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服飾穿搭上,許多人都鍾愛格紋元素,那麼你知不知道,建築攝影流行元素中也少不了「格子控」呢?
視覺中國500px攝影師@Ethan Wang自攝影以來已經創作了200張格子作品!看似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在他的鏡頭下卻能顯現出別樣趣味!在訪談中,他也用自己的攝影經歷為我們回答了100次快門與10000次快門的區別。
城市建築攝影師、風光攝影師。在廈門生活的泉州人。
視覺中國500px攝影社區使用感受:2018年註冊了ID,已經是日常看片社區了。500px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看到了更多的專業攝影師偉大的影像工作,也讓我認識了很多朋友,甚至讓我有機會和仰慕的攝影師一起拍照。
點擊卡片進入500px光影圈:Ethan Wang主頁
卡蒂埃·布列松說:你要認真地生活,才能為照片帶來生命。攝影對於我而言,是骨子裡的夢想,只是這個夢想實現得有點晚。
我嚮往高山大河、星辰大海,可是卻又不得不為了生活,被禁錮在城市森林裡。我經常在坐著公交車的時候看著這個城市的每一棟大樓、每一面牆。晴天時、陰天時、順光的時候、逆光的時候 ……每個不同的時段,都有著不同的感覺。每一棟大樓都是這個城市氣質的參與者,它們也有生命的。每一片玻璃、每一根柱子,就好像人一樣,也有著自己不一樣的情緒。
於是,我就把鏡頭對準了高樓大廈。
爬樓、掃街、延時,都是我記錄這個城市點點滴滴的方式。城市之巔的感覺固然讓人痴迷忘返,可這些可能需要更好的天氣條件。而記錄城市細節的情緒,則更為簡單一點。
因為,有光,就夠了。
Q:您大約拍過多少張「格子」作品?根據您的經驗,這類作品如何拍才能美觀?
Ethan Wang:目前修完的大概有200張左右。硬碟裡應該還有些庫存沒有去翻。
因為我是有一些強迫症的人, 所以個人習慣在橫平豎直上較真,以及不同時段的光影變化都會給建築質感上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拍攝於廈門呂厝郵電大樓。大片的橙色為底,點綴綠色的窗臺。
▲拍攝於廈門呂厝北站附近。想讓平淡的畫面產生故事,就需要有一些不一樣的因素。
▲拍攝於北京大興機場。大興機場處處都充滿了設計感,結構的局部剛好是個W。這張照片也入選了500px 2021年的365日曆,日期也如願選到了我的生日,感恩!
Q:為什麼會專注城市風光攝影?
Ethan Wang:最開始的時候,主要是以延時攝影為主,也算是一個爬樓黨,喜歡大場景的風雲變換。後來在500px攝影社區看到大琨、廠長、彈簧等一眾優秀攝影師關於城市的獨特解讀,自己對於城市攝影有了全新的認識。
一切都是從模仿開始,才慢慢有了自己喜歡和側重拍攝的題材。
▲攝於北京王府半島酒店。路過的時候,酒店正在裝修,所以只截取了有顏色碰撞的部分,所謂的「碰撞出火花」。
▲拍攝於北京東直門地鐵站出口。活躍的顏色搭配,是不是特別像童年的糖果紙?
▲拍攝於上海四川北路。凹凸錯落的玻璃外牆設計,上午的陽光映射在上面呈現了不一樣的顏色和立體感。
Q:分享一兩件拍攝時的趣事吧。
Ethan Wang:印象中好像沒有特別有趣的事情。我覺得拍攝此類題材的照片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可以把每天都看得見的高樓大廈拍出陌生感和新鮮感。
▲拍攝於廈門嶺兜佳園附近。不知道在裡面上班的人會不會注意到牆外的藍天白雲。
▲拍攝於北京慈雲寺橋附近。截取了大廈的局部,後期做了一個光影漸變。
▲拍攝於廈門寶龍一城附近。適當的漸變,會讓光影更有故事感。
▲明暗交錯,以及牆外面辛苦工作的外牆清潔工。或許這才是城市與人。
▲拍攝於汕頭澄海市。這是一個KTV的外牆裝修,也是路過的時候看到,就停下來拍了。
Q:您怎樣定義自己的攝影風格?風格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響?
Ethan Wang: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定義自己的拍攝風格。也許更偏向於極簡,或只是更側重於細節的拍攝。一切都源於自己的喜好。攝影到後面,也許就是在做減法:摒棄一切雜繁的因素,只保留最核心的內容。
如何依靠簡單的線條、光影以及用心的構圖,就讓畫面有故事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
▲這或許不是我們熟悉的雙子塔,卻似乎是最真實的雙子塔。
Q:在拍攝前會做哪些準備?
Ethan Wang:我的習慣是,在平時搭乘公交的時候看到比較有特色的建築後,會記下地理位置以及建築面的朝向。因為順光和背光對於質感的呈現有著巨大的區別。
再者當然是要看天氣通透度。光影的偏移角度有的時候也會帶來完美的構圖驚喜。
▲每天早上,都有人在樓下的操場跑步,等陽光剛好路過,等人剛好跑過。
Q:怎樣看待城市風光攝影的後期處理?在明暗、光影……後期方面有何技巧?
Ethan Wang:我是屬於後期能力很差的攝影師。所以我的拍攝主要還是依賴於前期的準備和客觀條件。
對於後期技巧,我用的最多的就是透視、漸變以及HSL,基本上在acr裡面就可以完成。
▲拍攝於福州三坊七巷。藍天、紅牆以及路過的祖孫二人。
▲拍攝於泉州開元寺。拍延時的時候剛好有個清潔工人走過,抓到了這個畫面。
▲拍攝於北京故宮西北角樓附近的街道。清晨的陽光給老北京的門框鍍上了時光的顏色。
▲拍攝於廈門高崎機場。拍飛機的時候剛好看到有工作人員騎單車路過。
▲拍攝雙子塔的經典角度。可惜沿路的老舊電線桿都拆除了,少了些許味道。
Q:在城市建築結構攝影道路上,遇到過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Ethan Wang:最大的困難應該是大部分的時候是沒辦法以平視的角度進行拍攝。因為城市綠化以及基礎建設的布局,很多時候可能大部分的建築外立面會有很多遮擋物,這些只能在後期上面做取捨。
還有就是絕大多數的建築外牆都有或多或少的痕跡以及類似空調線之類的附著物,如何用合適的方法來處理這些附著物,以及對於玻璃外牆質感的處理等等問題。對於我來說,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拍攝於廈門高崎機場。歸航的航班經由海滄大橋而返。
▲拍攝於大連綠山觀景臺。餘暉斜斜的映在大連的城市大樓上,有一種特別的電影感。
Q:對於新手攝影師而言,有何經驗可以幫助他們快速突破瓶頸?
Ethan Wang:儘量多拍。100次快門跟10000次快門對於攝影的認知和體驗肯定不一樣的。功夫不負苦心人,星光不負趕路人。
▲拍攝於廈門集美學村海堤。廈門難得可以拍到風雲際會、雨番過海的景象。
▲拍攝於天津眼摩天輪。用了長曝光,記錄下了遊船經過的光影痕跡。
▲拍攝於北京景山公園。因為預約不上故宮的票,只能登高遠望。
Q:那麼您認為100次和10000次快門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Ethan Wang:我個人更願意解釋是一種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技術和審美的每一次進步,其實就是和自己在做比較。 如果每一次的拍攝都能比上一次的好,就算是只有一點點,日積月累,總會有得到驚喜的那一刻。不要有和別人比的心,我們要超越的,是昨天的自己。
▲拍攝於甘肅永泰縣黃河石林。蜿蜒盤旋的公路飛舞在黃河石林中間,就好像山間巨龍盤旋而來。
▲拍攝於漳州東山縣澳角村。擱淺的漁船被遺忘在了在海灣裡。
Q:今後有哪些拍攝計劃與我們分享?
Ethan Wang:還是會以城建幾何題材為主,會更多的關注城市與人的關係,想拍一系列大城市與小人物的對比照片。
▲拍攝於廈門同安區彩虹沙灘。清晨時分,漁民還沒有出海,小船靜靜等在海邊。
用簡單的方式,挖掘城市中每座高樓、每扇窗格的「情緒」。
用最本真的態度,面對世間萬物。
- END -
長按二維碼進入視覺中國
500px@Ethan Wang主頁
點擊下方藍字「閱讀原文」,可直接進入視覺中國500px攝影師Ethan Wang的主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