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網絡
2020年真是多事之秋。
先是武漢疫情爆發很快波及全國,緊接著全球開啟了「抗疫」模式。現而今「疫情」的熱度還未退去,7月12日,唐山又發生了芮氏5.1級地震。
距離上次舉世矚目的芮氏7.8級唐山大地震已經過去44年了。
今天凌晨,我趁著小傢伙兒還在夢鄉,戴上耳機,重溫了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
整部電影淚點很多,不得不感嘆一眾老戲骨的精湛演技,更佩服馮導匠人一般的藝術修為。
作為妻子和兩個孩子母親的李元妮,原本擁有簡單平凡但其樂融融的生活,突如其來的一場天災改變了這一切。
一瞬間,天地變色,夫妻倆最先想到的是孩子還在樓裡。
丈夫方大強沒有絲毫的猶豫,搶在妻子前面衝進樓裡救孩子——其實他原本在元妮後面,但他拉了元妮一把,把妻子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義無反顧地自己衝進去救孩子……這一瞬間他心裡的念頭是,孩子要救,但妻子也不能有事。
幾十年後,他們的兒子功成名就,擔心母親年邁無人照料,問李元妮,為什麼不再找一個伴兒,李元妮回答:「哪個男的能用命對我好啊?我這輩子就當你爸的媳婦,我不虧……」
生死關頭,最是考驗人性與感情的時候。
災難來臨,方大強企圖用血肉之軀保護妻兒,毫不猶豫地把生的機會留給元妮,不枉元妮用後來幾十年時光來守護他們的夫妻之情。在元妮看來,即便是老了找個伴兒,那也是對這份感情的褻瀆。
元妮在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痛苦而無奈地選擇了犧牲姐姐救弟弟,姐姐當時清醒地聽到了媽媽說的「救弟弟」三個字,生死一線,被至親放棄的痛苦和創傷幾十年如影相隨,「不是想不起來,是忘不掉」。
多年後姐姐也做了媽媽。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她親眼目睹,一個四川母親,為了不讓別人的父母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為了大愛,痛苦地選擇讓自己的女兒截肢的場景,她用力抱住那個撕心裂肺痛哭的母親,此時她內心是有觸動的。
元妮又何嘗不痛苦,她才剛剛失去深愛的丈夫,又要面對手心手背的抉擇。再猶豫 下去可能「兩個都沒了」,選擇了至少能活下來一個,可無論選擇誰,她都要承受撕裂般的痛苦。她後來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著內心的「廢墟」過活,不肯過「花紅柳綠」的生活,也是因為內心的煎熬與內疚。
元妮準備迎接女兒回家,在廚房裡包餃子,手一直抖,後來女兒進門,兒媳婦和孫子都出去迎接,元妮卻沒有走出廚房,還是有些不敢面對女兒吧。
儘管電影展現的場景已經相當接近真實,催人淚下,但不管經歷與否,我們都明白,真實的地震場景遠比電影慘烈何止千倍萬倍。
據說,當年唐山地震過後,去北京報信的人第一句話就是「唐山沒了」。所以,與其說這部電影賺眼淚,不如說電影背後的現實承載了太多的血與淚。
想起張學友的一首歌,名字叫《微塵》,「山河大地本是微塵,何況是塵中的塵……」天災來臨,山河巨變,人渺小的如塵如埃,沒有人知道,命運的洪流會把我們捲去哪裡,會遭遇什麼。
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當下的人生,儘管它並不完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