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腱鞘囊腫都有可能會自發消退,所以沒啥不舒服,可以不管它,給它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如果你覺得實在有礙觀瞻想進一步治療的話,究竟有哪些治療方法,平時該如何防範呢?
對腱鞘囊腫患者局部皮膚消毒處理後,將針頭刺入囊腫內,先抽吸囊液後注入醋酸強的松龍和利多卡因,輕揉囊腫使藥液充分擴散至囊腫和周圍軟組織內,最後加壓包紮即可。
局部封閉的療法較為方便簡單,患者承受的痛苦小,對局部組織的損傷也小,臨床療效較為滿意。
對於囊腫出現時間較短、位置淺表、腫塊較小、且有明顯波動感的患者,可以採取按摩的方法進行緩解治療。按摩方法就是用拇指沿血管和淋巴回流的方向反覆推揉按摩數次。
如果按摩的方法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擠壓囊腫,通過手指推動腫塊,使腫塊與周圍組織不再粘連,然後加壓導致囊腫破裂,使囊液慢慢吸收恢復。手法按摩擠壓雖然操作方便,但是復發率較高。
取5~6號針頭或針灸用的銀針,從囊腫頂部刺入囊內後,將針放成斜角,向囊腫四周隨意穿透幾個洞,以穿破囊壁且避開周圍重要的血管、神經為原則。當穿透幾個方向後出針,以消毒棉球蓋在針眼上,用拇指按壓囊腫,將液體擠出。然後加壓按揉,局部加壓包紮3-5天,囑咐病人,在四五天內,每天都要數次壓按揉擠,直至正常。
手術切除是目前臨床治療腱鞘囊腫的常規方法。直接摘除掉囊腫和周圍的病變組織,能夠有效消除囊腫引起的腫痛症狀,減少疾病的復發機率。缺點是手術創傷較大,且深部囊腫如果與動脈毗鄰,如果術中無法徹底切除的話,也容易出現囊腫復發的情況。但值得注意的是,手術切除作為腱鞘囊腫治療的「終極方案」,必須滿足兩個標準:一是囊腫特別大,且有明顯痛感;二是會明確影響到所在部位的活動功能。手術可以將整個囊腫包括囊壁切除,因此是相對比較徹底的方法,復發率極低,但畢竟造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創面,手術後會留下不太美觀的瘢痕。
腱鞘囊腫患者要注意對患部的休息,由於慢性勞損和炎症會誘發病情,因此,患過這種病的人,一定要避免過量的手工勞動的方式。
養成勞作後用溫水洗手的習慣,不宜用冷水,適時活動手,並自行按摩。得了此病,貴在早治,以免遷延成慢性。
當刺痛開始時,可以做些溫和的手部運動以緩解疼痛。旋轉手腕是簡單的運動之一。轉動手腕約2分鐘。可以運動所有的腕肌肉,恢復血液循環,並消除手腕的彎曲姿勢,此彎手姿勢常引起手腕痛等症狀。
長期和電腦打交道的人士,手握滑鼠時間過長,或是姿勢不正確,都可導致手關節滑膜腔的損傷,從而引發腱鞘囊腫。因此,為預防腱鞘囊腫,最好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若需要長時間上網,也應每隔一小時休息5至10分鐘,休息時勤做室內運動,做柔軟操或局部按摩,針對肩頸、上肢、手腕進行拉筋及肌力訓練,以增加柔軟度及肌力。
勞動後各關節疼痛不適,適時活動關節,並由淺入深進行自行按摩。
簡介:從事創傷骨科專業近20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擅長複雜四肢關節周圍骨折以及老年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微創治療,骨不連及骨缺損的顯微外科治療。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近三十篇,擔任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創傷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骨科專家委員會委員;康復醫學會疼痛康復專業組委員;上海市虹口醫學會骨科學組常務委員。門診時間:周五上午,武進路85號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