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根據中國衛生部制定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
6歲女童的標準體重為22.03公斤。
如果一個身高1.62米的成年女性搭配22公斤的體重,
你是否能想像出她的模樣?
她叫伍智恆。
如果時光倒流十幾年,那時的她還美得豔麗、美得燦爛。
然而世事無常,在遇到富家公子、嫁入豪門後,
她的命運急轉直下。
8年時光,只留下一地雞毛的婚姻和一副殘破不堪的身體。
天之驕女遇上富家公子
人們常說,投胎是門技術活,而伍智恆的這門「技術」顯然比常人棒很多。
她1978年出生於中國香港,出生時,父親已是香港心肺科的名醫。
在香港,醫科被稱為「神科」。
許多DSE考試的高分考生都會爭相選擇醫科就讀,就是為了畢業就拿高薪。
父親收入豐厚,家中只有兩個女兒,伍智恆的家庭條件必然是優渥的。
而偏巧,她讀書也不錯,還生得漂亮。
面容姣好、身材苗條,綜合條件優秀到像是小說裡的人設。
16歲時,外形出眾的她被廣告商相中,開始接拍廣告,算是半隻腳踏進了娛樂圈。
如此「打眼」的女生自然追求者眾多,郭永淳便是其中之一。
伍智恆篤信基督教,她與郭永淳也是在教會相識。
那時,郭永淳18歲,除了外表俊朗、陽光帥氣、學業有成外,
更是頂著永安百貨「太子爺」的頭銜。
在香港,提起永安百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它曾是中國近代最大的百貨公司,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
稱得上是香港榮耀的參與者與見證者。
在枝繁葉茂的大家族中,郭永淳是第四代家庭成員中的佼佼者。
他的父親退休前是永安集團主席,母親也出身不凡。
家族中的長輩創立了香港極負盛名的養和醫院,
而他本人也是養和醫院董事局的成員。
擁有如此醒目的家庭背景,郭永淳在伍智恆的眾多追求者中自然是出類拔萃。
兩個優秀的年輕人很快走到一起,成為郎才女貌的一段佳話。
少年的愛自由而熱烈。
但很快,你情我願、風花雪月的青澀愛戀開始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
兩人相戀後,郭永淳接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赴美讀書。
伍智恆利用假期前去美國探望郭永淳。
正是這一次越過重洋探望戀人的旅途,改變了伍智恆後來的人生軌跡。
據伍智恆後來在社交媒體上坦露,
當時在美國,她度過了暗無天日的四天四夜。
她被郭永淳禁錮在公寓裡,失去自由,沒有食物。
並不斷遭受對方侵犯,直至暈倒失去意識。
彼時,伍智恆未成年。
深愛的初戀做出如此粗暴的舉動,她震驚、難以接受,
也難於啟齒向家人和朋友訴說。
雖然當時她有證據可以控告郭永淳,但因為還愛著對方。
她擔心父親知道真相會將事情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並因此影響郭永淳的前途,所以她選擇了沉默。
而郭永淳也在事後向她懺悔,
承認自己的衝動行為給伍智恆的身體與精神帶來了傷害。
他願意負責,承擔起照顧伍智恆後半生的責任。
同時他也向伍智恆承諾,自己將愛她一生一世。
彷徨失措的伍智恆相信了這些話,她沒有追究,而是選擇繼續與郭永淳交往。
但心智未成熟的她終究難以承受這樣的心理重擔,
所以她的身體和心理相繼開始出現問題。
先是心理,她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和焦慮症,整夜失眠。
需要服用安眠藥才能夠入睡,病症嚴重時還會呼吸困難直至休克。
在事關她今後學業發展的重要考試中,她突然病發。
驚慌到無法走上考場,乾脆缺考了一門。
這讓她的分數未能達標,從而與牛津大學失之交臂。
在原諒縱容了男友極度不負責的行為後,伍智恆逐漸成為戀愛中患得患失的一方。
對方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話就可以令她寢食難安。
19歲時,郭永淳對伍智恆說「你胖了」,這讓體重從沒超過80磅的伍智恆如臨大敵。
為了減重,她開始服用Duromine.
Duromine的中文名是苯丁胺,它主要通過抑制食慾來達到減肥效果。
但副作用較大,服藥後很可能頭暈目眩到讓人難以忍受。
服用減肥藥進一步加重了伍智恆的抑鬱症與焦慮症症狀。
年紀輕輕的她對安眠藥產生極強的依賴,她開始吸菸,甚至有了厭食的症狀。
儘管戀愛談得千難萬難、狀況百出,
但在2000年,也就是伍智恆22歲那年,她還是嫁給了郭永淳。
伍智恆沒有向媒體公開講述過她與郭永淳的戀愛故事,
只是後來二人婚姻觸礁後,才在社交媒體上通過隻言片語公開了她的戀愛經歷。
如果她所述為真,那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頗像是一個典型的PUA故事。
初識、互動、升級關係、直到發生親密接觸並確定兩性關係,
這是實施PUA的大致套路。
而郭永淳對伍智恆的追求似乎與這一過程頗為吻合。
同時,同為基督徒,在教會相識,
這讓有著虔誠信仰的伍智恆放鬆警惕,變得視野狹窄。
只看待對方身上的好,而不願去了解對方身上的不足和問題。
而貶低與虐待則更是PUA的典型做法。
通過貶低打擊自尊,讓對方失去自我。
通過虐待確保服從,讓對方喪失反抗意識。
這些做法似乎都在伍智恆身上得到了印證。
但這畢竟只是伍智恆的一面之詞,兩人的戀愛到底如何開始,
兩人的婚姻又如何走向終結,這是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的真相。
作為旁觀者,能夠確定的只是伍智恆的健康在婚後迅速惡化。
如果用花來比作她,那這朵開在溫室中的花朵,
雖曾開得嬌豔,但奈何花期短暫,還未盛放便欲枯萎。
一身殘破,一聲嘆息
在患抑鬱症、焦慮症幾年後,伍智恆又因服用減肥藥加重了心理症狀。
同時患上飲食失調。
根據兩人離婚案法庭頒下的判辭透露,
婚後第二年,伍智恆被確診患有「上腸系動脈症候群」。
這種疾病可能是先天因素造成,也可能是後天疾病及精神狀態不穩定造成。
患病後,伍智恆的身體每況愈下。
一種病未好,另一種病便又出現症狀,她的整個消化系統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雪上加霜的是,患病期間,伍智恆動了一次手術。
因為主刀醫生的失誤,她的胃失去了正常功能。
無奈之下,20多歲的伍智恆再次進行了全胃切除手術。
之後,因患膽結石,伍智恆接受了膽囊切除手術。
年紀輕輕的她,身體素質及生活質量已經大不如前。
幸好,那個時候還有丈夫郭永淳的陪伴。
根據她與前夫郭永淳離婚案的證詞,
她本人承認在患病初期,前夫曾花費許多時間陪她到各地接受治療及療養。
因照顧她,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前夫郭永淳無法開啟個人事業。
因此,前夫的父母也為他們的生活提供過經濟支持。
但愛情終究沒有抵過疾病以及瑣碎生活的消磨。
2006年,兩人結婚的第六年,郭永淳向伍智恆提出分居。
那時他的理由是要重旗鼓,開展自己的事業。
同時他也承諾將儘快回到妻子伍智恆身邊。
然而,丈夫離家後便再無一通電話。
兩年後,伍智恆沒有等來丈夫的回歸,卻等來了丈夫的離婚申請書。
2008年,郭永淳以分居兩年為由,向伍智恆提出離婚。
曾經相愛的兩個人,離婚的過程並不順利。
為了保留各自權益,他們選擇對簿公堂。
就在法庭尚未判決兩人離婚前,郭永淳傳出了緋聞。
2007年,有媒體爆料,郭永淳經香港歌手側田介紹,
結識了身為歌手、演員的楊愛瑾。
之後兩人被傳曾一起吃宵夜,去酒吧玩樂。
於是,伍智恆與郭永淳名存實亡的婚姻中多了一個人。
儘管郭永淳與楊愛瑾均稱雙方只是朋友,但楊愛瑾還是背上了「小三」的名聲。
2009年3月,香港家事法庭判決伍智恆與郭永淳正式離婚。
但關於離婚後的贍養費數額雙方當時未能達成統一。
郭永淳向法庭表示,自己畢業後為照顧伍智恆一直沒有找到長期工作,
他於2006年才正式開啟事業。
在法庭審判期間,哈佛畢業的他在一家瑞士銀行工作,
月薪只有1.5萬港元,扣除強積後僅剩1.4萬元。
2010年10月,法庭裁定郭永淳每月向伍智恆支付贍養費1.4萬元。
但伍智恆對這一判決結果不滿,當時,她已進行過多次大手術,無法進食。
每天要靠1000多元一袋的營養液續命,
另外還有其他治療費用,每月1.4萬元杯水車薪。
2011年伍智恆提出上訴,要求無限期押後分配財產。
因為郭永恆作為永安百貨的第四代家庭成員,極有可能獲得豐厚的遺產繼承,
伍智恆希望對方遺產繼承敲定後再繼續索償。
但是法官認為郭永淳已於2010年開展新戀情、後續有結婚的可能,
無限期押後對他後續成家並不公平,因此上訴不成立。
法庭的判詞從側面證實了郭永淳在離婚後有了新戀情,
於是楊愛瑾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一次她依然堅稱自己不是第三者,
她是在郭永淳與前妻進入離婚程序時才與對方拍拖。
另一邊,訴求未獲法庭支持的伍智恆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大罵前夫與楊愛瑾。
她稱楊愛瑾是「狐狸精」,而前夫則無情無義,不願支付贍養費。
可能是感受到輿論的壓力,郭永淳隨後發表個人聲明,
聲稱自己離婚一事與楊愛瑾無關,希望大家不要隨意揣測。
同時,伍智恆再次上訴,此時,根據法庭取得的證據,郭永淳月薪已有較大提升。
於是改判郭永淳向伍智恆一次性支付150萬港元,
並按月支付贍養費42500元,直至伍智恆終老。
終審後,伍智恆不知何時悄然刪除了之前指責前夫與楊愛瑾的內容。
2014年年底,郭永淳再發聲明,力證楊愛瑾清白。
表示自己做出離婚決定絕對和第三者沒有關係,
自己是在決定分居和離婚後才認識楊愛瑾,並在之後才與其交往。
2016年,背負多年罵名的楊愛瑾終與郭永淳修成正果。
二人結婚時,伍智恆說已放下郭永淳,並送上祝福,祝願兩人能夠開開心心生活下去。
但也提出,希望前夫能夠多給一些經濟方面的支持。
3萬元只夠維持幾天的藥費,而3萬也與當初法庭判決的42500元有出入。
至此,從十幾歲時便不斷牽絆的倆人,除了每月3萬元的贍養費外,再無糾葛。
他們開始朝著不同的方向過著各自的生活。
婚後,郭永淳與楊愛瑾恩愛有佳,有了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
兩人出現在鏡頭前時意氣風發、朝氣蓬勃。
而伍智恆則依然與病魔苦苦抗爭。
在沒有胃、沒有膽之後,2013年,她因腸道出現嚴重問題,
住院11個月,歷經5次大手術,割掉了一多半的小腸。
嚴重的腸梗阻經常讓她疼痛難忍,需要每3小時注射一次嗎啡。
而頻繁、大劑量的使用嗎啡又嚴重影響她的精神狀態,
使本就患有抑鬱症的她狀況進一步惡化。
在30多次大大小小的手術後,醫生斷言她的體重永遠無法漲到60磅(54斤)以上。
由於長期無法正常進食,缺乏營養的伍智恆手腳浮腫、行動受限、牙齒脫落,
體重最低時降至22公斤,一場肺炎幾乎都會要命。
除了肉體的折磨,更令她難以承受的是高額的醫療費。
據她本人透露,由於前夫當時漏填了保險單選項,導致她如今沒有醫療保險。
每次數以百萬計的住院費讓她的家庭難以承擔。
與前夫分居後,伍智恆的父親全力承擔起照顧女兒的責任。
陪著她入院、治療、復健。
她突發高燒,父親便立刻放下手頭工作,趕回家給她注射抗生素。
聽說精油療法有一定作用,便馬上全套買回家。
父親在她身上傾注了全部精力,也導致伍智恆母女關係緊張。
據她透露,母親已經搬出家,現在只有父親一人照顧她。
為了全力照顧女兒,伍智恆70歲的老父已無時間和精力去接重要手術,導致收入銳減。
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伍智恆會在社交媒體發廣告,想要接翻譯工作。
她還會開直播,賣掉以前的包包和衣服。
消費降級後,就算買入一件179港元的衛衣,她也會喜滋滋地展示一下。
其實,剛剛離婚時,伍智恆還曾表示希望還能再遇到懂她疼她的愛人。
但如今她再也沒有提過。
她的社交媒體上,一半是記錄身體的痛楚,
一半是對信仰和父親的感激。
四十多歲的她偶爾出街,陪在身邊的也只有她年邁的父親。
旁人聽聞她的人生故事,唏噓感嘆後,有人會說女人永遠都要愛自己。
有人會說她的境遇全因她的個人選擇,當初分手才是更成熟的選擇。
沒錯,如果伍智恆真如她訴說的那樣,曾被前夫侵犯,
那遠離傷害自己的人才是更成熟的選擇。
但成熟的人才能做出成熟的選擇,當時的伍智恆不過十幾歲。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13歲被老師侵犯的「思琪」選擇努力去愛上老師。
因為把老師當成戀人,那些令人作嘔的行為似乎就能正常些,
自己的痛苦似乎便能少些。
懵懂的年紀,還沒學會愛自己,便去愛別人,這是人生給她的沉重考驗。
歷經痛苦,如今的伍智恆已懂得愛自己、相信自己、欣賞自己。
這種「自愛」的力量支撐她克服肉體的苦痛,努力尋找生活的美好與心靈的寧靜。
而在如何去愛這道人生命題前,我們人人平等。
如何在愛他人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自我的力量,這是我們終生面對的課題。
因為唯有自愛者,方能被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