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欠族的話題在網絡引起熱議。
小林的工資卡上餘額所剩無幾。
這兩天,一個名為「月欠族」的新名詞走紅網絡,新浪微博上,「月欠族」成了熱搜關鍵詞。截至昨日下午4點,「『月光族』變『月欠族』」的話題閱讀量已經達到2.4億。
所謂「月欠族」,是指那些每月不僅收入花光而且還要因生活消費欠債的人,是網友們創造的表達「比『月光族』還嚴重的族群」的一個新詞彙。昨日,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採訪了兩位重慶本地年輕人,在他們看來,自己就是「月欠族」。
月入上萬無房貸
小夥每月一半收入用來「還債」
28歲的林森(化名)在重慶渝北的一家汽車4S店做銷售,雖然是個90後,每月的平均工資卻都超過了一萬元。林森是合川人,2018年,他從小耍得最好的兩個朋友相繼在主城買房,朋友們都開始面臨每個月至少2000元的房貸,對於早就因父母支持在重慶全款買房的林森,他們無疑是羨慕的。
但是,他朋友不知道的是,不用還房貸、收入還上萬的林森,卻已經累計欠著約5萬元的信用卡債,工資發下來的那幾天,其中的一半就要拿來還信用卡和「花唄」。
在林森的手機裡,工資卡所屬銀行發的最後一條信息來自於20日上午10點,信息顯示,小林的工資卡餘額只有6.16元了,「接下來一周,都只有靠信用卡了。」
在林森朋友們的眼中,他生活富裕,過得很「瀟灑」,沒有車的他平日裡出門幾乎都打車,他用來打遊戲的筆記本電腦售價約18000元。而林森現在用的手機,則是去年12月才換的iPhone最新款,「就覺得應該換了,我的手機一般不會用超過兩年。」就在春節放假前,林森又在觀音橋的一家英語培訓機構購買了兩年的培訓課程,全價2萬多元,他最終選擇分期付款,每月支付1300元,他的信用卡債,又多了一筆。
這些消費全部都必須由他自己承擔。2014年,在合川做生意的林森爸爸賣掉了合川的兩處房子,給兒子在五裡店買下了現在的住所,因為害怕他還房貸壓力太大,才咬牙選擇了全款買房,「當時家裡就說,沒有多的東西可以支持我了。現在家裡知道我收入不錯,我也不敢開口說錢不夠花,還欠了幾萬卡債。」
林森回憶畢業後的這幾年,幾萬元的卡債早就成了一筆糊塗帳,到底是怎麼積累出來的,一筆又一筆的分期到底是怎麼來的,他早就記不清了。只是每月2號還款日到來,他才會在簡訊的提醒中將簡訊上需要償還的那一筆數字轉帳到信用卡所屬的銀行,每個月,他幾乎一半的收入都要用來還信用卡和花唄。
一年存了兩萬元
搬一次家全部清零
和高消費的林森不同,27歲的白悅一直都很節約,雖然月薪只有5000元左右,但她每月除了1500元的房租,還能拿出1000元左右存起來。到今年1月15日,白悅的存款剛好15000元,但是半個月後,存款清零不說,到2月21日,白悅算了算自己的信用卡欠債,已經欠款近1000元,「這是我第一次真的因為沒有錢花才借信用卡,以前用信用卡都是因為有折扣才用。」
從小有存款到第一次成為「月欠族」,白悅只做了一件事,「搬家」。去年12月,白悅的房東告訴她,自己的房子賣掉了,兩人的房屋租賃合同籤到了2019年2月5日,到那時,房東不會再和白悅續租。
隨後,白悅開始在附近找房子。白悅原本住在時代天街附近的小區,房子面積只有50平方米,白悅在這裡生活了3年,最大的感覺就是小,「屋子裡到處都堆滿了我的東西,住起來有些壓抑。」這一次,白悅下決心租一套大一點的房子,最終在隔壁小區看上了一套70平方米的小兩室,租金2200元。2月1日,白悅和房東籤訂了租賃合同,租金和押金一共支付了8800元,加上給中介公司的服務費,一萬元就沒了。
因為快要過年了,白悅迅速找了搬家公司,給新房添置了廚具等,等她搬完家準備回老家過年,才發現存款已經所剩無幾。
「後來回了老家,給爺爺奶奶的紅包一部分都是信用卡提現的,也不好意思跟家裡要!」不過,白悅覺得,自己的「月欠族」生活只會是很短的時間,「下個月就會回到正軌,當月欠族心裡慌。」
小調查
兩成白領經濟負債 應該調整消費習慣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18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報告稱,超兩成白領2018年處於經濟負債狀態。盤點收入盈餘時,有21.89%的受訪白領處於負債狀態,成為典型的「窮忙族」,存款餘額為「1萬-3萬」的白領佔20.15%,存款「5萬以上」的白領為17.67%。
就「月欠族」這個新稱謂和它背後的消費方式,昨日,記者採訪了10位25-35歲的重慶白領,除了必要的車房貸款,他們是否贊同「月欠族」的生活方式。
10位受訪者中,有兩位表示自己就是「月欠族」,每月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依靠信用卡和「花唄」生活,其中5位表示自己會「超前消費」但不是「月欠族」,「我在每月初都會給自己定下一定比例的信用卡額度,一般佔我上月收入的20%。」受訪者林小姐稱,自己會把那20%左右的錢存起來,信用卡則下月還。而31歲的何先生則表示,自己只會在特定的消費前提下使用信用卡,「有打折活動或積分翻倍之類。」
10位中剩下的3位則表示沒有信用卡,也不會進行超前消費,「就怕自己忍不住,花過了,越欠越多。」
10位受訪者中,有6位都認為「月欠族」應該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一些高收入人群也成了月欠族,不少是因為消費構成不合理,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其實仍然可以過得很舒服。」林森的朋友李先生覺得,林森可以學著降低自己各種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兒。」
網友熱議
@「老師寵愛」:身邊很多人都用花唄,就是超前消費,自己工資不夠了用花唄。下個月好不容易發了工資還要還花唄,然後還是不夠花,這種循環導致永遠也沒有存款而且永遠在欠錢。
@渴盼飛翔:欠債消費,超前消費,這些都是自己的原因,怨不得別人。
@小陳今天穿什麼顏色襯衫QAQ:我始終覺得花唄、信用卡什麼的,都應該是解決燃眉之急用的,而不是為了虛榮刻意去消費,而且花這樣的錢和貸款買車買房不同。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