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日報社-共工網黑龍江電 (馬吉成)為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為農業生產的經營主體提供的各種服務,12月7日,黑龍江省寶清縣夾信子鎮召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推進會議,來自全鎮21個村屯經濟合作社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黑龍江省農時農業有限公司寶清縣分公司領導王玉棟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現狀、方式、特徵、作用、體系、瓶頸進行了詳細闡述。
據共工日報社記者了解,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是伴隨農業生產由分散的、孤立的、自給自足的小生產方式轉變成分工細密、協作廣泛的商品化社會產生的,是農業產業化發展和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客觀要求。
農業社會化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重要標誌之一,是運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使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農業生產單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克服自身規模較小的弊端,獲得大規模生產效益的一種社會化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農業的專業化、社會化,其實質就是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
單個農戶既要管生產,又要從事運輸、加工、銷售等經營活動;既要培育良種、防治病蟲害,又要跟蹤市場的變化,適時調整產品結構。這樣一種小而全的經營方式,無論如何是難以提高生產效率,抗拒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
只有開展專業化協作,保姆式服務,形成產前、產中、產後的各種社會化服務體系,使單個農民互相聯結成有力的群體,獲得協作的生產力,才能形成足以抗擊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競爭力。 推進農業的專業化、社會化,提高農民的組織程度,是要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發展專業化協作和社會化服務。農業的社會化與專業化協作,農產品能很輕鬆地進入市場,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農產品的商品化。
夾信子鎮鎮長胡鋒要求各村屯經濟合作社負責人深化學習,吃透弄懂;形式靈活,形成氛圍;摸清底數,能人帶動;先行先試,加快推進。
來源於:共工日報社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