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寫作的人,都喜歡找「靈感」,靈感要怎麼找呢?很多人喜歡去看別人的優秀作品,讀別人的優秀作品,真的是一種享受,有時候也會產生一種自卑感,不想寫了。為何呢?感覺自己寫的太小兒科,跟大神們比起來,簡直是大學生跟小學生的區別。
不想寫,也不是說放棄不寫,而是想要寫得更好,這是好事。喜歡寫作的人,貴在一份堅持,對於靈感這個東西,有時候,不是說想找到就能找到的,找不到靈感時候,就會找到一種自卑感和失落感。
對於我而言,靈感就是做自己最擅長的,寫自己最擅長的,往往就能找到比做其他事的靈感要多一些。那麼縱觀大家,是不是都在寫自己最擅長,最喜歡寫的呢?還是為了錢,為了工作,為了博取讀者或是領導們看好而動筆去寫?
不管怎麼去寫,其實說到底還是興趣,沒有興趣,怎麼寫,也不會有靈感。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興趣就是靈感,萬物之靈感。你對任何事情感興趣,就會多一些靈感,這些靈感的多或是少,取決於你對這件事所花的時間和熱愛的程度。
有靈感來了,做起事來,寫起文章來,那是事半功倍的,是能提前完成的,就好比你寫一篇文章沒有靈感的時候,要花個把小時,靈感來了,只需要半個小時而已。可見靈感是多麼美好的東西,誰不想要呢?
不過靈感這個東西,真的很奇怪,不能刻意去尋找,刻意去尋找往往總是找不到的,時機成熟了,總會與你不期而遇。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艾青的一段語錄,這段語錄,就道盡了所謂的靈感!文字如下:
所謂「靈感」,無非是詩人對事物發生新的激動,突然感到的興奮,瞬即消逝的心靈的閃耀。所謂「靈感」是詩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艾青#艾青語錄#
讀完艾青的語錄,可見這段語錄是把所謂的「靈感」,悟得多透徹,真的是這樣,瞬間即逝,稍縱即逝,靈感這東西,來了就好好把握,一旦沒有把握住,消失了,再想找到那種感覺,很難找到了,即便找到了,跟當初感覺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艾青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所謂「靈感」,無非是詩人對事物發生新的激動,突然感到的興奮,
可見不論是寫詩,還是寫作,都需要去接觸新鮮的事物,才會發生新的激動,這是其中一種最快找到靈感的方法。而第二種方法,無非是對事物的另一種多情式的激動,就好比多一看,多一分感動,多一分靈感。
常年與什麼東西為伴,常年跟什麼東西在一起,也會日久生情,也會突然有一天蹦出新的靈感和激動。就好比我們經常在水邊,有一天突然親眼見證了水滴石穿這一刻,你說你興奮不?激動不?
就好比養花的人,早上起來看到花都開了,也會有新的激動和興奮,但這種是突然的,不是你每天都有的,有時候你看花,一個月還是那樣,沒有長,許久不見,再去看,發現長大了。這就是天天看,未必就能發現微妙的變化,好久不見,一切又恢復當初,感到很新鮮,很激動。
其實養過小寵物的人應該都知道,天天跟自己在一起,沒有發現它長高了,長大了。但是朋友見過幾次,就很容易發現它長大了,比以前塊頭都大。倘若你出去一個月回來後再次見到你的寵物,你也會有這一份激動,怎麼長這麼大了?
其實它每天都在長,只是微妙的長,你天天看,看不出來而已,這也是當局者迷,刻意找,找不到,無意間又發現了。就好比你在家裡找東西,就深知這個道理,好久沒有找到的東西,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就會有一種興奮。
瞬即消逝的心靈的閃耀。
所謂「靈感」是詩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這世間沒有長久的靈感,靈感就如流星一樣,划過就消失了,沒有了,你沒有看到,就錯過了,你看到了,就會為此激動一小陣子,開心一小陣子,擁有靈感一小陣子,但過了不久後,你的靈感就會逐漸消失,沒有了靈感。
說靈感這個東西,還是艾青說得好,就是世界最愉快的邂逅,邂逅到了,就像看到了雨後的彩虹,落日黃昏的美景一樣,給人一種治癒感,什麼壞的心情,瞬間消失了,心情美滋滋的。
但像彩虹和落日黃昏不是每時每刻都有的,有時候好久好久都難見上一次。可見靈感這個東西,可遇不可求的,就跟愛情是一樣的,強求不得,順其自然,往往總會不期而遇,往往就會轉角遇到愛。
所以說寫作想要找到靈感的人,不妨讀下艾青的語錄,道盡所謂的「靈感」!
現代很多人為什麼都很自卑?阿德勒的語錄說出了實話,直擊人心!
莊子很刺耳的語錄,揭露了名聲與智慧的可怕一面,令人振聾發聵!
什麼是逆天?逆時?逆人?諸葛亮短短幾句,講得很通透,警醒世人
你也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與價值?讀完朱自清的語錄,讓你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