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個人主觀感受不同,看法自然不一致,對於隸屬於食品類別且風格多變的葡萄酒而言,也是如此。個人喜好的不同,對好喝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因而無法從一個絕對標準上來說定義好酒的口感到底是怎麼樣,只能從一些相對客觀的層面分析一下影響它口感的因素。
世界葡萄酒大師Jancis Robinson曾說:「葡萄酒90%的風味都來自於葡萄品種本身,什麼樣的葡萄品種就決定了葡萄酒具有什麼樣的風味。」葡萄品種對葡萄酒的口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同的葡萄品種釀出的葡萄酒口感各異。
比如以下幾種常見的紅葡萄品種:
(1)赤霞珠:口感嚴密緊澀,典型的香味十分強烈,味道複雜豐富,常有黑色漿果如黑加侖子、黑櫻桃等香氣,陳年之後會有菌菇類、森林幹樹葉、動物皮毛、礦物等香氣。
(2)美樂:口感通常比赤霞珠柔和一些,能展現出紅色水果香氣,如李子、櫻桃的香氣,陳年之後,會有一些巧克力香氣。
(3)西拉/西拉子:在法國西拉常展現出一些黑胡椒的香料香氣,同時會有紫羅蘭的花香,入口酸度中高,單寧較強,酒體飽滿,給人一種複雜、優雅甚至有些高冷的感覺;在澳洲西拉子會有非常濃鬱的香氣,如黑櫻桃、黑李子、紅櫻桃等香氣融為一體,口感濃鬱、柔美。
(4)黑皮諾:口感更加優雅,單寧細膩,在口中會有天鵝絨或絲綢般的質感,散發出紅櫻桃、紅莓、樹莓的香氣,陳年之後會展現出一些麝香、皮革等迷人的香氣。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個葡萄品種,在不同的產區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參考上面提到的法國西拉和澳洲西拉子。
葡萄酒的「伴侶」橡木桶,也是影響口感的重要一環。葡萄酒儲存在橡木桶中是為了汲取橡木中的芳香物質、單寧等有效成分。經過適度烘烤的橡木桶會賦予葡萄酒更馥鬱、更怡人的香氣,經其陳釀的葡萄酒口感也更加柔和飽滿。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葡萄酒經過橡木桶陳釀後就會好喝,若是未清洗乾淨或過於老舊的橡木桶,會將黴味、腐木等怪味兒帶進葡萄酒,甚至還會過度氧化讓酒變質。品質較差的橡木桶會將劣質的單寧帶入葡萄酒中,致使葡萄酒變得乾澀難喝。
當一顆顆葡萄在釀酒師的手中釀造變成一瓶瓶醉人佳釀時,直接影響到葡萄酒口感的因素便具化了一些,數百種影響成分中,較為重要有單寧、酸味、酒精、糖分、甘油及呈香物質。
(1)大部分來自葡萄皮中的單寧是紅葡萄酒的筋骨,為葡萄酒建立「骨架」,入口時會有輕微的苦澀感,優質單寧細膩柔順,表現出天鵝絨、絲綢般的口感,劣質的單寧則粗糙酸澀。
(2)來自葡萄果實或生產過程中的酸味可以給酒體帶來清新感,帶來清新愉悅的口感。
(3)酒精能增強酒體,賦予厚實感及甘甜感。
(4)糖分和甘油不僅為酒帶來甜味,還可提高濃稠度和柔滑感。
當酒體中的單寧、酸、糖、酒精搭配協調時,在飲用時才會獲得舒適感,但凡哪一項過於突出,都會影響整體口感的平衡性。
一瓶葡萄酒呈現出的口感如何,除了酒質好壞之外,很大程度上也要取決於正確的品鑑方式。
酒杯和酒溫。葡萄酒是一種複雜的飲品,喝法不同喝出的口感也會迥異。喝葡萄酒一定要用透明的高腳杯,不僅有利於觀看酒的顏色,還能保持酒溫,不影響酒的口感。如果喝酒時沒有抓住高腳杯細長的杯柄,而是用手掌託住杯身,或者用日常喝水的杯子,人體的溫度都會影響到酒的溫度,以至於影響飲用口感及香氣。溫度過低會抑制香氣的釋放,有較強的酸澀感,溫度過高則酒精味強烈,口感失衡。一般紅葡萄酒最佳飲用溫度在11~18℃之間,白葡萄酒在4~13℃之間。
醒酒。葡萄酒被譽為「有生命力的液體」,而醒酒便是讓它變得更加鮮活。對於正值適飲期且單寧較重的陳年幹紅或年輕飽滿的幹紅,在飲用前預先開瓶醒酒可以讓酒體充分氧化,有助於柔化單寧,減少苦澀感,入口更加圓潤芳香,從而獲得舒服愉悅的飲用口感。
適飲期。每一瓶葡萄酒都會經歷的成長、鼎盛、衰老的生命周期,酒的結構、口感和香氣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一瓶具有陳年潛力的葡萄酒,在年輕時飲用口感酸澀,入口不協調,難以下咽,隨著時間增長,酒中的單寧、酸、甜、酒精及香味成分逐漸融合,酒的香氣、結構和口感也都達到完美平衡的最佳狀態,飲用時層次感豐富,口感柔順。處於適飲期的葡萄酒達到了它的最佳狀態,在飲用時才會享受到最佳口感。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裡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