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ノ島小屋, 藤沢市 source:Unsplash,eunhee kim
在加密領域,我們有理由對那些在傳統世界打動我們的文藝事物抱以同樣的熱忱,永遠相信人文主義的溫情與敬意,在NFT的重重景觀裡仍能開出一朵審美之花。「不可企及者/在此事已成/不可名狀者/在此已成真/永恆之女性/引領我們上升」。
「引言」
過去的兩個月裡,溫瀾wetLand像是挑燈夜行的旅人,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尋我。在人們用OS地板價、24小時成交量、top sales來談論NFT價值的時候,我們更願意挑著一盞美學之燈去逐一照見那些小眾文藝的NFT項目,它們中有些逐漸受到市場的關注,這使我們當初的猶疑轉變為一種篤定。
溫瀾從整個NFT領域約1900個項目中選取了二十多個項目,在本文中對它們進行簡單的分類與詳略不等的解讀,以期探尋NFT可能存在的審美敘事——是否在NFT脫去FOMO情緒、網絡流行MEME、KOL加持的熱鬧外衣後,還留下點什麼令人精神愉悅的東西,而不僅僅是0x……地址上的一張jpeg?
我們相信本文只是對NFT與加密美學市場的一次管中窺豹,但也足以為溫瀾wetLand日後的進步提供前人之述。我們也相信還有很多格調不俗的NFT項目在醞釀,期待我們在這個方向上共同進步,來日相見。
一、NFT收藏品/藝術:哪裡還可以做得更多
https://nonfungible.com/market/historyNon-Fungible Tokens Quarterly Report Q3-2021在Nonfungible發布的2021Q3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NFT+Collectibles最新的市場份額情況,CryptoPunks、Bored Ape、0n1Force、CoolCats、Pudgy Penguins佔據著前五位,CR4超過40%,接近60%,在傳統的產業分析裡屬於緊密寡佔,像素風、漫畫風、萌系卡通風是NFT收藏品市場的主流風格。
但正如以美學開題的一個項目(我們在下文中即將揭示)在project op上的描述——「the American- style comics and the fast-food NFTs」——搶佔了早期市場的一批NFT,呈現出美國式漫畫的大眾取向與快餐那樣在品味上略有欠缺的廉價感,儘管它們因為別的社會性因素以天價交易。fast-food是所有好吃的食物裡的一種,但好吃的食物並非只有fast-food一種,在千篇一律的comic頭像之外,NFT收藏品在調性上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
轉向NFT+Art,加密藝術家們在Opensea、Foundation、Zora上發布他們的作品並標價出售。「Opensea是NFT的天貓淘寶」是定位準確的比喻,因為它巨大的市場份額,也因為它上面什麼都有,可以說包羅萬象也可以說魚龍混雜。而Foundation和Zora等平臺有自己在格調上的要求,更像是國內電商市場的「網易嚴選」,構成NFT交易平臺的分化。
加密藝術家的作品是否需要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必要。先鋒派作家蘇童在《答自己問》中寫過這樣一段話,置於此處也同樣適用:
「成功的作品總是帶有強烈的個性風格的,透過作品可以窺視作家的整個意識領域。當作家把他的作品處處打上代表個人的特殊印記時,個性就從中凸現了,風格也就綽約可人了……刻意求新永遠是有效的進攻和自衛的武器。」
"long tail model"在加密藝術圈仍有體現:一個著名加密藝術家的天價作品就能拿走市場的大部分收益。因此」自稱一派」也許是加密藝術家「不下桌」的有效策略:強烈的個性風格會收穫一批數量少但忠實的粉絲群體,即凱文·凱利所謂的「一千個鐵桿粉絲」經濟閉環,例如Twitter上的「Digital Alchemist」@NekroXIII形成了以自己畫作為基礎的收集類卡牌作品。
通過Discord和Twitter,加密藝術家建立起以自己作品為核心的社區,但規模有限,用戶更多是圍繞加密藝術家而產生聯繫,和傳統網際網路內容社群在形式上差別不大。
Block 21 of Portraits of a Mind to be auctioned by Christie’s New York
Source:https://news.bitcoin.com/christies-auctions-bitcoin-art/
在NFT收藏品與加密藝術領域的創新——通過對要素的重組產生新的生產力(或者說所謂的「價值」),在我們的理解中可以被具體表述為:格調鮮明、具有美學價值的細分領域NFT收藏品及其構建的「審美共同體」,是補足現存市場產品美感闕如的一條中間道路。
某種程度上,「透過NFT也可以窺視個體的整個意識領域」,溫瀾希望通過NFT給予「生活世界的美學」更多可能性。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將通過現有的項目案例對我們的審美立場予以闡明。
二、溫瀾關注了哪些項目:項目簡介與我們的理解
(1)審美的入場
【LOST POETS】#NFT collectibles
Source:
https://www.block123.com/zh-hans/nav/972663012180.htm
https://twitter.com/lililashka/status/1441752617022017540?s=21
LOST POETS項目的本質是一個NFT收藏品策略遊戲,但我們在此並不討論它的相對博弈與命名機制,而是更在意它的文藝氣質。
LOST POETS,是萬世前「巴別圖書館」中被遺忘(forgotten)的詩人,在永恆中等待人們的發現。在分形迷宮裡,失落的詩人在他們隱藏的自我間漫遊。「the library of Babel」與「fractal labyrinth」都是博爾赫斯小說中的物象,「巴別圖書館」的書籍包括了由25個書寫符號所有可能的組合(25^131200),因此它通過無序但遍歷的排列表達了所有內容。POETS正是通過AI生成的肖像,在隨機性與「混沌」中生成某種玄學主義的形象,和博爾赫斯「與宇宙原子相映射的巴別圖書館」存在一種隱秘的互通。
Source:
https://lostpoets.xyz/?ref=block123
https://twitter.com/lililashka/status/1441799567733895168?s=21
LOST POETS通過「paper」、「poet」、「name/words」將構建起詩人自己的library,並與$ASH代幣生態結合緊密。相應地在twitter上也出現LOSTPOETS SOCIETY,致力於聯結起Lostpoets的NFT社區。LOST POETS自帶的文學屬性與美學屬性是社區賴以構建的新的主題,藉由PoetNFT的命名機制,與傳統詩學的對話得以發生:
"Pablo Neruda left us with these soothing words that can be heeded even today, in a cold NFT Market. 'Laughter is the language of the soul.' Efficient and timely. Especially since it cost 3 pages to write."
Source:
https://twitter.com/lostpoetsocy?s=21
https://twitter.com/easusj/status/1453491163210698754?s=21
LOST POETS的成功離不開Pak的設計、Elon Musk、Sotheby's的關注,而對於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或許是神秘莫測的詩人形象與那些文學要素、現代詩性、審美氣質乃至哲學隱喻若有若無的關聯。倘若它能像「Pablo Neruda」一樣在冷下來的NFT市場中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勾連起」超越生活「的詩歌與每一個NFT持有人個體生活的響應,不妨稱它為一場NFT文藝運動。
【Hashmasks】#NFT Collectibles
Source:https://www.thehashmasks.com/gallery
「LOST POETS」的命名機制及肖像盲盒早有先聲——Hashmasks。Hashmasks是一個NFT數字藝術收藏品項目,由全球70多名藝術家創作,採用盲盒拍賣方式啟動。
Hashmasks的系列NFT中,每個都有藝術家自身灌輸的價值觀和隱喻/暗含特徵,並且都是獨一無二的。整體來看,Hask與CryptoPunk的IP機制類似,但添加了冠名權和stake概念,讓其具有了更多的價值捕獲和沉澱手段。Hashmasks知名度較高,在此不作具體分析。Hashmasks後期發展可參考下圖——「Hashmasks』 Expansion into the Metaverse via Virtual Worlds」。
Source:https://nftevening.com/hashmasks-nfts-to-colonise-four-different-digital-worlds/
【Cosmo Chamber】#NFT Art
Source:https://m.cosmochamber.art/
Cosmo Chamber是十月推出的NFT項目,通過以太坊ERC721協議發行6001枚不重複的「宇宙客廳」NFT。與LOST POETS相比,Cosmo Chamber的機制設計較為簡單,但它的東方美學表達及諸多細節卻是NFT市場的審美高標。
根據項目op上的介紹,Cosmo Chamber是對Hashmask的一次致意,這是首個具有東方感性(Eastern sensibility)的NFT集合。創作「宇宙客廳」的四位藝術家都「Continuing a long lineage of interest in Eastern philosophies and the literati tradition」——對東方哲學和文士傳統的志趣存在著綿延已久的譜系,而他們正是這一譜系的延續者。
Cosmo Chamber試圖摒棄快餐式的NFT,為那些真正在意美學的群體帶來一個獨特的NFT元宇宙——一場東方視閾下的「奧德賽式」的美學空間跋涉。項目的靈感取自The Double Screen一書,表達出對時空宇宙的另一種體悟。
(作為對該項目的補充介紹,我們從Discord中文區摘錄了部分內容)
Source:
https://press.uchicago.edu/ucp/books/book/distributed/D/bo21520412.html
https://discord.gg/QpetW4XW
如下圖所示,我們從官網上截取了對四位藝術家的介紹。在社會學的視角下,Cosmo Chamber不僅是一個NFT collection,更是NFT創作者中一類新興群體集中性的話語載體。
以該項目為例,多元的文化知識背景:東方神秘主義、佛教思想、文身文化;藝術表達的歷史感:明朝工筆畫的承繼;傳統在現代數位技術中的復興:古典風景畫與計算機生成的3D景觀的融合……如此種種,形成自身風格鮮明的NFT美學敘事。
我們期待在未來,這一類具有高文藝素養的加密藝術家群體會給NFT市場帶來更多審美的觀照。
Source:https://m.cosmochamber.art/
Cosmo Chamber的獨特性還在於它是一個門戶、一個節點,為美學創作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協作環境:
"Each artist brings their unique visual style into the project while sharing a collective interest in the sensibility of the Far East."
在這個意義上,遠東世界的感性成為一種被集體共享的質素,而每個藝術家又能以自身獨一無二的風格參與其中,在個性與異質性中達至「遠東的美學共識「。
Cosmo Chamber項目分四個階段推進,直至合成完整的宇宙客廳。在未來,收藏者還有望發現通往其他宇宙的隱藏門。空房間內的那扇圓窗,在東方神秘主義的藝術表現下,意味著玄之又玄的多重可能性。
Source:
https://pbs.twimg.com/media/FBvWttgUYAETzO_.jpg:large
https://opensea.io/assets?search[query]=cosmo chamber
【Kanon】#NFT Art
Source:https://kanon.art/?ref=block123
Kanon是一個藝術、設計、加密原生技術的集合,「下一個百年」的展望讓它具備了一種歷史的意識,這是我們將它同樣歸入「審美的入場」這一分類的原因。
但同時,它又很好地利用了DeFi等其他加密原生工具來「do something good」——Kanon利用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來重塑贊助、慈善、策展和託管,試圖創造一種藝術表達、結構實驗和金融收益相輔相成的「價值飛輪」。
Source:https://www.block123.com/zh-hans/nav/150848115390.htm
Kanon通過KSPEC--Kanon的開源協議,為基於數位化的鏈上藝術的記錄和保存帶來了博物館學的最佳實踐。KSPEC擴展了ERC-721 NFT標準,使複雜的藝術品、其出處、策展背景、藝術家的身份和意圖都能被無限期透明地保存下來。K21將是第一個符合KSPEC標準的NFT藏品。
Source:
https://k21.kanon.art/zh/gallery
https://kanondotart.medium.com/
在K21畫廊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藝術家曹斐的作品《Einstein on the Beach—Chasing the Moon/沙灘上的愛因斯坦-追月》(China Tracy,2021)
Kanon的整體風格與它的項目願景都很藝術,向我們展現了NFT的又一種演繹方式——它有時訴諸當代性的、現時的創作,有時則像Kanon正在做的:很好地結合了NFT鏈上保存的永久性與透明性、與其他加密原生工具的融合性等諸多特質,引入一種歷史的向度,置於當代面前。
【POAP Delivery】#NFT Collectibles
與Kanon同樣表達了一種歷史意識的還有一個小豬項目:POAP Delivery,在這裡我們順帶提一下。POAP是一個「出勤證明徽章協議「,可以使活動創建者向用戶發行出勤證明或活動參與證明徽章。通過POAP Delivery可以獲取POAP以記住曾經參與的歷史性事件。它是基於Merkle樹的空投,通過特別的POAP向過往那些事件的參與者致敬。
【Shoyu】#NFT platform(Metaverse)
Source:https://www.shoyunft.com/metaverse
Shoyu是SushiSwap上的NFT平臺,在設計上「具有日本的感性與美學」。Shoyu的metaverse是一處虛擬展館,呈現出濃厚的東方審美。加密領域的美學態度,將它與Cryptovoxels等一眾更豐富的元宇宙空間區別開來。
Source:https://www.shoyunft.com/metaverse
【Otis】#cultural asset investing
Otis的本質是一個將非同質化的物品(代幣)進行同質化、代幣化,從而使它便於被小用戶投資的項目,基本模式是以App為主要操作平臺,投資收藏品、運動鞋和藝術品以分享其隨時間推移價值增長的紅利。收藏品種類多樣,它們被成為「cultural asset」,並且被分成了許多shares——「文化資產證券化」。在模式上,它和NFT與區塊鏈的關係其實並不密切。
Otis的美學要素主要來自所謂的「Nostalgia」氛圍——懷舊、復古,數字時代的收藏盒。Otis列出的一些收藏品有:
Blue Eyes White Dragon Yu-Gi-Oh Card(2002 LOB-001 First Edition BGS 9.5 GEM-MT)「青眼白龍」,《遊戲王》卡牌;
Darth Vader Action Figure(1978 Star Wars Kenner 「12-A SKU on Figure Stand」 AFA 85)達斯·維德,《星球大戰》;
Venusaur Pokémon Card(1999 Pokémon 1st Edition Shadowless Holo Venusaur #15 PSA 10)妙蛙花,《神奇寶貝》1999年卡牌;
Super Mario 64(Wata 9.6, A+ Seal, Nintendo 64)超級馬裡奧;
Original iPhone(Apple iPhone 2G, A1203, Sealed)「創世iphone「(還有下圖所示的第一代iPod);
Source:https://www.withotis.com/
Medical Bill這一件藝術藏品很有意思,它的創作者MSCHF將3份真實的醫療帳單變成了畫作出售,用以消除73,360.36美元的醫療債務。通過將醫療帳單變成一幅畫,MSCHF著手使兩種貨幣力量相等且彼此抵消,同時也對美國醫療系統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Otis的收藏品中,與籃球有關的球星卡交易顯然不及NBATopShot,且資產證券化的模式也並非加密領域的「新玩法」,但它就像是藏匿在喧譁主街背後弄堂裡的懷舊店鋪,等待我們從NFT眼花繚亂的霓虹裡抽身,偶然踏入此店。
(2)Crypto與Web3網絡集成
上述項目可視作NFT領域審美要素的入場序曲,而相應的網絡集成與個人收藏庫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成為一種Crypto Existence。它們提出的更自由、平等的方案將有助於消減傳統的壁壘,回歸人的主體性,也為整個加密領域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RSS3】#一個Web 3.0 時代內容社交網絡設計的開放協議
RSS3試圖構建新的內容社交網絡,與多個網絡/協議/項目發生連接,對不同模塊進行集成,使參與的人們真正掌握內容的自主權。例如我們在Mirror上發布的文章、在Opensea買入並持有的NFT、在其他很多平臺上發生的行動與「價值實現」都可以通過RSS3協議集中於此。「個體」-「加密錢包地址」-「加密世界的幾乎所有個人內容」這三者被結合地如此緊實,呈現出一個「自我」的緻密結構,前提是在傳統網際網路社會業已支離破碎的「個體權利」回歸「主權個人」。
「The right to create, disseminate and distribute information should not be in the hands of centralized governing. It is the basic right of cyber lives.」
Source:
https://rss3.io/#/
https://www.chainnews.com/projects/rss3.htm?page=2
【Dataverse】#個人數據空間
Source:https://twitter.com/OwnershipLabs?s=20
Dataverse是一個用加密錢包連接的個人數據空間,支持跨平臺NFT收藏,用於管理和展示用戶購買和喜好的NFT,在Dataverse上可以實現個人策展。個人即便不在名義上擁有某個NFT,仍然可以用它來表達自己的個人意識與審美偏好。
Source:
https://opensea.io/
https://dataverse.art/
(3)我們發現的一些有趣的項目
在這一部分,我們將列舉一些風格獨特的項目,對它們進行一個簡單的分類。它們多數是一些知名度不高,但在加密領域顯得「小而可愛」的項目,或專注於一些細分市場。我們無意在本文中對它們逐一分析,Block123提供了莫大的幫助,我們僅將入口引用如下。
【非同質化代幣的獨特模式】
dCanvas 協作藝術:https://dcanvas.co/
AlchemyNFT Alphawallet發布的合成NFT:https://alchemynft.org/
AutographNFT 基於AlchemyNFT協議的NFT:https://autographnft.io/browse/latest-signed/
【「去中心化」社交與內容媒介平臺】
Zer0 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解放思想:https://zer0.io/a/home
Civil 基於區塊鏈的新聞市場:https://joincivil.com/
Minds 基於區塊鏈的社交網絡:https://www.minds.com/
Capsule 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平臺:https://capsule.social/
【虛實之間:NFT與「實在」的價值之橋】
【細分領域的crypto探索】
Myco 團體共同創造和分配價值的平臺:https://www.myco.space/
Cryptomedia 集合創建者、所有者的超媒體市場:https://cryptomedia.wtf/
STARTHAUS 數字物理藝術的歸屬:https://starthaus.gallery/
RENDAR 世界上最優質城市藝術家的數字藏品:https://www.rendar.org/
SteakNetwork 牛排愛好者的去中心化社交平臺:https://steak.network/
FontCommunity NFT去中心化字體市場:https://font.community/
三、溫瀾wetLand觀察
Source:https://twitter.com/crow_wetland/status/1428611777189670912?s=21
以美學作為邊緣突破的契機,或許是建立加密領域的東方意義符號與話語體系的一條可能路徑,這也是NFT市場日益成熟的過程中浮現的留白,有待我們在美學共識下進行創造的行動。
以生活世界與器物題材的美學為題,溫瀾的目光將同時投向兩個相輔相成的世界:基於文藝生活的現實美學空間與基於加密共識的NFT美學領域,以尋求兩者間的對話——前者註定能在後者提供的crypto場域中獲得更大的擴展,而後者以前者為內容之基、精神之根,又能實現對前者的超越(something beyond daily life)。
溫瀾的願景是做一個以器物為載體的日常生活美學的發現者與NFT美學的潛心觀察者。在現階段,我們即將著手開始的工作是數字陶藝器物dictionary的編寫,這同樣是一個「小而溫情」的器物美學實踐,期待在不久後以一種「大道至簡」的形態與諸位相見。
wetLand 伊始 | 溫瀾:在Crypto的浪潮裡找尋一種溫吞與微瀾
From:wetLand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