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東方Kids+發布多款產品:啟蒙教育不搞小班課而是賣「盒子」)
在12月19日2020未來學校生態大會早幼教發展分論壇上,新東方Kids+亮相了最完整的產品矩陣,除了不久前發布的To C端產品BOBO英語和兩款家庭教育盒子,又正式發布了面向園所端的STEAM未來幼兒園等系列課程。
新東方Kids+是新東方旗下幼兒啟蒙教育品牌,目標用戶為0-8歲兒童。除了自身研發的產品外,新東方Kids+也致力於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兒童成長平臺。
同其他在線教育機構推出的在線小班課、AI課等啟蒙產品不同,新東方Kids+的產品遵循新東方一貫的OMO思路,BOBO英語雖然也是AI課,但更類似於一款輕課產品,其他系列產品要麼依託於線下機構教育場景,要麼是以「盒子」為載體的家庭教育產品。
BOBO英語不同於斑馬AI課
BOBO英語被新東方Kids+稱為「推向市場的首個拳頭產品」,是面向2-8歲兒童的在線AI英語啟蒙課,預計2020年12月底上線。
據了解,課程主要採用卡通IP陪伴式教學,動畫遊戲相結合,通過故事和生活化的場景讓孩子「沉浸式」學習。BOBO英語產品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與市場上主流的啟蒙AI課相同,BOBO英語每周安排5節日課,但最低級別的課程長度只有十幾分鐘。
課程內容包括外教真人、3D動畫、2D動畫視頻、繪本、兒歌等元素,用戶可以通過AI技術實現與課程的互動,如跟讀打分等。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啟蒙在線教育產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火花思維、豌豆思維為代表的直播小班課,他們都是以數學思維課程起家,如今已擴科至語文和英語,兩家機構已分別擁有幾十萬學員。另一類是斑馬AI課、瓜瓜龍英語為代表的錄播AI課,如今已覆蓋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學員觀看錄播視頻課學習,並接受輔導老師服務,由於成本較低,錄播AI課的用戶量相對更大,斑馬AI課的學員已超過百萬,僅輔導老師就已達到1萬人。
與斑馬AI課、火花思維等啟蒙AI課、直播課不同,BOBO英語更像是一款輕課,學生不編班,也不安排輔導老師教學。「BOBO英語的定位是讓孩子以遊戲化的方式,更輕鬆地培養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上述負責人說。
談及為何首選以幼兒啟蒙英語切入市場,BOBO英語總經理胡源遠指出,「BOBO英語,是在線教育、英語教育和幼兒啟蒙教育的交集,而新東方此前通過長達27年的深耕,在這些領域的積累都足夠深厚,面向更大空間拓展的時機已經成熟。」
據報導,BOBO英語價格在千元以內,這也低於斑馬AI課、瓜瓜龍英語等啟蒙AI課。
新東方Kids+的另外兩款To C端產品是兩款家庭教育「盒子」《長高的秘密》和《非洲神奇動物在哪裡》,前者圍繞體智能領域,面向3-14歲兒童及家長,以5-6歲兒童使用為主體,後者圍繞自然探索相關內容。兩款「盒子」同樣搭配視頻在線錄播課程,這是其區別於傳統家庭教育「盒子」產品的增值部分,但亦屬於輕課範疇,沒有組織直播教學或輔導服務。
線下獲客渠道利弊
在2020未來學校生態大會早幼教發展分論壇上,新東方正式發布了面向園所端的產品——STEAM未來幼兒園系列課程、數學思維和勞動系列課程。
新東方Kids+產品研發總監李麗芸介紹,「幼兒園參與STEAM教育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但是園所和老師獲得的相關支持比較少。我們的課程注重解決目前幼兒園的一些痛點。」
李麗芸解釋,當下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開展面臨缺乏理論支撐和課程體系的困境,於是新東方Kids+按照幼兒園教學特點研發了主題式課程體系。該課程共分為六個階段,共96次課。內容涵蓋自然、天文、地理、科技、機械、生活等多方面內容。
新東方Kids+的線上平臺可以成為幼兒園教師授課時使用的輔助平臺,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形成多樣化科學教育活動方案,從課堂的導入到最後的實驗,準備了PPT、視頻動畫以及逐字稿的教案。
新東方Kids+的產品策略體現了新東方面對在線教育興起的整體策略,即實行OMO應對。
瑞銀證券教育行業研究主管劉耀坤近日指出,「疫情之後,大家對在線教育的情緒從樂觀變得有些質疑,主要原因就是獲客成本太高。現在在線教育機構的獲客渠道重疊比較厲害,打個廣告都是在同樣的地方打,所以效果比較差。」
而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力副總裁、企業發展與戰略規劃部總經理柴明一則介紹,疫情之後,線下教育機構的獲客成本實際上下降了。
對於啟蒙教育產品來說,一方面,低齡兒童的家長對在線教育的態度更為開放和接受,另一方面,低齡兒童更多的學習場景其實仍在線下,尤其是通過幼兒園渠道,幾乎可以觸達全部的目標用戶。
新東方Kids+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STEAM未來幼兒園系列課程可以以國家課題經費支持的形式進入一些公辦幼兒園,從而打開線下推廣渠道。
但也有早教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一些大型民辦幼兒園集團都開發了自己的素質教育產品,比如音樂、美術、體育等,並向STEAM、編程等品類拓展,這些產品在幼兒園主營業務之外貢獻了不錯的利潤,但各個幼兒園集團的該類產品很難走出自身體系。
「此外,由於有的園所自身即擁有採購權,由於價格、分成等原因,使得集團體系內的素質教育產品也難以快速、全面覆蓋。」上述人士說。
這意味著,儘管選擇線下渠道意味著獲客成本相對線上更低,但幼兒園市場的分散和壁壘意味著線下推廣也並非易事。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