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停更數月,大蘇叔終於又要拿起電腦寫文了。停更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忙,因為最近我結束了廣漂生活,回老家經營了一家水族店,從此過上了全年無憂(休)的生活。接下公眾號會有多更新,也歡迎大家投稿或者是引出話題!新起點,就先聊聊我最近在忙的事情。我們就先來嘮嗑一下水族店。
分(插)享(播)一(一)張(則)工(軟)作(廣)照(告)
很久之前,我在一篇文章就提到過關於開不開水族店的事情,內容大概就是「為什麼我不選擇畢業後就開一家水族店?因為我看到行業經營的難點和痛點。」
那兩年後的我,為什麼要舉起了自己和女朋友的雙手,狠狠地打自己的臉,嘗試去經營一家水族店?
因為我想(賺錢)傳播正確對待生命的方法與態度。
「把活體僅當做一件商品」是傳統水族行業的最大痛點。接下來我簡單列幾點大家來感受一下。
很多活體在運輸都是扔、摔、倒,怎麼快捷怎麼來運輸,這些現象在中低端價格的活體運輸過程中經常可以看見。比如各種寵物龜,開攤的時候刷一下倒出盆來,收攤時又是一盆倒回袋子裡。暴力快遞會給活體造成嚴重的應激反應,客人帶回家之後會生病,甚至暴斃。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店裡挑龜的時候明明是很健康好動的,但是一到家就開始狀態百出,其實就是應激惹的禍。它們在盆裡不是好動,其實是害怕。
不科學地搭配生物: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讓習性兇猛的慈鯛和小型熱帶魚混養。
推廣不科學的飼養方法:指著一個普通底濾缸說我這個魚缸養魚是完全不需要換水的,指著熱帶魚說冬天不需要加溫,指著一條小神仙魚(成體可達20CM左右)說20+釐米的缸就能養。
觀賞魚的正確飼養方法是既尊重了魚的習性,又能滿足我們的審美觀,二者需兼顧平衡。
清道夫「吃屎」的功能現在是家喻戶曉了,只要魚缸有屎就會問有沒有清道夫,只要缸裡有鯰魚模樣的魚,就會問它吃不吃屎。
清道夫吃屎的謬論雖然荒謬,但是卻非常符合大眾想養魚卻不想打理的心態,所以清道夫火爆了很長一段時間,發展到今天還成為了出名的入侵物種。而事實是清道夫不會吃魚屎(大型動物的屎它們也許會吃),它們主要是啃食缸壁的青苔以及沉底的飼料。
不少聰明的商家會利用大眾獵奇心理「培育」出各種奇怪寵物,七彩龜,便攜龜。這些「加工」行為是完全無視了動物福利,違背動物的生長習性的。
很多客人寵物帶回家缺少指導養不活,寵物三番四次死得不明不白,消磨大眾的信心。大蘇叔家開店一個多月,已經很多人來提問「你們家的魚能養多少個月?」「水草多久換一次?」「不行的,他買回去兩天就養死了。」
無論是小孩還是成人,有興趣嘗試養一缸魚一隻小動物作為精神依託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是一些水族店卻在不斷消磨這些人的自信心。
水族店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是一個了解生命的啟蒙地,它們可以在這裡觀察了解到不同種類的動物習性,我們不應該磨滅掉孩子們的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它們學會如何正確對待這些生命。
飼養這些小生物並不僅僅讓孩子們學到生物知識而已,在飼養與陪伴的過程中,會默默地培養他們的責任心,觀察能力,思考能力,愛心以及同理心。因為生命的生老病死而悲傷並不是矯情做作,而是對生命的尊重。
對於成人,簡單照顧一些小生命可以讓我們有藉口從忙碌的生活中放空一下自我,減壓續命。
家長請不要覺得孩子買一條魚回去一定會被玩死,玩死是因為成人缺乏耐心去教育他如何正確地和魚相處。不要覺得孩子帶一個寵物回家一定是一個累贅,和孩子承諾好,一起承擔照顧寵物的責任,這個寵物就可以成為你們親子溝通最好的橋梁。
水族店的本質是一家商鋪,所以它的主要目的肯定是要盈利的,因為沒有錢,店鋪經營不下去,老闆活不下去。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就一定是很市儈,只能唯利是圖,它也能給城裡的居民帶來幸福感,附上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