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見到一些人不經意間會抖腿,久而久之還會養成習慣。以前人認為這種抖腿的習慣是很不好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男抖窮,女抖災」,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男抖窮
對於一個禮儀之邦來說,無論站姿還是坐姿都是有要求的,一般情況下,有身份的人都要坐的四平八穩。在宋代以前,人們基本上都是跪坐,當然跪坐與下跪是不一樣的,跪坐不需要彎腰,而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是盤腿而坐,就像和尚打坐一樣。
大家都聽過:「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其實這句話最初的起因就是罵人坐姿不端正,孔子有個朋友在跪坐時兩腿分開,坐姿很不雅觀,這讓孔子非常生氣,於是孔子就罵了他,還用棍子敲打了他的腿。這也可以看出古人對坐姿的重視。
如果一個男人坐在那兒不停地抖腿,人們就會認為這是情緒控制不住的一種表現,要麼是特別緊張或者是特別開心,就像腿不受控制一樣,有時候抖得厲害,就感覺整個身體都在動,坐在他身旁也會被抖得心煩意亂,古人認為這是心態不好的表現,也不懂得尊重別人。
有人認為抖腿是腎虧虛的一種表現,因為腎虧時就會產生躁動,體現在四肢上就是手不停摸東西,腿經常抖動,而且人的意志歸腎經主管,如果一個人腎虧,那就很難有大的胸襟和魄力,也就很難成大事,因此抖腿也被稱為「抖腿綜合症」。
在相學中有句口訣叫做:「坐而搖膝,必定破財」,意思就是男人抖腿會導致貧窮。因為抖腿往往是因為心裡空虛或者緊張的時候才會有的,就好比你去應聘的時候,往往是背對著門,這樣就有一種心壓迫感,也會不自覺的抖腿。所以抖腿就等於浮躁,越浮躁就會越窮。所以才有了「男抖窮」的說法。
女抖災
其實這句話原本應該是「女抖賤」,在《弟子規》裡有三個字叫「勿箕踞」,意思就是坐下之後,兩腿不能分開,因為以前女人穿的衣服就像裙子一樣,如果坐下分開會不雅觀。相信大家都聽過「孟子欲休妻」的故事,說的是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家,伸開兩腿坐著。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打算休了她。
可見古人對女人的坐姿更是要求嚴格,而抖腿一般是因為腎臟不好,從而導致意志力不堅定,這樣就難免會犯錯。因此人們認為女人在遇到心儀的男人時也會抖腿,這也會給人留下一種行為不優雅,甚至不檢點的感覺。
如果有些心懷不軌的男人看的女人在抖腿,難免也會心癢,如果兩人就像乾柴烈火一樣,這不是給家庭帶來了隱患嗎?要知道男人什麼事情都可以忍讓,唯獨綠帽子無法容忍,對於一個早已成家的女人來說,這無疑就是災難。因此才有了「女抖災」的說法。
「男抖窮,女抖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無論男女,最好不要抖腿,當然也有人說是「女抖賤」,但無論哪種說法,都是不好的。有人認為坐的久了,抖腿可以緩解疲勞,但是有抖腿的工夫,還不如站起來活動一下來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