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1月5日,首都師範大學在其網站上發布訃告:我國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原顧問、當地書法學科建設重要開拓者歐陽中石先生於11月5日在京逝世,享年93歲。
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
生平簡介
歐陽中石,(1928年-2020年11月5日),男,山東省肥城市人,中國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原顧問、當地書法學科建設重要開拓者。
擔任職務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副院長,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博士後導師 ,中國書畫國際大學董事局名譽主席、學術委員會主席、博士生導師,北京唐風美術館名譽館長。
藝術風格
歐陽中石的書法如其為人,格調清新高雅,沉著端莊,俊朗而又飄逸,古樸而又華美。觀他的作品,如欣賞高山流水,又如見萬馬奔騰,足見他無日不臨池的深厚功力和勇於創新的精神,開創了一代新書風。
他出版了《歐陽中石書沈鵬詩詞選》、《中石夜讀詞鈔》、《當代名家楷書譜·朱子家訓》、《中石鈔讀清照詞》、《老子〈道德經〉》等眾多作品集。其書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個人傳記先後被載入山東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泰山兒女》、中國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齊魯兒女》系列叢書。歐陽中石博學多才,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較全面、精深的造詣。著述40餘種,涉及國學、邏輯、戲曲、詩詞、音韻等。
藝術成就
2006年獲得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2012年,參加中國大師路錄製。
2013年5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為落實中央「文化強軍」指示精神,特邀歐陽中石指導大隊文化工作,中石先生親作並書《中國三軍儀仗隊頌》:「堂堂中華兒女,巍巍壯麗神州。肅肅三軍儀仗,昂昂大國貔貅。」中石先生被聘為三軍儀仗隊文化總顧問。中國國際商會文化產業委員會顧問趙連甲聘為文化顧問。全國敬老書畫院常務院長、藝術總監張文軍聘為書法導師。三軍儀仗隊為三位受聘者舉行了隆重而莊嚴的頒證儀式。以此推進「文化強隊」建設,這在三軍儀仗隊建隊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將與三軍儀仗隊一起光照青史。
2013年7月12日上午,歐陽中石教授受邀擔任國防大學文化藝術中心高級顧問,國防大學郭俊波副政委向歐陽中石先生頒發了「高級顧問」聘書。歐陽中石先生將書寫的《中華頌》作品集贈送給國防大學。並為國防大學題寫了「將軍本色,善武弘文」。同時,趙連甲老師被聘為國防大學文化藝術中心顧問。
2014年1月25日,瀋陽軍區雷鋒團為落實中央「文化強軍」指示精神,聘請歐陽中石擔任該團文化總顧問。聘請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院長王元軍擔任該團文化顧問。聘請全國敬老書畫院常務院長、藝術總監,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形象大使張文軍擔任該團書法導師。雷鋒班班長畢萬昌同志專程來到北京為三位受聘者送達了聘書。以此加強雷鋒團文化建設,進一步推進學雷鋒活動在全國的開展。
2016年12月,當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個人影響
作為一位海內外知名書法家,歐陽中石有著一個嚴謹治學的大學者、大書家風範。他對學古人和自己創新都持有謹慎的態度。
他教育他的學生要積極學習古人,要深入到傳統的精華中去,學習書法要有積極探索的精神,要學會深入研究,要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只有紮實地學習、研究古人,才能逐步提高自己。他告誡他們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求其然而然」,要能夠進入歷史的深處探掘其內在的精神,還應能觀史而察今。
他認為,之所以要學習傳統中的精華——「正統」,是因為「正統」是傳統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他還指出,書法並不是「獨立」的藝術,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且是一門學問,故而學習書法就不能脫離中國文化而去獨立地學習,要把書法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去學習、去研究。
歐陽中石的書法作品之所以被海內外各博物館、收藏家、書法愛好者競相收藏,還有他不僅僅是一位著名書法家的因素——他在邏輯學、語文教學研究、戲劇研究等方面也有較高的成就。
他務實鑽研,嚴謹治學,是當今的時代和他那為中國書法文化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成就他成為了當代書法教育事業的專家,同時也成就了他爐火純青的書法藝術,以及取法高古、上追秦漢魏晉、熔鑄歷代名家精華、師古不囿於古而自成一家的獨特書風。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百度百科綜合
掃碼立即下載文化頭條APP
責 編 | 龐阿倩
審 核 | 梁飛燕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緬懷!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今日在京逝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