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是一名多年的高血壓病友,血壓最高時能有110/190,因此他很聽醫生的話,每天按時吃藥,生怕哪天犯病,血管爆了。
半個月前,老劉開始感覺降壓藥的效果越來越差,量血壓會偏高一點。他估計,是硝苯地平用的時間太長,不管用了。
都說長期吃一種降壓藥不好,老劉也想換換,朋友建議他試試氨氯地平,說是比硝苯地平更「先進」。可他不知道,這兩種藥到底有啥區別,氨氯地平是不是真的更好。
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降壓藥也多種多樣,讓很多患者挑花了眼,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那麼,這兩種藥各有什麼優缺點呢?
一、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各有什麼優缺點?
氨氯地平是一種長效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類降壓藥,是高血壓患者常用的一種降壓藥,這類藥物能夠阻斷血管平滑肌細胞上的鈣離子通道,增加冠脈的血流量,達到外周擴張血管的效果,從而降低血壓。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都屬於常用的鈣拮抗劑,雖然兩種藥物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區別。
從降壓速度來看,硝苯地平的降壓起效更快,而氨氯地平起效相對較為緩慢,通常在一周左右開始起效,所以有時會出現高血壓患者在服用氨氯地平一周後,血壓卻仍然降不下來的情況,患者容易感到疑惑和不安,其實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從不良反應方面來看,硝苯地平由於降壓起效速度太快,導致交感神經更加興奮,高血壓患者服用後容易出現心悸、面色潮紅等不良反應,比氨氯地平多。氨氯地平由於作用較為平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比硝苯地平低。
從順應性方面來看,氨氯地平的半衰期長,患者偶爾忘記一次服藥仍然能起到降壓效果,但硝苯地平只要忘記服藥一次,降壓效果就會大大降低,因此,氨氯地平的順應性更好。
因此,綜合來看,氨氯地平畢竟是第三代鈣通道拮抗劑,它的治療效果比硝苯地平更好。但氨氯地平也有缺點,比如患者在服藥後可能會出現牙齦水腫、下肢水腫和心跳加快等不良反應。
二、氨氯地平不止是降血壓!
氨氯地平除了效果比硝苯地平更好外,它還不僅是一種降壓藥,在其他一些方面,氨氯地平也有不錯的療效和優勢。
氨氯地平是長效的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類的藥物,除了能擴張外周血管外,這類藥物還具有擴張心臟供血冠狀動脈和解除冠狀動脈痙攣的作用,從而可以增加心肌供血來改善心絞痛症狀,所以氨氯地平還可以用來治療心絞痛。
在臨床治療中,以氨氯地平為基礎的方案可發現,氨氯地平在預防心肌梗死和腦卒中方面的優勢更為顯著。跟硝苯地平相比,氨氯地平的分子結構更加獨特,更為長效和親水,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等。因此,氨氯地平可以保護血管內膜,具有更廣泛的冠心病適應症。
三、好處那麼多,患者能用氨氯地平替換硝苯地平嗎?
不少正在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在看了上文後,都會有想換降壓藥的想法,這種想法可行嗎?
醫生認為,那些正在服用硝苯地平的高血壓患者,如果已經可以達到平穩降血壓的目的,達到正常的目標血壓,通常是不建議這些患者換氨氯地平。因為每一次換藥,都可能或多或少導致血壓出現波動,甚至會增加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而且,上面提到的這些關於降壓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概率有所差別,如果再具體到某個患者,又會有所不同。
所以,通常不推薦患者自己更換降壓藥物,如果患者一定想換成氨氯地平,一定要在專業的心內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更換;在更換藥物期間,四周內都要經常監測血壓,避免血壓的波動範圍過大而造成危險。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都是常見的降壓藥物,兩者各有優缺點,高血壓患者如果不知道如何選擇,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合適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