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吃香」的邊隅縣城,境內資源豐富,縣名源於趙武靈王墓

2020-12-21 法海縱覽旅遊

大同是山西最北部的地級市,守衛著山西北部,是山西的「北門」,與內蒙古、河北接壤,大同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大同作為北魏的都城,一度成為當地的經濟文化中心,社會發達繁榮,大同城市建設基礎好,今天我要說的是大同「吃香」的邊隅縣城,境內資源豐富,縣名源於趙武靈王墓。

今天的大同古城依然保持著原有的風貌,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大同煤炭資源豐富,隨著經濟和交通的發展,其區位優勢日益突出,大同的未來是光明的,大同一隅有個比較低調的縣,網友很少提起這個縣,但它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縣,境內分布著大量的資源,包括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等,它的縣名源於戰國時期的趙浩棋武陵,這個城市是靈丘縣,靈丘縣是一個幅員遼闊的縣,面積2732平方公裡,靈丘縣資源豐富,跨界河流眾多,水資源和地下水資源豐富;靈丘縣氣候資源豐富,氣候類型多樣,適合種植多種經濟作物。

礦產資源豐富,包括非金屬和金屬礦40多種,高價值的30多種,特別是儲量大、質量好的花崗巖,還有大量的錳礦和銀礦,此外,靈丘縣還有許多旅遊資源,包括各種文化景點和自然風光,平型關戰鬥遺址、北魏覺山寺、曲輝寺、唐代石佛群等人文遺址,以及桃花扇自然洞、華塔村景區等自然資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靈丘縣的縣名源於戰國時期的趙浩棋武陵墓,眾所周知,趙浩棋武陵的「胡夫騎射」促進了中國文化與少數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當然趙武靈王墓也在靈丘縣,另一方面,靈丘縣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靈丘縣有望成為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的小型鐵路公路交通樞紐,有空來山西省靈丘縣看看,那麼你對大同「吃香」的邊隅縣城,境內資源豐富,縣名源於趙武靈王墓,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大同迎來「新改革」,這一縣有望成新城市,面積是雲岡區2倍多
    對於大同將來的規劃,有人表示可以進行縣區升級的方式,來加快發展。現在的大同擁有了4市轄區6縣,每一個轄區的分布面積相對來說較為均勻,而面積最大的就是靈丘縣。它的面積也是雲岡區的兩倍多,不過雲岡區的人口,達到了74.3萬人,但是靈丘縣只有24萬多,所以這也算是地廣人稀,這時候開發就會更緩慢一些。
  • 大同一「黑馬」縣城,境內已開通高鐵,未來有望「撤縣設區」
    提及山西,首先會想到的是當地的煤炭資源,省內的煤炭資源相對來說還比較豐富,並且煤老闆的這一詞彙也逐漸的開始大眾化。當地還憑藉著自身的資源優勢逐漸的發展起來,還進一步地帶動了省內城市的發展。大同在省內佔據著獨特的地理位置,且還有著比較久遠的歷史,還有著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同不僅是國內的一座歷史名城,且還是一座交通樞紐城市。
  • 大同各區縣名稱的由來是什麼?這些名稱都蘊藏了哪些歷史符號?
    雲州區有眾多著名風景區,自然景觀如大同火山群、土林、桑乾河溼地公園、烏龍峽、冊田水庫、採涼山、大同睡佛等。人文景觀有歷史文化名村落陣營的呂家大院、火山頂上的昊天寺等。陽高縣境內有許家窯人遺址、雲林寺、古長城等。左雲縣左雲縣的名稱與「大同左衛」和「雲川衛」有關。明朝明洪武二十六年,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設置「雲川衛」;明朝正統十四年雲川衛移治舊鎮朔衛城(今大同左雲縣);永樂元年設置大同「左衛」。清雍正三年,以北西路九堡併入大同左衛,始稱「左雲縣」。左雲縣知名景區有五路山、摩天嶺等。
  • 大同或將再添「猛將」,一縣城有望「立市」,煤炭儲量36.3億噸
    很多人對於山西的認識,就是這裡眾多的煤炭資源,其實除了在山西境內有豐富的煤炭儲藏,內蒙等地的煤炭儲量也是非常豐富,但是在大家固有的認知裡,還是山西境內的煤炭資源最豐富。很有可能山西這個省份就是依靠著煤炭才有了好的發展,人們才會有這樣的認識,山西這個地方除了煤炭之外,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優秀的。
  • 福州一「吃香」縣城,距離臺灣新竹僅68海裡,有望「撤縣設市」
    隨著福州的不斷向前的發展,這裡下設的縣城也跟著「沾光」「有福氣了」。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一起走進福州的平潭縣。平潭縣在福州市的一眾縣城中脫穎而出,非常受關注。它坐落於東邊,距離我們臺灣的新竹僅僅68海裡,有著非常一目了然的區位優勢。這座特別的縣城由120多個島嶼構成,海域面積比陸地面積大了好幾倍,有著特別豐富的海洋資源。
  • 大同有一座小縣城,人口34.35萬,坐擁享譽世界的「空中樓閣」
    大同市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最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在早期其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快,甚至曾與蘇州經濟水平不相上下。大同市全市總面積為14176平方千米,境內人口大約331萬人左右,下轄5個區7個縣。大同曾經是北魏王朝的都城,境內自然也有很多人文古蹟遺址,尤其是大同的雲岡石窟聞名天下,無人不知。
  • 吉林有一「寶藏」縣城,礦產資源豐富,有望「撤縣設市」
    而不光是吉林市的發展的好,其下面的縣城的發展也都非常不錯,而在其中個,有一個縣的發展尤其的令人矚目,2019年,全縣的GDP達到了92.6億元,雖然整體的實力還有待提升,但在吉林市是發展不錯的縣城之一,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相當大的,如今,該縣也是作為省內有望被「撤縣設市」的縣城了,它就是「永吉縣」。
  • 山西大同下轄的10個行政區域一覽
    市轄區1.新榮區新榮區,是山西省大同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山西省境北部,大同市境西北部。北靠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豐鎮縣交界,東與陽高縣、東南與本市雲州區、西與左雲縣接壤,南與本市雲岡區和平城區為鄰。素有「大同後花園」之說。
  • 伊犁州「吃香」的縣,坐擁17億噸煤炭,境內有萬畝薰衣草花海
    伊犁州在新疆的伊犁河谷境內,是一座面積非常遼闊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伊犁河谷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農業產業相對來說非常發達。因此,伊利河谷周邊縣城的經濟發展水平是非常不錯的,而伊犁州也被人們稱為「塞外江南」。伊利州境內生活著大約440萬人左右的人口,除漢族之外,還生活著46個少數民族。伊犁州交通條件也非常不錯,這也是它經濟發展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 眉山「很吃香」的縣,被天府新區「看中」,未來有望「撤縣立市」
    眉山市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50%。雖然眉山市的經濟體量不顯眼,僅1380億元,但是它的人均水平較高,達到了4.6萬元。眉山市的公約產業增長較快,以自來水生產、鋼材製造、瓷質磚製造以及塑料製品產業為主。
  • 都市篇-山西省大同系列
    趙武靈王墓, 位於大同靈丘縣新華西街西段 ,靈丘縣名由此而來,明崇禎年間在墓南立石碑1通,並建有碑樓,高4米。 民國7年修葺,樹碑1通,築神道長246.67米。1984年四周築圍牆加以保護。墓園遍植樹木,墳丘綠草覆蓋。
  • 山西大同一個縣,與河北省交界,有高速路還沒有鐵路
    山西省大同市下轄4個區、6個縣,其中有多個與河北省交界的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其中之一的廣靈縣。廣靈縣位於大同市東南部,永定河上遊,北嶽恆山東襟,東部與河北省蔚縣交界。廣靈縣區位優勢較為明顯,縣城距離北京約290公裡,距離山西省會太原約330公裡,距離石家莊市約300公裡。國道和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目前出縣境的「東出口」廣蔚高速還未打通,如廣蔚高速貫通後,來往京津冀將更便捷。鐵路方面,廣靈縣目前還沒有鐵路,是大同市少有的還未開通鐵路的縣。
  • 遼寧錦州的一個縣,境內有一個高鐵站,卻距縣城約50公裡
    旅行現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陶冶情操的選擇,當我們踏上遠方列車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已經發生了變化,旅行不是為了遠方去遠方,而是享受旅行途中那種經歷,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風景,都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意義,當你經歷了一段旅行人生也就會增添了一筆閱歷,生命從而更加精彩豐富。
  • 雲中遊群鵠,大同大不同,一城一窟名天下,一山一寺成詩畫
    大同的「雲中」之名,前有趙武靈王的雲中城,後有唐玄宗的雲中郡。大同在戰國以前一直為遊牧民族所佔據,一直到被七雄之一的趙國納入期國土,「平邑」也成為大同建城之始。秦以後大同再次落入遊牧民族之手,漢高祖的「白登之圍」和王昭君的「出塞和親」都跟大同有莫大關係。
  • 安徽要「搞大事」,境內一縣城可能「拆分」,池州未來有新縣城了
    其實安徽還是有知名度的,境內的醫藥產業在我國可是赫赫有名。池州也是一座蠻低調的城市,名氣不及省會合肥,並且也沒有周邊城市那麼大的現代化建設,更沒有作用黃山的黃山市那麼出名。雖然名氣不行,但是池州的經濟發展空間還是挺大的,境內發展當中,需要有著新的變化來取得更好的發展,而池州境內的這一縣城就有希望完成池州這一「心願」。
  • 喜馬拉雅山下,雅魯藏布江源頭,中國縣城搬遷最頻繁的縣
    縣城搬遷概況建縣時縣城駐於崗久,因清朝仲巴洛強谿治於崗久,而帕羊鎮境內縣有崗久村(或譯崗曲村)或為仲巴縣的第一個縣城。後又遷駐帕羊鎮(時間不詳),帕羊鎮駐低聶康村或為縣城第五次搬遷之地;其名系藏語中間寬廣之意,相傳格薩爾王作戰至此安營紮寨,因水草豐美而成為格薩爾王的牧馬場得名帕羊。
  • 山西一「潛力」縣城,18年扔掉貧困縣的帽子,境內一5A景區火了
    當然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這都是一項非常好的消息,在我國中部靠北方的位置是山西省,在境內也有諸多貧困縣的出現。不過最近幾年這樣的縣城也在逐步減少,一直到今年,各個貧困縣的帽子終於已經全部脫掉了,數量已經完成清零。今天給大家所帶來的一個縣,就是來自於山西的黑馬鄉寧縣,這個地方處於山西臨汾,在2018年的時候,就已經將貧困縣的帽子給扔掉了。
  • 山西一市前途光明,有望超越「大同」,成為「太原接班人」
    在整個山西省境內,太原可以說是經濟水平最高的一座城市了,畢竟是省會城市,發展側重點還是傾向於這裡。但是,相比較於全國其他的省會城市還是不能看,直到2020年還在二線城市的行列中掙扎。今天介紹的這座城市前途光明,有望超越大同,成為山西的第二省會。
  • 臨沂這縣「走運了」,境內出土「中國最大」鑽石,有望撤縣設市!
    所以臨沂市境內也是有著數量眾多的風景名勝的,例如著名的沂蒙山、岱崮、王羲之故居等等,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景點。而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相當「走運」的縣城,就是位於臨沂的境內,它是臨沂市的一處「寶藏」縣城,那就是臨沂市的臨沭縣,臨沭縣可能很多的小夥伴都是不太熟悉的,但是其實這個縣城還真是無愧於「寶藏縣城」的美稱。
  • 大同一區被譽為大同後花園,是山西重點產煤區,境內有塞外懸空寺
    大同市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位於山西省的最北面,位於晉冀蒙三省境內,是全晉的屏障,北方的門戶扼殺著晉、冀、蒙的要道。作為中國第一個歷史文化城市,大同從10萬年前開始就有人類在這裡工作生活,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遺產給大同帶來了許多人文景觀,大同成為了全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大同市境的西北部有一個區,北在萬裡長城和內蒙古自治區豐鎮縣的交界處,本市雲州區,西與左雲縣交界,南與本市雲岡區和和平城區相鄰,因為位於大同市的大後方,所以被稱為大同後花園,這個區是新榮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