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本採訪共分為上中下三期,譯自講談社「現代商業(現代ビジネス)」網站。
注2:2018年富野老師來到北京大學演講時,曾談到過《高達G之復國運動》這部作品的創作情況,有小夥伴在現場記錄了演講內容,在閱讀本專訪之前不妨先看一看,也許有助於更進一步理解這部作品的創作理念。
以下正文:
從1979年《機動戰士高達》開始播出算起,2019年是該系列第40周年,是裡程碑式的一年。從去年11月末開始,高達系列的劇場版新作《高達G之復國運動》(以下稱「G復國」)上映,該片為5部系列,作為高達系列生父而為人熟知的富野由悠季(78歲)如今也在參與該片的製作。
去年年底,富野導演在百忙之中抽身接受了採訪。筆者從小就是富野導演作品的忠實粉絲,自從開始進行「技術與戰爭」的研究後,就一直想找機會聽聽導演對他在作品中不斷描繪的「戰爭與人類」、「如何看待技術」這些主題的看法。
採訪進行了兩個小時。從想要通過「G復國」描繪的東西的本質,到技術論、環境問題、對GAFA的不協調感,到日本這個國家應該追求的道路——富野導演的想像力就像廣闊無邊的宇宙一樣展開,遠遠超過了採訪問題的深度,但回答的內容仍舊植根於他一貫的溫柔和強烈的問題意識。首先從「G復國」的製作內幕開始,供大家享受品讀。
什麼是「遙遠的未來世界的現實」
——「G復國」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高達駕駛艙的座位同時有廁所的功用、駕駛員們直接在駕駛艙吃飯等等。這是很新鮮的設定,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描寫。這是處於對現實感的追求嗎?
富野:其實我自己也有點吃驚。因為如果在過去高達系列的延長線上考慮的話,「G復國」應該不會成為如此貼近現實的作品。
也就是說,「G復國」的世界觀是這樣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發生了一場令人類瀕臨滅絕的宇宙戰爭——這就是「高達」的時代——在那之後1000年或1500年,甚至是2000年或3000年後,文明再生,這之後才是「G復國」的時代。
既然是動畫,就必須是能夠讓登場的孩子們健康馳騁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也就是一個已經被「用完了」一次的地球上,為了滿足人類的衣食住行,什麼東西最重要?結論無疑是「自然」。
植物能夠使空氣再生。然後,輻射的半衰期有個1000年左右的時間總能解決。漂浮在海洋中的分子級塑料也基本沉澱下去,平靜下來了。在這樣的自淨作用的基礎上,保證人類生存的最重要的能量是什麼?這樣一想,應該是電能吧。
怎樣發電呢?基本上,雖然太陽能發電是個安全的選擇,因為我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無視太陽能面板的脆弱性,所以就做了進一步的設定:在這個世界裡有一種技術,可以直接將太陽光的光能本身轉換成電能,再進一步,可以將太陽光、光子本身做成電池。
——在劇中,地球的人們將超高性能能源「光子電池」作為「聖物」崇奉。設定上只要一個就能滿足整個地球的電力需求。
富野:如果不是遠超單純電池的高性能動力源的話,是沒法驅動機體的。問題是,如果有所謂的光子電池,那就必須有一種強度驚人的容器,可以壓縮強大的光子能量。那樣的話,水和空氣就同樣可以被壓縮。
——這就是主人公貝爾利他們在宇宙空間裡面使用的、裝滿了大量水和空氣的「水玉」、「空氣玉」嗎?
富野:是的。沒有那種程度的東西,是絕對不可能在宇宙裡生活的。我們自己也反省過,以前欠缺能夠模擬出這樣的技術和人類之間的關係的想像力。有了這樣的技術背景,才能在太空中自由地驅動高達之類的東西。
主人公貝爾利主要搭乘的機體「G-Self」
「宇宙電梯」是由「資本」製作的
——在「G復國」中,用電纜連接地面和宇宙的巨大「宇宙電梯」也是重要的舞臺裝置。
富野:在設計這個裝置的時候,我們也從宇宙電梯協會(一般社團法人)那裡聽取了一些意見。通過這些意見我們了解到的是,宇宙電梯終歸是基礎設施,如果不能夠作為日常的交通工具來建設,這個設定就無法成立。也就是說,如果宇宙電梯的用途僅僅是作為旅行觀光用途的交通手段,那它是無法為社會提供支撐的。
在「G復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宇宙電梯「Capital Tower」
例如,宇宙電梯需要架設環繞地球一周那麼長的超長電纜,它是怎麼維護的呢?儘管只有一根電纜,也絕對不能輕視。在「G復國」的世界裡,它其實是7萬多公裡,能夠環繞地球2圈。這樣的裝置,要是生鏽了絕對是需要維護的。不僅如此,地球24小時都在旋轉,對吧?這樣的話,我不認為它可以永遠保持筆直的狀態。所以,除非它是基礎設施,否則不可能永久維持。
因此,(在這個世界觀裡)通過應用「Minovsky Flight」這種出生於宇宙世紀的技術,在電纜的每500公裡處都建設了一個巨大的人工衛星作為中轉站。這是一個簡單的站點,也是一個小城市。工業,特別是與工業有關的東西,都集中在這144顆人造衛星——被稱為「螺母」的地方。
「資本塔」的中轉站、工業城市衛星「螺母」
這個宇宙電梯系統的名字是「Capital Tower」(軌道電梯),因為它將成為產生「資本」的塔。
——原來如此,所以是「Capital」啊!並非因為是首都所以叫「Capital」,而是取的「資本」的含義。
富野:想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心道「太好了!」(笑)。這個設施對再生的地球來說就是首都,正這樣想著,忽然意識到Capital也是「資本」的意思。「如果你控制了Capital Tower,就有可能控制整個地球的資本」,我認為這會產生強大的戲劇性。
還有一點,光子電池不是在Capital Tower製成的,而是從更遠的地方運來的,Capital Tower是它最後要到達的終點站。為了讓Capital Tower成為交通運輸機關,必須要為它設定出需要依靠它來雙向運輸的東西。在掌管這些運輸品的衛星站內生發出工業和物流。這就是Capital Tower(資本之塔)。
「G復國」是關於經濟的動畫
——也就是說,「G復國」是對遠未來經濟圈本身進行描繪的動畫。這讓我感到驚訝。
富野:所以,我在「G復國」中想到得最多的並不是機械論(譯註:日語的機械-Mechanism有時專指幻想作品中的巨大機器人/戰鬥機體)。控制地球這件事其實是個經濟問題,對吧?所以最後的結論是「是資本啊」。
至少,這大概是第一次在機器人動畫中描繪經濟的命題吧?我為此而自豪。這個部分讓我非常得意,但卻沒有人注意到,所以我才決定自己出來解釋的。(笑)
重要的是,軌道電梯這個東西必須作為交通機構成立。它要求目的地有一個什麼東西,把它拿過來,就會獲得金錢。這種結構流程支撐著基礎設施本身。只要這不成立,現實中宇宙電梯的實用化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提出了建議,現在提倡這種技術的人們,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地步?
多虧了製作「G復國」過程中的種種思考,我已經非常清楚動畫和現實主義的問題了。如果只做高達的話,我是想不明白的。我想了三年左右才明白:高達終究是「戰記」類的故事,所以不會到達經濟論。但是多虧了「G復國」有一個Capital Tower,即使不喜歡,經濟也會如影隨形。
描繪「和平」才是更難的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高達系列的時候,富野先生也沒有考慮過作品世界的經濟結構?
富野:我沒有空暇考慮。因為是戰爭所以需要後方支援,像這樣關於國家論的部分倒是有所涉及,不過沒有像現在一樣直接作為主題過。所以,僅從戰記故事的角度來思考的話,無法探討出廣義上的經濟論。
我從宗教學者山折哲雄先生那裡學到了這一點。很久以前,我讀了山折先生的《日本是什麼》(與司馬遼太郎合著)一書,提出了對談申請。山折老師把江戶時代沒有內亂的和平時代稱為「Pax Japonica」,也就是「日本的和平」。他說:「與『Pax Britannica』這樣的說法相當。我意識到,歷史學家們沒有探討過日本創造的和平,我對此感到惱火。」
當我問道「為什麼」的時候,山折老師說:「畢竟,寫戰記故事更有意思吧?」換句話說,歷史學者和作家很少有把「維持和平」當做重要的問題來書寫。聽到老師說的話後,我驚訝地發現,的確是這樣。
——的確。比起秩序,人們通常會對戰鬥,戰爭和破壞更感興趣。歷史研究的許多主題是戰爭,即使是富野導演在作品中描繪過的「兵站」(後勤支援)問題,關於它的研究也很少。
《∀高達》的教訓
富野:對。戰爭這樣的東西總會變得有趣。畢竟,即便是歷史學,佔據支配地位的也是如同少年漫畫戰記故事一樣的視角。
但在我看來,比如說,豐臣秀吉衡量全國田地的尺寸,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德川幕府繼而創造了戶籍,儘管因為沒有時間設立新的組織架構,所以全部交給寺廟做了。
(譯註:日本江戶時代早期,基督教在日本傳播勢頭迅猛,德川幕府意圖利用佛教來遏制基督教,於是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將監管民眾的任務交給寺院。各地佛教寺院負責記錄信徒戶數人口、保管信徒家的「過去帳」(類似家譜),並據此發放通行證、結婚證等文書證件。是為「檀家制」,又稱為「寺檀制」。)
——也就是「過去帳」。
富野:檀家制、過去帳,實際上充當了戶籍的功能。這樣一來,日本全國的人口、戰鬥力、勞動力的流動就顯而易見了。維持和平就是要這樣做。也就是說,只要統治者不好好考慮如何控制衣食住行,就會發生內亂。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讓我們想一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日本真的抓住了這個思考方式嗎?我覺得沒有。
我讀到山折老師的那本書,是在《∀高達》(1999年)之前,它真的是一記救命良藥。多虧了它,我有了這樣的想法:「我不要讓《∀高達》成為單純的戰記故事」。但是,那個時候還不太明白——不,一點也不明白。
例如,我試著讓《∀高達》出現農業,讓機器人耕種田地。但在那個時候,片子裡並沒有出現整個農業的結構——也就是生產地和物流,以及農產品的消費者等等。要驅動巨型機器人只能靠戰爭論,最終必須考慮國家。一開始考慮國家,最終一定會考慮其成員。例如,支持國家的國民具體是如何支持獨裁統治的?是不是會做類似「希特勒萬歲」的手勢?有必要思考到這種地步。
(未完待續)
往期推薦:
聊聊國內電子平臺正版引入日本漫畫的現狀(上)
聊聊國內電子平臺正版引入日本漫畫的現狀(下)
能看到湯淺政明版《映像研》我已經很滿足了!——大童澄瞳訪談
獨家!漫番漫畫對談《宇宙兄弟》作者小山宙哉老師
《劍風傳奇》還沒完,新坑又來了?——三浦建太郎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