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周的話題無疑是《環太平洋2》
走到哪裡認識或不認識的都會丟一句
《環太平洋2》你看了嗎?
(順便附帶一項搶票秘訣:快狠準)
前兩天,小萬做了個夢。
夢見自己多了個雙胞胎兄弟,不僅長得和我一模一樣,連性格都差不太多。一時之間有點不知所措,畢竟這傢伙和小萬一樣美麗有才,還真是讓人嫉妒呢。
等等……
母上大人是他剛剛摔碎的東西!
老爸昨天是他偷偷用了你的刮鬍刀!
老闆你上周抓到上班玩遊戲的那個其實是我的雙胞胎兄弟!
說不定,就連相親這種讓人頭疼的業務都可以幫忙代處理。
哇突然多了一個甩鍋對象簡直美滋滋。
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小萬終於可以去報名機甲操縱者啦,要是沒有這個雙胞胎,估計這輩子都找不到能和自己腦部神經相互串聯同步的傢伙。那麼到底選哪一部機甲才好呢?
然而,就在小萬整裝待發準備出門的時候,夢醒了……
五年前, 當小萬還在沉迷於《變形金剛》酷酷咔咔的變身時,
《環太平洋》為小萬的沸騰鋼鐵之魂注入了新的血液。
日式機甲、蒸汽朋克在視效上打開了一個工業電影新世界。
暴風赤紅(Crimson Typhoon)、危險流浪者(Gipsy Danger)、探戈狼(Coyote Tango)、切爾諾阿爾法(Cherno Alpha)以及尤裡卡突襲者(Striker Eureka)。
毫不掩飾,光聽名字就覺得酷斃了有沒有!!!
而今天,暌違五年之久的機甲戰士們終於回歸IMAX大銀幕啦!
IMAX3D《環太平洋:雷霆再起》
小萬敢打包票,當你坐在IMAX銀幕前欣賞《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時候,一定會被燃到頭皮發麻無法自拔。
今天咱們就聊聊這部續集,究竟有什麼值得讓人熱血沸騰的?
兩部影片的時間線在現實中相差五年,而在故事裡則相差了十年。無論是技術的革新還是時代的更迭,一套全新的機甲陣容都是必不可少的。
隔著屏幕,小萬已經感受到一股濃濃地霸氣撲面而來。
這次全新登場的機甲共有七臺。相比前作,這七臺機甲給小萬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花樣更多了。
(網友戲稱為SM天團)
第一部中,機甲們主要的攻擊方式很簡單——拳頭,一記左勾拳一記右勾拳,能掏出一把大劍已經算得上是絕招了。
而在第二部中面對更具智慧的怪獸,拳頭顯然沒武器來的痛快。於是每一部機甲都裝配了專屬武器:等離子雙刃劍、四門旋渦磁軌炮、肘擊火箭、電弧鞭。戰鬥方式也從簡單的你一拳我一拳變成更具觀賞性的格鬥技巧比拼。
旋轉,跳躍,我閉著眼~
作為一部科幻片,優秀的特效是最基本要求。但優秀也分很多種,比如好萊塢電影通常就是優秀裡最拔尖的那部分。
《環太平洋》第一部的特效已經做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鋼鐵的質感,光線的分布,雨水的效果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根本看不出特效製作的痕跡。
唯一的遺憾就是太多的黑夜場景和雨水,導致觀眾無法清晰地看清細節部分。不過《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為了讓觀眾看個過癮,導演把大量的打鬥戲份都設置在了白天。「我非常喜歡託羅導演第一部裡面大量場景出現在晚上的設定,但是我不想一味地重複他,走他的老路。我希望在機甲跟怪獸大戰裡面帶出一些新意。特效公司這方面做的非常好。」——導演Steven S.Deknight
失去了黑夜和雨水的掩蓋,特效的製作就必須精良到每一個細節。這對特效團隊來說是工作量的劇增,但對於所有IMAX影迷來說,那就是妥妥的福利啦~
區別於《變形金剛》的美式機甲,《環太平洋:雷霆再起》這種偏日式的機甲更注重鋼鐵的質感和拉風的造型,依賴壯闊的大場面吸引眼球。
看過第一部《環太平洋》的小夥伴,一定會認同影片中的許多畫面和橋段都似曾相識。那是因為影片充滿了大量的致敬元素。致敬EVA,致敬特攝片,致敬蒸汽朋克。
作為一部偏「日式」設定的好萊塢電影,《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故事情節也延續了日式電影的熱血風。沒有大段的廢話嘴炮,也沒有過多的糾結討論,通篇都是「想幹就幹,想打就打」。看下來只有兩個字:「過癮」。
如果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打一架就好了,如果還不能解決,就再打一架。
機甲片中最迷人的部分就是這種永不服輸的英雄氣概和熱血情節!
經典的怪獸電影,從來不會簡單的只刻畫怪獸的外表、破壞力等元素。
《哥斯拉》就核汙染問題進行了發問,並在片中表達了對母性的尊敬。這讓《哥斯拉》這部看似單純的怪獸電影變得厚重起來。
《環太平洋》由於濃厚的日式情節,在主題上也更偏向日本怪獸作品對於人性深層的剖析和探討。譬如經典的奧特曼系列,不少怪獸本身就是人類悲劇的產物。兼顧了深度和熱血,讓《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成為了一部不流於表面的上乘之作。
這樣一部特效燃炸,故事豐富的片子,如果你錯過IMAX版本,那小萬隻能表示你錯過了生命中一次精彩的11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