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左)打理自家的土耳其餐廳。
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文/攝
「福州是一個現在就很好,將來會更好的地方。」阿拉丁(Alaaddin Colak)是一名熟悉福州的土耳其人,他因為熱愛武術而來到這裡,還娶了一名福州妻子,一晃已有25年了。
「我到過許多國家,也去過中國許多大城市,只有福州讓我感覺最舒服。」在他眼裡,這些年福州變化很大,每一次變化都是錦上添花,「福州本來就是個『美人』,打扮起來,當然更美更時尚了」。
因為武術來到福州
又因愛情安家福州
15日,在五四路信和廣場的一家土耳其餐廳,記者見到了阿拉丁。今年45歲的他,依舊如當年參加福建電視臺綜藝節目時一樣,幽默可愛,一口流利的漢語讓人忘記他是個外國人。
1995年,20歲的阿拉丁因為武術來到福州。「我愛武術,在土耳其上中學時練了6年南拳,所以來到南拳發源地福建。」阿拉丁說,他選擇在福州大學開始留學生活,也因此愛上了這個城市。畢業後,他和夥伴們去廈門創業,但每周都會回福州,一是參加電視臺節目錄製,二是他的愛情在福州。
阿拉丁的妻子是地地道道的福州人,她不願離開福州,所以2003年結婚後,阿拉丁就安家福州。次年,他創辦福州阿拉丁進出口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
「我就這樣在福州開始了安穩幸福的白領生活。」阿拉丁說。
做生意到處「飛」
見證了福州變化
外貿生意讓阿拉丁不得不到處「飛」,他見證了中國以及福州的變化。
阿拉丁說,過去做花邊生意,他要到深圳、汕頭,而如今在長樂就行了。因為,這些年長樂花邊產量遠超其他地方,「全世界,說起花邊,就看長樂了」。
從自己公司進出口的比例,阿拉丁也感覺到,福州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說起國外進口的東西,福州百姓都覺得稀有,價格高,接受能力低,而現在經濟發展了,人們生活好了,接受能力越來越高,各大商超都有進口的東西,品種也越來越豐富。」阿拉丁說。
中國變化大,阿拉丁感觸最深的還有,他剛來中國時,從土耳其到福州需要多趟轉機,有時整個旅途要花5天時間。現在國外與中國直航的城市越來越多,一天就能從土耳其來到福州。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
【責任編輯:徐匆】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陳丹
山美水美人更美
福州讓人「很舒服」
阿拉丁對福州形容最多的詞就是「舒服」。對於福州女婿這個身份,他覺得「很舒服」。在福州生活的日子,他也「很舒服」。
「我找不到比福州更舒服的城市了。」阿拉丁說,福州是非常美好的城市,山美水美人更美。
「清晨起來,我可以買一杯星巴克咖啡;想看山,就坐地鐵到鼓山或者開車上鼓嶺;想去森林,就去森林公園或者永泰;想看海,就開車去長樂。傍晚時分回到市中心,還能到三坊七巷吃芋泥和花生湯,或者去大型商場吃個大餐。」阿拉丁說,在福州,一個小時就能看山看海看江,非常方便。
福州人也讓他「很舒服」。「從來不排斥外國人,不覺得我是外人。」阿拉丁說,福州是特別包容的城市。
外國友人來福州
他這樣安排線路
阿拉丁很懂福州的美。外國朋友來了,他會帶他們去西禪寺餵鯉魚、去閩江邊喝咖啡、去鼓嶺住一宿、去三坊七巷喝茶……這樣的安排,朋友們都覺得很棒。
2015年,阿拉丁在福州開了土耳其餐廳。他說,這是為了感恩。
剛來福州時,他發現人們見面就會問「吃了沒」。起初,他很認真回答,可對方總是沒有下文,這讓他很疑惑,「我說還沒吃,不該請我吃嗎?」後來他才知道,這是一種問候方式。這些年他又發現,人們見面問得更多的是,「最近去哪兒旅遊」「你買房子了嗎」。
人們的幸福感變了,吃飯問題也有所改變。他想到,福州的外國餐廳越來越多,卻沒有一家土耳其餐廳。於是,他開了一家土耳其餐廳,讓福州的人們嘗嘗他的家鄉菜,感恩第二故鄉的人。
多年來,阿拉丁還致力於中土兩國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發展,也熱心公益事業。今年初,他從土耳其買來口罩等防疫物資幫助有需要的人,還給抗疫一線人員送去愛心餐。
去年,阿拉丁獲得「福州榮譽市民」身份,這讓他很激動。「福州女婿變成了真正的福州人。」他說,自己還在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讀博士,並且選修了「一帶一路」專業,希望繼續向世界傳播中國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