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揭開扎心真相:如果可以選擇,誰願意一夜長大?

2020-12-18 爸媽精讀

作者:麥小麥(爸媽精讀主筆)

近日,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因感人的劇情加演員精湛的演技,一經播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上熱搜,豆瓣評分高達8.6。

「原生家庭」留在孩子身上的傷口有多深?看劇中這三個「懂事」的孩子就知道了。

大哥凌霄,因妹妹的意外事故,從小在父母的爭吵中長大。

每次父母「開火」,他都自覺地跑到屋外看漫畫,等父母砸完東西後再回去收拾一片狼藉的「戰場」。

他竭盡全力地想守護自己的家,最終還是散了。

二哥賀子秋,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即使他乖巧懂事,依然被媽媽當作累贅扔給了李爸。

到了「新家」,為了不被再次拋棄,他小心翼翼地察言觀色,討好李爸,寵溺妹妹,用懂事為自己求了一片棲息之地。

小妹李尖尖,雖有李爸疼愛,看似沒心沒肺,心底依然有難以言說的痛:明明很想念去世的母親,卻因怕爸爸擔心,只能偷偷想媽媽。

三個原生家庭都有缺失的孩子在一個「拼湊家」裡,彼此相依,拼命用「懂事」來撫平自己內心的傷痕,那張張寫著「懂事」的臉背後,壓抑著他們這個年紀本不該有的苦楚。

曾聽過一句話:「如果可以任性被寵愛,哪個孩子願意在委屈中變得懂事?」

家本是孩子可以肆意歡笑、任性撒嬌的地方,如果可以,別讓「你要懂事」過早地成為孩子成長的緊箍咒。

「拔苗助長」式的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生活中,很多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乖巧懂事,殊不知「乖孩子」的背後卻危機重重。

演藝圈素有「馬司令」之稱的馬伊琍,無論對待演戲還是婚姻,總能用實力讓自己「翻身」。

這樣一個女強人,對女兒愛瑪的管教自然也非常嚴厲,但一次直播中她卻直言後悔給女兒下了這步「狠棋」。

因管教嚴格,愛瑪性格特別溫順,平時只要一犯錯,媽媽聲音一大,立馬認錯:「對不起,我再也不敢了。」生怕在媽媽心中「懂事」的美好形象坍塌。

和小朋友一起玩角色扮演,明明自己也想選當媽媽,卻因不敢表達而被迫接受安排。

在外人看來愛瑪聽話、懂事是個好孩子,但馬伊琍卻發現美好表象的背後是愛瑪越來越膽小。

意識到問題嚴重後,馬伊琍開導了愛瑪幾個月,才慢慢把她從壓抑自己、取悅別人的「懂事」中拉了出來。

英國心理學家曾提出「真假自我」的概念:「真自我」,以自己感受為中心;「假自我」,以他人感受為中心。

過早地讓孩子懂事,會讓孩子丟失真自我,讓他們如「溫水煮青蛙」般靜悄悄地崩潰,

綜藝節目《少年說》堪稱大型父母翻車現場,孩子們的控訴句句「扎心」。

一期節目中,一個男孩聲嘶力竭地對媽媽說:「我再也不想吃蘋果和雞蛋了。」

乍一聽覺以為是孩子「不識好歹」,仔細了解才知道原來從小學開始,媽媽每天逼他必須吃一個蘋果,6年的時間他遵從媽媽的旨意吃了2000多個,到小學畢業,原以為可以解脫,沒想到媽媽又把蘋果換成了雞蛋。

媽媽不解地問:「你不喜歡吃,為什麼不早告訴我?」

孩子的一句話,讓人淚崩。

「因為,我怕你說我不懂事。」

那些把懂事刻在骨子裡的孩子,因為怕父母對自己失望,把所有的小情緒和小任性都收了起來,甚至連一句簡單的拒絕都說不出口。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懂事」有時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每個孩子都有可以「任性」的年紀,別用「假以愛之名的懂事」讓他們負重前行。

那些一夜長大的孩子背後,都有「不懂事」的父母

桐華曾說:「如果大人們變得像小孩子一樣任性,不肯承擔責任去保護孩子,那孩子只能用快速長大,來保護自己。」

《以家之名》中的凌霄就是那個被逼長大的孩子。

劇中,有次凌霄的媽媽為了出門打麻將,把年幼的凌霄和妹妹鎖在家中。

凌霄前一秒,還寵溺地給妹妹剝愛吃的核桃,不曾想下一秒妹妹就被核桃卡住。他驚慌失色,想找人幫忙,卻發現門被鎖得死死的。

他聲嘶力竭的求救聲也被淹沒在滂沱大雨之下,親眼看著自己最愛的妹妹死去,對一個6歲的孩子是多麼殘忍!

壓在他身上的負罪感成了他一生都揮不去的痛,而原本該成為他依靠的父母,卻終日在指責、謾罵中推卸責任,逼他獨自成長。

媽媽沒做飯,他懂事地自己泡方便麵;媽媽大半夜讓他出去,他沒有一句怨言…

那個在父母猛烈咆哮聲和物品哐當聲中把頭垂得很低的孩子,明明有家卻被逼成了懂事的「孤兒」。

因為父母有著「未成年」的任性,孩子只能被逼長大;因為父母帶著偏見的忽視,孩子只能用懂事給自己贏回一局。

小S曾在微博感慨:「二女兒過生日,竟然送給我一朵康乃馨,她說沒我就沒有她,我何德何能生出這麼孝順的孩子。」

事實上懂事的二女兒卻時常被小S忽略,在《真相吧!花花萬物》節目中,小S坦言自己對三個女兒沒一碗水端平。

大女兒是上天賜給她的第一個禮物,對她格外珍視;

小女兒年齡最小,自然更要多呵護;

而二女兒就像漢堡中的夾層,用小S的話:「身上一塊肉而已,沒必要多關注。」

那個活成透明的二女兒成了「後媽」的孩子,因為失寵,只能用懂事來贏得父母的關注。

她會記得媽媽的喜好;她會乖巧地不爭不搶;她會察言觀色看父母的臉色說話…

當懂事成了孩子唯一被發現的閃光點,這樣的「褒獎」是多麼的諷刺!

別讓我們的失職,給孩子留下一身傷。

以愛之名的家,才能滋養出真正懂事的孩子

每個被迫懂事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被關注。有愛滋養的家才能真正給孩子成長的力量,以下幾點我們一起學習。

1、看見孩子的需求

臨床心理學家曾提出「童年期情感忽視」的概念 ,指的是一種由於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創傷。

知乎上就看到這樣一個心酸的故事:網友小晴小時候因家境貧寒,每到過年買新衣,她總會懂事地說:「我不要,給弟弟買吧!」

媽媽真就只給弟弟買,久而久之無論買什麼,媽媽都覺得「姐姐可以不要」。

長期的「犧牲」精神指引下,即使成年後,她依然不會索取,最後變成一個鬱鬱寡歡的「透明」人。

看見孩子的需要,給他應有的選擇和自由,告訴孩子:「合理的拒絕不可恥,勇敢地爭取更不可恥。」

被父母「看見」的孩子,才能擁有真正的安全感。

2、別再複製完美小孩

金馬獎電影《陽光普照》裡大兒子阿豪,成績優異、懂事體貼,是父母偏愛的大兒子。

但考醫學院失敗,卻給他的完美蒙上陰影,一時間,他找不到出路,只能用結束生命把自己永遠留在最美的年華中。

「他明明是個懂事的孩子啊!」所有人只記得阿豪身上的陽光,卻不知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阿豪只能獨自舔傷。

就像弟弟說:「哥哥真的很好,他替所有人考慮,我們卻從來沒有了解過他的感受。」

允許孩子犯錯、聽見孩子的哭泣,給他無助的情緒一個排放的出口,比起被陽光照射,我們更希望孩子內心住著陽光。

3、鼓勵孩子找到自我

電影《狗十三》裡的李玩,一直在「你要懂事」的教育下成長,她放棄了自己的愛好,戒掉了任性活潑,最終丟失了自己。

《無聲告白》一書中曾說: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鼓勵孩子勇敢地表達,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你不必住在別人封印的「軀殼」裡,每個孩子都可以選擇自己翱翔的天空。

《奇葩說》肖驍曾說:「你們別覺得懂事是一個褒義詞,人為什麼懂事?是因為環境所迫,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懂事。」

《以家人之名》裡的賀子秋從被母親拋棄住進李家的那一刻,就學會了懂事。

明明喜歡吃排骨,卻只夾青菜; 明明被妹妹欺負,卻主動承認錯誤; 明明只是個孩子,卻半夜起來給家人洗衣服。

他走進李家看見李爸,收起情緒叫的那一聲「爸」,讓多少人淚目。

我們可以用愛引導孩子明白事理,體恤他人,但別用「你必須懂事」成為孩子獲得愛的唯一的砝碼。

就像《以家之名》中的李爸,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給孩子們撐起了一把遮風擋雨的傘,讓他們最終學會了互助、體諒、更重新定義了家的含義。

願所有的孩子在愛的滋養下都能肆意歡笑、任性撒嬌,在他應該懂事的年紀獲得真正的成長。

作者簡介:麥小麥,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營入門班第7期學員,新時代獨立女性,90後寶媽,教育事業熱愛者,愛生活、愛自由、愛寫作,希望用文字和你一起品讀人生,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註:文章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小橙子長大後是誰演的 扮演者宋芳園個人資料介紹
    近段時間以來,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當中,劇中小橙子這個角色似乎並不受大家的歡迎,那麼,小橙子長大後是誰演的呢?扮演者宋芳園個人資料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 以家人之名小橙子長大後是誰演的 原來是優我女團裡的她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的小橙子是凌霄同母異父的妹妹,在她小時候可令人討厭了,總是糾纏著凌霄,也依賴凌霄。9年後的小橙子長大了,那麼是誰演的?據悉,扮演者是宋芳園,原來她是優我女團的成員。長大後的小橙子雖然脾氣和陳婷有得一拼,但還是有明事理的一面,有點可愛哦。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我看懂了「以家人之名」的含義
    在昨天的《以家人之名》劇情中,明月姐姐終於跟媽媽攤牌了,小編心裡也是鬆了一口氣,明月終於將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了。因為高考的時候如果分數夠了媽媽一定會讓她去讀政法大學,可是她不願意,所以就用了最蠢的辦法,用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做了籌碼,來交換去讀自己喜歡的學校。明月懂得媽媽的苦心,想讓她進編制,很穩定的工作,但是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我們的人生要自己走!明月的媽媽也是打著打著家人的旗號,隨意規劃明月的人生,卻從來沒想過這並不是明月想要的。
  • 《以家人之名》劇情崩了?豆瓣評分下跌,最新劇情齊明月親凌霄!
    8月23日,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再次登上了熱搜,可以說真的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之前《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可以說是獲得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大家每天都在認真追劇,現在隨著劇情的不斷發展,主線也開始變得越加複雜,網友們對這部劇的評價也是越來越低,《以家人之名》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從最初播時的
  • 球迷揭開扎心內幕:沃格爾早就看穿
    球迷揭開扎心內幕:沃格爾早就看穿。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小加索爾可以說是補齊了湖人短板, 畢竟失去了門神組合,湖人內線還缺少一個肉盾。麥基這種籃球智商感人的球員,都可以坐穩湖人假首發位置,季後賽棄用說明了他的負影響,是季後賽的湖人承受不起的。霍華德雖然可惜,也說自己願意擋拆,願意如何如何。可是從掘金第一場之後,他好像覺得自己還是那個霍華德,還是那個一內四外的締造者。
  • 以家人之名:誰和誰是一對,女主喜歡誰最後和誰在一起了
    李尖尖、凌霄和賀子秋兄妹仨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他們陰錯陽差成為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凌霄和賀子秋對妹妹李尖尖十分寵愛,李尖尖雖然從小失去了母親,但她在兩個哥哥的陪伴下生活得很幸福,《以家人之名》主要是以親情為主線,但是也有男女之間的愛情線,到底誰和誰是一對呢?李尖尖的官配是凌霄還是賀子秋?
  • 尼格買提聊「一夜長大」
    成長並非一日之功如果只看書名《一夜長大》,會以為主持人尼格買提的成長是瞬間的成就。但尼格買提相信,成長並非一日之功。「書名雖然叫《一夜長大》,但是我相信每個人的努力,每個人一定是經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積累,才成為現在的自己的。」尼格買提·熱合曼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藝頻道節目主持人,以「暖男」形象立足舞臺的他,主持生涯可以說是一路順利。
  • 以家人之名在哪可以看 每周更新幾集
    以家人之名哪可以看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塗松巖主演的家庭成長劇《以家人之名》於湖南衛視開播。該劇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彼此新的家人,三兄妹一起長大,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用愛治癒傷痛,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親情故事。
  • 《以家人之名》小作文,譚松韻張新成給驚喜,宋威龍悄悄心酸
    【01】《以家人之名》收官,觀眾戀戀不捨,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三位主演也是依依不捨告別劇中的角色李尖尖、賀子秋和凌霄。大結局令觀眾十分滿意,是個大團圓的局面:賀梅和李海潮登記結婚,陳婷經歷生死考驗之後和凌霄和解,同意了李尖尖和凌霄交往。
  • 《以家人之名》,子秋媽媽到底是為什麼離開?
    近日網上話題熱議的電視劇中,《以家人之名》絕對佔據一席之地。講述了三個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是如何互相扶持彼此溫暖著長大。其中最讓人心疼的就是賀子秋,可能在他的人生中,除了李爸就只有李尖尖給過他毫無保留的安全感。從小懂事的讓人心疼,可即使是這樣也沒有擺脫被最親近的人一直拋棄的命運。
  • 成長+和解:重新打開《以家人之名》窒息的原生家庭之傷
    已經完結的《以家人之名》,是2020值得一提的「熱搜體質」劇。裡面有太多非常有爭議的令人窒息的原生家庭,各式各樣的奇葩家人和難以忍受的親密關係,導致引起非劇粉,非觀眾的輿論反彈,導致「成也熱搜,敗也熱搜」。
  • 非親兄妹卻勝似親兄妹,以家人之名原來是這個意思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這部劇自開播以來就熱度不斷,在最新劇情中,陳婷從國外回來,賀梅也沒有再結婚生子,一切的真相馬上就要知道1:三小無猜為了讓凌霄過一個開心的日子,子秋和尖交特意為他準備蛋糕,
  • 女人蛻變:從一夜長大,到一夜新生
    她沒有料到的是,人生的第一張專輯,要打磨兩年之久。面對李宗盛每一句都要錄三四十遍的苛刻標準,梁靜茹一度無力承受,仿佛經歷著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她主動提出,回馬來西亞重新整理自己。1999年4月,回到臺灣的她對李宗盛說一句話:「我準備好了。」半年之後,專輯《一夜長大》發行。
  • 人在一夜長大之前,總要經歷一些東西
    文|紫藤從父母的角度看,「一夜長大」該是父母最願意看到孩子的表現。無論多少歲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孩子,可當孩子開始能替家庭分擔的那刻起,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一夜長大」了。從孩子的角度看,「一夜長大」就是和幼稚說再見,和過去說再見,變成現在能踏踏實實做些當下該做的事情。
  • 以家人之名1-40集全劇情介紹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是什麼?
    《以家人之名》的劇情主要圍繞一個重組大家庭展開,家庭成員有兩個爸爸、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不過三個兄妹沒有血緣關係,他們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機緣巧合下成為了一家人。凌霄的父親是名警察,也是個工作狂,與妻子離婚後,他帶著凌霄與李尖尖父女成為一家人,凌霄的母親再婚後生了個女兒,她本來想把凌霄接過去一起生活的,可凌霄父親堅決不同意,所以凌霄這才與賀子秋、李尖尖組成兄妹團。凌霄性格高冷,寡言少語,只有在李尖尖面前才會變成暖男,長大後的凌霄成為一名牙醫,因為小時候李尖尖因貪吃甜食經常去看牙醫,所以凌霄就選擇了牙醫這個職業。
  • 大江大河2:程開顏不壞但不想長大,得知真相的她還是會選擇離婚
    或者說,程開顏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她拒絕成熟,不想長大,她一直是那個被程家愛護的女兒,也是那個和宋運輝有著美好戀情的小貓,可是宋運輝已經不是當初的宋運輝了,程開顏從沒有成長,已經跟不上宋運輝的步伐了,並且逐漸成為了路人。
  • 人們一夜之間都是長大,但是長大的時刻總是為時已晚
    如果我們明白我們應該了解的,我們會不會錯過我們所愛的人;我們會不會錯過本應屬於我們的晉升機會;我們會不會在努力的時候選擇穩定……這個問題值得深思,這似乎引起了許多小夥伴們的熱烈響應,這個真理和那個真理開始以故事的形式出現。事實上事實並非如此,為什麼每個人在經歷了這個事實之後都會覺得這是真的?
  • TFBOYS家人之名,一起長大,一起走過萬人嘲諷
    還記得當年有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每個人都能吃上飯,但也是最壞的時代,每個人跌一跤都會罵TFBOYS.他們以家人之名,一起長大,一起走過萬人嘲諷。「如果睜眼便是十年後,你希望自己變成怎樣的人?」2013年8月6日,一部叫《十年》的宣傳短片上線,鏡頭裡三個稚嫩的男孩談論著未來和夢想,一起定下了十年之約。TFBOYS出道以來的綜藝首秀是《快樂大本營》,節目播出後,成為了他們迅速走紅的一個關鍵點。三位男孩第一次有幸參與錄製,興奮和激動毫不遮掩的表現了出來,那時候他們被採訪時都難免會緊張,他們會不約而同的相互張望。
  • 一夜長大
    從前有個愚人,發現生吃胡麻子味道不好,炒熟之後就很香,由此推斷:「如果直接用炒熟的種子去播種,將來長出來的胡麻子就是熟的,肯定味道更香。」他便自作聰明,把炒熟的胡麻子種到地裡,結果顆粒無收(《百喻經·種熬胡麻子喻》)。
  • 尼格買提聊「一夜長大」 成長並非一日之功
    成長並非一日之功如果只看書名《一夜長大》,會以為主持人尼格買提的成長是瞬間的成就。但尼格買提相信,成長並非一日之功。「書名雖然叫《一夜長大》,但是我相信每個人的努力,每個人一定是經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積累,才成為現在的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