慮。
  • 「我不會做飯,也不喜歡洗碗」女人一句實在話,直接被準婆婆否決
    整個戀愛的期間,幾乎都是她在花錢,因為男友那點可憐的工資都不夠他自己花。在這一點上,自己也算得上是個不錯的女人了。想想這些,阿潔的心裡不再那麼緊張了,她覺得準婆婆一定會對她這個未來的兒媳感到滿意的。閒聊中,準婆婆拉著阿潔的手問她的廚藝怎麼樣,會做多少菜?一向不會撒謊的阿潔也沒多想,很實在地回答道:「我不會做飯,而且也不喜歡洗碗。」阿潔說的是實話,由於父母的疼愛,她在家很少進廚房,所以廚藝一直挺差。後來的她也嘗試過做飯,但做出來的飯連自己都不想吃,慢慢也就放棄了。
  • 「那麼晚才回來,不用做飯嗎?」兒媳:想吃就自己煮|百家故事
    「小東,你看看你媳婦,土裡土氣的,像個保姆一樣,帶她出門我都嫌丟人,而且對你的工作也沒有其它的幫助,要不我重新給你找一個,保證比她好看的。」「媽,你說什麼呢?丹丹是我老婆,我這輩子就只認準她了,以後這種事你別提了,她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你我可都看在眼裡的。」婆婆還正想多說點什麼,薛東就直接起身離開了,而王丹聽著這一切,內心卻是五味雜陳,沒想到自己盡心盡力的討好婆婆,得來的卻是這樣的回應。
  • 是的,我的父母不會家務,也不會做飯(下)
    因為婆婆尚未到退休年齡,去和領導申請,領導考慮兩天,還是不同意。L先生便把我父母請過來了(那時我父母已退休)。我對父母的到來並不樂觀,但L先生總覺得,身邊有人總比沒人好。 前三個月,我吃不下飯。加之我爸媽不會做飯,胃口更差。我媽天天說:「你說啊,你說想吃什麼,你說了我給你做。
  • 「20天了,身體早恢復了,別坐月子了快去做飯!」「我不做」
    吉吉覺得這些都是現代年輕人的通病,她不需要改,因為她這些在婆婆眼中的「小陋習」並沒有影響到什麼人。丈夫總是勸著:「老婆,有時候你也不能太懶,現在和我媽住同一個屋簷下,太懶只會被念叨,有時候做下家務,也是應該的,我也會幫忙。」吉吉覺得丈夫說的有道理,以後有了自己的房子,再懶再矯情也不遲,所以她儘量往好兒媳的行列靠攏,可是婆婆還是不怎麼滿意她的做法。
  • 為啥很多兒媳都不喜歡婆婆?90後兒媳吐露心聲,太真實了
    因此,很多女人為了家庭穩定、夫妻幸福,兒媳會努力討好婆婆,婆婆也會幫幫忙,相互搞好關係,然而生活中很多情況好像都不盡如人意。小編有一個關係不錯的朋友小娟遠嫁外地,但一直和婆婆保持距離,不至於疏遠但也一直不太親密。因為沒有住在一起,所以基本沒什麼矛盾。但是自從小娟生了孩子,她老公總擔心她一個人照顧不過來,就想讓婆婆過來幫幫忙。
  • 不抱怨的殘疾兒媳
    走進屋,原來是兒媳宋春華正在剁肉餡。 只見菜板放在地上,宋春華弓著身,上半身俯下來,右腿略微彎曲,左腿打直,左手拿著菜刀在菜板上正剁得帶勁兒。噹噹當、噹噹當……伴隨著宋春華手中的刀一起一落,一曲歡快的「做飯交響曲」傳出了農家小院。 「我這個腿不行啊,蹲也蹲不下,坐下又站不起來,就只能這樣了。」
  • 「兒媳,我生病了,你快回來伺候我」「誰是你兒媳,不要臉」
    她拖著疲憊的身子洗澡,洗完以後,就被婆婆斥責:「你怎麼洗這麼久,不知道水也要花錢嗎?」被無端斥責的李女士,心裡窩著火,質問:「你女兒洗一兩個小時的澡,你怎麼不說她?」婆婆則是理所當然的回應:「她是我親閨女,我親閨女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看,兒媳與親生女兒的區別,在婆婆的心裡是很清楚的。她不說,不代表她不知道誰才是與自己關係最親的人。
  • 婆婆上門被拒之門外,兒媳:「每次都是你攪得我倆不得安寧」
    這次,婆婆又登門拜訪,說想自己的兒子了,琪琪這次非常的果斷,直接將自己的婆婆拒之門外,要知道,婆婆上個星期才來過一次,因為家裡誰做飯的問題讓二人大吵了一架,婆婆就趁著兩人吵架的空隙走了,等二人反應過來,早就人走茶涼了。所以這次婆婆來了,二人肯定免不了又是一場爭執。婆婆質問兒媳憑什麼不讓自己進門,兒媳反擊道:「每次都是你攪得我倆不得安寧」,婆婆剛想和兒媳爭執,兒媳直接把門一關,讓婆婆吃了個閉門羹。
  • 「我兒媳真沒用,連自己的孩子都養不活」「阿姨,是你兒子沒用」
    我媽知道他要在家吃飯,可高興了,連忙去買了很多菜,打算一家人高高興興地一起吃飯。結果先生臨時通知她,得去公司加班,不能回來吃晚飯了,我媽那個失落啊,通知阿姨那些菜都不用做了,我不爽地說:幹嘛不用做啊,我不是人嗎?我一直都覺得我媽比較像我婆婆,兒子要回家吃飯,她就山珍海味地伺候,兒子不回來吃飯,菜都不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