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幾乎有一個起源故事

2020-12-13 海觀影視

當華納兄弟在找《黑暗騎士》的編劇們改寫角色時,希思·萊傑的小丑計劃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起源故事。

華納兄弟最初想給希斯萊傑的小丑一個基於《黑暗騎士》改編的故事。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騎士》是2008年票房最高的影片,但是也受到了大眾廣泛的批評,尤其是希斯·萊傑對小丑的黑暗刻畫。

黑暗騎士是所有蝙蝠俠系列電影中第一次在片名中沒使用「蝙蝠俠」這個詞的,也是比前作俠影之謎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該片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小丑是在《黑暗騎士》片頭就出場了的,在成為小丑犯罪王子之前,觀眾並不知道他來自何處或是誰。與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在2019年拍攝的《小丑》(Joker)中霍金·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對這個角色的演繹版本不同,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出身一直是個謎,他在整部影片中撒下了他臉上傷疤的不同理論。這個角色唯一揭露出來的關於自己的信息是,他的行為純粹是由混亂所驅動的。萊傑作為小丑的表演為他死後仍然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這個角色的神秘所在正是他如此吸引人的一個主要因素。然而,當初的時候他幾乎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起源故事。

《黑暗騎士》的聯合編劇大衛·S·戈耶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華納兄弟最初計劃小丑有一個起源故事。戈耶談到了在超級英雄電影中常見的幾種精心製作的反派方法,以及他們如何選擇為小丑另闢蹊徑。」我記得當我們在談論『好吧,如果小丑沒有真正的起源故事呢?』「即使在《蝙蝠俠俠影之謎》取得成功之後,這仍然被認為是非常有爭議的事情,而且我們受到了很多批評。導致對小丑的發展前景感到擔憂。」

在小丑的所有不同改編版本中,這個角色的起源故事從未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1988年的DC漫畫《蝙蝠俠:致命玩笑》中,小丑是個失敗的單口喜劇演員,為了養活懷孕的妻子,他才成了一名罪犯;在蒂姆·伯頓1989年的電影《蝙蝠俠》中,他是一個名叫傑克·納皮爾的黑幫分子,他是布魯斯·韋恩父母遇害的幕後黑手,是在與蝙蝠俠的一場搏鬥中,他才掉進硫酸池中;在去年大獲成功的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中,他說不斷服用精神疾病藥物的小丑,想成為一個脫口秀演員,但並不成功。人們只是嘲笑他。他在地鐵上爆發式地犯下了謀殺案,那之後他的世界,就此一點一滴地開始崩塌了,慢慢地墮落到瘋狂,最終變成了犯罪王子。

考慮到每一個小丑似乎在幾乎每一個改編中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所以《黑暗騎士》的編劇們保持小丑故事起源的模糊性似乎是很合適的。雖然看這版本的小丑會有什麼樣的背景會很有意思,也許他「臉上的傷疤」的真正原因會被揭露出來,但有一個永遠保持神秘的反叛也會讓人耳目一新。

相關焦點

  • DC《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首選不是希斯·萊傑,那麼誰才是?
    《蝙蝠俠:黑暗騎士》能夠成為最出色的超級英雄電影,裡頭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扮演小丑的男演員希斯·萊傑。不過,當時DC在選擇小丑男演員的時候,考慮的可不僅僅只有希斯·萊傑。在眾多版本的小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扮演者希斯·萊傑之死之謎,服藥過量
    大家還記得《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嗎?他被稱為扮演小丑最成功的人,他就是澳大利亞演員希斯·萊傑,憑藉著小丑一角他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獎最佳男配角。但是年僅28歲的他,就被人發現死於紐約公寓內,這讓許多粉絲都非常傷心。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飾演者,為適應角色患上抑鬱症,演技碾壓主角
    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主角蝙蝠俠(克裡斯蒂安·貝爾飾),配角小丑(希斯·萊傑飾)。作為諾蘭《蝙蝠俠三部曲》之一的作品,主演克裡斯蒂安·貝爾的戲份是比飾演小丑的希斯萊·傑要多非常大一部分的,而希斯·萊傑依靠自己不俗的演技,愣是讓這部電影的反派散發出了絕大的魅力。
  • 希斯·萊傑去世後他的心情是怎麼樣的?——《蝙蝠俠:黑暗騎士》
    DC《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剪輯師表示,當他得知希斯·萊傑去世後,他感到尤其的難過。李·史密斯是好萊塢著名的編輯工程師,他是許多大參與影片的編輯,其中7:盜夢空間及我們熟悉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作為著名的編輯,他第一次與希斯?
  • 揭秘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幕後你不一定知道的故事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於2007年6月開拍,同年11月拍攝完成,影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影片製作成本是1.85億美元(約13.91億人民幣),影片在2008年7月開始上映,最終獲得全球票房10.04億美元(約69.44億人民幣),影片票房大獲成功,同時這部電影也是影史上第一部超過10億美元的超級英雄電影。
  • 6個關於《蝙蝠俠》小丑的幕後故事,只有希斯·萊傑的死忠粉才知道
    在克里斯多福·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讓DC這個標誌性的反派,搶足了鏡頭,這部電影不僅獲得了巨大的讚譽和一些關鍵的獎盃,希斯·萊傑甚至因為扮演小丑這個角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 希斯·萊傑版小丑原本可能會有一部起源故事!
    希斯·萊傑版小丑是《蝙蝠俠:黑暗騎士》的一大魅力所在,希斯·萊傑還憑藉這個角色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電影裡沒有小丑明確的起源故事,關於他以前的故事,只是在電影中有一些模糊的描述,所以華納本來打算製作一部小丑的起源故事,但卻引來很多爭議,《黑暗騎士》的編劇David S.
  • 《黑暗騎士》三部曲:最不完美的英雄成就最完美的「蝙蝠俠」
    《黑暗騎士》的故事就是這樣圍繞在蝙蝠俠跟小丑與哈維·丹特這兩個經典的DC反派的故事發展,小丑是個徹底的瘋子,他利用謀殺、爆炸等高端犯罪手法來引起全高譚市的恐慌,並且希望塑造一個「無法無天的世界」,他堅信「人性本惡」,所有的好人都一定會墮落,而他的主要目標就是蝙蝠俠跟丹特;儘管在許多事件後蝙蝠俠仍屹立不搖,但是本以為是「光明騎士」的哈維·丹特在歷經愛人被殺、被毀容後還是如小丑的願
  • 打敗蝙蝠俠的小丑輸了?不尬吹,獨家新解《黑暗騎士》史詩三部曲
    諾蘭找到了電影世界的一片荒地,有了華納的大力支持,他可以正式開始大顯身手了。他有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在基本確定的起源故事框架上,把超級英雄從漫畫帶到現實世界。最困難的事情,不是把故事講清楚,不是把角色塑造豐滿,而是確立一種基調,一種風格。
  • 從《蝙蝠俠》三部曲到《小丑》,漫改電影的現實化之路
    直到一個叫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男人得以實現自己的想法,在2005年交出了一部《蝙蝠俠:俠影之謎》。表面上看,這是一部沒什麼特別的超級英雄起源故事。等到《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到來,諾蘭的漫改現實化道路才迎來了巨大的成功。和凡人之軀的蝙蝠俠一樣,反派小丑也沒有什麼特異功能,不過他卻能憑藉一己之力製造出巨大的社會動蕩。加上希斯·萊傑神乎其神的表演,小丑獲得了不遜於主角蝙蝠俠的人氣。
  • 從《蝙蝠俠:黑暗騎士》到《小丑》,我們見證了兩段偉大的表演
    04不同故事文本帶來的意外驚喜《蝙蝠俠:黑暗騎士》屬於克里斯多福諾蘭主導下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一部分,更確切的來說,是整個三部曲故事最黑暗也是最沉重的篇章。這部電影的劇情雖說是原創,但是整體故事情節基本遵循了「蝙蝠俠系列漫畫」,堪稱是多個漫畫故事中華麗篇章的匯集,許多漫畫元素得以原封不動地在電影得到了完美呈現。當然,克里斯多福諾蘭給這個電影系列定下的黑暗現實主義基調使得蝙蝠俠得以從以往電影中的滑稽怪誕中完全擺脫出來,轉變為一個有血有肉,背負著巨大背痛的凡人英雄。
  • 蝙蝠俠:蒼白騎士的起源故事,小丑其實是無辜者!
    布魯斯·韋恩的夢想是哥譚市能陷入和平,哈莉·奎因的夢想是和小丑結婚,而在一部獨立漫畫《蝙蝠俠:蒼白騎士》的故事中,這一切都變成了現實,但他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計劃中正傳是三部曲,第一部《蝙蝠俠:蒼白騎士》和第二部《蝙蝠俠:蒼白騎士的詛咒》已經連載完畢,現在肖恩·墨菲正在寫第三部作品《蝙蝠俠:未來蒼白騎士》的劇本,由於他需要兼職編劇和畫師,所以整部作品的連載較慢,但是質量卻超越了之前的大多數連載漫畫。
  • 羅伯特·帕丁森《蝙蝠俠》,可以從《黑暗騎士》學到哪些經驗?
    好消息的是,馬特·裡夫斯的《蝙蝠俠》可以從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簡稱《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學到一些經驗。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三部曲之一。那麼,馬特·裡夫斯和羅伯特·帕丁森合作的電影,可以從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中,學到哪些經驗呢?
  • 《蝙蝠俠黑暗騎士》IMDB 9分 豆瓣 9.2分的神片為什麼褒貶不一?
    很多影迷不解《黑暗騎士》看著讓人犯困 剪輯混亂 BGM短板 女主顏值出戲 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評分?1.電影是人類文明的產物,自然不應該離開人類的精神。而諾蘭的電影也離不開這種精神內核,他成功的作品中《蝙蝠俠:黑暗騎士》、《星際穿越》,都是因為這種精神而讓作品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2.電影史上最成功的雙主角影片,影片設定蝙蝠俠與小丑正反角色兩條主線滿足不同影迷。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憑藉精湛演技打造了第一位超高人氣反英雄。
  • 新蝙蝠俠與《黑暗騎士》三部曲的共同點,你知道嗎?
    2021年的《蝙蝠俠》,DC和華納兄弟公司最新嘗試重啟《蝙蝠俠》系列,與《黑暗騎士》三部曲還多了個角色。DC和華納兄弟公司的嘗試重啟蝙蝠俠,與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多個角色。就像詹姆斯·邦德、德古拉或彼得潘一樣,蝙蝠俠這個角色似乎註定要比其他電影題材都要長久。
  • Queen Studios發布《蝙蝠俠:黑暗騎士》1:3比例小丑雕像
    Queen Studios近日發布了一款《蝙蝠俠:黑暗騎士》1:3比例的小丑雕像,小丑一直是DC宇宙中非常經典的反派角色,同時,相關的周邊產品也吸引眾多模玩愛好者的關注。此次Queen Studios的小丑雕像由品牌首席設計總監Oliver Liu親自操刀設計監製,設計參考來源於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中所飾演的經典反派小丑形象。該款小丑的整體細節還是不錯的,包括植髮的頭雕等,不過由於是兩個版本,因此植髮頭雕為本次的特別版本,定價為5999元,限定500個。而普通版則是普通頭雕,定價4999元。
  • 希斯·萊傑之死與小丑無關,但有可能事關《后翼棄兵》?
    經典的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被影迷神化,被後世讚嘆; 遺憾的是,一部名為《后翼棄兵》的電影項目胎死腹中 眾所周知,2008年《蝙蝠俠:黑暗騎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備受肯定,人氣和咖位再度提升。 這時候提出要當導演的夢想,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所具有的關注度會幫助他的項目更順利地拿到投資。
  • 《蝙蝠俠:黑暗騎士》要是存活的是瑞秋,而不是哈維,會怎樣?
    在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中,哈維·丹特說出了這句令人難忘的話語。這句話不僅創造了電影史上的一句名言,也為電影提供了一個中心秩序。但是,哈維·丹特的這一句話,也引出了一個問題——要是哈維·丹特沒有成為蝙蝠俠裡頭的反派,而是以英雄的身份死去呢?《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拋出了一個巨大的道德曲線球,決定了電影的其餘部分。
  • 5句話,讓你看懂神片《蝙蝠俠:黑暗騎士》
    而在讚嘆《小丑》的同時,我不禁回想起了2008年的那部《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由知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作品是他的《蝙蝠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故事主軸環繞在蝙蝠俠、小丑、雙面人這三位主要角色身上,把人在善惡兩面的矛盾及選擇影射得淋漓盡致。其中由已故影星希斯·萊傑所飾演的小丑更是出神入化。甚至有影迷認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 《蝙蝠俠:黑暗騎士》光明騎士與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這部影片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不是布魯斯韋恩的蝙蝠俠,也不是瘋狂的小丑,而是在他們中間的雙面人哈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