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內容創作者或是普通消費者來說,顯示器只有尺寸大小的概念,很少有人會關注屏幕比例。就比如我,平常處理文字圖片、遊戲娛樂、追劇看電影用過的電腦顯示器不論24英寸還是27英寸,屏幕比例都是16:9。其實,常見的屏幕比例除了16:9還有16:10,只不過大部分主流顯示器和我們的使用習慣都更傾向16:9的屏幕比例。
最近上手了一臺型號為ProArt PA248QV的華碩專業顯示器,它的定位是內容創作、商務辦公、內容創作、筆記本外接使用,關鍵的是這臺顯示器的屏幕比例是16:10。
外觀與細節
華碩ProArt PA248QV的外觀屬於簡約、純粹的「直男」類型,沒有花裡胡哨的元素點綴,是我喜歡的Style。屏幕24.1英寸,16:10的比例更接近0.618黃金比,和我們常見的16:9的顯示器最大的外觀區別是它更「方」一些。顯示器的機身尺寸約 533 x 360 x 47 mm,加底座重約6.1kg,這重量不算輕。
華碩ProArt PA248QV的定位是辦公和創作,使用了一塊IPS屏幕,最佳解析度1920x1200,最高75Hz刷新率,5ms響應時間,如果習慣了1920x1080的解析度16:9屏幕,剛開始用感覺高了不少。
沒點亮之前,本以為這臺顯示器的邊框即便不是很明顯的跑馬邊但也不會很窄,然而亮屏之後,華碩PA248QV屬實給了我一個小驚喜,上左右三邊邊框僅有7mm左右,窄邊框帶來的視覺感官讓人更舒服。
不過,它的下邊框有27 mm左右,在右下角是顯示器的OSD菜單區,6顆方形實體按鍵;在靠近屏幕的地方添加了刻度尺,主要針對設計師一類的用戶而設計。
顯示器的背部,硬朗的線條搭配稜角分明顯示器支架,還挺符合它的直男特性;後蓋的表面有條形紋理,上方有一個華碩LOGO。背部有一塊方形的突出,四個側面都是格柵式風口,起到散熱和外放聲音的作用。沒錯,華碩PA248QV內置音響,只不過音質嘛,你懂的。
接口比較豐富,竟然還有一個VGA接口,從左往右依次為電源開關、電源線插口、耳機接口、DP 1.2視頻接口、HDMI 1.4視頻接口、VGA視頻接口、USB 上行接口、USB 3.0接口*2。就我個人而言,VGA接口有些雞肋,也許是為一些「釘子戶」準備的。
我一直覺得把USB 3.0接口放在顯示器底部不實用,除非接上之後就不去動它了。華碩ProArt PA248QV除了底部的兩個接口,在顯示器的側面還有2個USB 3.0接口,放在這個地方用起來更順手。
顯示器底座的表面有金屬拉絲質感,給人一種很平穩的安全感;支架的旋轉處有一圈刻度標識,可以幫助用戶快速設定旋轉角度。銀灰色支架同樣是很MAN的感覺。
人體工學設計的底座,高低升降0~130 mm,水平旋轉35°~-5°,左右旋轉±90°,垂直旋轉±90°。垂直旋轉和左右旋轉的設計對需要組雙屏的用戶非常友好,可以90°垂直旋轉的專業顯示器屢見不鮮,方便用戶網頁瀏覽、文檔編輯等,而90°的左右旋轉角度比較少見。
屏幕素質
華碩ProArt PA248QV採用了IPS面板,178°可視角度,100%sRGB高色域覆蓋,支持100% Rec.709(高畫質電視的國際標準),出廠經過色彩校準和Calman卡爾曼認證,色彩的準確性和均勻性得以保證。關於這塊面板,包裝中有一份出廠報告,詳細記錄了顯示器的屏幕參數。從報告中可以看出,這臺顯示器的△E 0.42,伽馬值2.2。
為了驗證出廠校準的準確度得到精準的屏幕素質數據,我使用紅蜘蛛校色儀對ProArt PA248QV進行了檢測。經過檢測,華碩PA248QV的色域覆蓋達到了100% sRGB、78% AdobeRGB、79% P3色域、73% NTSC,它可以給用戶提供準確的顏色顯示,滿足設計、視頻剪輯對色彩的需求。
一臺專業顯示器的顯示效果除了色域的覆蓋(色彩豐富程度),再就是它對每一種顏色的還原精準度,即色彩還原能力。在檢測結果中,用ΔE值來表示顯示器色彩還原度,數值越小則表示對該顏色的還原越精準。通過紅蜘蛛校色儀對PA248QV的色彩還原精準度的測試結果顯示,48色彩的的ΔE平均值0.54,最小值0.08。從下圖中明顯看出,對全色系的還原都相當精準,沒有明顯的偏色現象,emmmmmmm除了大多數顯示器的短板——青色1F。
IPS面板相比VA、TN面板有著天生的色彩顯示的優勢,前面經過紅蜘蛛校色儀的檢測數據可以看出華碩PA248QV對色彩還原的準確度很高,那實際表現呢?我將屏攝圖與原圖進行了對比,PA248QV的顏色還原真的沒話說,一個字——準!並且,它的顏色鮮豔濃鬱,討喜眼球。
華碩ProArt PA248QV預設了多個不同的色彩模式,在OSD菜單中切換,比如:標準模式、sRGB模式、Rec. 709模式、風景模式、閱讀模式、快速渲染模式、暗房模式等,可以方便我們日常辦公、影音娛樂、修圖調色等不同用途時快速切換。
純色的屏顯可以看出面板亮度、色彩的均勻度,在下圖中基本看不出有明顯的偏亮或暗角,說明華碩PA248QV的屏幕整體的均勻度較高,在純色顯示中還可以檢測面板是否有壞點、暗斑、亮點,這些問題都沒有出現,給華碩的品控點讚!
IPS面板的顯示器有一個通病,四個邊角或多或少都會有漏光現象。華碩PA248QV對漏光處理的還算可以,僅在四個角可以看到極其微弱的光。
我把華碩PA248QV(右)和我正在用的戴爾U2419HS(左)相比,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兩者的圖像模式都默認的標準模式,華碩PA248QV的色彩更鮮豔、更通透,畫面質感也比戴爾U2419HS更討喜眼球。
使用體驗
目前來看,16:9屏幕比例依然是主流的顯示器比例,反倒在筆記本的屏幕中可以看到更多16:10的比例。16:9和16:10的比例各有優劣,同為24英寸1080P顯示器,16:10的顯示器的解析度是1920x1200,16:9的顯示器的解析度是1920x1080,也就是說,16:10的顯示器在縱向上比16:9的顯示器多了120個像素,直觀上看就是16:10的顯示器比16:9的顯示器更高一些。
當我們使用Word、Excel處理圖片、文字和數據、瀏覽網頁、看小說時,16:10的顯示器顯示的縱向內容比16:9的顯示器更多一些。
▲ 16:9顯示器
▲ 16:10顯示器
Excel中,16:10顯示器比16:9顯示器多顯示7行。
▲ 16:9顯示器
▲ 16:10
同樣是1080P的視頻,16:9的顯示器和16:10的顯示器在全屏時的觀看面積幾乎相同,但改成窗口全屏後16:9的顯示器的觀影面積明顯要小一部分,這麼看來,相同尺寸的顯示器還是16:10比例的屏幕的觀影體驗更優秀。
雖然在日常工作、使用中,16:10的顯示器比16:9的顯示器所顯示的面積更大,但在遊戲體驗中,反倒16:9的顯示器更有視野優勢。比如在《CS:GO》中,兩款顯示器縱向顯示相同,但16:9的顯示器橫向顯示比16:10的左右各多出一部分,看來遊戲玩家還是更適合入敗家之眼的專業電競顯示器了。
華碩ProArt PA248QV採用自適應同步技術,屏幕刷新率在48hz~75hz之間可調,比60Hz刷新率的屏幕的畫面拖動更順滑。
總結
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我對華碩ProArt PA248QV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尤其是體驗了16:10屏幕比例之後,讓我對它好感倍增,辦公、看視頻、瀏覽網頁可以顯示更多畫面,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華碩ProArt PA248QV專業顯示器的屏幕素質比預想的更優秀,100% sRGB色域和100% Rec.709色域,可以提供更精準的色彩顯示;支架人體工學設計比較到位,可以90°垂直和水平旋轉,方便閱讀與聯屏。
當然,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有待改進。內置音響的音質差強人意,基本處於聽個響的水平,這也是大多數顯示器內置音響的通病;電源線太短。
16:10的顯示器比16:9的顯示器更方正一些,所以外觀不如16:9的顯示器討喜,但用過之後才知道,16:10的屏幕比例是真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