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傘怪,祭祀

2020-12-10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傘怪

遼東李某,本是世家,先祖是文人,現在家道中落,做小商販為生。一天夜裡,月色微明,李某院子裡出現一個怪物。腦袋像車輪,面目不清,獨腿站立,一會跳躍,一會旋轉,還喃喃唱到:「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大概意思是:蒼茫的大地,渺渺的星辰,被人忘卻,壯志難伸,何日能遇到明主,恢復往日的身份)。李家人驚恐戰慄,李某壯著膽子扔出一把菜刀。怪物被擊中後消失不見。

第二晚,怪物再次出現,這次唱的是:「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某請來道士作法,道士說:「這是你家先祖舊物作怪,可以自行尋找。」李家人在閣樓上找到一把廢棄的舊傘,上面還有新的刀痕。

傘被燒掉後安寧了幾天。某天夜裡,院子裡又出現了怪物,有的枯瘦,有的四四方方,這些怪物一邊徘徊一邊唱:「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誰能寫永訣之情,摹離別之狀?」(大概意思是表達朋友離別的感傷)

李家人知道這都是先祖舊物成妖,雖然不再害怕,但還是賣掉房子搬走了。

祭祀

遼東百姓王某,父親本是布衣貧民,為了供王某讀書,父親積勞成疾,不幸辭世。王某悲痛欲絕,發奮努力,雖然沒做官,終於在太守府謀了一個文職,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每當父親忌日,王某必準備豐盛的祭品去上墳,回想起父親的一生,就悲從心來。

某年,太守府公務繁忙,王某錯過了父親的忌日。當晚回到家已經二更時分,他躺下後心裡很不安。次日一早,王某發冷發熱起不了床。家人找來巫師,巫師說他父親因為沒得到祭祀而作祟。

王某讓家人準備了香燭箔紙打算強撐著身子去上墳,一個僕人忽然癲狂,用他父親的口吻說:「我操勞一生,就是想讓你過上好日子,只要你過得好,我就會欣慰,怎麼會因為祭祀的事而責怪你呢?不管是在陽世還是在陰間,我對你的愛是不會變的。有哪個父親養兒子是為了要報答呢?另外,我馬上就要託生到山西,墳墓只是一抔黃土而已。日後如果祭祀,在路口灑一杯薄酒表達一下思念就可以了!假借我名字討要祭品的孤魂野鬼已經被我趕走,你自己好好保重!」說完,僕人清醒過來。

王某的病果然好了,他對父親能託生感到欣慰,但思念之情更濃了!

還有一個婦人劉氏,兒子四歲病亡。劉氏日日想念,夜夜哭泣。

某天晚上,她夢到兒子來到身邊,衣服溼漉漉的。孩子對母親說:「兒子因為死時魂魄尚未成形,不能託生,馬上就要融於萬物之中,無時無刻都和母親同在。你夜夜哭泣,淚水打溼了我的衣服,使我不能超脫。兒子不能長大成人侍奉母親,但在地下時刻盼您幸福安康,您只有快樂起來,對我才是最大的安慰啊!當初我來到人世,就像一滴水脫離了江河,現在要重歸萬物,形體不在卻又無處不在,雖然失去了個體感知,卻也沒了痛苦!希望母親節哀保重!」

王氏醒來後,不再哭泣。

相關焦點

  • 在中國古代有哪些神話故事和小說?給後世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
    如果我們對神話的範圍作廣義的理解,除了遠古的神話傳說之外,把歷代文人所創作的有關神、鬼、怪的故事,即志怪小說,以及傳奇小說等都包括在內,那麼數量就非常之多,優秀的作品也頗不少。它是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搜神記》為東晉初年史學家幹寶編撰,全書凡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作者在《自序》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就是想通過搜集前人著述及傳說故事,證明鬼神確實存在。
  • 從屈原的「山鬼」到其它所記載的鬼怪,聊聊志怪文化那些事
    這便是志怪文學歷史產生的土壤條件之一。由於在古代,生產力並不發達,科學認知受限,先民們對大自然的一切現象是懷著好奇恐懼和崇拜的心理。當許多奇怪的事情和一些自然界的現象出現,無法得到科學的解釋時,都是將其現象幻化成妖精鬼怪來解釋。於是,這就開始產生了志怪文學。
  • DNF古代祭祀裝備介紹
    DNF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傷害屬性提升率一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dnf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整體裝備強度測評,更多相關內容關注52pk。 裝備屬性及效果展示 【裝備屬性】 普通史詩部位 100級布甲套裝-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 (無神話部位)
  • 《中國妖怪故事》:照妖鏡下的人生百態,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
    早在《中國妖怪故事》之前,他便出版了「民國妖怪志系列」(《傒囊·三目之嬰》和《山都·幽怨之鈴》)。與「民國妖怪志系列」不同,張雲在《中國妖怪故事》的野心要更大。全書一共收錄1080個妖怪詞條,並以妖怪名稱加上相應故事的方式編寫成妖、精、鬼、怪四大部分。
  • 古代志怪故事:食屍怪,抹臉怪,毛鬼
    食屍怪南康縣百姓區敬之,元嘉元年和兒子共劃一條小船逆流而上進入山谷。到了一處險峻的荒野,這裡從來沒人來過。傍晚上岸,區敬之突然得急病死了。他兒子點起一堆篝火守著屍體。忽然聽到遠處傳來哭聲,一邊哭一邊喊舅舅。區氏子又驚又疑。頃刻間,一個怪人哭著到了跟前。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 這些古代祭祀禮儀名稱,你知道幾個?
    1.封禪[fēng shàn]封禪是指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禮。在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闢場以祭地,報地之功稱禪。2.礿[yuè]礿是古代宗廟四時祭之首,謂之春祭。3.禘[dì]禘是古代帝王或諸侯在始祖廟裡對祖先的一種盛大祭祀,也是古代宗廟四時祭之一的夏祭。4.嘗[cháng]嘗是古代宗廟四時祭之一的秋祭。
  • 古代祭祀勞民傷財,文化傳承不失為優績股
    古代財政開銷中,祭祀也是其中一項,國家大事中,祭祀與打仗同等重要。在科技水平低下,認知存在局限的古中國,認為世間萬物由神靈主宰,對自然界災荒十分畏懼。洪水地震,海嘯風暴等自然現象都認為是神靈發怒降責世人,現在很多網文小說之中仍有類似情節。
  • 中國古代祭祀「五穀」「六畜」指的是啥?你知道嗎
    大家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畫面:祭祀天神(河神)或祈福儀式,在案桌上經常拜訪著各種各樣的果品肉類,甚至包含豬頭、牛身、羊腿··· 有人不禁好奇:難道神仙也吃肉嗎?為啥供神也要有肉類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一下:祭祀儀式中供奉肉類的原因。
  • 古代志怪故事——洞庭君
    便命左右拾杖登舟,心謂可怪,莫測何等,惟將此杖供於官舍,旦夕焚香參禮而已。自爾政肅以幽憂感疾,積漸沈綿。至戊戌秋九月十五日,據床而坐,陡覺精神恍惚,狂惑失度,謂其家人曰:「洞庭君來迎我矣。君言適有海運之事,曹務繁冗,須我佐理。玉清宮詔敕已下,不可復反,如何如何!」已又曰:「門外緹騎可有百餘,旌旗隊杖,羅列於庭,而赤須小吏甚多。」家人驚起,鹹無見者。
  • 古代志怪故事:鄭讓 -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中國妖怪故事》以妖怪名稱加上相應故事的方式編寫,按照妖、精、鬼、怪四大部,每個部分以妖怪名稱首字母的漢語拼音順序排列,每段故事文末還列出了典籍出處,一來方便讀者觀覽,二來也證實了故事來源的可靠性。說起中國妖怪文化的起源,最早可能要追溯到包括上古神話、原始宗教傳說、地理博物傳說在內的志怪故事(「妖怪」一詞最早則出現在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東晉文人幹寶的《搜神記》一書中)。
  • 中國古代「羊文化」:溫順的羊,為什麼會成了祭祀的代表?
    那羊又是如何走向祭祀代表?這或許都值得我們探究一番。潔身自好、善於人交羊,能成為祭祀的代表,或正與羊的溫順有關。羊素愛乾淨,儒雅隨和。和華夏先民相處的悠久歲月,羊保持著絕對的「高潔」。神明高高在上,自然是見不得汙垢滿面的祭祀品,所以在祭祀的時候,素有高潔之稱的羊,自然被排在首位。當然,這並非羊成為祭祀代表的先決條件。神話傳說、五羊銜谷根據現有歷史記載,羊和豬等牲畜一樣,都是人類最早開始進行狩獵、馴養的動物之一。
  • 日常使用的傘,是什麼來源,有什麼故事
    日常使用的傘,是什麼來源,有什麼故事文/@成長新視點雨傘,是人們日常出行的必備工具之一,俗語有「晴帶雨傘,飽帶乾糧」的說法,簡接證明了雨傘的重要性,意思是讓人們做到有備無患。傘,是中國人最早發明,在中國已經出現3500多年。最早的時候叫簦,也就是一個有柄的鬥笠。傘的來歷,民間有很多傳說,每一個似乎都有理由,至今也無定論。傘,有遮避陽光、雨、雪、露的作用,是一種能夠為人提供陰涼環境的工具,它的發明來源,主要有荷葉的啟發、移動的亭臺、帶柄的鬥笠和多變的華蓋等四個方面。
  • 《開封志怪》同樣的開封府,不同的神怪故事
    【第42篇書評單推】一個有脾氣的神仙姑娘和有愛的展護衛,初見只是朋友,沒有一見鍾情,也沒有一見生厭,這樣的感情就好像種下一棵樹,慢慢的它就長起來,然後有一天,枝繁葉茂,華蓋如傘…故事的開端始於展昭和端木之間因為各種精怪而不斷嫌棄和不斷親密的嬉笑怒罵和怨恨痴纏間開展!無論是六指繞紅線,還是蚊蚋梳妝檯,亦或者是驚變後的人間冥道,這二人之間都是那麼寵辱不驚,處事不亂!然後沉淵卻是不同的!殷商的月色,比展昭這一生所見的任何月色都要曠遠!
  • 豪俠·志怪·聊齋·靈異風的仙武文盤點
    ,混入類似於錦衣衛的超凡機構聽天監,帶著他的混不吝小弟斬妖除魔破案的故事,「時不時地幾句騷話,以及一些詭異的小劇情,把本來應該是妖魔肆虐,詭異橫行的絕望世界,生生寫成了山水遊記+奇聞趣事探案集」。>,文筆過關,主角穿越到嘉靖時代的明朝,卻趕上了古代版靈氣復甦,受命建立古代版SCP基金會,小說將官鬥和靈氣復甦結合的很巧妙,對封印物的研究,官場和女性角色的描寫都挺不錯。
  • 古代志怪故事:某公子
    (以前發過兩個借屍還魂的故事,都是窮人生在富人家,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奢望幻象。這個故事比較少見。)【原文】少君某,年十七,能詩文而未遇,翩翩美少年也。父以科甲銓得四川縣令,少君隨任。
  • 《酉陽雜俎》:書名奇奇怪怪看不懂?來看看它究竟是本什麼書
    俎",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俎,本意是指古代祭祀或者宴會時盛放牲肉的禮器。這裡則用了它的引申義,代指不同於正味的"奇味"。這種奇奇怪怪的味道種類繁多,異彩紛呈,排列在一起,就成了"雜俎",作者的意圖,是想以書名告訴讀者,我的書,天上地下的事情,無所不有,內容奇特,口味多樣,不愧為一本方外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