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大 10 倍的世界,9 位攝影師看見了什麼?

2021-01-07 O樂山東

本文轉自好夥伴「良倉」

雖然距離 5 月 10 日開售,還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但我們先行聯手 9 位攝影藝術家用 Reno 的 10 倍混合光學變焦功能一起放大創造力。

Photo credit: 陳哲

我們總是在用眼睛尋找著什麼。

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借用一片又一片透明鏡片,眼睛獲得了延伸。我們因此發現了更多,與世界的距離更加廣大,也更加微小。

而那些專業的觀察者呢?

當一個攝影師的視野足夠自如地放大 10 倍,

又能看到什麼?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黎曉亮《Imperfect Perfection》

完美是一個陷阱。那些被人們隱藏或忽略的真實身體細節,不完美的瑕疵,在黎曉亮眼中組成了「完美」的必要部分。

《Imperfect Perfection》忠實地記錄了那些被隱藏或忽略的真實身體細節,這一切的衝動來自於照片中的瑕疵一再地被要求從畫面中剔除時。攝影師想要用這些不完美的「完美」中追問的是,「濾鏡中的才是自己嗎?」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許闖《比個兒 | Bigger》

* 作品均由攝影師通過手機後期處理

《比個兒 | Bigger》裡的主角非常普通,但在並置和錯位中妙趣橫生。攝影師許闖在視覺上放大的是人的體積,實際上放大的是人與人的差異。許闖一直覺得最適合創作的地方其實是他熟悉的地方,而不是那些很難去到的地方,「所以不用走那麼遠,我樓下就挺好的。」在相當接地氣的街頭巷尾,他鏡頭裡的人物從生活中突圍了。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周書豪《水泥森林》

攝影不僅是拍下鏡頭中所見的那些實際存在,還有藏在鏡頭中的那些飄渺、微細的未知。《水泥森林》像是在拍攝電影的現場,原本熟悉的建築物在過分貼近的視野中變得陌生,鏡像中遙遠的建築物像是攝影師心裡的一抹回憶。在這個重新構圖的世界中,鋪滿了纖細的情緒,攝影的潛能被發現了。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馮立《春風四月》

就像這組足夠接頭感的《春風四月》一樣,馮立一直遊蕩於城市之中,他很少用變焦來放大主體,因為關注本身就意味著對瞬間的放大。憑藉本能地觀察熟悉的人、物和景,藝術家的拍攝幾乎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軌跡進行的。重要的是這一點都不無聊,那些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但並不容易被發現的瞬間,被他直截了當地用閃光燈照亮了。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陳哲《痕跡》

照片裡出現的水、火、月、蘭花、夜霧、魔法、毛髮……都是最近攝影師陳哲夢裡出現的元素,她試著在真實的世界裡放大「意識」的痕跡。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夢到解析」,延續著以往的創作習慣,在視覺和語言的交匯處探索「可見」與「可說」的界限,向自我的深處挖掘,產生了一種非語言的特殊體驗。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熊小默《Waterfall》

這組照片中的每一張都是熊小默坐在巴士的後排拍攝的巴士前窗。他感興趣的是如何寫意地濃縮一次旅行的見聞,抹去讓人分神的攻略與信息,就像是我們回憶幼年時被父母帶去的懵懂旅行,注意力只被擋在了風景與人之間的、車窗上落下的水吸引。於是攝影師靈機一動:與其忠實對焦於遠方的風景,不如對焦於落下的水,讓它們去投射出背後的畫面。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三純《It is what it is》

三純像一個哲學家,執著地探尋著事物之間的循環因果,整體和局部之間的關聯。拍攝前,她希望這組每張照片並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個連續的、一環扣一環的連續場景,每張照片中某個特定的對象被放大來看便是下一個故事,如此循環往復。這種循環結構在時裝片中很少出現。畢竟,有多少人會去關心美的內在邏輯呢。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趙驊《從史萊姆開始的遊戲》

邀請朋友們作為被拍攝者,趙驊試著圍繞人和人之間,人和物之間關係作出一些有意思的畫面,既包含親密,也有危險。藝術家將這組作品處理成了平行關係,因為兩個人、或是兩種物體之間很多細節平時很容易容易忽視,如果將這些細節放大,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想像。至於你會在這些關係中產生怎樣的聯想,不關攝影師的事。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姜南《碼》

陌生感來自於不曾謀面。也來自於認真的、或重新的審視。姜南的《碼》來自於他身邊的事物。通過放大局部,物體本身的色彩組成暴露出最本質的一面。簡單的三原色可以組成豐富多彩的世界,這本來是一個常識,但是只有在真正被姜南抓取到之後,我們才由衷地感嘆,原來真的是這樣的。

攝影像一杯玻璃杯裡的白開水,折射著這個世界的真實和虛幻。這些有趣的有趣作品,其實是由 OPPO 邀請攝影師黎曉亮作為策展人,所發起的影像實驗項目「Blow Up」。

「最初想到『blow up』這個主題,是因為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的電影,它在攝影文化中已經成為一種符號。不少朋友甚至受到這部電影的「感召」想成為職業攝影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Blow Up」這個大的標籤下,好奇的 OPPO 和黎曉亮決定試試,不同的攝影師在「放大」的世界裡會擦出多少意外的火花。於是,他們邀請 8 位好玩的攝影師朋友,將手中的相機換上了 OPPO Reno 的長焦鏡頭,自由地放大他們眼中的新世界。

對攝影師來說,攝影從來都是可以由技術推動的,越來越多的攝影師成為了日常手機攝影者。

而在手機不斷地技術更迭中,新的玩法也讓一切新的可能成形,比如 OPPO Reno 的 10 倍變焦功能,能賦予攝影師更多將事物聚焦和再創作的能力。

使用 OPPO Reno 的 10 倍混合光學變焦鏡頭,攝影師許闖在同樣的機位拍到了更豐富的素材,順利完成了作品的後期製作。他還盡力保留了 OPPO Reno 的原彩質感。對熊小默來說,OPPO Reno 的 10 倍變焦鏡頭給予了他虛化後景的權利,在蘇格蘭的巴士上,他放大了車窗上的雨滴和紋路,且不必透露後景的秘密……

除此之外,OPPO Reno 的超清夜景 2.0 功能,配合 4800 萬像素的主攝像頭和畫面優化處理,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真正做到,讓遙遠的靠近,讓模糊的清晰,讓瞬間的永恆。

手機攝影帶來了太多改變。不僅是攝影師,更多人可以沉浸在影像的世界,從庸常中走得更遠,從幻想中回歸真實。在即時可拍的、可以放大 10 倍的生活中,世界大有不同,每一個人都更容易找到認真生活的、足夠充分的理由。

相關焦點

  • 在放大10倍的世界,9個攝影師看見了什麼?
    ,她試著在真實的世界裡放大「意識」的痕跡。不少朋友甚至受到這部電影的「感召」想成為職業攝影師。」溫馨提示:點擊全屏播放,效果更佳在「Blow Up」這個大的標籤下,好奇的OPPO和黎曉亮決定試試,不同的攝影師在「放大」的世界裡會擦出多少意外的火花。於是,他們邀請8個好玩的攝影師朋友,將手中的相機換上了OPPO Reno的長焦鏡頭,自由地放大他們眼中的新世界。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後,我們會看到什麼?那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在古人的眼裡,一朵花,一片葉子都有一個世界的存在,很明顯人們認為那是在胡說。一朵小小的花中怎麼可能會有一個世界?可是這種認知在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卻成為了真理,當人類發明了顯微鏡之後,將一個小小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我們的確初步看到了花中的世界,葉子中的世界。
  • 放大500倍能看見無數水滴子!太壯觀啦
    放大500倍能看見無數水滴子!太壯觀啦為什麼荷葉不會沾水呢?當水滴落至荷葉的葉面時,會形成一顆水珠在荷葉上滑動,直到有一個合適的角度出現,它們就會在荷葉上滑落下去,這種奇怪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有人就將荷葉放大500倍,最終解開謎題,在將荷葉的葉面放大至500倍後,能清晰地看到很多突起,這些乳突高度為5~9微米,每顆乳突的間距為12微米,而在乳突的上面還有著蠟質突起。
  • 日本「變態」畫家,1幅畫畫3年,放大10倍,網友:密集恐懼症慎入
    日本「變態」畫家,1幅畫畫3年,放大10倍,網友:密集恐懼症慎入繪畫的流派很多,比如印象派、集合流派、超寫實流派等等。但歸根結底,無非就是寫意和寫實兩種。寫意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畫中的意境,傳遞一種思想。
  • 為孩子解鎖「新世界」,國產顯微相機,輕鬆將物體放大1000倍
    對於生性好動的孩子來說,灌輸知識的最佳方法就是讓孩子用眼睛自己去觀察和感悟周圍的世界。其實,你知道嗎?我們看到的世界也不過是我們所能看到世界的10%,超過90%的世界是我們用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好在,我們可以把世界放大!
  • 我把古畫放大了 10 倍,嚇死
    當我們把這些畫放大,細細品味這些作品的局部時,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踏歌圖》 馬遠 191.8 x 104.5 cm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宮廷畫家馬遠,作品多是「高大上」的題材,比如參加皇帝宴會的《華燈侍宴圖》、與文人墨客相聚的《江亭望雁圖》...偶爾,他也畫幾張「農樂」題材的畫,比如《踏歌圖》。主題是「踏歌」,人物佔的比重也並不大,但他們在整幅畫中卻極為引人注目。
  • 讓小孩放大120倍看世界,主動放下手機,日本這款兒童顯微鏡火了
    我們身邊的每一樣東西,其實都跟我們看見的不太一樣,尤其是在顯微鏡下放大幾十乃至數百倍的時候,你可能會發出「原來我一點也不了解這個世界」的感嘆,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不信?看看下面這些顯微鏡下的東西,能猜對2個算你牛!
  • 索尼解鎖手機隱藏功能,專業放大1000倍,開啟「蟻人」視角
    這時候就希望自己能夠擁有蟻人的超能力,或者說能成為小人國的一員,這樣的話,一株小草對我們而言都是龐然大物,我們甚至可以看見它葉子上的細胞,還能看見葉子裡有東西在流動。連小昆蟲在玩耍都能看見,這放平時是拿著放大鏡都不一定能注意的事情。
  • 由華中大博士自主研發,輕鬆將物體放大1000倍
    何況傳統的顯微鏡笨重又難操作,家長自己都不一定會用~事實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在想觀察微觀世界已經不需要依賴專業笨重的顯微鏡了,一臺巴掌大小的顯微鏡相機同樣可以做到一直以來,顯微鏡相機都被日本企業所壟斷,不過最近驚喜地發現,華中科技大學的8位博士經過刻苦專研,自主研發出具有
  •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著名的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如果將一個原子無限放大,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量子力學領域中,有人曾指出,世界就是有一個個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那麼再將樹葉放大1億倍時,就能夠看到宇宙嗎?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但是在原部的內部卻有著一原子核,原子核內還有中子和介子圍繞著轉動,這個結構像極了宇宙行星圍繞恆星旋轉的模型,那麼再對這些進行放大時,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呢?
  • COSMO合照放大後,熱巴變小魔仙,拿「八倍鏡」才能找到肖戰
    COSMO合照放大後,熱巴變小魔仙,拿「八倍鏡」才能找到肖戰。相信不少網友都非常激動啦, 這次的大合照又會是誰站在C位呢?從大合照可以看出,這次站在C位是我們可愛的楊穎Angelababy啦!當然啦,從整張大合照可以看出,眾多明星拍著都很好看,感覺一個比一個帥,一個比一個美呢!然而,當COSMO大合照放大後,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呢!首先來看看我們的C位楊穎。
  • 專家:放大9倍看眼神
    ▲謝楚餘油畫作品(局部)。繪畫最早就是為帝王將相服務的,給他們畫人像,這些畫家也叫宮廷畫師。▲謝楚餘人體油畫《太陽雨》(局部)。▲謝楚餘。這和謝楚餘的女人體相比,差距也太大了,該美的地方不美,不該醜的地方醜爆了,整幅畫給人的感覺就是一杯白開水,沒有一點味道,反而貴了近10倍。很多網友覺得很不可思議。專家說,把畫面放大9倍(見下圖),看眼神就明白了。之所以看起來很普通,其實並不普通。因為冷軍這幅畫,你怎麼看都覺得和他取的畫名一樣不可思議。
  • 冷軍畫「世界地圖」賣了4370萬,放大10倍後,專家:這是垃圾
    我國是發展較晚的一個國家,直到近代才開始流行這一風格的繪畫,而冷軍可以說是超寫實繪畫的冷軍認,他畫下一張「世界地圖」,賣了4370萬,放大10倍後,專家:這是垃圾。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那張「世界地圖」了,這幅畫不僅給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感,還拍賣出了極高的價格,為冷軍再次獲得好名聲。
  • 鏡頭放大10倍後都看懵了
    我們看到因為實在是太瘦的原因,鄭爽這一次穿抹胸設計的裙子還是有很大壓力的,感覺好像隨時都能夠往下滑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狀況,我們看到鄭爽想了一個非常聰明的方式,在現場基本上沒有人注意到,直到攝影師把鏡頭放大了10倍才發現,原來鄭爽準備這麼充分!
  • 可貼在手機上的顯微鏡,400倍放大!小鏡頭也有大智慧
    最近體驗了一款特別神奇的手機微距鏡頭,竟然可以放大400倍,隨時隨地享受微觀世界的魅力。Tipscope由華中科技大學8位初創人員成立的一家,專注於光學成像,和光機電一體化產品研發商肯維捷斯,自主研發了一款全球放大倍數最高的手機外設,支持國貨沒毛病。打開盒子看看,Tipscope採用黑+白的配色,可以更好地適配手機。
  • 假如王者大招技能放大10倍,姜子牙無敵,他成最強控制!
    如果把他們的大招放大10倍,那誰最強?這樣看來姜子牙不是無敵的嗎安琪拉是一個主要靠大招打傷害的英雄,大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傷害非常的爆炸,後期一個大招點燃整個戰場。如果把她的大招放大10倍,也就是說打團戰,所有的目標都會被安琪拉大招照顧到。
  • 將樹葉放大1億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從未見過的「第二宇宙」
    在將一枚樹葉不斷放大至1億倍以後產生了非常奧妙的畫面,藏著另外一個世界,大家知道宇宙距離,我們是非常遙遠的,不止能夠通過天文望遠鏡或者宇宙飛船來探測,在我們的身邊也可以通過微觀世界來探索。一位科學家就表示將一片樹葉放大一百倍就可以看到葉子上的脈絡分部細節,如果放大1萬倍就可以看到葉子上的細胞結構,然後再接著放大到原來的10萬倍就可以看到細胞內部的結構,不過科學家還是不滿足,又繼續放大到1000萬倍,這次就直接看到了原子內部的結構,最後他將葉子放大了1億倍,竟然已經看到了夸克。而這些夸克的分布更是讓無數人驚呼,這不就是宇宙中星系的分布嗎?
  • 當代全球10個頂尖的時尚人像攝影師
    而據稱法國的 Adolphe Braun 更是世上第一位時尚攝影師,並且推出了第一本關於時裝的畫籍,附有 288 張照片。發展至今,時尚攝影也是非常複雜的創作,涉及造型、燈光、化妝、服飾、場景布置等,以下是當代全球 10 位頂尖的時尚攝影師,你最喜歡哪一個?
  • 1000倍放大!掌心大小的「顯微相機」如何推開微觀世界的大門
    還記得去年超火的那款TipScope小貼顯微鏡嗎,往手機攝像頭上一貼,就打通微觀世界"任督二脈"的那個(可攜式手機顯微鏡,400倍放大,鏡頭那邊就是微觀王國)。時隔半年多,TipScope家終於出新品了!就是這個掌心大小、方方正正的顯微相機,重量只有65g,裝進衣服口袋毫無壓力,可以隨身攜帶。
  • 達文西畫作《最後的晚餐》,放大10倍發現秘密,他才是背叛者!
    說到達文西《最後的晚餐》如果你是一名繪畫愛好者,那肯定知道畫中共有13個人,而坐在中間的那個人正是耶穌,畫中的故事也是這樣的:耶蘇穌和自己的12位門徒吃飯,而這次的吃飯也是最後一次吃飯,耶穌說在你們12個人當中有人背叛了我,此時12個人的反應也是各有不同」。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知道這個背叛者是誰呢?很多人都認為是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