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琅琊榜2正在如火如荼的播放中,其實個人感覺還是第一版的劇情讓人有一種入戲的衝動吧。那麼在上一部中琅琊榜中的智商是如何的呢?個人認為,總體而言遵循三個規律:1. 從文的高於習武的;2. 宮外的高於宮裡的;3. 後頭髮力的高於太早出現的。
讓人奇怪的是,作為智商相對落後的後者,在劇情前半段反而佔有主動權:宮裡的,比如說梁帝一干人等,手握生殺大權;習武的,比如謝玉乃是一品軍侯,掌握國家機器;一早就嘚瑟的,像是獻王(廢太子),則是貴為東宮,又有前兩者的支持。
相反智商比較高的一群,則一無權二無兵,且被邊緣化,徒有一口正氣心裡各種不服就這麼蟄伏了若干年。直到我們麒麟才子林殊哥哥破繭歸來,上帝視角強勢介入。然而我卻不認為梅長蘇是本劇裡智商最高的。要說智商高,琅琊閣主藺晨微微一笑。藺晨的高智商在於,看得遠、想的透,博聞強識、知人善任,且智商帶動情商,活的瀟灑快意,不拘一格。下面就分別來說一說。
看得遠、想得透似乎跟梅長蘇相比,藺晨太過不拘一格,又身處江湖之遠,對國家對人民缺乏責任和抱負。然而,私以為,藺晨的不拘一格不過是因為看透了朝代更迭的運行規律,深刻了解了個人在大時代框架下的局限性。雖身處江湖之遠,閣主在調戲飛流之外的業餘時間也還開了琅琊高手榜(主武力 | 軍隊)、琅琊富豪榜(主錢銀糧草 | 國家命脈)、琅琊才子榜(主謀士 | 社會改革者),在最主要的三個方面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另外,他還把琅琊閣打造成古今第一智庫,不但有三大榜主導輿論方向,還主動向外輸出價值觀,王子公孫想要求一錦囊也得爬老半天山,光爬山還不行,你還得掏錢,就是這麼牛逼。
劇中還有個細節足以說明藺晨對朝局絲毫不弱於梅長蘇的把控力:夏冬換囚事件中,閣主一眼便看出了刑部蔡荃的軟肋,並成功化解危機。而蔡荃何人?一個梅長蘇來京近一年內才逐漸得到啟用的人。藺晨一不在京,二不參與奪嫡,自始至終與蔡荃並未謀面。卻對蔡荃一針見血。讓人無不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