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物理體系》不用「摩擦力」這個詞,為什麼?

2021-01-10 天山我才

《宇宙物理體系》不用「摩擦力」這個詞,為什麼?

比如,在地面上推大石頭,對它進行受力分析,大石頭水平方向主要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人對大石頭的推力即作用力,一個是地面對大石頭的反作用力。

那麼這個反作用力與什麼有關呢?與它們的接觸面的面積和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當然也與石頭重量有關。

比如給大石頭裝上輪子,輪子光滑且與地面接觸面小,那麼地面對輪子的反作用力小,所以裝上輪子的大石頭容易前進。

黃鱔用力掙扎逃脫了人手掌心,一個原因是因為黃鱔光滑,光滑導致人手掌阻止黃鱔前進的反作用力變小了。

綜上:

光滑導致受力點連結不牢,從而降低反作用力。

力的連結面小,也從而降低反作用力。

以上受力分析,可以不用「摩擦力」這個詞,「摩擦力」這個詞反而增加解釋負擔。直接用「反作用力」即可。

相關焦點

  • 姑且說《宇宙物理體系》讓人類對宇宙奧秘的認識提前了100年
    姑且說《宇宙物理體系》讓人類對宇宙奧秘的認識提前了100年:在網上曾看到一個說法:理論物理近百年未有重大突破,按經典力學到相對論量子力學200年一個突破周期計算,我們下一次理論物理重大突破從現在時間算還需等上100年。
  •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易錯誤區,小夥伴們來看啊!
    有彈力就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就有彈力從產生摩擦力的條件可知:有彈力存在僅僅是產生摩擦力的一個條件,故雖有彈力存在,但兩物體間若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則不會產生摩擦力故在計算摩擦力時,應先分清是滑動摩擦力還是靜摩擦力。
  • 初中物理:傳送帶上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分析及拓展應用
    上街區老師提出的問題《怎樣分析傳送帶上物體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令我想起聽課時的情景,下面這道題,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講過:例題:如圖所示,物體隨傳送帶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聽課時發現,老師們都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受力分析:物體處於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也就是說物體「不受力」——摩擦力不存在的原因。在豎直方向,物體所受重力與支持力平衡,亦即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物體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物體處於平衡狀態,說明物體不受力的作用。
  • 為什麼科學家相信還有其他宇宙?即:至少有三種物理模型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無法解釋宇宙中的某些現象,但宇宙膨脹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些現象。根據這一理論,大爆炸之前包含了空間本身所固有的能量,從而導致了宇宙的膨脹,即:現在所謂的宇宙大爆炸。從理論上講,所誕生的宇宙應該具有相同的性質,但如果我們假設存在一切,包括膨脹本身,都具有量子場的性質,那麼我們就不能從中得出普遍的結論。
  • 初中物理——摩擦力辨析,看看你能對幾道
    有摩擦力就有彈力是對的,因為有摩擦力就必然有正壓力,這個正壓力就是彈力。,而靜止的那個也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物塊從斜面滑下,物塊和斜面都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是使物體向上運動的動力。,就由靜摩擦力轉變為了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是略小於那個最大靜摩擦力的。
  • 滅霸:我要毀滅這個宇宙!物理:不,你不行.
    這個速度,可是要比職業棒球投手的手臂旋轉加速度還要更快。 「在公元前300 年人類就開始打響指了,但是現在才開始對其進行科學研究。」| doi.org/10.1098/rsif.2021.0672 在創下世界記錄之前,你可能需要先知道打響指的原理,這樣才能研究出屬於自己的「打響指秘笈」。
  • 摩擦力-考點精講,習題精練
    4.摩擦力大小的判斷:(1)滑動摩擦力:比較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2)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滾動摩擦遠小於滑動摩擦。(3)在接觸面絕對光滑時,摩擦力等於0。本題考查摩擦力的方向和影響因素。滑動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向右滑行時,冰對a鞋的摩擦力向左,A錯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向左蹬冰面時,冰對b鞋的摩擦力向右,B錯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摩擦力越小,滑得越遠,橡膠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所以塑料底的鞋會滑得更遠,C錯誤,D正確。
  • 我們常說可觀測宇宙這個概念,那麼地球是可觀測宇宙的中心嗎?
    我們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而推動這個過程的驅動力量取決於科學理論和探測技術的持續飛躍。從古代藉助肉眼觀察星空,到近代發明望遠鏡看到更遠處的天體,再到通過光譜紅移知道了宇宙膨脹的事實,最終我們得出了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可觀測」這個詞是以人類的視角出發的,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或者接收不到信息的地方,則不在可觀測的範圍之內。而我們人類的觀點,基本上都是以地球為承載中心展開的,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自然而然的是地球無疑。
  • 摩擦力知識點講解
    摩擦力本節課內容較多,我想用比較簡潔的話把這節內容呈現出來,讓同學們快速掌握摩擦力這個知識點。第一,滑動摩擦力的定義,結合日常生活不難理解,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他們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第二,滑動摩檫力產生的條件,其一,相互接觸並擠壓,其二,有相對運動。
  • 宇宙養成日記(前傳):亞原子物理的早期歷史
    在弗裡德曼、愛因斯坦等人的基礎上建立起的熱大爆炸宇宙模型,揭示了我們的宇宙來自一次大爆炸。如果時光倒流,這個爆炸一定會有一個起點。「大爆炸的起點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爆炸?今天的物質又是從哪裡來?」早期的大爆炸理論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它只能描述「爆炸之後」發生的事。
  • 熵增定律,為什麼會被稱為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
    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 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但同時,有些物理定律也給人類帶了絕望,以致於一些物理學家寧願不想發現它,這就是熵增定律,或稱熱力學第二定律。
  • 關於宇宙起源因果鏈的端頭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說——為什麼某個事物存在而不是不存在,這個在大自然中得有個原因。史蒂芬·芬伯格說——宇宙越是好像可以理解,它也就越是好像沒有意義。看看宇宙複雜的結構,想一想下物理定律背後的數學公式,看看物質的安排,從旋轉的星繫到自然的原子活動,所有的物質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宇宙,有這麼樣一套定律,有這樣的物質和能量上的安排呢?簡單來說一句話,為什麼竟然會有事物存在呢?
  • 此類中考物理題,有的初三畢業生能一直錯到中考!到底為什麼?
    可是,物理題總是這樣子的,誰憑感覺做題誰就必然吃大虧,如同犯過很多物理錯誤的兩千多年以前的亞里斯多德,不藉助於嚴謹的邏輯推理就盲目得出經驗主義結論,往往具有持續性和頑固性。就是說如果不強化改正,不完全弄懂背後的邏輯推理和原因,下次再遇到此類物理題時依然會犯同樣的錯誤!
  • 高考物理,電磁場中的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分析居然可以這麼有趣
    高中物理的知識體系主要是:動力學(力學、運動學),功和能,動量和衝量,電磁學(靜電場、磁場、電磁感應、交變電流、恆定電流),機械運動和機械波,光學,熱學,微觀物理。高中物理最終需要我們不僅將知識融合,更能進行假設與邏輯分析,這個經典例題就非常具有培養人們的這項能力。
  • 軟化體系對再生膠硫化膠物理性能的影響
    由軟化劑或增塑劑組成的再生膠軟化增塑體系在再生膠製品生產過程中能夠增加膠料流動性、可塑性、黏著性,促進粉狀配合劑均勻分散,為後續的壓型、成型工藝提供更好的操作條件。在實際生產中軟化增塑體系不僅會影響再生膠製品生產工藝過程,還會影響再生膠硫化膠的物理指標,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漫威宇宙中連「天庭」都有?淺談漫威宇宙中的神話體系組成!
    現如今對於漫威宇宙的了解,大多數的粉絲其實都是集中在了「電影宇宙」中,對於漫威宇宙的整個世界觀構架,其實如果單純的依照電影宇宙的框架來看的話,我們能夠了解的並不算多。這其中,比較典型的一點就是漫威宇宙的神話體系!
  • 準高三們,探究解決「摩擦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摩擦力有著較為重要的學習地位與相應的難度,同時摩擦力問題歷來都是高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之一,因此同學們一上高三開始就務必掌握其解決的方法和訣竅。四個條件都滿足,缺一不可,則物體間存在摩擦力作用。
  • 巔峰挑戰:用一個方程式解釋宇宙
    難道人類發現的所有物理規律,其實只是盲人摸象、各執一詞? 難道宇宙的所有規律,都蘊藏在一個方程式中? 難道我們所知的宇宙,其實只是一個更高維宇宙的冰山一角? 從那一天起,愛因斯坦看到了物理學的終點線上,那座閃閃發光的聖杯在向他召喚。
  • 圓周率有可能是宇宙密碼,如果能將其算盡,宇宙可能將不再有秘密
    而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不管你是研究物理,化學,還是其它的學問,都離不開數學的一定輔助。尤其是物理的探索,更是需要強大的數學基礎。愛因斯坦是近現代科學家公認的偉大天才物理學家,他的質能方程式和相對論,對於人類的貢獻是劃時代的。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成為偉大天才的物理學家,跟數學的深入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
  • 粉絲提問:「宇宙大爆炸是怎麼回事」?聊聊宇宙的開端和結局
    首先,大爆炸理論並不是一個被完全證實的理論,只是在近代天文學的研究中,很多跡象和數據都證明,在138億年前宇宙很可能發生過一場大爆炸,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並不是這場大爆炸為什麼發生以及大爆炸之前存在什麼,而是大爆炸發生後的宇宙演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