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遇見了便可以天長地久,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緣分有深有淺,這些都是天意。
有的緣分很淺,只是那一秒鐘的擦肩而過;有的緣分很深,會有長久的相知相伴;有的緣分很美好,會給人帶來長久的快樂和幸福;有的緣分很痛苦,會讓人經受挫折和心碎。
畢淑敏說過:「我們的生命,不是為了討別人的喜歡而存在的。」
人生要遇到的人太多了,如果你想做到被每個人都喜歡是根本不可能的。
聊得來的,那就關係近一點;聊不到一起的,那就遠離一點。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書生, 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個時間結婚。到了那一天, 未婚妻卻和別人成親了。
書生大受打擊, 一病不起。
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眼看著書生奄奄一息即將病死。
這時, 路過一遊方僧人,得知情況,決定點化一下書生。
僧人走到書生床前, 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 看一眼, 搖搖頭走了;又路過一人, 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才離開;再路過一人, 看到女屍就挖了個坑, 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
疑惑間, 畫面切換,書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在洞房花燭,被她丈夫掀起蓋頭的瞬間。
書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釋道:看到那具海灘上的女屍了嗎?那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
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
書生大徹大悟,第二天就病癒了。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人生路上,你和誰相伴,又和誰再見,這些都是上天安排好的,都是命中注定的。
遇到了,有緣分兩個人自然會一直走下去,如果沒緣分,不能擁有那就別強求,就到此為止。
看得開一點,才能活得更輕鬆自在一點。
互相吸引,方能長久
《易經》有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吸引」才是長久的前提。
抗疫英雄李蘭娟院士小時候家境貧寒,考助學金才能讀完初中,後來因為高考取消,她便回鄉教書了。
教書期間,她因為喜愛醫學,順便做起了當地的「赤腳醫生」,經常免費為鄉親們看病。
她的丈夫鄭樹森也是村裡的赤腳醫生,後來有機會上大學的時候兩人都選擇了醫學,因此有了相遇相愛的緣分。
李蘭娟院士在武漢抗疫功成身退的時候,丈夫鄭樹森打著把傘站在人群中候機。
據李蘭娟院士助理透露,鄭樹森院士前來機場接機,並未事先通知李蘭娟院士說:「要給她一個驚喜」。
見到妻子出現的時候,他在人海裡快步走向妻子並握緊了她的手。
那一幕像極了《詩經》中說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想要維持一段很長久的感情,並不僅僅靠外表,更需要的是思想與靈魂的契合。
互相吸引,就是一段關係長久的「保鮮劑。」
人生路很長,一定要和互相吸引的人在一起。
作者:哲學君,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哲學人生網,數百萬人關注的微信大號,反思人生的問題,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靈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