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的廢藥品及其包裝屬於有害垃圾,應該投放到紅色的垃圾桶內,喝後的飲料瓶是可回收物,應該投放到藍色可回收垃圾桶內……」
海口市推行垃圾分類以來,瓊山區各機關單位及轄區各企業、學校、醫療機構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工作中來,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也快速行動,多舉措踐行垃圾分類,建設美麗、綠色就醫環境。
督導員進行「二次分類投放」。
「為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我們對垃圾分類專管員進行了大量的培訓工作。」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發展部主任羅世容表示,「垃圾分類專管員每天都會在各個樓層進行巡查與監督,提醒市民正確投放垃圾。同時,他們也會將投放錯誤的垃圾挑出,放到相應的垃圾桶中。除此之外,醫院還對醫護人員進行了相關培訓,時刻引導著患者及家屬進行正確的垃圾分類。」
自生活垃圾分類啟動以來,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高度重視,採取多項措施積極在醫院推廣垃圾分類。走進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隨處可見的垃圾分類標識標語,不管是門診大廳、病患病室,還是職工辦公室,都能看到分類垃圾桶,前來就診的市民在督導員的引導下,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督導員進行「二次分類投放」。
羅世容說,醫院成立了垃圾分類領導小組,負責宣傳、實施、督查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多場院級、科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培訓,動員全院員工線上線下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並現場演示;擬定製度,嚴格考核,將垃圾分類工作列入院內6S檢查評核表,並不定期對科室開展檢查考核工作。
此外,醫院每日安排11名輔導員在院內督導垃圾分類情況,督導員通過引導來院群眾主動分類投放垃圾,並對沒有正確投放的垃圾,進行「二次分類投放」,做好分類記錄表,確保對垃圾分類進行全面宣傳,營造醫院良好的環保清潔氛圍。
同時,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通過微信公眾號推出垃圾分類相關科普文章,在大廳屏幕、電梯前LED廣告屏及宣傳欄、抖音傳播等方式全方位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知識,並生活垃圾房門口粘貼公示欄、告示牌,標明垃圾投放收運單位、監督電話及物流去向,讓大家充分認識垃圾分類目的、意義,確保掌握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熟悉垃圾投放要求。
「做好醫院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分類不僅事關醫務人員和廣大患者,更是與所有人切身利益都有關係的大事。」羅世容表示,該院全體員工積極投入到垃圾分類中,讓垃圾分類行為成為個人日常習慣,保持醫院診療環境的清潔,影響更多的人提高環保意識,使垃圾「變廢為寶」,促進資源循環節約利用。
瓊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在瓊山區主城區內的13家醫院以及24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面鋪開,主城區現13家醫院已達到五規範標準,他們要求醫院和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做到「三個到位」,即宣傳發動到位、整改落實到位、巡查督導到位,以及「兩個結合」,即與「雙鞏」工作結合、與愛國衛生運動結合。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 孫春麗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
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