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筆記整理:心外別無佛,佛外無別心

2020-12-12 文眼看世界

時間是個幻覺,時間只是人心的概念,是心靈意識的產物。

所謂過去、現在、將來,只不過是一連串的意識幻覺活動。空間也是一個概念,是人的主觀定義。

安住自性,保持覺知,才能認識存在與真。

在純粹覺知中,沒有時空,沒有思考,沒有分別,萬物都平等自覺。最高的智慧是,跳過經驗與概念,直接進入靈魂的覺知。一旦思考,自性就從中滑過溜走。

由於時空的影響和障礙,人無法清晰體認到本真和自性。

與眾同者俗物,與眾異者奇才。想要脫俗,就要不牽於外物,不受累於他者。有學識,有見地,妙於心,方能豐富心靈,擴充才情,棄俗從雅。

禪宗講頓悟,其核心是自心即佛,是教導我們讓自己的心靈去除塵世牽掛和羈絆,無拘無礙,於六塵中來去自由,不受汙染。

佛是自性佛,莫向外求。修行亦然,修行時不要受外界事物幹擾,不受內心雜念幹擾,保持六根清淨。進入到與萬物合一的涅槃之妙境,保持虛靜,超凡脫俗。

牢記佛學心語:心外別無佛,佛外無別心。

修行要做到無念、無相、無住。

無念,是讓心安住,不生雜念。無相,是不執著於概念、言辭,以及花花世界造成的意欲情緒。無住,是不停留於事物,不產生善惡、好壞之心。不評判,不發表個人意見,讓事物從心中流過但從不牽累於心,停留於腦。

人之所以遭受苦痛與折磨,是因為愚昧,因為無名,因為慾念深重。人為造惡業,世間受苦累,人心浮動,風氣敗壞,如何安分守己,安身立命?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造惡業,終報應。好好修行思過,行善積德,才是正道。

相關焦點

  • 馬祖道一禪師: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所以,《楞伽經》中說:「佛所說的皆以心為宗旨,以無門為法門。」又說:「那些求法者應當無有所求。」「此心之法,各各有之」,這個直指人心的心法,大家本來具足,所缺乏的就是「直下承當」的覺悟與勇氣。馬祖從《楞伽經》裡,舉出佛陀「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的教導,來說明所有一切的萬法就是以「心」為宗旨,以「無門」為法門。
  •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纂整理:《全宋筆記》增訂本
    《全宋筆記》是由戴建國教授領銜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宋筆記》編纂整理與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該項目分為宋人筆記編纂整理和宋人筆記研究兩大塊。中國古代筆記作為一種文體,乃隨筆記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其以質樸、不事雕琢的特色生動呈現了古代社會生活場景。
  • 佛教筆記不是筆記,志怪小說也能成為佛學?舉例《搜神記》
    寺廟壁畫佛教筆記的內容十分駁雜,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但它絕不僅僅是筆記!僧人如此種種,既包含史學之內容,將之歸類於文學也無不可。感覺上,佛教徒們仿佛將佛教筆記當成了百科式的文體,無論什麼,都往裡一塞。圖3-5.
  • 佛學典故:唯我獨尊
    「無我,本無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中我也。」「獨尊」猶言「無上尊」。 《無量壽經》卷上:「吾當於世,為無上尊。」「無上尊」即「世尊」,為如來佛的十號之一,梵語Lokajyestha或Bhagavat。>佛學典故:獅子吼(獅子身蟲、河東獅吼)佛學典故: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佛學典故:龍華三會[兜率內院]盤點去過彌勒內院的幾位高僧的故事
  • 知識整理:如何高效整理讀書筆記和文章?
    最近幾天在學習思維導圖,就想著把寫過的讀書筆記、文章系統的整理整理。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才發現很多問題。接下來,我就把在整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一些改進建議分享給大家。最開始寫作時,我喜歡用訊飛語記,用了幾個月以後,由於購買了印象筆記的會員,就開始用印象筆記了。今天在整理文章時發現,有些文章保存在印象筆記中,有些文章保存在訊飛語記裡,有些文章在之前整理時,已經從訊飛語記複製到印象筆記了,卻沒及時把訊飛語記中的文章刪掉。沒辦法,我只能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去轉移,浪費了很多時間,做了太多無用功。
  • 語文:整理語文課堂筆記的方法
    科學整理課堂筆記很有必要。課堂筆記整理看似是一項簡單的學習任務,其實90%以上的同學都做得不夠好,費時卻沒有發掘出課堂筆記的功效。一些教育專家研究了狀元們的筆記後,總結出了一些做高效課堂筆記的方法規律。
  • 高中筆記是應該自己整理還是列印所謂的一大堆學霸筆記?
    所以我的觀點很明顯,自己整理筆記更好。理由如下:做筆記的目的做筆記不在乎是幾種目的:(1)通過做筆記來記錄你現在記住了,可能以後會遺忘的知識,也就是當一個備忘錄的作用。(2)在做筆記的過程裡面去粗取精、棄次取主,達到把書「讀薄」的效果。(3)最後一種是在整理筆記的過程梳理你的思路,然後呢,建立一個只屬於你自己獨一無二的學習輔助工具。目的決定選擇你做筆記的目的,才是決定你要自己做筆記還是選擇學霸筆記的根據。
  • 整理課堂筆記也是一種複習方法
    很多同學對於複習印象就是「看書、做題、做題、看書」,其實,對於知識的複習鞏固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整理課堂筆記就是其中的一個方法。我們通常說的「課堂筆記」一般都是「半成品」,沒有形成條理化、系統化,如果要讓課堂筆記發揮出它的作用,就一定要認真的整理,通過整理筆記來複習所學的內容。首先,要補齊筆記。
  • 佛學:放下執著!
    在佛學的思想裡,放下是指放下一切妄念執著,這些妄念執著猶如種種沉重負擔,放下了身心自然就輕鬆了,心無所牽掛,才能達到自由解脫的目的。佛學認為「諸法無我」,主張「無我」,認為世人正是因為沒有認識到「無我」的真諦,追求和執著於有「我」的觀念,「顛倒」了認識,實屬作繭自縛。
  • 「狀元筆記」學科筆記篇《學霸教你必須收藏的語文筆記整理技巧》
    ③將書本上的文學常識整理到筆記中,統一背誦,效率更高。(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知刪)03筆記整理七步法小編為你整理了筆記整理技巧和方法,七步搞定。第四步:用統一的序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有邏輯的排列,使筆記有「條理性」,更加方便閱讀第五步:劃分筆記內容的類別。如,以語文為例,哪些是易錯字整理,哪些是文學常識,哪些是必考成語等等。為分類摘抄做好準備,使筆記有「系統性」。第六步:省略無關緊要的內容,使筆記有「簡潔性」。
  • 《365天子彈筆記》,定製你的高效時間管理和思維整理筆記
    子彈筆記,Bullet guide /Bullet journal,是一種具有革命性的思維整理和時間管理法,能夠有效地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與創造力。可以從事件維度進行思維整理01. 子彈筆記的高效、自由、方便「使用子彈筆記的樂趣在於:是繁是簡,可隨你的喜好而定」1.1.
  • 讀書筆記的整理方法
    讀書筆記的整理,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為筆記本中的資料編制分類目錄,另一種是為筆記本的資料編制關鍵詞索引。至於用活頁簿來積累資料,性質近乎卡片,便於分類保存。(1)編制分類目錄。(3)利用計算機資料庫收集整理資料。在收集的資料比較多,尤其是利用文獻資料庫獲得的數據比較多時,可以利用Excel表格或者通過自建資料庫的方法記錄和整理文獻資料。欄位內容至少應包括篇名、作者、文獻來源、主題詞、提要、分類號等。如果是圖片或全文電子文擋,則要設置多個文件夾,按主題分類存放。
  • 雙十一書單閱讀筆記之《圖解整理術》
    雙十一書單閱讀筆記之《圖解整理術》文 | 夢惜仙今年雙十一我一共買了18本書,計劃三個月內看完,雖然感覺不太現實,現在看完了第一本書——《圖解整理術》《圖解整理術》前後看了三天,大概總共花了5個小時將這本書看完。
  • 不會整理筆記?真正多快好省的私人珍藏筆記
    作為二建的老玩家,沒有一手好看好學的珍藏筆記怎麼行?結合2020版新版二級建造師教材整理的筆記,裡面標註了記憶方法、表格整理、顏色區分、易混點、必考點、難點,絕對是一份超好的直接背誦的資料!學霸的筆記絕對是拿過來就能用的好方法!
  • 90%的同學都錯了,整理課堂筆記的正確方式
    整理筆記「七步法」01第一步,憶「趁熱打鐵」,課後即抓緊時間,對照書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的信息。實在憶不起來,可以借同學的筆記參看。這是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為筆記提供「可整性」。02第二步,補課堂上所做的筆記,因為是要跟著老師講課的速度進行的,一般的講課速度要比記錄速度快。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書筆記及整理術實踐
    ,如《斷舍離》第一本和第二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然後也開始了一段時間整理術方面的踐行。直到前幾天讀到一篇文章《極簡主義背後的邏輯》,才意識到任何整理術並不是養成一個收納整理的好習慣而已。所謂外在世界不過是內在世界的體現,生活的混亂正是源於內心的混亂。於是結合前幾個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讀書筆記整理了這篇文章,以及整理術的實踐。....
  • 《思考的整理學》讀書筆記及感悟<3>——感興趣的事不用做筆記
    於是,每節課都能看到我會拿出不一樣封皮的漂亮筆記本開始記筆記,並且為之買了各種各樣顏色的筆,為了標記重點。隨著老師講課的過程,我拼命的跟進度和記筆記。今天在看到《思考的整理學》一書中所說的在聽演講一直低頭記筆記的一段文字時,我仿佛回到了高中時代,腦海中更是回憶起了我當時的筆記本。
  • 讀書筆記——學會做讀書筆記,整理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為什麼必須要做讀書筆記?因為如果一味低頭讀書,讀完就忘就是常態,甚至合上書本那一刻,你已經講不出書中重點。而這點對於實現讀書變現就是最大的障礙。有人說,一篇講書稿就能拿到3000元,多厲害,多羨慕,我也要寫。結果呢?
  • 用筆記整理生活,打造一座屬於自己的人生圖書館
    邁入職場之後,公司會定期發「工作日誌」,用於書寫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計劃,記錄會議內容,格式統一,內容也無甚新奇,每寫完一本就扔在一邊再也不會翻開。近幾年開始流行電子筆記,XX筆記、XX文檔等應用軟體一個一個冒出來,支持文字、語音、拍照輸入,只要有手機就能隨時記錄、隨時查閱。
  • 筆記分享潘泠竹《用手帳打造最強大腦-筆記整理思考術》!
    手帳學院第八期的壓軸課程,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中國首位獲得國際雙認證的個人品牌戰略教練,潘泠竹老師來給我們做分享。 潘老師自創的筆記整理思考術被學員們稱為「整理癖的天堂」。她認為,真正與眾不同的人一定有獨到見解,而手帳筆記就是你思維的訓練場。這一期潘老師給我們分享的是《用手帳打造最強大腦-筆記整理思考術》!  「筆記不是記錄別人的話,而是輸出自己的思考。」這句話是上個月在香港誠品書店看到的,當時就覺得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