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鞋狗」人生:和100萬人一起搖號,月花10萬買鞋

2020-09-21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顯微故事,作者丨殷夕,編輯丨萬芳

年輕人是如何獲得存在感和身份認知的?成為「鞋狗」或許是途徑之一。

沒有人想過,搖號買鞋的中籤率,會比搖號買車、買房更低。

從原本的小眾圈子,球鞋近年逐漸走向大眾消費領域,成為當代青年街頭潮流的主流。

它正在成為一種硬通貨,躋身投資領域,成為年輕群體追捧的身份標識和社交資產。

2020年之後,年輕人炒鞋的熱情並沒有消退。

今年3月,AIR JORDAN 3PETRO在天貓的抽籤人數抽籤人數達到92萬。4月份,CONVERSE X FOG的聯名款和AIR JORDAN 1的抽籤人數,分別為39萬和41萬。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群買鞋的年輕人:

有的人收藏了200多雙鞋,但卻很少穿上它們;

有的人排隊買鞋,但對炒鞋者深惡痛絕,認為這些人讓自己失去了最愛的鞋款;

還有的人運氣好得似「歐皇」,經常中籤,但轉手就溢價賣出;

他們說,鞋子裡有真我,有夢想,還有黃金屋。

如果你了解那些收鞋子的人,就會知道,他們說的,或許都是真的。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靠炒鞋月入十萬,組團排隊有機會成為歐皇

小劉,24歲,未婚,就職IT領域,北京

在2018年之前,我幾乎沒接觸過鞋子收藏領域,更別提參與搖號買鞋了。

我生活在一線城市,是個交房租、掙工資、吃外賣的90後。我每個月收入1萬多,但花幾千塊買雙鞋?沒那個經濟實力。

我和潮鞋的緣分純粹來自運氣。

大概在2018年冬天,我同學在群裡找人幫他在Sneakers(一款運動鞋應用APP)上一起抽籤。我那時也沒事兒幹,就打算幫幫忙。

那次抽的是Nike和Off-White 聯名的The Ten。

那是我第一次抽籤買鞋,居然中了。我買下這雙鞋的價格是899元,後來溢價到4000至5000元。

我轉手賣掉後掙了不少錢,挺開心的,就請我這個同學吃了頓飯。

嘗到甜頭後,我開始重新看待鞋子。也是從那時開始,我學著查資料、加微信群,了解鞋子的門道。

(圖 | 小劉第一次抽籤買鞋的訂單)

運氣當然很重要,但了解不同發售渠道和抽籤方式也是必要的。

一開始我也搞不清,不知道鞋子還有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雙鞋的發售流程是先在一級市場搖號抽籤,再去二級市場專賣,那裡才是產生溢價的地方。

一級市場包括了NIKE天貓的旗艦店、全國線下門店,還有Sneakers,以及YY勝道、滔搏、銳利運動家等代理。

他們會以原價發售新款鞋,大多都是限量鞋,具體的發售數量不對外公布,所以才會出現很多人蜂擁購買的現象,還要通過抽籤來獲得資格。

(圖 | 抽籤排隊的頁面,當時的參與人數已經達到93.6萬)

抽籤不只一輪,可能是線上加線下的兩輪抽籤。

所有人先在線上參與抽籤,選出100個人獲得參與線下抽籤的權利。這100個人再去線下門店參與第二輪抽籤,最終獲得購買權利。

這樣做或許是為了平衡鞋子銷售的地域分布。有的人線上抽籤中了,但線下抽籤時間太急,異地則很難趕過去。

2019年,我線上中籤後,要去瀋陽線下抽籤。

當時是冬天,在瀋陽恒隆廣場的NIKE專賣店門口,一大早就有1000多個人在等抽籤,基本都是年輕人,還有帶著孩子一起來的。

(圖 | 小劉在瀋陽抽籤排隊現場及所購鞋子)

我運氣不錯,我是1000個人中獎的400人之一。剛中籤,就有個鞋販子過來問我賣不賣。

那雙鞋是我的尺碼,但樣子我不喜歡,原價1299元,對方當場給了我9000元。

那段時間我都特別開心,這一趟掙了差不多一個月工資,讓我有些膨脹。

一周後,我看到那雙鞋跌到5000元,雖然我沒任何損失,但我內心很觸動。

如果我是那600人中之一,這趟不僅花了時間和錢,最後還撲空,現在又會是什麼心情。

我們管運氣好的人叫「歐皇」,我在的群裡就有幾個歐皇常抽中鞋子,還經常炫耀他們中的籤。

每次看到我就很酸,但我也知道自己沒有那樣的運氣,而且這件事是否值得持續投入,我也很懷疑。

從2018年到現在,我當炒家賺了10萬元左右,多的時候一個月收入1萬元,少的時候有1000-2000元,但也不是每個月都有進帳。

我不推薦別人來搞這個,現在場子裡的人已經很多了,中籤的概率誰也說不準,有點賭博的意思。

我基本都是通過二級平臺交易,但沒和買家見過面,也不知道他們都是什麼人。

中籤的鞋,除了特別喜歡的,我很少會留下自己穿。

(圖 | 小劉自留的椰子鞋350系列黑天使)

溢價買鞋風險太多,對我來說,如果原價買不到,鞋再好看也不考慮。

如果我有一個億,我也願意溢價買鞋——不用排隊搖號挺好的。

但現在,我的經濟實力不允許我有這樣的想像,錢還要留著娶媳婦呢。

我收藏了200雙聯名潮鞋。有了它,我不再是一個普通社畜

溜溜球,31歲,未婚,就職IT領域,北京

在我工作的地方,大家都穿得十分隨性,我也是。

如果你看到穿著優衣庫的我,腳上偶爾蹬著一雙小白鞋,應該完全聯想不到在我家裡有一面牆,收藏了200多雙均價5000元的聯名潮鞋,其中有不少價格過萬。

如果你對潮鞋有些研究,再仔細看看我腳上那雙小白鞋的鞋幫,或許就能從一個小小的紅色logo裡找到蛛絲馬跡。

但即便如此,你也依然猜不到我會在收藏潮鞋的這條路上,走了這麼遠。

我開始收藏鞋是在2017年底。與大多數收藏潮鞋的人不同,我關注到這個領域既不是因為喜歡籃球,也不是因為喜歡鞋。

那時的我年輕氣盛,說白了是自我膨脹——我是公司裡最年輕的總監,我想著應該在形象上做些改變。但轉變形象不是為了炫耀,所以奢侈品不會成為我的選擇。

在那時我關注到了潮牌,又看到了潮牌聯名鞋,我一下子就被這些聯名鞋吸引了——這不就是年輕人表達態度的方式麼?

這些潮牌背後代表的是年輕群體的亞文化,跟主流品牌發生碰撞時會有很驚豔的結果,很有意思,就像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

儘管潮牌聯名鞋的價格不低,但它跟奢侈品不同,不是簡單粗暴地把logo和產品結合,而是將品牌文化、故事和價值融進產品。

這就是我對品牌的價值需求,就像遇到了一個很懂你的人,讓我一下就著迷了。

(圖 | Dior與Nike聯名運動鞋)

我這人一投入進去會很認真,所以剛開始收鞋的時候速度很快。

那時我一個月大概會收4至5雙鞋,差不多一個月要花掉2萬多塊。

好在我的收入高,沒有房貸壓力,2018年上半年,我一個月能收十幾雙鞋,每個月在鞋的消費接近10萬元。

但我也是名副其實的「月光族」,每個月90%的收入都用來收鞋。

現在我有兩百多雙鞋,每半年要請專業機構做保養,一年還要花5000元左右保養鞋子。

有一次我媽問我,你這行李箱多少錢?我說三萬,我媽又指著我的鞋問,你這鞋多少錢?我說七千。

我媽撇嘴,「你這生活可真好」。我馬上塞給她一萬塊錢,說,「媽,去逛街。」

我沒指望別人能理解我對於品牌的價值認知,但只要經濟實力允許,不花父母的錢消費,我願意去追求我認可的東西。

(圖 | 我收過最貴的一雙鞋是Off White和NIKE聯名的AJ1芝加哥紅這款,3萬多塊)

對於我來說,收藏鞋並不是為了炫耀,也不是為了穿。

我家裡有一面牆放著我200多雙鞋,我給他們集體拍過一次照片,但單獨的鞋我沒拍過,也不想拍來給別人看,瞧,我有AJ呢!

說實話,AJ這鞋我也不會穿出去,因為腳感確實不太舒服。

對我而言,收藏潮牌聯名鞋既是一種愛好,也是一個探尋自我的過程。

在三年多的收藏過程裡,我慢慢發現了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也對自己的真實想法有了更多了解。

比如對於看不懂的鞋,我從來不會跟風收。

我記得Off-white主理人Virgil Abloh 和 Nike 打造的聯名系列The Ten,將建築學中的解構理念用在了鞋上,解構是指將揉合在一起的元素,砸開再重新組合。

這個設計我能看懂也認可,所以我願意收。

(圖 | Off-white X Nike The Ten系列)

除此以外,我還很關注鞋子的藝術性,我收的鞋子不一定都好看的,但一定有感官吸引力。

我經常會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收這雙鞋?我覺得通過這種方式,能剖析自己的想法。

就比如開頭提到的小白鞋,其實是Supreme和Nike旗下Air Force 1 Low聯名款。

這款鞋子看起來很普通,只是在後幫做了一個小紅色logo,卻溢價到2000多元。

我為什麼買更貴的聯名款?我既希望自己能融合在人群裡,但又希望有細心的人能發現我的不同,想讓人看到我穿了一雙與眾不同的小白鞋。

收藏對我的意義,不單純是收藏帶來的樂趣,而是提醒我,雖然我是個每天忙碌的社畜,但我仍舊有自己的追求。

不過,我現在收鞋的頻率下降了。隨著牆上的鞋子增多,我也意識到收鞋這背後更是內心的積累。

解讀一雙聯名鞋背後的文化和故事時,我能積累知識,優化思維方式,還能當作案例用在工作中。這也讓收鞋從量變飛躍到質變,更有價值了。

我有90%科比系列球鞋,最痛恨炒鞋黨但無可奈何

小七 24歲,未婚,就職水果貿易領域,深圳

我開始收藏球鞋是因為科比。

我收藏的第一雙球鞋是科比第七代的紫金鴛鴦,也是所有科比球鞋系列裡我最喜歡的一雙。

2019年底,科比來深圳參加中國男籃的抽籤儀式,那天我特意當時穿上了他的球衣和這雙球鞋去現場。

在那之後不久他就出了意外,這次見面的意義對我來說變得更重要了。

(圖 | 小七拍攝的科比系列紫金鴛鴦)

我從上中學就喜歡球鞋,那時候同學穿了一雙NIKE的球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就是那雙鞋把我帶進了新世界。

不過上學時候經濟不獨立,沒能力收藏。2018年我工作有收入了,終於靠自己的力量玩鞋了。

和其它人不一樣,我玩鞋不僅狂熱,還有自己的玩法。我收藏的80雙鞋裡,都是靠自己搖號、排隊買來的,很少會溢價購買。

這兩年多時間裡,球鞋抽籤、搖號我參與了100多次,中了的鞋子都留在家裡,也很少會轉賣。

有一次在號稱亞洲最大的AJ店裡,我中了一雙鞋子,還沒付完款就有人問我要不要轉賣。

他們給的價格很誘惑,但我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個鞋子現在還留在我的鞋牆上。

2019年是我玩鞋特別狂熱的時期。

有一次,我排了3天2夜的隊,不離開、不洗澡。當時發售的是耐克和陳冠希合作的CLOT x Nike Air Force 1 PREMIUM空軍一號。

發售地在香港上環,有好多人跟我們一樣提前來排隊。那附近有個街邊公園,我們一行7人找了紙箱子撕開鋪坐在地上,坐了3天2夜。

那天本應是先到先得,但來的人太多,主辦方臨時改成了生死籤,最後我們7個人裡只有2個人買到了。

我當時挺受打擊的,覺得自己身心俱疲。在那之後,我再沒長時間排隊買過鞋了。

我不能接受溢價買鞋,在我看來,只有參與搖號、抽籤的過程才能增加我收藏球鞋的體驗感。

我的收藏也大多集中於科比球鞋系列,相對於主流的AJ系列來說,在前兩年科比系列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收一雙AJ的價格可以買兩雙科比系列。

科比球鞋系列的90%我都有,別人最貴的單品可能是限量款,我的基本都是籤名款。

畢竟玩鞋的目的不同,我是因為喜歡籃球和科比才走上這條路的,更像是粉絲,不是收藏家。

我還結識了不少因為熱愛籃球玩鞋的人。

2019年,我們組建了一個不到30人的非營利性質小團隊,通過自媒體來宣傳球鞋文化,也舉辦過鞋展,但是只展覽不售賣。

那場鞋展在深圳的來福士廣場舉辦,當時我們受AJclub的邀請,團隊裡20多個人都把自己的藏品都拿來展出。

(圖 | 小七拍攝的展覽現場圖)

我們團隊裡的每個人都是真心熱愛球鞋。遇上下雨天,我們會買個鞋套把鞋子保護起來,如果雨下得很大,乾脆就把鞋子脫下來打赤腳走。

只是我們這種熱愛還是力量太小,沒有影響到很多人。

2019年也是球鞋市場最渾濁的一年。那一年球鞋市場很多新人入場,他們大多都衝著利益來。

我估算那年市場上參與搖號買鞋的人有75%都是倒手售賣賺錢的,真正因為喜歡來買的很少。

他們很少關注一雙鞋背後的故事和承載的精神文化,看中的高額利潤回報。

確實,球鞋的發售方式很簡單,進入門檻很低,他們拉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參與就能增大中籤概率,久而久之就成了體系。

對於我們來講,這是致命的打擊。他們的入場讓我們這種原本為了熱愛而買鞋的人,越來越難買鞋。

比如剛過去的「曼巴月」,很多復刻版科比系列球鞋集中發售。原本價格還算正常,但因為年初科比去世,這個系列被炒得火熱,想收鞋紀念的人不得不去競爭搖號。

搖不上號,要麼溢價購買,但又覺得助長了這種風氣。不溢價買,又很捨不得,心裡失落。

我現在每天除了工作,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鞋上,我常會擺弄鞋子,常穿著自己喜歡的鞋子去外景拍照。

(圖 | 小七與自己的收藏品)

看著自己收藏的鞋擺在牆上,我會想,如果經濟實力允許,我要把科比系列的球鞋收全。

對我來說,沒有比這更滿足的吧,但這只是幻想,真的很難實現。

相關焦點

  • 500萬人搶雙鞋,鞋價飆到30萬!買鞋的人在想什麼?
    近日,迪奧與耐克聯合推出的聯名球鞋一度被炒到了3.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6萬元,全球限量生產13000雙,其中5000雙供給尊享客戶,其餘8000雙用於公開發售。就是這樣一款這雙標價2000美元的聯名鞋,吸引了全球超500萬人參與抽籤,中籤率不到0.16%。
  • 「炒鞋」成了「大生意」? 南京一大學生花38萬元買球鞋, 結果...
    此後,盧同學開始頻繁地向秦某購買球鞋,3個月的時間先後匯款38萬餘元,用來購買多款潮流品牌球鞋。剛開始購買的兩單10雙球鞋收到後,其他的卻遲遲不見賣家發貨。在盧同學的多番催促下,秦某給他發送了一個快遞單號,但是多次查詢定位一直在原地,無奈之下,感覺上當受騙的盧同學報警了。目前,江寧警方正就此作進一步調查。
  • 「我說想玩GTR,我媽說給你幾萬去買鞋吧.」
    才發現洗鞋和養鞋也很費錢,為了讓這些鞋有個家,我又買個大鞋櫃,每個月 80% 零花錢都是球鞋及周邊,已經是 26 歲的老鞋狗了,依然有顆年輕悸動的心,這很 nice別人一個月 2k 生活費,月底能剩好多,我一個月 5k,沒剩還要還花唄。」@沉迷J.Fla:「 當然是玩鞋,不買鞋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入坑從 NBA 開始,特別喜歡庫裡,光庫裡 2.5 就買了 3 雙,還有鞋盒和刷鞋工具,一個鞋盒小一百。」...
  • 買鞋也要搖號,匡威你憑什麼這麼「拽」?!
    小編來給你解釋一下:1、我家的這款鞋要發售了。2、只賣 4 月 5 號這一天。3、要買的人,要現場排隊抽號,沒抽到的不能買。4、買我家的鞋就跟買高鐵票一樣,是要身份證登記的,免得黃牛惦記。5、你要來買可以,不要想著太早來搶,我不會讓你提前進來。
  • 我用花唄給對象買鞋,還沒還完就分手了 ……
    @RachelOuO:「一雙鞋自己扣扣索索看了幾個月捨不得買,一起出門看到別人黑紅 13 他各種誇,我準備偷摸買給他,還沒買,人家把我甩了,說接受不了異地戀,那會兒還沒異地,2月份有證據的和別的大姐郎情妾意,4月份和我說的分,最後朋友說我才知道,人家是出軌了,讓我們祝福那兩個 X,他倆應該是真愛,我是他倆情路上的坎坷。
  • 「你花200買的莆田鞋,再好穿也只是高仿。」
    「大學生炒鞋年入50萬」、「南京大學生炒鞋月入過萬,學費自己掙」、「95後靠炒鞋年入百萬,最貴一雙鞋能買成都8套房」▽這巨大的利潤背後,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當然啦,也有人不願意被割韭菜。於是乎就像上面那位朋友那樣:選擇了莆田的高仿鞋。
  • 50萬一雙的鞋,誰在買?
    根據某平臺的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而至於為什麼這些鞋被炒到天價呢,當然也是有原因的,首先這些鞋都是限量發售的,多的幾千雙,少的可能只有幾雙。所以,在新鞋發售的前幾天,就開始有人在店門口排隊了,抽籤搖號,再苦再累也要買到,因為買到就是賺到了。
  • 天價潮鞋背後:玩家兼職炒鞋兩年賺30萬 僱人排隊搶
    小君進階玩家之前「苦」於搶鞋,「搶鞋真的太難了,中籤率低得可憐,堪比搖號。如果不是有組織地搶,基本很難搶到。但是當時買鞋沒地方買,大家只能往店裡湧。那些鞋又都被塑封好了,也不好意思試號,用戶體驗特別差。」此後,小君開始從鞋販子手裡買鞋,卻因過高溢價率以及真假難保證再次碰壁。一級市場搶鞋成功率低,又不甘心在二級市場花大價錢買鞋,機緣巧合下,小君成為了一名「散戶」。
  • 朋友圈「一折買名鞋」瘋狂詐騙1400萬!超60萬人被騙!
    被騙人 李先生:花49.9元可以1折購買耐克的品牌鞋,當時就通過這個圖片,他說原價是499元,現在打1折是49.9元,讓我立即搶購,搶購完就可以給我安排發貨了。 李先生點開了客服發來的連結,頁面上寫著正品保證、支持驗貨等字樣,此外還有很多其他顧客的好評,這讓他覺得十分靠譜,便下訂單支付了49.9元的購物款。
  • 盤點愛鞋成痴的女星 砸千萬買鞋不含糊!
    有雜誌做過一項調查,說女人愛鞋勝過一切,可想而知,女人愛美到這個程度,為了能夠應付各種場合和搭配各種服飾,滿滿一柜子的鞋子,在女明星中,就有很多這種收集鞋癖的女明星,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大S砸千萬買鞋大S嗜鞋如命,她還曾因為沒買到喜歡的鞋,因此狂做噩夢,直到買到一雙類似的鞋款才停止。她每年砸在鞋子上的錢,超過100萬元(20萬人民幣),鞋櫃中私藏400雙鞋,總價超過千萬,數量驚人,令人咋舌!
  • 炒花炒鞋到炒狗,韭菜泡沫手牽手
    小夥子一怒之下,將本來用於買房的100萬首付款,全部拿去炒鞋,結果2個月後小夥在北京三環全款喜提新房。1984年10月11日,長春市還通過了《關於命名君子蘭花為長春市市花的決定》,君子蘭正式成為長春市花,曾經的限價令也不了了之。在政策的扶持和鼓勵下,長春市民開啟了「全民炒蘭熱」,一時間,炒蘭花的工人們多到了工廠無法開工。
  • 「鞋狗」們創造了這門生意
    sneaker的意思是膠底鞋,廣義上指球鞋,sneakerhead是指那些滿腦子都是鞋子的人,即「鞋狗」。Alan是資深sneakerhead。2009年他在紐約創立Sneaker Con,初衷很簡單——讓熱愛球鞋的人能夠聚集到一起,如今這個潮鞋展已然成為「地表最強」。
  • 多地樓市迎開盤潮:買1套房≈賺100萬 萬人搖與零登記盤共存
    南京浦口區錦繡樾江府置業顧問:除了今天開的10號樓,前期開的樓棟基本上售罄了,可能只有一樓、二樓這種低一點的和高區頂樓的房源。10號樓是今天剛開的,但是去化了也有大概1/3。南京購房者高女士:看中了它的未來、規劃和學區,離學校比較近。江北核心區也看了一兩個樓盤,但是首付太高了,而且搖號中籤率也比較低,所以就考慮這邊了。
  • 女人買包男人買鞋,說到「鞋狗」,我猜你只能想到白敬亭
    原創|女人買包男人買鞋,說到「鞋狗」,我猜你只能想到白敬亭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說到女人愛買包,包包可以說是女人的摯愛,出新款了買一個,這個顏色沒有買一個,而也有大部分男人喜歡買鞋,尤其是明星們
  • 男人買鞋能有多瘋狂?
    男人為了鞋能有多瘋狂,從坊間名言「你可以踩在我身上親鞋,但不可以踩在我的鞋上親我」中你就能略知一二。據一份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2018年男人搜索最多的購物關鍵詞就是「鞋」。那麼男人買鞋姿勢有多野?不過如果你膽敢勸阻男生不要買鞋的話,可能會比勸女生不要買包更加吃力不討好。因為他們大多會梗著脖子回你道:「買鞋怎麼了?不知道買鞋保值嗎?北京小夥典當球鞋付清了房子首付的新聞聽沒聽過?」
  • 老人鞋你買對了嗎?
    近四成受訪老人表示自己的鞋是在地攤或者集市購買的,且大多數的價格是二三十元一雙。64歲的李爺爺告訴記者:「我的鞋子都是二三十元的,穿著也挺舒服,我覺得鞋子沒必要買那麼貴。」75歲的張奶奶穿著女兒花280元買的老年休閒鞋,開心地說:「這鞋子是過年的時候女兒買的,底子軟穿著舒服。我自己就買二三十元的布鞋,也很好穿。」
  • 甜馨腳上的高價「椰子鞋」亮了,關於椰子鞋和小椰子,您知多少?
    照片中,李小璐和甜馨穿著黑色母女裝,李小璐綁著馬尾辮口罩遮面,甜馨秀髮披肩照樣很有範兒。不過網友們都注意到了小甜馨的腳上的鞋子,這雙由侃爺Kanye West與阿迪達斯合作推出的Yeezy 350 Boost椰子鞋自從上市以來,已經迅速火遍全球,價格更是曾一度炒到上萬塊奢侈品檔次,而且還要靠搶才能買到。那麼關於椰子鞋和小椰子的秘密我們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一一解讀!
  • 杭州萬人搖號買房B面:剛需十幾次未中 投資客套現百萬離場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5日電 (薛宇飛)959套房源,居然吸引超過6萬人報名搖號,杭州遠洋西溪公館項目的熱度傳遍網際網路。在杭州,由於個別新房項目與周邊二手房存在巨大價差,買新房如同股市打新,能買到遠洋西溪公館的幸運兒,至少浮盈40萬元,可以說是「買到就是賺到」。
  • 大學生「鞋狗」鄭州修球鞋,月入兩萬多元
    焦少華和他修好的球鞋球鞋昂貴但易磨損他嗅到了商機初見焦少華是7月8日下午兩點半,在望東市場的「鞋狗驛站」門口,他從一輛印著飛人喬丹Logo的車上下來,笑著說自己這輩子大概離不開籃球和球鞋了「鞋狗驛站」店鋪不算大,門口的筐裡放著已經修好待郵寄的球鞋。一側的牆面上,手繪了身著23號芝加哥公牛隊球服的麥可·喬丹;另一側的靠牆的鞋柜上,擺滿了待修補的籃球鞋,牆體上方寫著「鞋狗一面牆,鄭州一套房」的字樣。對於這種看似戲謔式的說法,店裡來自廣東的學徒阿健和阿彪深有感觸。
  • 鬥魚遠古神豪直播開箱迪奧和AJ聯名鞋 王思聰也曾經花10萬求購
    這位神豪在回歸鬥魚後顯然也並不滿足於只是作為觀眾,偶爾也會開啟直播秀一秀和普通人不一樣的生活內容,近日凌晨這位神豪再次開啟直播,給觀眾來了一次鞋子的開箱體驗。當然既然被冠以神豪的名頭,開箱的鞋子自然也不是普通貨色,正是之前大熱的迪奧和AJ聯名推出的球鞋,據本人表示想要夠買這款鞋首先要成為迪奧的VIP,而光是VIP就需要每年在迪奧花費超過2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