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實控人減持又被外資賣出美的集團業績高增長或難持續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在遭到創始人何享健大額減持後,中國家電行業市值第一、營收規模最大的白電巨頭——美的集團(000333.SZ)股價出現了下跌。截至11月27日收盤的過去的7個交易日,美的集團股價累計跌幅6.6%。

今年以來,美的股價累計漲幅超50%。伴隨著股價的走高,不僅控股股東和創始人對美的進行減持,包括公司現任董事長方洪波、董秘江鵬等在內的高管均紛紛減持套現。此外,外資機構的持股數量也在不斷減少。

回歸美的本身,從過去十年的業績來看,不可否認這是一家盈利穩健的公司。但面對現在較高的估值,未來業績增速能否匹配仍存在不確定性。

曾被外資買超紅線如今遭減持

11月20日晚,美的集團(000333.SZ)發布公司控股股東美的控股及一致行動人何享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的公告,二者減持累計套現近56億元。美的表示,他們將減持後所獲資金在順德北滘投資約百億建設一家非營利性的和祐國際醫院。

減持後,美的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何享健仍擁有美的31.12%的股權且未來12個月內無減持計劃。此外,今年3月開始,美的監事梁惠然、董秘江鵬、董事長方洪波紛紛減持,三人合計套現達13.7億元。具體減持情況如下圖所示: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截至11月25日,深交所信息顯示,美的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持股比例達25.71%,距26%紅線僅一步之遙。10月30日,滬、深交易所正式對外發布QFII、RQFII證券交易實施細則新規。自11月1日起,外資持股比例初始披露指標將由26%調整至24%。

在此之前,7月6日美的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持股比例曾一度超過當時規定的28%「紅線」,達28.01%,當天股價上漲2.63%,報收64.03元/股。

今年以來,美的股價呈一路上漲勢態,截至減持公告發布日,年內累計漲幅高達57.91%。伴隨著公司股價的一路走高,滬深港通持有美的股份的比例整體呈下降趨勢,從7月份的17.86%下降至11月的15.53%。

此外,陸股通龍虎榜持股情況顯示,近5個月外資機構持有美的集團的股份也在不斷減少。截至11月24日,滙豐銀行的持股比例從7月3日的6.83%下降至11月25日的5.78%;摩根大通的持股比例從3.61%降至3.35%;渣打銀行從3.2%降至3.09%;花旗銀行從1.78%降至1.32%;高盛從0.51%降至0.49%。

11月23日,北上資金淨流入100.51億,美的集團被淨賣出0.89億元。截至11月26日收盤,美的每股報收87.02元,總市值6114億元。

未來業績高增長或難持續

回顧美的過去近十年的業績表現,不可否認這是一家盈利穩健的公司。但面對現在較高的估值,未來業績增速能否支撐起高估值,仍存在不確定性。

迄今成立五十餘年的美的集團,位於廣東順德。目前公司業務主要涵蓋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三方面。

2010年-2019年,美的營收從1102.62億元增長至2782.1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5.04%;同期,歸母淨利潤從37.46億元增長至242.1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1.13%。

從上組數據可以看出,2017年-2019年美的利潤增速高於同期的營收增速,這得益於近兩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高,毛利率從2017年的25.02%提升至2019年的28.86%。

僅僅過去盈利穩健還是不夠的,對於廣大投資人來說,未來的業績增長則顯的更加重要。國元證券研報顯示,我國家電行業在經歷了2017年的高速增長後,2018年-2019年維持高位震蕩,2019年全年行業零售規模8032億元,同比降低2.2%。

國元證券認為空調行業未來仍有4.5%年複合增長率。儘管國元證券給出了樂觀的預計,但這一增速是低於產業在線統計2009年-2018冷年十年間年複合增長率7%的增速。

今年以來,由於疫情影響,美的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67.61億元,同比下降1.88%。與之相反的是,今年以來公司估值一路上漲。

截至11月25日,美的市盈率已經達到25倍,這一數據已超過上市以來99%的時間。最新數據顯示,盈利預測一致目標價為86.42元/股,基本同當前股價持平。

另外,據一致預測,2020年-2022年,美的營收規模將分別以1.73%、11.3%、9.05%的增速遞增;同期,利潤增速將分別達到4.61%、14.5%、12.62%。這一業績數據相比過往的17%,甚至近20%的增長來說,大為遜色。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相關焦點

  • 5000億醫藥龍頭卻遭外資減持 來看QFII最新持倉...
    5000億醫藥龍頭卻遭外資減持,釋放什麼信號?來看QFII最新持倉變化 摘要 【高盛狂買海康威視!5000億醫藥龍頭卻遭外資減持 來看QFII最新持倉變化】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2日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中,共有14隻QFII現身20家A股上市公司。
  • 貴州百靈業績遭反噬成被問詢「專業戶」 一年減持近40次
    9月,公司的實控人姜偉及一致行動人姜勇,還因為被強制平倉而導致被動減持,並且還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裡,貴州百靈被問詢已高達十次。而這一次,貴州百靈卻一再地延期回復深交所的關注函。「苗藥第一股」怎麼了?如此操作,是否意味著姜偉想放棄實控人的地位?就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聯繫貴州百靈相關人士,並未得到任何回應。
  • 海天味業「打翻醬油瓶」 調味品板塊遭資金減持
    其中,6000多億市值的調味品龍頭股海天味業在連創新高之後,突然大幅下跌,並引發調味品板塊全面回調,海天味業市值一日間蒸發逾580億元。 9月3日,北上資金淨賣出10.0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9.17億元,深股通淨賣出19.21億元。北上資金淨買入貴州茅臺5.15億元,寧德時代、洋河股份、京東方A等也獲得超億元的淨買入。藥明康德、五糧液、海天味業等則被淨賣出超億元。
  • MSCI將格力電器從標準指數中剔除 美的等個股外資持股佔比超24%
    MSCI公告未提供剔除原因,業界普遍認為,這與外資持有的格力電器比例超標有關。深交所數據顯示,除格力電器之外,目前美的集團、廣聯達、啟明星辰和華測檢測四家的外資持股比例也在24%以上。 對此,有業內人士質疑,格力電器等家電股外資佔比高的原因有可能與內地資本撤出以及人民幣匯率升值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冷年結束,我國空調銷量與零售額同比下滑。
  • 隆基股份大股東高位連續減持套現 光伏龍頭高毛利時代瀕臨終結
    據估算,這2次減持3人合計套現金近40億元。   光伏大牛股在風頭正盛之時突遭大股東減持,自然引發業內猜想。良好的業績在資本市場上得到認可,短短2年時間內,其市值增長了2500億元。   此外,李春安為公司實控人李振國夫婦的一致行動人,李春安減持前,三人合計持股超30%,李春安持股比僅次於李振國。   對於李春安的此次減持,隆基股份投資者熱線回復稱,減持是大股東個人行為,主要出於資金安排考慮,對管理層不會有大影響。   也有散戶投資者不以為然,認為套現30多億元應該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生活。
  • 財說| 遭復星集團減持套現千萬,青島啤酒股價到頭了嗎?
    記者 | 袁穎琪編輯 | 陳菲遐青島啤酒股份(600600.SH,0168.HK)在股價、業績連創新高之後,遭到了股東復星集團的連續大幅減持。經測算,此次復星集團減持套現金額約為3800萬港元。對於減持的目的,復星集團表示是因正常投退安排而減持。需要留意的是,青島啤酒為AH股兩地上市,此次復星集團減持的是港股。截至發稿,港股青島啤酒股份報80港元,A股青島啤酒報93.61元,A股較港股溢價約39%。今年青島啤酒的業績十分亮眼。
  • 銀龍股份業績低迷 謝氏家族持續減持
    而謝鐵橋兄弟謝鐵根、謝鐵錘則陸續減持公司股份。在謝氏家族持續減持的背後,是銀龍股份業績的低迷。2020年前三季度,銀龍股份營業收入為18.42億元,同比下滑5.4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98億元,同比下滑23.65%。
  • 健合集團業績逆勢增長 把握機遇持續發展
    健合集團多年以來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獲得了無數用戶的讚譽。因此,即便是在今年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健合集團業績依舊實現了逆勢增長。11月5日,健合(H&H)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HK.1112,以下簡稱「健合集團」),正式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報告。
  • 美的集團再被外資「買爆」 家電板塊迎來配置優勢
    美的集團再一次被外資「買爆」。7月7日,信息時報記者從深交所官網獲悉,截至7月6日,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持有美的集團A股總數為19.64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8.01%。這也是在今年1月20日之後,美的集團再一次被外資「買爆」。
  • 業績不俗股價暴漲,董事長卻帶頭減持,蘇奧傳感還好嗎?
    對於高漲的股價,蘇奧傳感的實控人及高管們坐不住了。   其中,董事長李宏慶擬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18,487,224股,佔本公司總股本比例的6%;副總經理孔有田擬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153,626股,佔本公司總股本比例的0.0499%;特定股東張旻擬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6,162,408股,佔本公司總股本比例的2%。  減持公告發布後,昨日蘇奧傳感的股價下挫近12%,以16.57元/股報收。
  • 百億私募減持燕京啤酒,洋河股份也遭大股東甩賣38億,A股要」醒酒...
    百億重陽減持燕京啤酒根據燕京啤酒(000729)最新公告,公司近日收到股東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和重陽集團有限公司的《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代表作為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私募投資基金)在2020年11月20日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了公司股份2297.69萬股。
  • 「女鞋王」星期六轉型「網紅」 業績預增15倍卻遭減持
    「女鞋王」轉型「網紅」股價創新高,業績預增15倍卻遭減持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歲末年初,被稱作「中國女鞋第一股」的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002291.SZ)憑藉搶眼的股票漲幅,備受市場關注。
  • 減持違規收監管函 永和智控原實控人輪番清倉 新實控人忙併購轉型...
    據統計,今年以來,永和智控發布的減持公告就有7封之多,而且幾乎都是清倉式減持。是什麼原因讓大股東紛紛選擇清倉?故事得從去年10月份的實控人變更開始說起。   但自上市以來,永和智控業績下滑、增長乏力,2019年10月,公司原實控人應雪青和陳先雲夫婦選擇出讓公司控制權。
  • 頭條| 9大外資美妝集團曬最新「成績單」:有人滿堂紅,有人準備迎...
    頭條 | 9大外資美妝集團曬最新「成績單」:有人滿堂紅,有人準備迎「逆風」 CBO首頁 | 作者:吳思馨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20
  • ...公司已吊銷,股東拋出減持套現計劃,業績大變臉內審部負責人閃電...
    近日,愛迪爾雖然迎來了兩大利空消息,包括被深交所持續重點監控、股東拋出減持計劃,但卻依然未能抵擋得住愛迪爾股價的瘋狂上漲,截止7月6日,愛迪爾股價迎來了連續7個交易日漲停。對於股價漲停的原因,有媒體報導稱,主要是由於「網際網路金融+抖音小店」概念所致。其中,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實際上來源於2015年4月的一份關於設立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的合作意向公告。
  • 蘇奧傳感增發之前進行大額減持 專家稱股東減持行為應區別對待
    股價大漲股東「缺錢」減持 公告顯示,蘇奧傳感實控人、董事長李宏慶擬在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1848.72萬股,佔總股本比例6%。同時,李宏慶承諾,在連續90個自然日內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 外資小家電巨頭蘇泊爾遭國內企業圍攻:業績下滑 國內市場失守
    來源:斑馬消費火熱的小家電行業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仍然逆勢增長,行業巨頭蘇泊爾卻業績下滑,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超過10%。蘇泊爾近年來業績增長一騎絕塵,代表了外資成熟產業鏈在中國市場的成功複製。當追趕者們的實力差距逐漸縮小形成包圍圈,蘇泊爾還能再創奇蹟嗎?
  • 聯創股份業績「拼圖」難持續
    耐人尋味的是,一再澄清之後的聯創股份卻業績跳水。在2013年年報中,聯創股份這樣描述:2013年是公司上市後的第一年,是聯創集團成立的第一年,是公司二次創業的第一年!今年公司業務保持增長,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融資能力大大增強,遠景規劃逐步清晰。經營目標:2013年及未來三年公司將力爭銷售收入、利潤年均增長30%以上。
  • 業績下滑、減持不斷,股價卻狂飆超150% 江龍船艇收深交所關注函
    業績下滑、減持不斷,股價卻狂飆超150% 江龍船艇收深交所關注函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8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