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平,男,1955年生於廣州。原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州市文聯主席、廣州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廣州文聯詩書畫院執行院長、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
1976年入伍,海軍大校軍銜。2002年任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2012年10月任廣州市文聯黨組副書記、主席。自幼酷愛書法,精通篆、隸、楷、行、草五體,尤其擅長行草,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和比賽,30餘次獲獎。出版6部書法集,作品收入70多部書法集。作品被國內外多家藝術館、博物館、美術館和個人收藏。2010年為廣州亞運會書寫了「一起來更精彩」的口號,流傳甚廣,影響巨大。原作現收藏在廣州亞運博物館。
喬平其人,凜然大氣,開闊豪邁;
喬平其字,灑脫豪放,遒勁開張。
他勤於書法一甲子,墨韻留痕;
他筆墨濃情寫大愛,境界悠然。
陳秋明/文
喬平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領導,文學、書法、攝影、雕塑、盆景樣樣在行,而且都有成名之作面世。在眾多的藝術門類中,我覺得他更鍾情於書法,一方面是他行政工作太忙而沒有更多時間顧及其他藝術,另一方面書法更適合他宜情達性,為社會服務,我與喬先生認識十年八年了,足證他書法長足進步,由業餘的書法愛好者轉變成一位書法名家,他給我一個最深刻的印象是虛心求教,轉益多師,每當我們有機會在一起揮毫的時候,他都會很真誠地說:「陳老師,你看我的字哪裡還有毛病?」因為真,所以我也不客氣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每次他都非常虛心記下來然後反覆琢磨其中道理,遇到其他老師,他也能不恥下問,多方求教,所以他的進步神速。
喬平的書法,植根二王,灑脫豪放,筆墨精妙,又溶入軍人出身的特有氣質,作品處處閃耀著一種雄健而又豪邁英氣,他的代表作,廣州亞運會志願者口號一—「一起來更精彩」,更是達到一個藝術高峰,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張名片。
劉斯奮/文
從政之餘,兼習書畫,可以說是中國文人一個相沿久遠的傳統。不過在古代,崇尚「學而優則仕」,從政成了人生的頭等選擇,詩詞歌賦都屬於有興趣和閒暇才弄一下的「餘事」,就更別說書畫這種「末技」了。到了近現代,「學而優則仕」不再是讀書人的唯一出路,為文作畫都成為正常的職業。這種觀念改變,無疑是社會的一大進步。但職業的分工,又口生出一個問題,不同門類成為不同從業者的專利,於是就有了所謂官員、作家、畫家、書法家(還有其他各種家)的區別。界限分明,各守一隅。倘若從某個門裡跑出來一個不安分者,竟然越過界限,四處遊走,就難免遭到質疑,甚至飽受白眼。就這一點而言,似乎反不及古代之寬容。這恐怕也是世情演變所難免的一種尷尬。
不過,尷尬歸尷尬,不安分者仍舊未曾絕跡,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越來越多。這也並不奇怪,因為人的稟賦往往並的不是單一的。一個行政官員完全有可能兼具繪畫書法、歌唱演劇乃至科學研究的能力;反之也一樣,讓一個書畫家或者別的什麼家去從事行政管理,也未必就不能勝任。只不過近現代社會的嚴格分工迫使他們只能從一而終,其他方面的潛能無法發揮而已。當然,現代社會對於專業知識和技術的要求比古代高得多,以至一個人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完全掌握,恐怕也是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之一。但這並不應該成為門戶森嚴,排斥(或不敢)越界的理由。也許是出於同病相憐的經歷,我對於不甘固守一隅,敢于越界而出,多方面嘗試發掘自身潛能的「不安分者」,總是抱有本能的同情和敬意。因此,當喬平告訴我,準備將他的書法作品拿去發表,希望我說上幾句時,我就一口答應下來。
確實,喬平同我一樣,也屬於一個「不安分者」。他年輕時曾在長沙市工藝美術公司搞過石雕,後來入伍到海軍服役,先在海島一線部隊和艦艇工作,接著又在軍隊報刊從事新聞宣傳,2002年轉業到廣州的媒體,一幹就是十年。去年又被推選為廣州市文聯主席,正兒八經地搞起文藝工作來。縱觀他的經歷,可謂種類頗多,跨度不小。按照當今的專業界限,無疑很難把他列為某一門類的專業人士。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在每個領域都能幹得頗為出色。恰恰相反,也許正是這些不同的崗位,才造就了他,使他有機會發揮出自身多方面的潛能。
說到藝術,我從來認為,這是一種精神創造。它首先需要天賦,同時也需要多方面的素養。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所謂工夫在詩外、工夫在畫外。這些外在工夫,絕不是單一地潛沉在某個行當裡能得到的。而多個領域的穿梭出入所獲得的素養和經驗,恰恰是使這類作品同單一的專業人士相比,顯得頗異其趣,別具風貌的重要因素。也許在技術性的層面,它不如專業作手浸淫得那樣深,但論其中的內涵、品位和氣象,卻又往往不是只著眼於技巧的職業作者所能企及的。試觀喬平的書法作品,無論是結體還是用筆,都顯示出他很下過一番臨習的工夫,做到規行矩步,嚴守繩墨。但我更欣賞的是作品中那種鮮明的個人風格,平正厚重而不失飛動變化、剛健率真而又內斂含蓄——無不強烈地透露出作者的性情、眼界和胸襟,使讀者觀其書如見其人。而這,也許就是有著多種歷練的他與眾不同的藝術特色,同時也是最能打動人之處。
「我的外婆曾經是私塾的老師,她寫得一手好字,特別擅長柳公權的字體。我從2歲起跟她讀帖,學寫柳體楷書,3歲起開始讀書,從小就養成了對字帖和文字的一種特殊的感情。」
外婆開啟了喬平的書法藝術人生,勤奮給予了喬平通向書法藝術高峰的階梯。「喬平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領導,文學、書法。攝影、雕塑、盆景樣樣在行,而且都有成名之作面世。在眾多的藝術門類中,我覺得他更鍾情於書法,一方面是他行政工作太忙而沒有更多時間顧及其他藝術,另一方面書法更適合他宜情達性,為社會務。」廣州市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陳秋明與喬平認識達10年之久,見證其書法的長足步。「由業餘的書法愛好者,轉變成一位書法名家,喬平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虛心求教,轉益多師。」
除了不恥下問、多方求教外,喬平還是一個非常勤的「求道人」。他臨習過百餘本各種書體的近現代書家的營養。每天只睡4-5個小時,除了工作以外,寫字,成了他唯一的享受。
喬平早年做過雕塑、當過兵,之後又從事媒體、文聯等工作。環境變換,其志不變,天天寫字成了他多年的習慣。在他看來,書法有兩個要訣,一是師法傳統,二是持之以恆。他說,書法講究實踐,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寫,才能有所提高。從而找到創作靈感。「只要有時間,就一定練習,出差時候也不例外。」
數十年臨帖練習,夯實了他的書法功底;長時間師法古人,豐富了他的書法涵養。使其書法力透紙背,古樸之中含著奔放,細膩之間透著剛毅,端莊厚重又不失靈動,毫無拖泥帶水的流弊。其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的展覽和比賽,屢屢獲獎,被收入數十本書法集中。
喬平精通篆、隸、楷、行、草等多種書體,其中尤愛行草,「一起來,更精彩」,便是其上乘佳作。這幅收藏於廣州亞運博物館的行草作品,瀟灑、奔放、富有活力與激情,流傳甚廣,影響巨大,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張名片。
陳秋明評價說:「喬平的書法,植根二王,灑脫豪放,筆墨精妙,又融入軍人出身的特有氣質,作品處處閃耀著一種雄健而又豪邁英氣。」
喬平認為,書法需要取法,不僅需要山河風月的自然因素、詩書禮樂的文化因素,更需要當下社會與時代新生長的觀點與新知,以此提高書法的格調、豐富書法的內涵。
書法展示,歡迎大家鑑賞!喜歡收藏的朋友,歡迎來電諮詢,聯繫方式如下:
聯繫方式
郵箱:kawaygolf@126.com
官方網站:www.kawaygolf.net
微信:13725298986聯繫人:陳小姐
電話:020-82522986手機:13380056938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同和老莊豪英街立豐巷3號之一
長安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查詢更多信息,歡迎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