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程蝶衣: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2020-12-13 荷笠推評

《霸王別姬》講述的是兩個京劇演員程蝶衣與段小樓之間將近半個世紀的恩怨情仇。《梨園洛》中有一句話,「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部電影,電影裡面的主人公程蝶衣分不清夢境與現實,舞臺上他扮演著虞姬,舞臺下他也同樣活在虞姬這個角色當中,曲終人散卻不願意醒來,以至於最後走向了悲劇的命運。程蝶衣這個藝術形象的獨特性基於他的夢幻人生,這夢幻的構成既是舞臺與社會的混淆,又是陰陽的倒錯。 生存方式與性愛乃人生的基本內涵,從而這個藝術形象面對的困惑就具有了普遍意義。

一、感情的忠誠者

程蝶衣的一生是愛人的一生,影片中他一直都決絕地愛著段小樓,即使明知道段小樓愛的是菊仙,明知道自己的愛在當時不被人接受,他都不在乎,他只在乎他在乎的人,只在乎他覺得應當在乎的事。程蝶衣對段小樓說,「說好的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是一輩子!

段小樓是有退路的人。世俗生活是他的退路,菊仙姑娘是他的退路。而程蝶衣是沒有退路的人。自從他唱對了「我本是女嬌娥」就沒有退路了,他只能活在戲裡,戲就是他的全部人生,他只能接受自己的「女性」身份,程蝶衣就是是虞姬,虞姬必須是愛霸王的。理想中的愛情與現實中所獲得的愛情相差太大,她無法接受,以至於最後走向了悲劇。

二、藝術的痴迷者

程蝶衣對京劇藝術的維護,其實也是對自己生命意義的維護。如果沒有戲,他就什麼都沒有了,他的人生意義就坍塌了。電影裡面我們可以從段小樓對程蝶衣的一些描述中看出程蝶衣對藝術的痴迷,段小樓說「蝶衣是個主管唱戲的,不論臺下坐的是誰,什麼階級,他都玩命兒的唱,自顧自的唱」,這段話很好的詮釋了程蝶衣對戲劇藝術的熱愛。

就是因為熱愛自己的事業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所以他不關心別的東西,他如痴如狂,「不瘋魔,不成活」,正是因為程蝶衣對藝術的痴迷如此之深才使得他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戲中,他讓自己脫離了現實的生活 ,他在戲曲中扮演著虞姬,現實生活中,她也渴望能夠像虞姬一樣擁有一段生死戀情,是對藝術的痴迷讓他一步步地迷失自我,迷失了對男女性別的認知。

三、文化的守護者

程蝶衣對於藝術的痴迷,這也就決定著他對文化的熱愛,電影中程蝶衣經歷了清朝,民國,國民政府,又到共產黨、新中國,而後的文革再到文革結束等等一系列的改變,世界一直在改變而始終不變的是程蝶衣,他幾十年如一日,堅守他的舞臺。

日寇來了,無辜人們的性命也不能倖免,蝶衣為了救出小樓,去給日本人唱戲,他雖然討厭日本人的兇殘,但看到他們正襟危坐地聽他唱戲並且能聽懂他唱戲,他覺得藝術是能夠無國界的,「如果青木不死,或許京戲就傳到日本國去了......」 藝術可以無國界,可是輿論卻不能夠接受,民族感情不能接受。

短暫的新中國時期,對於京劇的改革,蝶衣很難接受,因為那些改編不是他心中的京劇的印象,小四領著一群青年學生反對蝶衣的說教,怒聲對他說,「這話放在舊時代還有用,可如今時代不同了!」 那群學生殊不知,一門純粹的藝術,一門能夠發揚民族精神的文化,我們的老一輩付出了多少時間和心血。可是他不能決定一切,因為時間的年輪在不停地轉著,而他一直都在原地唱著,不管是哪一個時期,不管面對哪一群人,他只管唱好他的戲,「他就是個戲痴、戲瘋子......」 或許每個時期都需要藝術,藝術沒有時間性。可是,在這其中蝶衣總要時不時地受到外界的幹擾。政治,一個無聊的卻無法避免的東西,在藝術前進的道路上灑滿了圖釘。

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人性的扭曲被展露到了極致,也讓段小樓和程蝶衣的感情走到了盡頭。1977年當一切都恢復平靜,時隔22年後兩人再次登臺唱戲已物是人非。

電影角色程蝶衣這一生大起大落,他吃過苦受過累,受過千萬人的掌聲和喝彩,站到過人權的頂端,也同樣被人踩在過腳底下,他經歷世界的動蕩變遷,當時代和他愛的人拋棄了他時,最後他也選擇拋棄了他自己,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拋棄又何嘗不是一種救贖與解脫!

影片未迴避程蝶衣的失節,也不掩飾沉淪於鴉片的失行,但他對京劇藝術的痴戀,「從一而終」情感的執著,超越世俗是非的我行我素,梢樣於夢幻與現實的迷離,徘徊於雌雄之間的恍惚,寓有一片純真的童稚之心,創造出一種超凡的精神境界,氤氳著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的朦朧之美。

人生總是在理想與現實永恆的對立統一中運行,悲劇為困惑的人生在痛苦與哀憫中獲得心靈的淨化。

相關焦點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蝶衣啊!你真是不瘋魔不成活
    一段是兩人在張公公60壽誕上表演霸王別姬非常成功,被張公公看上,當他柔弱的身軀被壓倒在張公公那龐大的身下,他是怎麼樣的無助、絕望啊!從此,小豆子陷入戲裡不願意再出來了,或許只有戲裡的霸王才是他最依戀的英雄吧。十年過去了,師兄二人演很快提高,小豆子取藝名程蝶衣,演旦角;小石頭取藝名段小樓,演生角。兩人合演的《霸王別姬》譽滿京城,師兄二人也紅極一時。
  • 十分鐘帶你看懂《霸王別姬》,程蝶衣的悽美人生
    妓女豔紅為了兒子小豆子能在這不太平的時代能生存下去,把小豆子送進了戲班子學戲,由此開始了小豆子如夢似幻悲劇的一生。電影通過大時代社會背景變換,講述了京劇名伶程蝶衣與師兄段小樓糾葛的一生,全劇貫徹電影名字霸王別姬。程蝶衣與段小樓可不就是現實中的一版霸王別姬?電影可謂完美演繹了一出什麼叫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 豆瓣9.6,《霸王別姬》戲裡戲外,都充滿悲劇色彩的國產電影巔峰
    距離《霸王別姬》在國內上映已經過去快23年,主演張國榮離開我們也已經17年。每年的4月,人們總會紀念張國榮,也常常會再次提及《霸王別姬》這部張國榮的代表作。電影中,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最後的命運結局,與現實中張國榮的人生結局如出一轍,讓人不勝唏噓。可以說,《霸王別姬》與張國榮互相成就,程蝶衣這個銀幕形象也成為影史上不可替代的經典。
  • 《霸王別姬》程蝶衣:他的戲他的人生他的愛情,無一不孤獨
    《霸王別姬》的程蝶衣,一生孤獨,這是我對這個角色最深刻地認識。他的戲他的人生他的愛情,無一不孤獨。從小,他被寄養在花滿樓裡,母親是妓女,受人欺辱。母親豔紅不想讓兒子小豆子承受本不應該有的屈辱,將他送到戲班裡去。
  • 《霸王別姬》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劇中的程蝶衣,從戲劇的變化中到人性的變化,從時代的變遷到現實的回歸,展現出「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經典故事。一、小豆子:人得自個成全自個兒小豆子自小被母親帶在身邊,但因男孩大留不住,所以被母親賣到戲班。初到戲班,小豆子以為戲如人生,始終不肯練習《思凡》「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因不堪師傅的責打而逃走。
  • 千古一唱程蝶衣——《霸王別姬》
    17年後的今天,《霸王別姬》《阿飛正傳》在臺重映,以此紀念哥哥張國榮。《霸王別姬》這是一部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兩岸三地電影人合力打造的華語巨作。內容不過多透析,看看影片中難以忘卻的那些經典語錄:⒈「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從想要逃跑去外面繁華世界的小豆子,變成了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
  • 《霸王別姬》:程蝶衣的悲劇人生,命運早已寫好劇本
    他是被母親當女孩養,直到再也藏不住的時候,他的母親才想方設法將他送到戲班。送到戲班的時候,班主還不收,因為小豆子是個六指孩子。那個時代便是這麼殘酷,想混一口飯吃是難上加難。他母親沒辦法,狠下心來一刀便割了小豆子的那個六指,一陣撕心裂肺的叫喊。這便是他的名運,從他出生那天起,便過得是這種備受煎熬的生活。
  • 豆瓣9.6分的《霸王別姬》:從電影中淺談程蝶衣的隱忍與成全
    童年的悽慘困苦、青年的風光得意、中年的羞辱落寞,到最後的拔劍自刎,程蝶衣的一生悲劇又完美,在矛盾中和解,又在和解中遭遇背叛,無可奈何的人生,在程蝶衣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很多人看到的是他的風華絕代,他的妖嬈嫵媚,他戲如人生般的執拗,他的深情和落寞。而我看到的,是他的隱忍與成全。
  • 27年後再看《霸王別姬》:我們懷念程蝶衣,卻都活成了段小樓
    這是《霸王別姬》的開篇,也是程蝶衣悲慘一生的序章。被母親砍掉手指的程蝶衣,本已心如死灰,卻偏偏遇見了師哥段小樓。段小樓護著他,在意他,替他擋師傅的板子。「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句唱詞,從入戲班開始,程蝶衣就一直唱錯,總是唱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 人生如戲,做自己的主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生活是一個舞臺,人生是一場戲,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行走在歲月的天地裡,遊歷於生活的阡陌上,有人把歲月的章節編導得流光溢彩,有人把人生的書本裝幀得精美絕倫,有人在心裡,無奈的把時光折起一角,輕盈的雙手總也撫不平歲月的皺痕,簡約的目光總也穿不透厚重的現實。風雨年華,長路歲月,你把酒撫琴,他吟風弄月。舞臺上拉開生活的序幕,生命裡便是如戲的迷亂。
  • 「人生如戲」,讓我們到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體驗「戲如人生」吧
    #12月跨年衝刺計劃#人生如戲,每個人都在屬於自己的生活舞臺上傾情演出,觀眾或多或少,精彩或是平淡,作為主角的你如何看待?今天,就讓我們來到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體驗一回戲如人生「真相」。180-380元不等2020年6月20日起,當代最炙手可熱的法國年輕劇作家弗洛裡安·澤勒帶來他非常著名的一對「反義詞戲」《真相》&《謊言》,這兩部戲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套演」,在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裡,8個演員分別飾演的劇中人物名字一樣(每個劇4個演員),觀眾可以在一天裡看完《真相》再看《謊言》。
  • 中國風插畫 《京劇》 -人生如戲
    中國風插畫 《京劇》 - 人生如戲 (來自:夢巷) 中國風插畫 《京劇》 - 人生如戲 (來自:夢巷) 中國風插畫 《京劇》 - 人生如戲 (來自:夢巷)
  • 《愛情電影聖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總有一種愛情能夠打動你
    愛情可以溫吞平淡如一潭靜水,讓人靜靜地欣賞它的美好,也可以激情四射如山崩地裂,令人心跳不已。在愛情的面前,任何鴻溝都可以跨越。沒有什麼能夠阻擋真摯的愛情,當它悄悄來臨之時,年代、國族、時空甚至是性別都不能夠阻擋她的腳步。
  • 關於喜歡的一首歌(戲如人生)
    今天與大家分享這首歌《戲如人生》。經常聽別人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每個人一生的經歷,真的和一部戲一樣,斑斕多彩,時而驚濤駭浪,時而平靜如水。人生本就應該寫意,自己的的戲,就應該自己用筆、用歌聲去描寫、去演唱。
  • 《霸王別姬》:程蝶衣最後為何拔刀自刎?其實段小樓早已說出真相
    《霸王別姬》裡有一段師哥段小樓對程蝶衣說的一句臺詞:「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就是這一句話貫穿了整部電影,也是這句話成功地塑造了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的性格。段小樓和程蝶衣的最大不同就是,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而程蝶衣是人戲不分。程蝶衣第一次對師哥「表白」是在化妝間裡,他說:「師哥,就讓我跟你好好唱一輩子戲不行嗎?」段小樓說:「這不小半輩子都唱過來了嗎?」
  •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品《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當我們在看戲時,又何嘗不是在戲中。當人生經歷種種磨難,從一而終成為最美的堅持。虞姬如此,程蝶衣如此,張國榮也是如此。《霸王別姬》是張國榮的巔峰之作,更是他最滿意的一部影片。哥哥與程蝶衣的緣分從文華酒店開始,在那裡他從陳凱歌的講述中,第一次聽到程蝶衣,只那一次,哥哥就知道他就是程蝶衣,程蝶衣就是他。
  • 復出的趙麗穎: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一會兒這個戲被罵,一會兒那個戲下架。一會兒王思聰給半藏森林評論,一會兒各大明星各種「豔壓」。看多了喧囂,總歸想看點不一樣的——趙麗穎出現的方式,就很別致。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趙麗穎在採訪中回答了一個問題。
  • 電影《霸王別姬》裡的三層隱喻,人生百態何為永恆之物
    電影《霸王別姬》所講的故事,是以程蝶衣與段小樓作為社會職業的戲子身份在中國自二十世紀初以來所呈現的悲喜人生。這部電影在國外獲得了電影藝術界在思想高度與美學標準上讚許與認可。先來說說「霸王別姬」這段戲在對電影進行正式的分析與闡釋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霸王別姬」這段戲。這段戲表現的是楚漢之爭時期,楚霸王項羽被漢高祖劉邦包圍於安徽南部一帶的某個夜晚,項羽輾轉難眠,所以虞姬為了安撫項羽入睡,為項羽唱歌舞劍的情景。在這個戲中有段虞姬的唱詞,虞姬在最後唱到: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憂悶舞婆娑。
  • 當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成為往事,當再憶張國榮與程蝶衣
    有人說:在這部劇裡頭一些場景能夠看見《霸王別姬》的影子,這是致敬。這個節點上,我又雙叕刷了一遍《霸王別姬》。而這是《霸王別姬》1993年上映後的第二十七年。張國榮2003年離開後的第十七年。當霸王別姬成為往事。當再憶張國榮程蝶衣。
  • 人生如戲,有些不能太執迷
    人生是一個過程,經歷一處又一處風景,不管風景有多好,過度沉迷,就會駐足不前,而耽誤了前程。有人會說,昊哥你說的不對,人要是沒有點愛好還叫生活嗎?人要是沒有點執念怎麼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呢?我覺得愛好也罷,執念也好,要是到了我的喜愛就是我的唯一,我的執念必須實現不達目的不罷休,結果多是悲劇收場。而且不僅傷害了自己,也會波及到他人。馬雲是說過,人是要有點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